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字雲長,河東解良人,東漢末年蜀國名將,早年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並隨同劉備南徵北戰,斬顏良誅文丑、有萬人敵一稱,殺龐德更威震華夏,自從關羽敗走麥城之後,就被逐漸神化。
歷朝歷代多對其封賞,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尊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民間也尊為「關公」,幾乎各地都修關羽廟祭拜,然而有一個地方卻禁止修建關廟,方圓7公裡禁止祭拜關羽,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次地方就是呂城,呂城位於長江中下遊南岸,江蘇省丹陽市東部,是丹陽四大古鎮之一,在三國時期,呂城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三國亂世當中,吳魏蜀都出了許多名將,東吳就有一員大將,名為呂蒙。
呂蒙年少時期,就跟隨姐夫鄧當,鄧當又是孫策的部將,呂蒙跟隨鄧當出徵,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接掌了江東大權,呂蒙得到了孫權重用,參加了赤壁之戰,因為屢建奇功,年僅三十一歲就晉升為橫野中郎將。
呂蒙雖然勇猛,但沒有讀過什麼書,孫權就告訴他要文武雙全,呂蒙從此閉門謝客開始讀書,「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講的就是呂蒙,至於呂城,算是東吳較為活躍的一個地方,孫權在這裡射殺過老虎,呂蒙曾在這裡屯兵用稻草築城擊退了曹兵,呂城因此得名。
雖說關羽敗走麥城被呂蒙部將殺害,但呂城修關公廟,不唱關公戲,跟呂蒙似乎關係不大,為什麼呂城就是不修關公廟呢?
相對於關羽,呂城人更加信奉呂蒙,呂城鎮還舉辦過「呂蒙魂·運河情」的相關活動,還表達對呂蒙的懷念,因呂蒙不修關公廟恐怕只是其一,但不絕對,清朝康熙年間更尊關羽,各縣各地都開始修建起了關公廟,呂城也不例外。
除了關公廟之外,呂城還有郭子儀廟和一座顏良廟,因為當地大多數人都是顏良的後人,修建關公廟對於他們來說,心中還是有點芥蒂的,畢竟關羽斬了他們的先祖,可清廷都下了命令,又不得不從。
關公廟建成的那一天,還請了戲班子來唱大戲,但就在剛剛唱戲時,天色大變,颳起了一陣狂風,一道天雷更是直接劈在了關公廟上,唱戲的人,在臺上昏迷的過去,沒過多久去世了。
而事情沒有就此結束,在顏良廟周圍又爆發了瘟疫,當時就傳出了是顏良報復眾人修建了關羽廟,這些都詳細記載在袁枚的《子不語》當中,當然這應該只是一種添油加醋的說法,有可能是當地爆發了瘟疫,那時候人們相對迷信,人口口相傳,就有了這麼一個說法。
而當地人又信奉呂蒙,不僅祭拜呂蒙,還有呂蒙超市、呂蒙服裝店、呂蒙菜場等等,作為呂城人,大多數都以呂蒙為尊,加上顏良後人居多,自然而然不願修建關羽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