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如何實現留洋球員遍地開花的?

2021-02-28 虎撲足球

昨天凌晨,日本隊結束了今年的最後一場熱身賽,最終0比2負於墨西哥隊,大家發現此前媒體大肆吹捧的「全留洋」陣容也不過如此嘛。

當然,我們的思維總是習慣去看結果,但對於日本隊來說,熱身賽的目的已經達到。本場比賽,面對世界排名十一位的墨西哥,實力明顯不如對手。而森保一更換了前一場比賽的9名首發球員,讓更多的球員上場磨合陣容,而通過比賽也暴露出鋒無力,配合不夠默契等問題。

本次日本隊派出「全留洋名單」本身就是疫情之下的特殊產物,其陣容本身實力到底如何也無需過度解讀,我們需要思考的,也許是為什麼能有這麼多的日本球員在海外踢球?

二戰之後,隨著經濟的復甦,在日本政府的政策鼓勵下日本汽車工業逐步發展,到70年代,日本國內已經形成成熟的汽車工業體系,不甘心局限國內市場的日汽廠商,開始謀求打開歐美市場。而石油危機的到來,讓歐美人們發現,日本汽車又便宜質量又不錯,還省油,於是短短數年之間,日本汽車遍布歐美。

我們把日本政府換成日本足協,汽車工業體系換成足球青訓體系,日本汽車換成日本球員。怎麼樣,是不是有一點相同的味道呢?

當然,日本留洋球員能遍地開花絕非賣車這麼簡單,本期《日本足球密碼》就來看看日本球員是如何實現遍布海外的。

提到日本留洋球員,大家可能第一印象就會聯想到三浦知良、中田英壽、中村俊輔這些最初在歐洲闖蕩的日本球員。而事實上,早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留洋第一人奧寺康彥便已經出現在歐冠賽場上了。

當時的日本為了提高國家隊水平,將國家隊隊員帶到德國訓練,時任科隆的主教練漢斯-維斯韋勒覺得奧寺康彥水平不錯,便提供了一份職業合同。

也許很多球迷對維斯韋勒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但這些從他手裡培養出來的球星名字一定不陌生,海因克斯、內策爾、福格茨等球星均出自維斯韋勒門下。

面對這樣一位名帥的邀請,自然沒有理由拒絕。但,奧寺康彥並不願意。

因為70年代的日本足球,雖然已經有了全國範圍內的聯賽,不過那時候的日本足球聯賽(JSL)大多都是企業球隊參加,球員平時在公司裡上班,到比賽日時才隨隊一起參加比賽。

作為一名古河電工株式會社的打工人,奧寺康彥從來沒有踢過職業比賽,德甲水平又高,很擔心自己踢不出來,到時候回日本工作也丟了。一個是終身僱傭制的日企大社,一個是充滿未知的外國球隊,奧寺本人和他的家人都不太願意留洋。

好在,當時的日本足協非常有眼光,認為這將有利於促進日本足球的職業化,他們協調古河電工為奧寺保留職位,說服奧寺及其家人,最終促成了日本首位留洋球員的誕生。

而奧寺的表現也沒有讓人失望,登陸德甲的首個賽季便出場24次,幫助科隆隊獲得1977/78賽季德甲聯賽和德國杯雙冠王。

而在接下來賽季的冠軍杯中,科隆隊一路闖入了半決賽,在首回合中,替補上場奧寺康彥還打進了亞洲球員在冠軍杯比賽中的首粒進球。不過,他們的對手是那支逆天的諾丁漢森林,兩回合最終3比4敗下陣來。

隨後,奧寺康彥又轉戰柏林赫塔、雲達不萊梅,在德國徵戰近十年之後,再次回到古河電工,幫助球隊贏下首個亞俱杯冠軍後,功成身退。

奧寺康彥的留洋生涯無疑是成功的,他回國之後也成為日本聯賽中的第一名職業球員,推動著日本足球的職業化進程,目前他是橫濱FC的董事會主席。

然而第二位登陸德甲的日本球員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尾崎加壽夫是日本70年代末期的一名新星,高中畢業後加入三菱重工,21歲入選日本國家隊。

