【全球相遇】瑪利亞·特蕾莎·蒙特斯| 中國人在古巴

2021-02-13 世界民族學人類學研究中心

 小編說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將於6月23-24日主辦「全球相遇:跨國流動視角下的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即日起,本公眾號將陸續推出部分參會學者的論文節選及最新成果摘要,期待與大家的思想碰撞。

   本期為大家介紹的學者是瑪利亞·特蕾莎·蒙特斯(MARÍA TERESA MONTES DE OCA CHOY教授。



學者簡介:

    瑪利亞·特蕾莎·蒙特斯(MARÍA TERESA MONTES DE OCA CHOY),古巴哈瓦那大學(University of Havana)亞洲史教授,歷史學博士,兼任古巴國家歷史委員會常任理事(Permanent member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f History),古巴華人移民與文化研究學會主席(Chairlady of the Professorship on Studies of Chinese Migration and Culture in Cuba)。

    自20世紀80年代起,瑪利亞教授主要關注亞洲歷史,先後出版專著《亞洲,非洲與中東地區的歷史地理》(Historical Geography of Asia,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 Havana:Instituto Cubano del Libro. 1984),《亞洲通史》(General History of Asia. Havana:Editorial Félix Varela. 2004)等著作。21世紀初,他開始關注墨西哥及古巴的中國移民研究,先後出版合著《古巴與墨西哥的華人移民:一項比較研究》(Chinese migrants in Cuba and Mexico. A comparative study. Mexico: 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Baja California. 2007),專著《古巴的中國社會:往昔與當代》(Chinese societies in Cuba: past and present. Havana:Editorial Imagen Contemporánea. 2007)等。

 文章摘要:

本文關注19世紀後半葉第一次移民潮中生活於古巴的中國人及其超越經濟訴求的社會文化影響之特徵,也正因此,華裔融入了古巴民族的形成脈絡。

上個世紀初至今,學術界一直在討論古巴國家形成中的華裔融入及其文化遺產問題,其目的是正確考量社會與文化的相互關係及歷史脈絡中諸多事件的重要性。作為古巴民族組分,華裔的融入過程已經超越了民族多樣性層面上單純的接受與排斥這兩種對立觀點。一個結構化移民社區的形成,是多次移民中長期人口、經濟、社會、文化及政治影響的結果,而後來移民的性質與特徵已和早期移民有所不同。在此過程中,眾多融入機制不斷發展。要分析20世紀古巴華人共同體的形成歷史與身份衝突,我們不能僅僅考量這一共同體的自我再生產,而應在民族多樣性的視角下考慮到其抗爭、在社會中引起的質疑、各類想像及其在與其他身份認同爭議中產生的變化。關於古巴華人及華人群體的研究,需將其置入新的語境中考量。這個語境超越了民族互動的各個時刻、時期及階段,回溯非華人群體參與古巴身份構建的理論問題,將種族的混合作為基本變量以考量移民融入古巴的過程。

中國工人前往某些地區時僅僅成為了排斥的受害者,而與這些地理空間不同,古巴經濟的特殊條件、政治和社會發展決定了中國人作為古巴身份認同中無可辯駁的民族組分而融入當地社會。早期進入古巴的華人由於受到壓迫而參與了獨立戰爭。在這場戰爭中,華人群體不是作為外國人,而是作為受到壓迫尋求自由的個體參與其中,這一過程造就了華裔古巴人的身份認同。因此,在拉丁美洲民族身份認同興起的全過程中,古巴成為了一個獨特的案例,此處中國人存在的方式超越了其早期的境遇及流動的姿態,具有十分特殊的性質。華人納入古巴民族是一個長達一個半世紀的融合過程,這一時期經歷了文化自我異化與排斥種族中心主義這兩個極端的矛盾,促成了最終混血後代的必然同化。

