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辣子草
別名:牛膝菊、 兔兒草、銅錘草、珍珠草
採收加工: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藥用部位:全草
產地:浙江、江西、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等
科:菊科
原植物:牛膝菊
植物情況:一年生草本
高10-80cm。莖直立,圓形,分枝,有細條紋,節膨大,略被毛或近無毛。
單葉對生,葉柄長1-2cm;葉片草質,卵圓形至披針形,長3-6.5cm,寬1.5-4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至寬楔形,邊緣有淺圓齒或近全緣,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基出3脈,或不明顯五出脈,葉脈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稍被毛。
頭狀花序小,直徑3-4mm,頂生或腋生,有細長的梗;總苞半球形;總苞片2層,寬卵形,綠色,近膜質;花異型,全部結實;舌狀花4-5個,白色,1層,雌性;筒狀花黃色,兩性,先端5-齒裂;花託凸起,有披針形託片。
瘦果有稜角,先端具睫毛狀鱗片。花、果期7-10月。
辣子草藥性:
【性味】 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咳平喘;止血。主扁桃體炎;咽喉炎;黃疸型肝炎;咳喘;肺結核;新星瘡;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研末敷。
【各家論述】 《雲南中草藥選》:消炎,止血。治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外傷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