就在1983年日本杯前夕,核心球員尾崎加壽夫以身體不適,宣布不能代表日本國家隊出戰。而實際上,他卻偷偷坐飛機去了德國,前往比勒菲爾德試訓。試訓成功之後,又宣布退出三菱重工,加盟比勒菲爾德。

相比奧寺康彥的留洋,尾崎加壽夫在俱樂部和足協都不知道的情況下,私自加盟歐洲俱樂部,某種程度上更像是「叛逃」。尾崎加壽夫在日本遭到封殺,不僅再也沒能入選國家隊,三菱重工也將其開除。

如果說奧寺、尾崎的留洋,是幫助日本人了解歐洲,認識職業足球,那麼中田英壽的留洋,則是讓歐洲第一次了解日本球員。

中田英壽,無疑是那個時代日本的天才球員,在高中時期便入選日本國青隊,到高中畢業那年,J聯賽幾乎所有的俱樂部都想讓中田加盟,但他最終選擇的,卻是並非豪門球隊,而是湘南比馬。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俱樂部承諾不會阻攔中田日後轉會海外。

1998年,日本隊首次亮相世界盃,雖然三戰皆負結束了法蘭西之旅,但日本球員們至少有了第一次向世界展現自己機會。

世界盃後不到半個月,意甲球隊佩魯賈便以470萬美元的轉會費,將中田英壽帶到了亞平寧半島。

登陸意甲的揭幕戰中,面對擁有齊達內、亨利、皮耶羅、因扎吉等球星雲集的衛冕冠軍尤文圖斯,雖然佩魯賈遺憾的以3比4告負,但中田英壽8分鐘內梅開二度,足以讓義大利足壇對這個亞洲小夥另眼相看。

一年半之後,卡佩羅用2500萬美元的轉會費將中田英壽帶到了羅馬,身價是對中田最大的肯定,要知道,1997年「外星人」羅納爾多加盟國際米蘭時的轉會費為2790萬美元。

而接下來在羅馬的2000/01賽季,中田英壽在對陣尤文圖斯時打進一粒關鍵進球,而那個賽季,羅馬正是力壓尤文,捧起了意甲聯賽冠軍。

隨後中田英壽又以超過3000萬美元的轉會費,加盟帕爾馬。2001-02賽季義大利杯決賽,對手又是尤文圖斯,又是中田的進球,幫助球隊獲得了獎盃。

1998年至2001年,中田英壽憑藉在意甲的表現,三度入圍「金球獎」50人候選名單,毫無疑問,他就是日本足球在歐洲最初的名片。

除了中田,1998年世界盃後,明波浩加盟意甲威尼斯,城彰二加盟巴拉多利德,川口能活加盟樸茨茅斯,在這一時期,有實力的日本球員開始不再局限於本國聯賽,而是前往歐洲挑戰自我。

當然,在那個年代並非所有人都能如願登上世歐洲舞臺,比如當時在日本比中田英壽人氣還高的前園真聖,他自己坦承:「球隊絕對不會放走我,我走之後觀眾就會減少,會影響球隊的人氣。」

而日本球員能夠真正大規模地前往海外踢球,還要等到南非世界盃之後。

日本足球職業聯賽在經歷了初期的「金元時代」之後,開始走上了安定經營,持續發展的生存道路,也就是要求各家俱樂部,必須保證財政收支平衡。

而各個俱樂部,除了想辦法增加收入以外,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控制球員的薪資水平。那時候J1聯賽的球員,平均拿到手的基本年薪不到1000萬日元,而J2聯賽中不到年薪200萬日元球員大有人在。

