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張小龍、宿華並肩的十字路口

2020-12-23 donews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銀杏財經(ID:yinxingcj)作者: 風千語

關於TikTok的討論已漸進尾聲,本以為張一鳴不會再時常出現在媒體標題中,但是因為員工打遊戲耽誤工作一事,討論度又回到了張一鳴身上。

2020年的確是特別的一年,張一鳴曾站在十字路口,面臨思考著「賣與不賣」的難題。現在他能稍微能喘口氣,一回頭卻看到宿華和張小龍都在朝自己走來……

張一鳴不想做社交的短視頻不是好的電商平臺

字節系的產品,優點和缺點都非常明顯。

優點在於阿里、騰訊缺乏的東西,它都有,缺點在於阿里、騰訊都有的東西,它卻都沒有。

抖音、今日頭條等快內容的高頻產品,印證了張一鳴早期說「要做別人沒做過或做不好的東西」的話。進入2020年以來的動作卻印證了陳睿對其「獅子王」的評價,如開闢金融業務、投資網文公司及開放抖音小店等。

沒有一個網際網路公司不想做Supercompany,如果有,那一定是時機未到。

字節的時機已經到了,如果不是2020年兩個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在線教育、網文IP和金融等業務板塊還會走得更加激進。

有媒體報導稱,字節跳動將2021年的三大業務板塊調整為了:跨境電商、ToB(企業服務)和LKP(辦公硬體套裝)。

跨境電商和ToB業務,是包括百度在內的多數同行的近來的發力方向之一,尤其是ToB,在ToC市場已見瓶頸的當下更像個香餑餑。

飛書和火山引擎或許能為字節的發力toB板塊帶來新進展,LKP則需要依靠新石實驗室(初期團隊主要來自錘子科技),兼進出口的跨境電商到底要怎麼做還是一個謎。

不過,比起遙不可及的自營電商,社交會是抖音、今日頭條更容易觸達的領域。

擁有社交未必擁有商業模式,失去社交,就失去了移動網際網路底色,推薦就始終無法變成「人傳人」的裂變。

抖音打開同城和熟人板塊,意在為非紅人用戶提供更多分享生活的空間,這事本來是不知不覺就跑到了快手領地擅長。可見即使擁有了最高日活,抖音還是要面對弱社交這塊短板。

相對抖音,今日頭條打造社區較為輕鬆,且其在捕捉熱點與引進熱點人物方面漸得微博真傳。

前段時間,成都新冠確診女子趙某信息被洩露,微博、微信群謠言和隱私滿天飛,引得公安局最後不得不出面解決,最後以行政處罰隱私洩露人告終。

按照往常社會事件的澄清規律,受害者往往會開通微博進行澄清和發言,然而在趙某這事上,今日頭條搶了先機。趙某開通頭條號通過「微頭條」的形式講述自己所遭受的網絡暴力,一個小時之內就收到上萬條評論。

今日頭條早就不滿足於只做一個媒體聚合+內容分發平臺,它希望引進更多的個人用戶,這些用戶不用發文章或視頻,只需要發「微頭條」就能形成社區生態。

儘管如此,社區離真正的社交工具還是有不遠距離。

字節系產品希望跨越先天屬性,進軍社交領域,目前看來最成功的還屬飛書。同屬2B社交產品,釘釘已經搭上線上教育快車,企業微信也滲入微信熟人圈,飛書除了接入抖音、今日頭條的分享入口,還看不到明顯變化,像是在在孤軍奮戰。

