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美麗新崆峒——平涼市崆峒區「十三五」成就...

2020-12-14 每日甘肅

奮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美麗新崆峒

——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城市建設篇

位於中心城區新民路的平涼首座人行過街天橋。 萬小蓮 攝

金鼎時代廣場。

十里舖村民安置樓。

紙坊溝綜合治理。

平涼日報記者 呂婭莉

路寬且暢、樓新樓闊、城大貌秀,這是近五年來中心城區越發靚麗的容顏。

五年的時間,在很多人看來,或許只是恍惚之間,但帶給這個城市的變化卻讓人乍舌驚嘆。

「要高標準規劃、大手筆建設和經營,做好城市建設文章,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正如市委常委、崆峒區委書記陳鐸所說,「十三五」時期,崆峒區緊緊圍繞打造陝甘寧三省區域中心城市發展思路,牢固樹立大運籌、大建設、大經營、大管理理念,積極擔當、攻堅克難、創新思路,上下齊心,以大氣魄、大手筆、大智慧投入到「宜居宜業宜遊美麗新崆峒」建設之中,城區面貌發生了質的飛躍,群眾的幸福指數也越來越高。

項目「加速度」 提升城市承載力

最近一段時間,53歲的王小軍一直在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治理項目建設工地忙活。他家所在的崆峒區白水鎮位於涇河下遊,看著眼前的涇河水一天天變得混濁起來,這個從小在涇河岸邊長大的漢子,心中充滿了憂慮,卻又無可奈何。如今,他終於能靠一己之力為保護涇河生態做點事了。能參與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他心裡多了滿滿的成就感。

「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治理項目總投資12.52億元,實施河溝沿線排水截流改造工程、城區雨汙水管網全面改造、汙水處理提標改造、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建設、河溝生態修復、信息化監管平臺建設6大類23項工程,建成後將全面消除平涼中心城區黑臭水體,補齊環保基礎設施短板,為全市其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提供經驗。」區住建局副局長盧澤潮介紹道。

「在財力並不寬裕的情況下,崆峒區舉全區之力實施如此重大的城建項目,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力呵護民生的生動實踐。」市民郭芳在網站留言裡這樣寫道。

城市建設是最大的民生,建設一個有溫度的城市是城市建設者永恆的追求。

「十三五」以來,一大批惠及民生的城市建設項目得以實施,相繼建成。累計實施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35項,相比「十二五」末,各項考核指標增幅較大,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35.6平方米;汙水日處理能力達到8.5萬立方米/天,城市汙水處理率達到100%,燃氣普及率達到85.02%。

——城市路網體系更加完善。圍繞打通城市「斷頭路」,完善城市路網框架,實施新科路、和陽路、永康路、永康北路、北大路、永順路、臨涇路、永興路等城市道路工程,建成保豐路、豐收路涇河大橋兩座,新建擴建城市道路26.35公裡。圍繞打通城市「微循環」,實施城區背街小巷硬化工程17.4公裡,形成暢通快捷的「七縱二十二橫」城市主幹路網框架以及便利順暢的背街小巷路網系統。

——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到位。建成南山生態公園提升改造、韓家溝水廠(一期)、天雨汙水處理廠擴建及提標改造、中水回用設施、汙泥無害化處理設施、「八溝一河」綜合治理、平涼城區公廁等一系列重大公共服務設施。目前,崆峒區城市供水能力達到5.86萬噸/天,城區「八溝一河」治理總長度34.16公裡,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9.63%,建成公園路、果園路立體停車庫2座,公共廁所71座,小區配建公共停車位1.5萬個,形成了公共服務設施更加健全,資源保障更加有力,綜合承載能力顯著增強的新型城鎮。

——城鄉發展更加協調。堅持把推進城鎮化與優化產業結構、資源合理開發、生態環境治理和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促進城鎮發展與產業支撐、就業轉移與人口集聚相統一,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水等資源,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建成安國、白廟、四十里舖等14個鄉鎮汙水處理站。在除柳湖鎮外的16個鄉鎮均建成公寓型公租房,為鄉鎮幹部創業幹事提供了基礎條件。加快推進「廁所革命」,積極推廣使用水衝式廁所,鄉鎮公共廁所環境正在逐步改善。

——房地產市場穩步發展。2016年至2020年,新建商品房500萬平方米,建成世紀花園、新河灣、碧湖家園、天正潤園C區等一系列商住小區,每年全區新建住宅竣工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同時,在新建小區內根據規模做到了便民超市、公廁、幼兒園、社區、活動中心等應配盡配。