並且在日本這個按年功序列論資排輩的國度,想要漲薪水,幾乎看不到任何希望。

但與此同時,走上職業化道路的日本足球,校園體系和青訓體系雙軌之下,足球人口增長迅速,年輕球員卻是一波又一波的持續產生。

一方面,J聯賽本身的體量無法滿足這麼多的球員就業;而另一方面,其中優秀的年輕球員們,也在J聯賽中看不到出頭之日。

於是,在他們將眼光放到海外,尋求新的機會。

而歐洲各國聯賽中的俱樂部,也非常願意引進這些年輕的日本球員。一是之前中田英壽、中村俊輔等前輩的表現,向歐洲人證明日本球員是值得信賴的,甚至可以作為球隊核心,而南非世界盃上日本國家隊的表現也讓人印象深刻。

二是,這些球員真的很便宜。

本田圭佑、吉田麻也、岡崎慎司等人都是免籤加盟歐洲球隊,多特僅僅花了35萬歐元就得到了香川真司,而長友佑都、內田篤人也不過100多萬歐元。除了轉會費,這些日本球員的薪資,也要比籤下同級別的歐洲球員便宜。

南非世界盃後,大量日本球員走出國門,就如當年的性價比超高的日本汽車一樣,出現在歐洲各國。

而日本球員本身也從不好高騖遠,他們大多加盟的都是五大聯賽中排名靠後的球隊,甚至次級別聯賽的球員。

事實上,除了歐洲五大聯賽,日本球員已經遍布世界各地。在歐洲的希臘,克羅埃西亞,黑山,美國職業大聯盟,紐西蘭足球聯賽都能發現日本球員的身影。

當一批又一批的球員不斷的出現在各級聯賽時,那麼像南野拓實、久保健英這樣的日本球員出現在豪門球隊中,便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當然,除了上述最根本的原因之外,其他多方面的因素也不可忽視。

比如,2009年J聯賽轉會制度的改革,就為南非世界盃後,大批日本球員的出國掃除了障礙。

在日本J聯賽中,為了防止豪門籠絡優秀球員,無論合同是否到期,想要購買球員都要向原俱樂部支付高額的轉會費,除非球員已經年滿30歲。而30歲以下,越年輕的球員,轉會費的係數就越高。

雖然博斯曼法案早在1995年就在歐洲通過,但直到2009年,J聯賽才廢除了原來按照年齡設定的轉會費規則,與國際足聯轉會規則一致,這得以讓日本球員免費或者低價加盟歐洲俱樂部。

另外,專業可靠的經紀人,也是保證日本球員順利留洋的一大重要因素。

長谷部誠、香川真司、岡崎慎司、內田篤人等球員的轉會運作均出自德國足球經紀人託馬斯-克羅特之手。而克羅特此人在德國足球圈人脈頗廣,門下最知名的球星,便是拜仁門將諾伊爾。

而那麼克羅特為何會青睞日本球員呢? 話說這位前西德國國家隊球員,在1978年加盟了當時的德甲冠軍科隆隊。1978年,科隆隊,是不是聽著好像有點熟悉?沒錯,克羅特正是在那個時候認識了日本留洋第一人,奧寺康彥。

90年代,在克羅特退役成為經紀人之後,他憑藉和奧寺康彥的關係,將德甲的過氣球星帶到J聯賽。而隨著日本足球的振興,他又將一名又一名的日本球員帶到歐洲。

另外,還有一些精神層面的因素在無形中也一直影響著這些日本球員走向世界。

比如本田圭佑在小學作文《將來的夢想》中寫到:「我夢想能世界盃出名,被外國邀請,加盟歐洲的意甲聯賽。然後成為主力球員,身穿10號球衣活躍在比賽中。」

比如2002年世界盃在日本掀起足球熱潮之後,當年的高中足球大賽中,打出了響亮的口號:「世界,等著我們吧!」

事實上,日本媒體之前便列出過一份將近50人的名單,除了本次日本隊24人留洋大名單之外,還有20多人完全可以再組一支「留洋二隊」。先不談論這這些球員實力如何,至少日本球員的人才儲備是相當充足的。

現在回頭再想想為什麼武磊成為「全村人的希望」原因就很簡單了,中超聯賽完美的符合了「錢多,活兒,離家近」的理想工作,動輒上千萬的轉會費讓歐洲俱樂部覺得匪夷所思,而我們球員更是非五大聯賽不去,甚至還要求俱樂部保證出場時間。

相比之下,歐洲的俱樂部們有什麼理由拒絕這些錢少活兒好不挑地兒的日本球員呢?