抖音和頭條的私信存在感太弱,撐不起社交,評論板塊又缺乏圈層氛圍,難以和快手匹敵,但字節必須要做點什麼。

將飛書和其餘字節系內容產品打通不太現實,但字節又確實很需要一個工具或者說一種模式,能將旗下所有流量池連接到一起,經由量變再引導出下一輪的質變。

從這個維度而言,字節面臨的問題甚至和微信類似,面前擺著一個龐大的流量池,要怎麼用?前者要從內容到社交,後者則需從社交到內容。

張小龍我們擁抱的不是算法是機器推薦

用簡單的規則構建一個生態,像是為張小龍量身定做的理念。其實,沒有任何一個網際網路生態可以用「簡單」來概括。

但凡與人有關的產品,就註定會面臨許多變數,何況微信是一個「人——人」的產品。

從「人——人」到「人——內容——人」,有時候只差一個算法。

或者說用微信一貫愛用的詞「分發」更為恰當。

在分發時代,用戶在微信上看到的任何內容,都是自我選擇的結果。用戶可以選擇訂閱什麼樣的公眾號,加什麼樣的好友,也可以選擇看誰的朋友圈。

這種完全主動的機制,其實也有弊端,用戶可能會懶於開拓新的內容和信息源渠道,做內容的人也無法感受到競爭壓力。

修改推薦機制以後,寫公眾號的人開始有壓力。能不能提高點擊率和在看率,並非「變成標題黨」就能解決的事。一條內容所能獲取的關注度,與粉絲量的關聯度在下降,同時與熱點的關聯度卻上升了。

即便如此,依舊有許多的人不理解微信的做法,視頻號全面上線後的推送機制,甚至給部分用戶帶去了「厭煩感」讓用戶的迷惑再一次加深。

這不影響微信在擁抱算法的路上一路向前,繼續甘當工具的下場是被競品拆分。

最先和微信挑起戰爭的是字節跳動,其副總裁李亮,多次在自己頭條號上或明或暗地指責騰訊枉顧自己網際網路界「水電基建」的地位,封殺對手產品或參與不正當競爭。

今日頭條一貫對騰訊的態度其實都是:我可以屏蔽你,但是你不能封殺我,因為你是基礎設施。

事實上,抖音至今也沒有完全取消微信登錄的方式,頭條劍拔弩張的姿態=「我弱我有理」。

這裡也基本可以看出微信的處境,體量大,行業領先,因此誰來分杯羹都只能吃啞巴虧。

理想主義的張小龍,的確想不到今天的微信會面臨這樣的局面。試想一個能將郵箱這種純工具產品做到極致的人,是很難將建立龐大商業帝國作為自己事業追求的。

微信擁抱算法的轉變變化,在外界看來是一個逐漸被打臉的過程。

微信已然不是張小龍一個人的微信,他在開屏的地球上來了又去,也在算法的大門中間進了又退。

誠然,頭條那套算法為微信系所厭惡,儘管今天看起來微信已經擁抱了算法,卻仍把這套推送機制稱為機器推薦。

機器推薦,一下子將算法這個網際網路熱詞拉回了本質層面,機器再先進,也只能是為人服務,而不是主導人。

不管是做短視頻還是做公眾號,做社交分發還是機器推薦,微信的根本目的還是完善自己的社交生態。換言之,對微信來說,變的只是形式,它的徵途依然是人際交往的星辰大海。

廣大用戶花在微信上的時間、電量和精力已經TOP1,在此基礎上還希望一騎絕塵,能夠借鑑的恐怕也只有同樣會「殺時間」的頭條系。

今天的網際網路世界競爭之慘烈,已經不能指望通過複製任何一家「前輩」的經驗來成功。微信很明白這個道理,深知社交分發還是得佔半壁江山,因此暫時被算法「打臉」也不要緊。

同樣被打臉的還有快手。

宿華在YY的世界裡發現一個抖音

張一鳴前腳說了算法沒有價值觀,後腳宿華就隔空喊話說算法需要有價值觀。

二人創業以來的諸多言論及行為都契合了一個壞學生,一個好學生的模子。

好學生很難認同壞學生的行為,卻也可能暗自佩服對方的思維和勇氣。

表面上,不認同張一鳴的人佔多數,說到字節,頂多也會誇一句:他們算法真牛。這種誇獎並不包含認同感以及效仿心,哪怕真有心要學他一二的,也不會表現出來。

快手和抖音雖然是同行,但是真正發生競爭的業務其實不算太多。同樣是帶貨,快手可能偏向於農產品,抖音偏向於快消品、美妝服飾等領域。同樣是直播,快手大V們可能都在打遊戲,抖音紅人們則主要在唱歌。

