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患者檢查出糖尿病後,有時會自嘲得了「富貴病」,意思平時吃得太好了。
現在飲食多樣化,飯桌上什麼菜都能吃到,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各種新奇的食材都能獲取到,若是吃起來不加節制,胰島素就會拉響警報,最終的結果就是血糖偏高。
如果不能將血糖保持在平穩範圍內,還會引發其他併發症,嚴重危害身體健康。很多人對糖尿病想得過於簡單,認為不吃甜食就可以,其他食物照樣食用,結果就發現血糖忽高忽低,不容易控制。
01堪稱糖尿病「禍根」的食物有哪些?
1、脂肪多的食物
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要少吃脂肪多的食物,因為身體能代謝的脂肪是有限的,攝入過多的脂肪會給腸胃帶來負擔,多餘的脂肪不能被完全轉化,就會逐漸堆積在人體脂肪下,導致身體變胖,而肥胖會增加患糖尿病的機率,所以建議大家要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不僅是肥肉,還有動物肝臟、動物油、蛋糕上的奶油都要少吃。
2、酒精類食物
說到酒精對人體的影響,很多人會想到酒精肝,毫無疑問,酒精需要肝臟代謝,如果經常喝酒,吃酒精類食物,肯定會加重肝臟負擔,並且給腸胃和胰腺也會帶來負面影響,最終的結果就是誘發「三高」。當肝臟受損後,代謝脂肪和糖類的能力也會逐步下降,最終導致血液中糖分的濃度升高,誘發糖尿病。因此,建議大家少吃酒精類食物。
3、含鹽多的食物
每個人的口味不同,飲食方式也不同,即便是吃一樣的食物,感受也不盡相同。有的人就喜歡吃重口味食物,習慣加入大量食鹽調和味道,這類人患上糖尿病的機率就會比普通人高。食鹽進入人體後會產生飢餓素,抑制胰島素分泌,降低胰島素的功能,還會使血管痙攣,增加血液堵塞的機率。
4、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很受大家歡迎,尤其是冰鎮後,喝上一口非常解渴。碳酸飲料雖然很好喝,但是不利身體健康,經常喝會導致體內糖分超標。碳酸飲料在生產的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糖分和食品添加劑,容易增加胰島負擔,時間長了患糖尿病風險就變大了,所以最好少喝。
02糖尿病患者如何健康飲食?
1、不要過分節食
糖尿病患者總是擔心自己吃多了血糖會升得快,不敢多吃,有的人甚至不吃早飯或晚飯。其實靠節食來調節血糖,效果很差,並不會因為你吃得少,血糖就能降下來,應該保持少吃多餐,每次少一吃一點,分多次吃完。
2、每天要多喝水
想要控制好血糖,除了要按時吃藥,還要多喝水,喝水能幫助稀釋血液濃度,減輕血管壓力。如果不喜歡喝白開水,還可以泡茶喝。比如說玉米須、金銀花等等,都可以幫助控制血糖。
糖尿病雖然不致命,但是它的併發症很可怕,會嚴重損害人體器官和肌肉,所以該少吃的還是要關注嘴,如果吃多了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