——城市經營更加特色。圍繞解決水資源短缺、利用率不足、缺水等「瓶頸」問題。崆峒區推進水務一體化發展,建成韓家溝水廠、天雨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及擴建等工程,中心城區水資源配置、城區供水能力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圍繞推進環保能源服務群眾,2015年至2020年,廣匯公司敷設天然氣主管網20多公裡,為城區居民提供了環保潔淨的能源,吸引企業投資3億元。

住有所居為目標 託起群眾「安居」夢

「今年是實施『國家新三年棚改計劃』的最後一年,住建局、棚改中心和相關鄉鎮要抓住用好這一政策機遇,站在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以背水一戰、敢死拼命的魄力,握緊拳頭,咬緊牙關,壓實責任,壓茬推進,堅決打好棚改攻堅戰」。2020年在全區城鄉建設管理暨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工作會議上,崆峒區委副書記、區長趙小林為全區棚改工作下了死令。

棚戶區改造,是一場硬仗。搶抓兩輪三年計劃政策機遇,健全責任落實、工作推進、督查考核等工作機制,完善徵收補償安置、資金運行管理等政策措施,發揚白加黑、5+2、8+X連續作戰的作風,全力推動。

2014至2019年,崆峒區共實施22個棚改片區,5200餘畝土地上的破牆、破窗、破門,在低矮潮溼的棚戶區「轉瞬消失」,一座座寬敞明亮的新樓房拔地而起,無數家庭歡天喜地住進了新樓房,改變了過去幾輩人想都沒敢想的居住條件。

住房問題歷來是區委、區政府十分關注的一件大事。

過去的五年,崆峒區一手改造棚戶區,一手改造老舊小區。2017年-2019年崆峒區總投資9.38億元,共改造196個老舊小區,6.5萬人因此而受益。「在堅持國家住宅安全標準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實施老舊住宅樓改造提升,使老舊住宅小區成為功能基本完善、配套基本齊全、綠化與物業管理達標、生活秩序文明健康、面貌煥然一新的宜居小區,著力營造綠色、安全、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健康發展。」崆峒區住建局有關人員表示。

為解決老舊小區電梯問題,崆峒區積極探索符合平涼城區實際的住宅加裝電梯模式,一手託兩邊,一邊託「建得起」,另一邊託「租得起」,既解決了老年人出行難,同時破解了老樓加裝電梯的資金瓶頸、技術瓶頸以及後期運營服務的瓶頸,使這項惠民工程能推得開、落得實。2018年-2020年崆峒區總投資3200萬元,完成了78部老舊住宅樓加裝電梯的任務。同時,對老舊小區實施供暖分戶改造、外牆保溫、樓梯間窗更換安裝、樓梯間增白等均進行了改造。

同時,堅持把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政治任務,2016年-2020年,通過地方財政籌措、社會捐贈等方式籌措資金6265.6萬元,對全區3715戶困難戶實施了農村危房改造,改造面積31.62萬平方米,邀請第三方鑑定機構對全區80217戶農戶進行了全面「過篩子」排查鑑定,並根據住房等級類別逐鄉(鎮)、逐村、逐戶懸掛標識牌,完成了12439戶建檔立卡戶住房安全信息錄入核驗工作,有效解決了群眾住房難、修房難問題,全面消除了C、D級危房,為崆峒區脫貧退出打下了堅實基礎。

生態宜居為核心 彰顯城市獨特魅力

2020年9月10日,市民驚喜地發現街面上多了幾輛綠色的新能源垃圾壓縮車在來回穿梭忙碌。垃圾壓縮車按照「日產日清不落地,收集運輸全封閉」標準進行規範化作業。將原來「日產夜清」的收運模式調整為「日產日清」,這是區環衛對垃圾收運模式進行的一次大力改革。

採取「日產日清」及時收運不過夜作業模式後,垃圾收運車進入小區、單位「上門收廢」,對街面垃圾桶點進行全面取締,解決了垃圾桶推出街面亂擺亂放汙染環境、影響車輛和行人通行等問題,使中心城區市容市貌更加整潔靚麗,提升了群眾滿意度。同時消除了夜間收運垃圾產生的噪音問題。」崆峒區環衛處副主任扁亞軍介紹道。

治理人居環境,是現代城市管理的核心,也是提升城市品質最基礎、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為持續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指數和社會文明程度,2016年至2020年,崆峒區緊緊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以拆牆透綠、見縫插綠、破硬還綠、立體綠化等模式,在寶塔路、定北路、南環路花壇、西門口花壇、涇河北側河堤新增改造提升綠化面積104.36萬平方米,種植各類喬灌木145.5萬株,綠地率增長到38%,綠化檔次和品位有了顯著提高。