1959年革命以後,大量古巴華人的生活方式及利益受到了影響並離開了古巴,留下來的少部分卻與其後代一同加強了與古巴社會的聯繫,他們認同自己的根源和祖先,也在大多數情況下認同與其他族群的關聯。古巴島上華人社區的發展超越了拉丁美洲最繁榮的唐人街,在當地取得了重要地位。在這種混合中,他者意義上的中國人消失了,並為中國人與古巴人的融合鋪平了道路,這一事實構成了當前研究的基礎。 

     

往期回顧:

全球相遇:跨國流動視角下的中國與世界」|按語

【全球相遇】麻國慶| 跨區域社會體系:以環南中國海區域為中心的絲綢之路研究

【全球相遇】Adams Bodomo | 非洲人在廣東:作為中非語言、文化和貿易關係的橋梁社區

【全球相遇】周敏著,郭南譯| 國際移民與社會發展: 在亞洲重新崛起背景下的若干理論思考

【全球相遇】Thomas P.Gibson | 從部落小屋到皇宮:南島東南亞平等與等級的邏輯論證

【全球相遇】張秀明 | 中東地區華僑華人與「一帶一路」建設

【全球相遇】高丙中 | 海外民族志與世界性社會

【全球相遇】李明歡|21世紀初歐洲華人社團發展新趨勢

【全球相遇】「移民與中國社會的轉型」項目團隊

【全球相遇】沈海梅 | 在跨國移民理論框架下認識中國的「外籍新娘」

  文字編輯:曲直

  頁面編輯:王明蕾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眼中的古巴
    ,古巴駐華大使白詩德等介紹展出作品。浦時 攝 10月19日,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古巴友好協會、古巴駐華使館和中國攝影家協會共同主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古巴共和國建交55周年招待會在北京舉行,中國攝協和中友國際藝術交流院共同推出的《中國人眼中的古巴》攝影展在現場亮相。
  • 古巴觀察|謎一樣的存在:古巴人眼中的中國人
    「中國女孩」「中國醬油」和「中國人吃狗肉」來到古巴三個月,有三個現象一直困擾著我:為什麼走在大街上,古巴人總能一眼就認出我是中國人?為什麼幾乎每個古巴家庭裡都有中國醬油(Salsa China)和產自中國的清涼油(Pomadita China)?為什麼大部分古巴人都認為中國人吃狗肉?
  • 50多年前,這批「中國人」成為古巴空軍中堅
    他說,這個細節可見中國人對古巴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他還在書中寫下自己在許多小故事中學會的新道理。有一回,剛吃完晚飯,碗裡還剩了幾粒米,中國政委問他吃完沒。他記得家人從小告訴他再餓也不能把碗吃空,以表現教養。於是,他回答,自己吃飽了。政委幫他洗了碗碟,順手吃下剩餘的幾粒米,給他講了積少成多的道理。驚訝之餘,他明白了節約糧食的重要性。
  • 中國人高價購買的食物,在古巴泛濫成災?中國網友:這個我們吃不
    中國人的飲食範圍很廣,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都會成為我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隨著全球一體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同時給我們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世界上,很多的國家和地區就已經出現了好多次生物入侵的問題。中國也不例外,但是中國人遇到的小龍蝦和福壽螺都已經妥善解決了,中國是以吃貨的形式。
  • 古巴雪茄節落幕,中國人創紀錄花240萬歐元買下一盒雪茄
