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站站房外觀
昌邑站站房內部
站前廣場施工正在收尾。
站房內設施已安裝到位具備投用條件
本月底前,濰萊高鐵將具備通車條件,自濰坊出發,1小時到煙臺、1.5小時到威海將變為現實。其中,昌邑站是這條高鐵在我市的唯一新建站,這座站長啥樣?11月17日,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採用線側下式站房
初冬時節,昌邑綠博園的花草已經完成換裝。一路之隔,隨著濰萊高鐵通車在即,南側的昌邑站站房逐漸露出真容,簡約而氣派,兩者交相輝映,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
站房周圍一片忙碌景象,開闊的廣場上,地磚鋪設完成,兩條168米的花架走廊施工進入尾聲,很快將栽種上紫藤,待到花開之時,將是另一番景致。
昌邑站採用「鄑邑故城、溴鹽之鄉」站房造型,從鹽田曬制海鹽的生產過程中吸取設計靈感,整體採用傳統建築風格,中軸對稱形式,造型簡潔有力,恢弘大氣,經過現代手法提取的重疊式屋面,使建築既具有古典文化的特徵,又有新時代的風貌。細部採用鹽田肌理,橫平豎直、線條果斷,展現出獨具特色的時代美感,形成強烈的儀式感和秩序性。
站房頂上,紅色的「昌邑站」三個字格外顯眼。站房一樓正中間為進站口,幾臺檢票閘機已經安裝完成,兩側還各擺放有一臺安檢儀。一樓大廳採用中空造型,給人以開闊之感,通過安檢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藍色的顯示屏,會顯示車次、候車地點、開車時間、是否晚點等信息。
靠近大廳南側,一排排淡黃色的座椅整齊擺放,右手邊是旅客服務臺,白色臺面搭配紅色背景,還有「12306」標識,旁邊有一臺購票信息單自助印表機。在大廳東西兩側分別設置有飲水處、衛生間。二樓的格局與一樓基本相同,站內還分別設有客運值班室和公安值班室。除了兩側各有樓梯和扶梯通往二樓,旅客還可選擇乘坐無障礙直梯。
與濰坊站、濰坊北站結構不同,昌邑站的站臺要高於站房一樓。「昌邑站採用的是線側下式站房,也就是站房在鐵路一側,並低於鐵路線。」負責站房建設的中鐵建工集團項目經理趙成介紹,旅客進站後,通過一樓的連接通道進入地下,然後根據提示找到對應站臺,由地下通道通過樓梯或扶梯上至站臺,出站也是由同一通道從站房東側出站口出站。
克服壓力七個月完工
按照此前公布的信息,新建濰坊至萊西鐵路線路起自濟青高鐵濰坊北站,向東經昌邑市、平度市、萊西市,由萊西北站接入青榮城際鐵路,線路長125.757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共設濰坊北站、昌邑南站、平度北站、萊西北站4座車站。其中,濰坊北站為既有車站,昌邑南站、平度北站為新建車站,萊西北站是在原青榮城際萊西北站基礎上改擴建。
「目前,三座車站均已更名。」趙成說,中鐵建工集團負責這三座車站的建設,其中最早更名的是昌邑南站,隨著濰煙高鐵確認接入,其更名為昌邑站。此後平度北站、萊西北站分別改名為平度站、萊西站。
趙成介紹,昌邑站位於綠博園以南、下小路以西,總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原本設計為2臺4線。去年11月濰煙高鐵確認接入濰萊高鐵昌邑南站,此時他們已經完成站房的基礎施工。為給未來濰煙高鐵建設預留空間,原車站變更設計為2臺6線,且站房在原位置基礎上向北平移22米,並更名為昌邑站。
除了設計的變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影響了工期。「在昌邑市政府的協調下,建材、商砼材料供應提供了便利,還幫助我們從外地招錄工人,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儘快展開施工。」趙成說,他們的施工工期從12個月縮短為7個月,壓力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加班加點施工,5月底主體結構完工,10月14日完成站房靜態驗收。
「目前,消防等相關驗收已經全部完成,具備投用條件,將與濰萊高鐵同步投用。」趙成說,眼下他們正在進行最後的調試、保潔等收尾工作。
據了解,昌邑市為昌邑站配套建設了佔地74畝的站前廣場及1.6公裡站前道路,總投資1.24億元。廣場設計布局合理、交通組織便捷、配套設施完善,還將突出昌邑中國北方綠化苗木基地的特點,東西兩側設168米長的紫藤花架走廊,楸樹、櫻花等多種苗木搭配種植。在廣場東側有公交站亭6個、南側有計程車乘坐站亭4處、西側有公共停車位200個。
隨著濰萊高鐵建成,昌邑也將進入「高鐵時代」,10月31日正式開工建設的濰煙高鐵也將昌邑納入京滬二通道高鐵城市圈,昌邑站成為繼濰坊北站後我市第二個高鐵樞紐站。除方便居民出行之外,對於拉動昌邑乃至濰坊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拉近與膠東半島城市群的距離有巨大推動作用。(記者 周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