中心城區環境整治上,全面推行「1格+N員」網格化管理模式,將中心城區主要道路納入環衛清掃保潔,落實24小時嚴管、18小時動態保潔措施,實現了路面無積存、暴露垃圾、無衛生死角,這五年累計處置生活垃圾50萬噸,處理率達到100%。加強對違規設置戶外廣告、亂潑亂倒等各類破壞市容衛生行為的監管,先後發現、查處違法行為110餘起,清理拆除廣告、標識牌等320處,清理亂擺攤點100多處,中心城區人居環境水平得到改善提升。

聚焦痛點堵點難點 優化行業營商環境

自2020年1月起,崆峒區全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統一通過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臺網上辦理。

五年來,崆峒區堅持把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建設人民滿意服務型政府的重要抓手,聚焦企業和群眾反映最集中、呼聲最迫切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效能,為企業減負、為群眾解憂,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明顯增強。

設立崆峒區工程建設項目綜合受理窗口,實現「一窗辦理」。積極發揮部門牽頭作用,聯合區自然資源分局,在政府大廳設立2個工程建設項目綜合受理窗口,一窗受理全區工程建設項目各項審批事項;結合機構改革,成立政務服務股並全建制入駐政務大廳,為項目申報單位提供一站式政策諮詢、業務指導、幫辦代辦等各項業務辦理服務。

大力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在線審批,實現「不見面審批」,大廳窗口通過在線審批平臺實時統籌調度項目審批進度,對重點項目進行跟蹤督辦,確保項目按照規定時限完成審批,讓項目申報單位在審批過程中享受到最便捷的流程和最高效的服務。持續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實現「一張表單」、「一套流程」。按照事項、環節、材料只減不增原則,實行「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完成多項審批」的運作模式,進一步壓縮審批事項辦理時限,建築工程施工許可審批、竣工驗收或備案審批時限由15個工作日縮減至7個工作日,壓縮53%,政府投資項目初步設計審批時限由7個工作日縮減為3個工作日,壓縮57%。

2020年,在疫情防控和經濟建設兩手抓的重要節點,為確保全區重點項目、民生工程不斷檔,保持新開工項目建設後勁,崆峒區對各類工程建設項目加快審批效率,對重大項目、民生工程採取專人負責、掛牌督辦、限時辦結的方式,確保各項審批事項快速有序、依法依規推進。截止目前,共受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514項,辦結490項,在辦24項,辦結率95%,其中:建設工程施工許可148項、建設工程質量監督142項、建設工程安全備案128項、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9項、政府投資項目初步設計及概算審批26項、建設工程消防驗收備案18項、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或備案19項。

