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趙孟頫《天冠山題詠詩帖》

2021-02-19 中國書法


中國最專業的書畫藝術品收藏學習、交流、交易平臺,滿足普通大眾「親近藝術、感悟生活」的文化空間!集書畫交流、研討、鑑賞、養生、文論於一體,旨在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書畫藝術,宣傳高端書畫人才,打造優質的書畫藝術交流平臺。

趙孟頫《天冠山題詠詩帖》

天冠山在江西省貴溪市城南1公裡處,有三座山峰品峙而立,故稱三峰山。又因其巔方正,兩隅垂桃如冕,又稱天冠山。趙孟頫曾在此立碑,並撰文書丹,即為天冠山二十四景撰寫的詩帖,遍寫貴溪風光。此帖為清人錢泳刻本,書法以婉媚勝,故為人們所愛好。另有一刻本,石存西安碑林。

釋文:

龍口巖:峭石立四壁,寒泉飛兩龍。人間苦炎熱,仙山已秋風。

洗藥池:真人棲隱處,洗藥有清池。金丹在沐浴,玉水自生肥。

煉丹井:丹成神仙去,井冽寒泉食。甘美無比倫,華池咽玉液。

長廊巖:修巖如長廊,下有清泉注。山中古仙人,步月自來去。

玉簾泉:飛泉如玉簾,直下數千尺。新月橫簾鉤,遙遙掛空碧。

長生池:竹實風將至,水清魚自行。著我草亭裡,危坐學長生。

道人巖:道士本避世,部之無姓字。如何千載後,石室有人至。

雷公巖:雷公起臥龍,為國作霖雨。飛電掣金蛇,其誰敢餘侮。

石人峰:巨靈長亙天,何時化為石。特立千萬年,終古無相識。

學堂巖:仙人非痴人,山中猶讀書。嘆我廢學久,聞此一長籲。

老人峰:有石象老人,宛然如繪素。稽首禮南極,蒼蒼在煙霧。

月 巖:月巖如偃月,風泉灑晴雪。仙境在人間,真成兩奇絕。

鳳 山:山雞愛毛羽,飲啄琪樹間。照影寒潭靜,翔集落花閒。

仙足巖:窈窕石屋間,中有仙人躅。說與牧羊兒,慎莫傷吾足。

金沙嶺:攀蘿緣石磴,步上金沙嶺。露下色熒熒,月生光炯炯。

昇仙臺:仙臺高几許,時時覆雲氣。一去三千年,令人每翹企。

逍遙巖:茲巖名逍遙,下可坐百人。豈徒木石居,真與猿鶴鄰。

寒月泉:我嘗遊惠山,泉味勝牛乳。夢想寒月泉,攜茶就泉煮。

鬼谷巖:鬼谷巖前石,唐文字字奇。何當拂苔蘚,細讀老君碑。

風 洞:石壁奇崆峒,中有風冷然。安知列禦寇,不向此中仙。

釣 臺:仙者非有求,坐石不垂釣。咄哉羊裘翁,同名不同調。

磜 潭:神龍或深潛,石洞通水府。勿遣兒曹劇,飛空作雷雨。

馨香巖:山險通鳥道,水深有蛟龍。誰言仙樂鳴,高人方耳聾。

三石山:我有泉石癖,甚愛山中居。何當從群公,講學讀吾書。

五面石:洞中即仙鏡,洞口是桃源。何殊武陵路,雞犬自成村。

小隱巖:林藪未為隱,仙崖猶可梯。終當攜家去,瑤草政萋萋。

一線天:醯雞舞甕中,井蛙居坎底。莫作一線看,開眼九萬裡。

道士祝丹陽示餘天冠山圖,求賦詩,將刻石山中,為作此廿八首。

延祐二年十月廿四日。松雪道人。

趙孟頫(1254-1322),元代書畫家、文學家。字子昴,號松雪道人、水精宮道人,中年曾作孟俯,湖州(浙江吳興)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後裔。自幼聰明,讀書過目成誦,為文操筆立就。宋滅亡後,歸故鄉閒居,後來奉元世祖徵召,歷仕五朝,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封魏國公,諡文敏。信佛,與夫人管道昇同為中峰明本和尚(1263-1323)弟子。精通音樂,善鑑定古器物,其詩清邃奇逸,書畫尤為擅名,篆籀分隸真草書俱佳,以真書、行書造詣最深、影響最廣。