根據快手招股書,2017年到2020年四年,快手直播收入在總體營收中佔比都超過了60%,其中最高的一年佔比超過95%。

對比之下,抖音的主要收入則來自廣告,字節過半的營收基本都來自抖音廣告。抖音是個正兒八經的廣告商,快手則被比作YY。

然而快手8.0版本發布後,迎來了一個「類抖音」的變化,精選頁面的瀏覽模式與抖音差別極其細微。

快手的社交優勢在下降,人容易在算法的主導下變得被動,剛好社交需要的是主動,不是沉浸。

用戶只會刷視頻刷嗨了時進入評論區,而不太會選擇一對一私聊。以前微博高估了私信的價值,現在快手或許也高估了沉浸的價值。

顯然,快手希望作出一些改變,學抖音不是目的,營收多元化才是。

2020年春節,快手繼BAT後成為首個拿到春晚紅包項目的網際網路企業,DAU順勢水漲船高,一度高達3億,然而僅半年就回落到了五千萬。

這事,其實早已有巨頭給出了前車之鑑,只是快手估計以為短視頻終究和搜索不一樣,短視頻可以消耗用戶時間。

今年11月時,宿華甚至帶隊考察了興盛優選的總部,但是沒等宿華思考好如何入股社區團購,官媒一盆冷水「別惦記幾捆白菜」潑下來,所有網際網路企業都悄無聲息了。

本地生活按兵不動,娛樂消遣還可以發揮想像力。

長視頻領域選秀出道的風颳到短視頻,還是一樣的著急。快手發起#快手音樂偶像招募#活動,邀請站內所有18至25歲的音樂人參與選拔,抖音不落人後,也上線首檔女團選拔綜藝《無限偶像》,邀請王霏霏、李誕和汪蘇瀧擔任"鑑證官"。

綜合以前抖快的短劇、豎屏綜藝經歷來看,反響平平,卻一點不影響它們繼續躋身娛樂圈的熱情。

顯然,抖音是靠娛樂圈更近的地方,土味與光鮮亮麗很難共存。

既要避免越來越像抖音,又要擺脫直播依賴,快手的步子沒法跨太大,搶先上市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多年前,在Musical.ly收購一事上被張一鳴搶先一步的遺憾,終於有了彌補的機會。

只是招股書披露,營收解構結構嚴重依賴直播等問題便不得不曝光於人前,等著快手的是更大的挑戰,它必須向資本市場證明自己不是只有直播的能力,哪怕變得有些像抖音。

APP轉向存亡之際

一個企業越是做大,可能越要擔心何時被對手消滅的問題。頭條剛晉級網際網路新秀時,尚可底氣十足地要求強於它的對手為「後輩」讓路,字節成為巨頭後,說話做事便需左思右想。

2020年的特殊,使得內容與社交、娛樂行業迎來了新一輪增長機會。如《王者榮耀》疫情期間日流水竟超20億,QuestMoblie相關數據顯示,短視頻使用時長達到17.3%,反超手機遊戲。