相關焦點

  • 砥礪奮進 逐夢前行——平涼市崆峒區「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站在「十三五」即將收官的時間節點,太多時刻值得銘記,太多成就值得喝彩!  這五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宏觀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全區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部署,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經濟目標任務順利完成,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嶄新成就。
  • 平涼市崆峒區「七五」普法工作紀實
    「七五」普法工作開展以來,平涼市崆峒區按照全面依法治國和法治崆峒建設總體要求,以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為核心,以構建「普治並舉」大格局為抓手,把法治思維、法治理念、法治服務貫穿始終,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創新普法形式,「七五」普法工作成效顯著。
  • 農業強了 農村美了 農民富了——平涼市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
    農業強了 農村美了 農民富了——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農業農村篇平涼日報記者 魏麗這是砥礪奮進的五年。全區一產增加值年均增速達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5%。實施了涇河川區設施蔬菜整川推進工程,持續破解無公害農業發展新課題,先後認證了西紅柿、黃瓜、辣椒等無公害蔬菜產品11個、認定無公害面積5.5萬畝、註冊「花所山藥」「新李鼎旺」等蔬菜品牌10個,建成涇河川設施蔬菜1.1萬畝;「崆峒胡麻」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農產品取得綠色食品證書13個、無公害產品證書24個、無公害畜產品2個,「三品一標」產品總產量達37.23萬噸。
  • 崆峒區在全市五運會中取得豐碩成績
    崆峒區按照平涼市第五屆運會指導思想和競賽規程總則要求,本著「團結、拼搏、節儉、文明」的團隊精神,層層選拔、嚴格訓練,精心組隊參加平涼市第五屆運動會,實現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是由平涼市政府主辦的全市最高規格的綜合性運動會,運動會共設田徑、籃球、足球、桌球、健美操、武術、圍棋等共20個大項153個小項的比賽。
  • 守護藍天碧水淨土——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生態環境篇
    「十三五」時期,是崆峒區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崆峒區委、區政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始終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各項決策部署,全面整改環境突出問題,加快補齊生態建設短板,紮實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
  • 丁小強: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晉南市域中心城市
    丁小強在全市城市工作暨今冬明春植樹造林工作、黃河金三角(運城)創新生態集聚區建設動員會議上強調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晉南市域中心城市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關於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攻堅克難、真抓實幹,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晉南市域中心城市,為奮力蹚出轉型發展新路子、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強大動能。市委副書記、市長儲祥好主持第三階段會議。市委副書記劉文華主持第二階段會議。安雅文、張潤喜等市四大班子領導出席會議。
  • 丁小強: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 晉南市域中心城市
    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關於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攻堅克難、真抓實幹,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晉南市域中心城市,為奮力蹚出轉型發展新路子、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強大動能。市委副書記、市長儲祥好主持第三階段會議。市委副書記劉文華主持第二階段會議。安雅文、張潤喜等市四大班子領導出席會議。
  • 林春霖:全力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遊新城區
    「空港經濟區將聚焦建設宜居宜業宜遊新城區、做大做強做優臨空臨港新產業、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做好『雙統籌』、全面從嚴治黨持續發力,集中力量辦好空港的事,以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的工作熱情和精神狀態推動空港高質量發展。」
  • 平涼市崆峒區司法局組織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平涼市崆峒區司法局組織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2020-03-31 1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涼市崆峒區:項目建設「加速跑」 積蓄髮展新動能
    崆峒區:項目建設「加速跑」 積蓄髮展新動能每日甘肅網7月9日訊 據平涼日報崆峒報導(記者李小剛)連日來,記者在崆峒區各重點項目建設現場看到,無論是塔吊林立的工地,還是成排連棟的蔬菜大棚內,工人們都幹得熱火朝天,項目工程推進得風生水起,大幹快幹的火熱景象隨處可見。
  • 宏偉藍圖鼓舞人心 胸懷目標闊步前行——崆峒區婦聯開展十九屆五中...
    宏偉藍圖鼓舞人心 胸懷目標闊步前行——崆峒區婦聯開展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宣講 2020-11-24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玩轉花漾時光,宜居宜業宜遊,五津在春天等你...
    玩轉花漾時光,宜居宜業宜遊,五津在春天等你.....五津的商業樓盤樓市紅紅火火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遇上新樓盤開業,那場面更是壯觀大家都想要在這宜居宜業的五津安居樂業鄉村振興 農商文旅融合發展城市生活變得更美好新津的美麗鄉村也吸引著大家的目光
  • 南和區:打造宜居宜業宜遊新區
    近年來,南和區堅持城區建設、鄉村振興與生態建設有機結合,美麗城區、美麗城鎮、美麗鄉村點面齊抓,致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清麗新區。臭水坑變身美遊園「這裡幾年前還是個地勢低洼的臭水坑,每到雨季,全城的雨水混合著汙水,都匯集到這裡,水面上漂著垃圾、雜物,水坑周邊雜草叢生,一到夏季臭氣燻天,附近的住戶都不敢開窗戶。」
  • 2020年甘肅平涼市崆峒區選聘行政村黨組織書記擬選聘公示
    2020年甘肅平涼市崆峒區選聘行政村黨組織書記擬選聘公示 2020-09-25 10:15:19| 甘肅.崆峒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黨建引領風帆勁——平涼市「十三五...
    近年來,原安鎮黨委按照「黨建+」思路,深入推進產業黨建工作,2019年10月成立中共原安鎮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委員會,同步組建紅牛、土蜂、食用菌和果業4個黨支部,將黨的建設工作延伸到產業鏈條上,探索走出「產業鏈上建支部,黨員示範帶民富」的新路子。
  • 平涼市崆峒區司法局召開《民法典》專題學習會
    平涼市崆峒區司法局召開《民法典》專題學習會 2020-06-22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趙博組織召開專題會議 明確定位 搶抓機遇 打造宜居宜業宜遊新棗山
    12月2日下午,市委常委、副市長趙博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棗山園區「十三五」總結、「十四五」規劃以及今年工作總結、明年打算。在聽取相關情況匯報後,趙博與市級相關部門對棗山園區提出的問題進行逐一梳理,並提出解決意見。
  • 臨溪鎮南峰村:山清水秀村美 宜居宜業宜遊
    {"title":"臨溪鎮南峰村:山清水秀村美 宜居宜業宜遊",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shizhu/shizhuxinwen/2020-07-02/2623454.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
  • 平涼市婦聯調研崆峒區婦女工作
    平涼市婦聯調研崆峒區婦女工作 2020-12-17 23: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定海如何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宜商美麗新鹽倉
    提升公共服務功能,培育新經濟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