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滿清王朝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我國歷史上褒貶不一,前有世人稱讚康乾盛世,後有百姓怒罵慈禧掌權。清王朝的歷任皇帝確實一任不如一任,皇太極建立清王朝,順治皇帝心灰出家,康熙開創盛世,雍正不溫不火,乾隆之後就開始逐漸走下坡路。清王朝的自大和驕傲最終讓國家和人民吃了虧,女人把持朝政最終滅亡。
初期建國
清王朝自努爾哈赤開始建立大金為起點,皇太極正式立國號為清。皇太極作為開國皇帝在歷史上應該是功勳卓著這樣的存在,但是他與后妃海蘭珠之間的故事遠遠蓋過了建國的功勞。宸妃海蘭珠在孩子去世後,皇太極不久也在思念中去世。
都說愛新覺羅家的子孫出情種,皇太極的兒子順治帝福臨的遭遇同父親差不多,也是因為董鄂氏去世後,順治心灰意冷選擇出家,有人說孝莊將兒子出家的記載抹去,但是也依然流傳至今。
滿清王朝直到皇帝康熙執政才徹底專心政事,不像自己父親和爺爺那樣整天為了女人要死要活。當然,康乾盛世不僅是康熙一己之力,同時還有孝莊太后的培養,康熙才被稱為千古一帝。
國勢開始走低
雖然被稱為康乾盛世,但是自從乾隆朝開始國勢走低,尤其乾隆六次下江南,國家人力物力耗費極大,自爺爺康熙王朝以來積累的財富時隔這麼多年逐漸被使用殆盡。
滿清王朝直到同治皇帝在位時,各種問題開始明顯披露出來。這個時候,慈禧已經成為太后,與慈安太后共同執掌後宮,慈安去世後,沒人再能壓制慈禧,且同治染病去世,慈禧逐漸不滿足於統領後宮,想要把手伸到前朝,於是光緒被立為皇帝。
光緒帝處處被慈禧壓制,這個時候恰好其他國家工業革命在如火如荼進行,而中國卻依然固步自封老一套。
清朝時期的外交
乾隆時期國外使臣出使清朝,將國外在工業革命時期的成果產物帶到中國,天朝上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不容小覷,哪怕科技不如西方先進,為了表示友好依然要互通一下。
使臣帶來了火器,槍炮,鐘錶等物,本來是想朝皇帝示好,誰知道乾隆自大且不領情,從皇帝到大臣都看不起國外的作風,還把使臣帶來的東西鎖進倉庫,任由這些物品生鏽腐爛。
乾隆不僅沒有研究這些先進的儀器,還給英國回復一段九百多字的國書,信中稱,國外不必耗費百姓錢財來天朝上貢,要是喜歡我國的精巧瓷器,綾羅綢緞,我們可以無條件贈給你們……
九百多字的國書大多都是些車軲轆話,反覆強調大清可以贈送的禮品,使臣將國書帶回國家,國王看了簡直哭笑不得,如今這封國書被國家收藏在博物館中供後人遊覽觀看。
乾隆皇帝的做法確實有些可笑,不管國家還是個人,都要懂得學習別人的長處,虛心聽取,自我改進,才是長遠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