    古巴雪茄節落幕古巴雪茄節最貴一盒雪茄被中國人買走古巴雪茄節落幕,今年雪茄節正好遇上全球疫情,原本認為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冷清的雪茄節,沒想到火爆依然,最後一天的雪茄拍賣甚至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每年雪茄節最受關注的都是最後一天的雪茄拍賣。
  • 古巴人眼中的中國人:謎一樣的存在,永遠不知道他們有多少好東西
    事實上,中國人不太了解古巴,古巴人卻非常的崇拜中國,如果你到這裡去旅行的話,會發現周圍的人都會有非常憧憬的眼光看著你,甚至於當地的女孩子也會推崇黑色的頭髮或者黑色的眼睛,如果本身沒有這個天賦,還要專門去做美容美髮改成這種樣貌。
  • 周杰倫《Mojito》驚動古巴駐華大使,憑新歌MV拉動全球旅遊業發展
    他是真正意義上的華語流行音樂天王,對於中國流行樂有著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其歌曲下載量排名全球第三。 就是這位天王,最近又推出了一首新歌《Mojito》,這首歌有著濃濃的古巴風情,歌曲有著周杰倫一貫的輕鬆歡快,屬於拉丁異域風情的流行樂。這首歌有多麼的火?
  • 古巴駐華大使談周杰倫新歌:他一定受到了古巴文化和生活的啟發
    歌曲MV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拍攝,濃鬱的拉丁風情引發了國人對古巴的熱烈關注。據馬蜂窩旅遊的數據,截至6月12日中午,古巴搜索熱度較前日上漲了1113%。古巴駐華大使卡洛斯·米格爾·佩雷拉今天下午,在古巴駐華使館舉行的記者會上,古巴駐華大使卡洛斯·米格爾·佩雷拉也談及了這首歌曲。
  • 古巴為什麼沒有被跪壓致死的弗洛伊德們?
    奧秘就藏在古巴的歷史中。 古巴之所以獨立並成為今天的古巴,是因為它經歷了兩次重要的革命,而每一次革命都奠定了古巴內在的獨特精神氣質。第一次是1868-1898年的古巴三十年解放戰爭。哈瓦那的古巴華人紀念碑上是這麼寫的:「在古巴,沒有一個中國人當過逃兵;在古巴,沒有一個中國人當過叛徒。」 第一次獨立戰爭雖然失敗了,但是殖民當局不得不承認黑奴和華工享有自由,並宣布廢除奴隸制。這是華工和黑奴用鬥爭換來的偉大勝利。 後來的第二次獨立戰爭,依然得到了黑人、華工、混血人和土生白人的廣泛響應。
  • 2019古巴漫遊(上)
    「韓國人、古巴人,好朋友!」我還是不理他。「韓國人,好!中國人,不好!古巴人不喜歡中國人!」我停下了腳步。他的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但是算了,何必惹事。「嘿!你!」40年來,古巴飛彈危機仍舊給美國帶來巨大的心理陰影——惡鄰在側,寢食難安,歐巴馬終於摒棄前嫌,造訪古巴,雙方重建外交關係。於是,美國人又能前往古巴度假——而我也正是託這個福,才搭上了捷藍航空(JetBlue)的班機。
  • 古巴留學生的「雲端」《孫子兵法》課
    古巴留學生的「雲端」《孫子兵法》課王富貴(左一)近照就讀於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古巴留學生王富貴終於選上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孫子兵法》課,可是還未迎來開學,新冠肺炎疫情便在全球蔓延,擋住了他返校的腳步。學校採用線上授課的方式,雖能保障正常的教學秩序,但卻讓遠在古巴的王富貴發了愁,有時差、網絡不好、無法登錄網絡平臺等難題擺在面前,這可怎麼辦?為了解決所有選課同學通過「雲端」方式進行學習時遇到的困難,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安排1名老師、12名學生組成學習互助小組,幫助包括王富貴在內的一些同學。
  • 拉丁舞者霍曜飛:古巴是一個極具魅力的國家
    他還於2003-2005年期間三次赴古巴國際藝術學院學習舞蹈及拉丁打擊樂。與此同時,霍曜飛還遊歷了古巴十四個省。「古巴是一個極具魅力的國家,獨一無二,無與倫比。」他說:「上一代人提到古巴,會想起蔗糖、女排、拳擊。