趙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的書法家。《元史》本傳講,「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讚譽很高。據明人宋濂講,趙氏書法早歲學「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趙構)書,中年學「鍾繇及羲獻諸家」,晚年師法李北海。王世懋稱:「文敏書多從二王(羲之、獻之)中來,其體勢緊密,則得之右軍;姿態朗逸,則得之大令;至書碑則酷仿李北海《嶽麓》、《娑羅》體。」此外,他還臨撫過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於篆書,他學石鼓文、詛楚文;隸書學梁鵠、鍾繇;行草書學羲獻,能在繼承傳統上下苦功夫。誠如文嘉所說:「魏公於古人書法之佳者,無不仿學」。虞集稱他:「楷法深得《洛神賦》,而攬其標。行書詣《聖教序》,而入其室。至於草書,飽《十七帖》而度其形。」他是集晉、唐書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書法家。同時代的書家對他十分推崇,後世有人將其列入楷書四大家:「顏、柳、歐、趙」。明代書畫家董其昌認為他的書法直接晉人。

趙氏能在書法上獲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分不開的。尤為可貴的是宋元時代的書法家多數隻擅長行、草體,而趙孟頫卻能精究各體。後世學趙孟頫書法的極多,趙孟頫的字在朝鮮、日本非常風行。

趙孟頫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和深遠的影響力。他在書法上的貢獻,不僅在他的書法作品,還在於他的書論。他有不少關於書法的精到見解。他認為:「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在臨寫古人法帖上,他指出了頗有意義的事實:「昔人得古刻數行,專心而學之,便可名世。況蘭亭是右軍得意書,學之不已,何患不過人耶。」這些都可以給我們重要的啟示。

他的文章冠絕時流,又旁通佛老之學。其繪畫,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馬師法李公麟和唐人;工墨竹、花鳥,皆以筆墨圓潤蒼秀見長,以飛白法畫石,以書法用筆寫竹。力主變革南宋院體格調,自謂「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遙追五代、北宋法度,論者謂:「有唐人之致去其纖;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獷。」開創了元代新畫風。交友甚廣,與高克恭、錢選、王芝、李衍、郭祐之等相互切磋;直接受其指點的有陳琳、唐棣、朱德潤、柯九思、黃公望、王蒙等。能詩文,風格和婉。兼工篆刻,以「圓朱文」著稱。

傳世書跡較多,有《洛神賦》、《道德經》、《膽巴碑》、《玄妙觀重修三門記》、《臨黃庭經》、獨孤本《蘭亭十一跋》、《四體千字文》等。傳世畫跡有大德七年(1303)作《重江疊嶂圖》卷、元貞元年(1295)作《鵲華秋色》卷,圖錄於《故宮名畫三百種》;皇慶元年(1312)作《秋郊飲馬》卷,現藏故宮博物院。著有《松雪齋文集》十卷(附外集一卷)。

父與翬(1213-1264)字中文,號菊坡,好書畫,收藏甚富。妻管道昇,亦善書畫。弟孟*,字子俊,能作人物、花鳥。子雍亦工畫,趙家藝風,世代相傳。

為了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欣賞和收藏名家作品,中國書法微信平臺每周日推出各類藝術家的優秀的作品,以滿足普通大眾「親近藝術、感悟生活」的需求!歡迎大家關注本微信公眾號中國書法(微信號:chinahandwriting):中國最專業的書畫藝術品收藏學習、交流、交易平臺互相討論學習。

歡迎您加入「中國書法」平臺,也歡迎您加入「青年文摘」微信公眾號:qnwz_china 和「讀者在線」微信公眾號:love_duzhe平臺。希望可以通過您的幫助加快平臺的影響力,我們會努力的做好平臺的服務工作,歡迎您提出寶貴意見。


有人用微信聊天,有人卻在微信中學習,成長。下面是2016最HOT公眾號,趕快試試新的關注方法吧!