這一切只是競爭愈演愈烈的縮影,光輝背後陰影一片。

騰訊可以狀告抖音直播遊戲是侵權,字節也可以從百度挖走高管人才,微信視頻號直播可以強勢入侵朋友圈。

所有APP都在搶用戶以及用戶時間,然而用戶只有那麼多,於是便內卷了。尤其是眾網際網路企業紛紛出海不利的情況下,內卷帶來的惡果已經越來越明顯。

抖快肉眼可見的增量空間微乎其微,只好寄希望於上市,微信還是被市場催著營造一個成熟的視頻號商業變現模式。

十字路口,往左是流量,往右是社交,前進犧牲氛圍,後退放棄商業。

所有人都在觀望,但留給大家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

相關焦點

  • 湖南人的社交王國:從微信張小龍、陌陌唐巖到快手宿華
    陌陌科技CEO、董事長唐巖和騰訊高級副總裁、微信創始人張小龍,再到近兩年崛起的快手CEO宿華和映客CEO奉佑生,湖南人佔據了中國社交的半壁江山,牢牢把控了從一、二線城市白領、到三、四線及以下下沉市場的用戶。從60後張小龍,到80後的宿華,三代湖南籍網際網路人在這個賽道上努力耕耘。
  • TMD大佬往事:張一鳴、王興、程維的三個路口
    即便強大如張一鳴,推倒了網際網路世界的柏林圍牆,卻跨不過真實世界的鴻溝。TMD再一次站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這一次,它們將往何處去?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過去十年,有三個關鍵的十字路口,決定了今天TMD的樣子。如今它們正在走的路,正經歷的挑戰,正面臨的困局,都在它們當年經過那些路口時,標好了答案。
  • 微信九年:張小龍說禪給誰聽?
    張一鳴開創了中國的智能推薦APP——信息分發模式。他所創辦的今日頭條,最初不設編輯團隊,不對內容進行人工幹預,全靠算法學習進行個性化的機器推薦;也不進行內容的生產加工,只做內容分發渠道。不生產內容,不對內容負責,在張一鳴的眼裡,字節跳動不是一家媒體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如今,字節跳動市值突破750億美元,抖音日活突破4億。媒體報導,字節跳動2019年達成了其業績目標,全年營收超過1400億元,較上年增長近280%。
  • 湖南人張小龍發明微信,6個湖南伢子搶佔了網際網路的半壁江山!
    張小龍是在 QQ 郵箱的閱讀空間裡,第一次知道 Kik 這個新產品的。QQ 郵箱推出閱讀空間的應用後,張小龍就養成了一個習慣,他每天都會去那裡看看,了解用戶最關心什麼,網際網路又誕生了什麼新鮮的東西。張小龍在瀏覽美國納斯達克的 2000 多家公司時,他發現裡面的網際網路企業,美國佔據著主導位置。
  • 2020年度中國獨角獸企業CEO影響力榜:張一鳴、胡曉明、程維分列前三
    &nbsp&nbsp&nbsp&nbsp根據1月13日封面研究院聯合中譯語通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獨角獸企業CEO影響力榜》顯示,來自字節跳動的張一鳴、螞蟻集團的胡曉明、滴滴出行的程維、威馬汽車的沈暉、京東數科的陳生強(已於2020年12月底調整崗位)、快手的宿華、京東物流的王振輝、一下科技的韓坤、曠視科技的印奇、商湯科技的徐立分列榜單前十位。
  • 犯罪大師十字路口答案是什麼?crimaster十字路口正確答案介紹[多圖]
    crimaster犯罪大師十字路口案件更新之後,玩家們都想要知道這個案件的真相,小編今天也會在這裡為大家詳解十字路口,讓各位玩家快速的了解到案件的內容,想要知道十字路口答案的玩家,下方的攻略可以多看看。
  • 十字路口,沒有迷茫和彷徨
    ——滄月《大漠荒顏》 聯想到過紅綠燈,走斑馬線的十字路口,人的一生,不就像是不斷的遇到一個個十字路口,面對夢想和現實的碰撞,未來和選擇的衝突,有迷茫和彷徨,也有回首和等待,在十字路口是向左、向右?是向前、向後?
  • 人生的十字路口(深度好文)!
    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是進?是退?是左?是右?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怎麼才能正確選擇?許多偉人為我們提供答案。自然選擇學說的創始人——英國的達爾文,自幼對大自然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當他中學畢業時,遵從父親進入了當時被認為職業很高尚的神學院學習。學非所好,味如嚼蠟。是繼續硬著頭皮學下去,還是棄學從事自然科學的研究?在這一十字路口,達爾文毅然走出了自己的一步:跟隨貝格爾號巡洋艦作環球旅行。
  • 王興、宿華、王小川、周楓:清華創業四傑往事