  • 在全球建起軍事基地,終於嘗到苦果,古巴超級雷達對準美軍
    美國曾提出一個叫做「一小時打遍全球」的設想,最為關鍵的就是美海外軍事基地之間的相互配合,完成一小時之內到達全球所有角落、所有國家的目標。決定現代戰爭勝負的關鍵,與一個國家的空中投送能力息息相關,也就是所謂的全球機動效率,這往往是建立在強大情報系統的基礎上。
  • 外媒:古巴雞尾酒莫吉託在中國名聲大噪
    原標題:外媒:古巴雞尾酒莫吉託在中國名聲大噪參考消息網7月13日報導 外媒稱,古巴特色雞尾酒最近因為受中國市場推動而名聲大噪,7月11日該國舉行了莫吉託國際日慶祝活動。在中國,許多人選擇將這種飲品分享給朋友。
  • 中國舞者走紅薩爾薩舞發源地古巴
    新華社哈瓦那11月21日電(記者朱婉君)「你就是那個會跳舞的中國人吧?」中國薩爾薩舞者霍曜飛日前在哈瓦那鬧市區的一個菜場買菜,被一位古巴攤販認出。兩人即興在菜場裡來了一段雙人舞,引來民眾圍觀、拍照。2017年底,霍曜飛與古巴「童真樂隊」合作了一首舞曲《從中國到古巴》,在當地電視臺的音樂節目上循環播出,愛看電視、愛音樂的古巴人就這樣認識了舞技了得的「大衛·霍」。霍曜飛已記不清這是第二十幾次來古巴了。這一回,他來參加古巴官方組織的一項薩爾薩國際交流活動,與來自古巴和世界各地的舞者切磋舞技,研究舞蹈,討論經驗。
  • 古巴學者:進博會是古巴商品進入中國重要平臺
    新華社哈瓦那10月23日電(記者林朝暉)古巴世界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格拉迪絲·埃爾南德斯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新冠疫情嚴重衝擊世界經濟背景下,即將召開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古巴商品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平臺」。
  • 「凡事落到古巴頭上總會變得無比艱難」,古巴駐華使館這條微博,讓...
    」古巴駐華大使館在微博中這樣寫道。標題上#要古巴不要封鎖#的標籤表明了發文的目的,反對美國對古巴的制裁和封鎖。美國已對古巴實施近60年的經濟、金融封鎖和貿易禁運。近年來,美國政府不斷升級對古制裁。在全球疫情肆虐的當下,美國的制裁併沒有放鬆。古巴駐華大使館在1日的微博中曝料了美國對古巴的制裁細節。
  • 中國的救命物資,終於運進了古巴……古巴駐華大使館連發3條微博
    在全球疫情肆虐的當下,美國的制裁併沒有放鬆。當疫情在古巴呈爆發趨勢時,這個本就貧窮困難的國家雪上加霜。據古巴公共衛生部統計,截至6日,古巴累計確診350例新冠病例,累計死亡9例。關鍵時刻,中國向老朋友伸出援助之手。中國政府在古巴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後第一時間決定向古方提供抗疫物資援助。
  • 古巴駐華大使佩雷拉:古巴重視維持並擴大同中國的經貿關係
    新華社北京12月6日電(記者孟宜霏)「在古中兩國歷史關係發展中,中國一向是古巴的戰略夥伴,如今已成為古巴在亞洲地區第一大貿易夥伴,古巴重視維持並擴大同中國的經貿關係。」古巴駐華大使卡洛斯·米格爾·佩雷拉在4日召開的首屆古巴企業論壇新聞發布會上指出。
  • 我所知道的卡斯楚和古巴
    我於1993年9月被任命為中國駐古巴大使,在古巴工作到1995年12月。那時候,兩國關係在改善當中,中國的改革開放在世界上引起很多熱烈的反應,像古巴這樣的國家,對我們的改革開放非常關注,要多方面了解中國的情況。所以我在古巴兩年多的時間,跟卡斯楚三兄弟,跟古巴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其他成員都有非常密切的、頻繁的往來。1989年,我在外交部拉美司當副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