相關焦點

  • 趙孟頫《天冠山題詠詩帖》欣賞(碑刻、翻墨對照版)
    趙孟頫卻獨特的很,因為他是隔了許多個世紀,元代時候出現的楷書大家,他與柳公權、顏真卿、歐陽詢並成為「楷書四大家」,他的楷體被稱為「趙體」。這九張都是趙孟頫的:《天冠山題詠詩帖》,可以說每一個字都是無價之寶。
  • 趙孟頫行書《天冠山題詠詩帖》
    趙孟頫書法《天冠山題詠詩帖》(清人錢泳刻本)天冠山在江西省貴溪市城南1公裡處,有三座山峰品峙而立,故稱三峰山。
  • 書畫欣賞丨趙孟頫《天冠山題詠》
    趙孟頫書法作品《天冠山題詠詩帖》為清人錢泳刻本,書法以婉媚勝,故為人們所愛好。另有一刻本,石存西安碑林。書法作品欣賞《天冠山題詠》1書法作品《天冠山題詠詩帖》中的天冠山在江西省貴溪市城南1公裡處,有三座山峰品峙而立,故稱三峰山。又因其巔方正,兩隅垂桃如冕,又稱天冠山。趙孟頫曾在此立碑,並撰文書丹,即為天冠山二十四景撰寫的詩帖,遍寫貴溪風光。
  • 書畫欣賞丨趙孟頫《天冠山題詠》,遒勁秀美
    趙孟頫在元朝文人中最為顯赫,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  趙孟頫書法作品《天冠山題詠詩帖》為清人錢泳刻本,書法以婉媚勝,故為人們所愛好。另有一刻本,石存西安碑林。書法作品欣賞《天冠山題詠》1  書法作品《天冠山題詠詩帖》中的天冠山在江西省貴溪市城南1公裡處,有三座山峰品峙而立,故稱三峰山。又因其巔方正,兩隅垂桃如冕,又稱天冠山。
  • 貴溪有座山叫天冠山,竟與這些古代名人有關聯!
    而我知道天冠山則是來自中國文史界兩百年前的一場筆墨官司。「天冠山」最早出現在元代延祐二年(1315)著名書畫家趙孟頫寫的《天冠山題詠》詩帖裡。300年後,「天冠山」再現於陝西省西安碑林。清代一個叫鄧霖的收藏家得到一本《遊天冠山詩》,他於康熙二十一年(1682)冬將《遊天冠山詩》的墨跡刻在西安碑林。該墨跡有文徵明的題記,題記寫著「天冠山在丹陽郡」。
  • 【貴溪故事】三峰山不是天冠山
    天冠山,顧名思義,山形像天冠(皇帝的帽子)的山。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有《天冠山題詠》詩貼,從而讓天冠山流芳青史。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認為三峰山就是天冠山,是一山兩名而已。此外,縣誌裡緊接著還有天冠山的名詞解釋:「天冠山,去城三裡,與三峰相連各峙,其巔方正,兩隅垂旒如冕,故名。」
  • 趙孟頫書《與山巨源絕交書》
    來源於網絡,因為喜好收藏點擊查看更多趙孟頫書法:趙孟頫《秋聲賦》趙孟頫《止齋記》趙孟頫《杜甫秋興八首》趙孟頫《三門記》趙孟頫《紈扇賦》趙孟頫《出師表》趙孟頫《文賦》趙孟頫《真草千字文》趙孟頫《漢汲黯傳》趙孟頫《萬年歡曲》趙孟頫《洛神賦》趙孟頫《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趙孟頫《遠遊》趙孟頫《大元敕藏御服之碑》趙孟頫《清華齋趙帖》
  • 趙孟頫《天冠山詩》
    天冠山詩釋文:龍口巖:峭石立四壁,
  • 元代大書法家段天祐走不出趙孟頫的影子
    2020-08-30 11:02:02 來源: 支榮慧書法 舉報   縱觀元代書法
  • 趙孟頫《半畝田帖》
