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楊澤世)訊,飲料巨頭間的戰火燃到了「熱飲」這個細分領域。隨著可口可樂、北冰洋等企業的加碼進入,熱飲市場在今冬呈現出熱鬧的景象。但在業內人士看來,該領域市場空間有限,且對銷售渠道要求較高,或許很難撐起巨頭新業績增長點的期望。
據了解,因季節性因素影響,飲料行業在天氣轉涼時,銷量會受到影響,所以第四季度往往是飲料產品的銷售淡季。為彌補季節性帶來的市場缺失,各企業開始嘗試以「熱飲」突破。近期,北冰洋推出杞橙、天生桂杞、敲核、打麥4款熱飲產品;可口可樂也推出專為中國市場研製的熱飲產品「可口可樂生薑+」汽水,該產品為其全球第一款可加熱飲用汽水產品,意圖打破消費者對汽水冷飲的固有印象。
此外,可口可樂還於今年推出可以在暖櫃中加熱的COSTA咖世家英式紅茶拿鐵奶茶飲料、美汁源桂香暖梨果味飲料、美汁源蜜沁柚子果味飲料等多款熱飲產品;而去年冬季,該公司已經推出了美汁源香蜜柚子、喬雅濃醇奶茶等多款熱飲產品。
「可口可樂是一家全品類飲料公司。在中國,我們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推出不同品類,滿足中國消費者口味偏好的產品。為順應中國消費者對於熱飲持續增長的需求,近年來,公司正穩步加碼熱飲市場。」可口可樂相關負責人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基於第一年的經驗,可口可樂全面升級產品組合,配方、口味、包裝,貼近消費者在不同特定場景下的飲用習慣和產品偏好,進一步拓展新業務的增長空間。」
「從大方向來看,過去飲料是傳統工業化產品,需要大量生產、銷售,現在飲料開始進入細分化時代,熱飲就是細分化趨勢的符號。」快消品營銷專家肖竹青告訴記者,「消費者會有熱飲的需求,熱飲系列產品屬於藍海,會給傳統飲料企業帶來增長機遇。」
「但熱飲在終端需要設備,與傳統飲品相比,需要更高的投入,並不適合所有企業一湧而上。」肖竹青強調。
所以,業內人士認為,熱飲市場只會是巨頭的競技場。因為,就熱飲的產品特性、匹配渠道、營銷方式和品控要求而言,只有大企業能在人力、物力和市場服務上可以匹配。
「熱飲較常規飲品需要更為特殊的包材,以及特定的渠道配置,成本構成會更高。」該業內人士強調,「因消費習慣問題,熱飲的銷售區域主要是中國,且以偏北方為主,銷售時間段則主要集中於第四季度,所以,熱飲市場相對較小。加上消費場景的限制,咖啡店、奶茶店等又分流了大量的客群,所以企業在布局這個市場的時候需要考量投入產出比的問題。」
對於投入熱飲機的規劃,可口可樂方面向財聯社記者透露,「已有熱飲機或暖櫃的客戶,將以使用客戶現有熱飲機或暖櫃為主;對於沒有熱飲機或暖櫃的客戶,可口可樂公司將提供熱飲機或暖櫃進行熱飲產品加熱及陳列。」
有數據顯示,一臺60L暖櫃成本約600-700元,單店單臺每月電費成本約200元,若要保障銷量,則網點布局會較為密集,所以累計市場投入費用不菲。
「一個品牌要進入門店就存在門檻,且由於熱飲需要熱飲機,在門店裡面配熱飲機費用也較高,所以一般只有頭部企業才會布局熱飲領域。」一位不願具名的飲料行業內部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投放熱飲機會影響利潤,但從與消費者互動的角度來看,投入部分資金,可以加強消費者品牌忠誠度,對企業來講也是獲得較高的價值。」
「公司目前還沒有推出熱飲產品的計劃,因為六個核桃產品可以直接加熱,且很便捷,口感更好,且很多終端在冬天會有加熱櫃。」養元飲品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指出。
其實,即飲熱飲不僅會遇到成本難題,還會受到現制熱飲的影響。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19年衝調類熱飲市場規模將突破1300億元,在2021年達到1400億元以上,2016-2021年複合年增長率為9.8%。
「現制熱飲與即飲熱飲銷售場景不同,消費人群不同,所以兩者互相影響的可能性較低。」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即飲熱飲門檻較高,參與競爭的都是大企業,由於周邊費用較高,淨利率較低,這個市場是一線品牌構建產品金字塔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