    2010 年,來自張家界南邊小鎮的宿華考入了清華大學。宿華也從小就是學霸, 12 歲那年,宿華用打「魂鬥羅」的小霸王學習機,敲下了他人生的第一行代碼。為了不讓代碼消失,這個小霸王開機了一個星期。加入清華的宿華,一直在清華讀到了博士。在讀博中期,宿華為了養家選擇去Google上班,此後加入百度, 33 次創業故事,以及成為快手CEO都是後話。
  • 《靈魂擺渡》奇蹟:十字路口遇見的緣分
    浮川在沒有遇到那個男孩之前,每一天,每一段路,每一個時間段都是平常且無聊,像每一個陌生人一樣面無表情般走過熟悉且陌生的十字路口。十字路口,浮川上班途中必經過的一個十字路口,因為八點半而顯得這個十字路口意義非凡,每天遇見同一個人,也許是遇見的次數過多了,才會真正的印象深刻。
  • 這一年,我在「世界十字路口」
    這一年,我在「世界十字路口」 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人稱「世界十字路口」
  • 在數字經濟的「十字路口」 金融創新與監管往何處去?
    來源:《財經》雜誌原標題:在數字經濟的「十字路口」,金融創新與監管往何處去?三位專家如是說文|嚴沁雯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線上經濟正對人們生活產生了顛覆性影響。在很多人看來,數字經濟的發展貌似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監管部門如何在鼓勵創新和防範風險之間保持平衡,企業又將以創新為實體經濟服務,擁抱並適應監管?
  • 【回音壁】六大隊:十字路口蠻橫逆行 「罰」!
    【回音壁】六大隊:十字路口蠻橫逆行 「罰」!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十字路口
  • 成都這個「黃金十字路口」,竟然隱藏了 13 年!
    可以說,十字路口就是城市最原始的雛形。這個世界有很多著名的十字路口。如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被稱作 「 世界的十字路口 」 的時代廣場,走進這裡,你會被耀眼的霓虹燈廣告和巨幅 LED 屏包圍,四面八方皆是購物中心和劇院,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流日夜穿梭不停。這個僅佔紐約市區 0.1%的十字路口,每年創造的財富以千億美元計,與美國一座中等城市不相上下。
  • 十字路口兩車相撞,為什麼全責是他?
    十字路口兩車相撞,為什麼全責是他? 原創 來賓交警 來賓交警十字交叉路口可謂
  • 速度與激情:十字路口將於8月7日發售
    由Slightly Mad Studios開發的遊戲《速度與激情:十字路口》將於8月7日發售,登陸PC/PS4/Xbox One平臺。《速度與激情:十字路口》《速度與激情:十字路口》擴展了電影中的故事,而沒有採用電影中的情節,這樣的故事設定更加適合喜歡探索而不是回顧經典的玩家。
  • 回顧 | 埃裡克·克萊普頓十字路口吉他音樂節
    在中斷了五年之後,上周末,埃裡克·克萊普頓(Eric Clapton)的第五屆十字路口吉他節(Crossroads Guitar Festival
  • 關於《米勒的十字路口》你不知道的10件事
    談到他們的電影時,我們總是會想起那些標誌性的電影,比如《冰血暴》、《老無所依》和《謀殺綠腳趾》,而1990年的黑幫片《米勒的十字路口》顯然被嚴重低估了。《米勒的十字路口》是科恩兄弟繼1984年的《血迷宮》和1987年的《撫養亞利桑那》之後的第三部電影。
  •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向左還是向右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向左還是向右?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身處其境真的很難選。人的一生這樣的十字路口很多,處處充斥著抉擇。有人說走錯了路是智商不夠,我看未必,即便是聰明的智者也多有抉擇失誤的時候,比如:三國的楊修之死。也許今天的你、我、他也正面臨著這樣的抉擇,也許你已有方向,也許你正在為左右而大傷腦筋。
  • 衰退中的阿根廷經濟處於「十字路口」
    衰退中的阿根廷經濟處於「十字路口」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10月22日電 財經觀察:衰退中的阿根廷經濟處於「十字路口」新華社記者倪瑞捷阿根廷近期即將迎來總統大選,現任總統毛裡西奧·馬克裡與反對派候選人阿爾韋託·費爾南德斯將向總統之位發起最後衝擊。在阿根廷經濟連續下滑的背景下,他們各自提振經濟的綱領備受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