    趙孟頫《半畝田帖》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德芳之後。趙孟頫一生歷宋元之變,仕隱兩兼,他雖為貴胄,但生不逢時,青少年時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廈將傾,他在坎坷憂患中度過。由於仁宗的青睞和趙氏藝術的出類拔萃,趙孟頫晚年名聲顯赫,「官居一品,名滿天下」。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
  • 手機字帖 | 趙孟頫楷書《妙嚴寺記》高清完整帖和示範視頻
    手機字帖 | 趙孟頫《妙嚴寺記》高清字帖—  書  法  思  考  出  品  —《湖州妙嚴寺記》是元代文人牟巘撰寫,元代書畫家趙孟頫創作的一幅楷書書法作品,紙本原稿現收藏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物館,所刻之碑位於湖州趙孟頫紀念館。
  • 趙孟頫的書法真乃絕美!抄了一首蘇東坡的詩,成了千古名作
    把「思陵體」研習精準之後,趙孟頫從《淳化閣帖》中窺見「二王」書法精髓,開始轉變向「二王」學習,對於王羲之,趙孟頫很是尊崇,曾盛讚他:「總百家之功,極眾體之妙。」趙孟頫高舉復古大旗,推崇二王書法,甚至有很多人評價:趙孟頫是學王羲之學的最好的人。
  • 趙孟頫《天冠山題詠》
  • 元代書法家,趙孟頫一家獨大,但他也不遑多讓
    說到元代書法家很多人會想到趙孟頫,其實有一個人的書法不在趙孟頫之下,他就是鮮于樞。只是名氣沒有趙孟頫大,讓後人遺忘了他的書法。 由於元代文人有著特殊的地位,使書壇的復古之風盛行。這其中要數趙孟頫名氣最大,但是鮮于樞在書法上也提出了復古的主張。
  • 趙孟頫《王羲之軼事帖》向書聖致敬
    趙孟頫《王羲之軼事帖》,又名《右軍四事帖》、《王羲之書事卷》等,書於元代大德年間,是趙氏傳世作品中的精品佳作。紙本行書,帖芯24.4×117cm,全卷含題跋26.5×851.2cm,原為美國顧洛阜舊藏,現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 傳承研究濟南泉水文化的最新成果:《趙孟頫\〈趵突泉〉歷代次韻詩...
    其中,《鵲華秋色圖》的作者,元代傑出的藝術家、文學家趙孟頫\歌詠趵突泉的詩作,可以被稱作耀眼的「明珠」。&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近日,一部釋讀趙孟頫\歌詠趵突泉詩作、並將其後歷代次韻詩集合於一冊的專著——《趙孟頫\〈趵突泉〉歷代次韻詩輯注》由濟南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了。
  • 重溫|曾翔臨古:趙孟頫《宗陽宮帖》
    《宗陽宮帖》,曾老師認為:「趙孟頫的作品中線條裡細節的東西特別多,細微之處交代得也很清楚。」曾老師提到寫此帖,墨還是要濃一點,墨濃而字有神,所以墨很關鍵。【重溫|曾翔臨古(2016年—2019年)】系列視頻,可點擊下面對應標題跳轉瀏覽:重溫|曾翔臨古:趙孟頫《過蒙帖》重溫|曾翔臨古:北魏中嶽嵩高靈廟碑重溫|曾翔臨古:鞏賓墓誌重溫|曾翔臨古:廣武將軍碑重溫|曾翔臨古:石鼓文重溫|曾翔臨古:萊子侯刻石
  • 劉九庵:趙孟頫書偽作簡析
    如所臨寫《急就章》卷,長期以來被誤定為趙孟頫真跡,並刻入《三希堂法帖》中。俞和臨《定武禊帖》卷,文後楷書款識:「至正廿年歲在庚子孟夏十三日,桐江紫芝生俞和子中臨於黃岡之康園。」款後復以章草書題「張貞居題高侍郎畫山水圖詩韻」一段。此一卷中具備三體,如楷書之端莊,行書之沉著,章草運轉自如變態多樣,自非《六體千文》書卷所可比擬。然而亦有人懷疑為俞氏早年臨仿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