 // 今日話題 // 

各位JR如何評價日本國家隊的全留洋球員陣容?

相關焦點

  • 必威體育日本是如何實現留洋球員遍地開花的?
    本次日本隊派出「全留洋名單」本身就是疫情之下的特殊產物,其陣容本身實力到底如何也無需過度解讀,我們需要思考的,也許是為什麼能有這麼多的日本球員在海外踢球?而石油危機的到來,讓歐美人們發現,日本汽車又便宜質量又不錯,還省油,於是短短數年之間,日本汽車遍布歐美。我們把日本政府換成日本足協,汽車工業體系換成足球青訓體系,日本汽車換成日本球員。怎麼樣,是不是有一點相同的味道呢?當然,日本留洋球員能遍地開花絕非賣車這麼簡單,本期《日本足球密碼》就來看看日本球員是如何實現遍布海外的。
  • 必威體育 日本是如何實現留洋球員遍地開花的?
    而森保一更換了前一場比賽的9名首發球員,讓更多的球員上場磨合陣容,而通過比賽也暴露出鋒無力,配合不夠默契等問題。本次日本隊派出「全留洋名單」本身就是疫情之下的特殊產物,其陣容本身實力到底如何也無需過度解讀,我們需要思考的,也許是為什麼能有這麼多的日本球員在海外踢球?
  • 韋世豪在糾結留洋如何保證出場時間時,日韓球員卻早已實現豪門夢
    ,現在的留洋對於中國球員來說太重要了,但是說到留洋就進五大聯賽就是一個誤區,認為只要是進五大聯賽就才算留洋,難道歐洲二級聯賽不是留洋嗎,難道還比不上中超,很多日韓留洋球員不都是從歐洲二級聯賽跳到五大聯賽的,為何這樣成功的經驗我們卻沒有去借鑑和學習?
  • 說說留洋的韓國現役球員有哪些
    一提到留洋的韓國現役球隊,首先想到的便是在熱刺大放異彩的孫興慜,除了他之外,我們來看看效力於歐洲各個聯賽的韓國球員有哪些:黃義助 28歲 (法甲:波爾多) 前鋒能在法甲打上主力,並且還是前鋒,一點都不簡單
  • 日本「全歐班」國家隊詮釋留洋對亞洲球員的巨大意義
    日本「全歐班」國家隊詮釋留洋對亞洲球員的巨大意義 隨著國家隊比賽日的臨近,最近,各支國家隊都陸續宣布了最新一期大名單
  • 匯總一下留洋的日本現役球員
    當萬千球迷還在為一個武磊振臂吶喊的時候,鄰國日本的留洋球員人數已突破百餘名,日本國家隊現在可以全部由留洋球員組成,而我們呢?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有人說,我們還有歸化球員,可這是長久之計嗎?萬丈高樓平地起,不做基礎走捷徑,只能緩一時,這是無可否認的。
  • 日本國家隊宣布只徵召海外球員,陣容厚度堪比世界強隊
    根據日本媒體《日刊體育》的報導,日本國家隊將會在10月和11月在歐洲展開集訓,屆時日本國家隊將只徵召效力海外的球員,在中國國家隊只剩武磊一個留洋獨苗的情況下,日本此舉無疑是赤裸裸的&34;。再加上日本近些年留洋球員遍地開花,遍布世界各地,組建23人大名單是輕而易舉的事,我們不妨來預測一下哪些球員會被招入此次集訓名單。
  • 日本國家隊宣布只徵召海外球員,陣容厚度堪比世界強隊
    根據日本媒體《日刊體育》的報導,日本國家隊將會在10月和11月在歐洲展開集訓,屆時日本國家隊將只徵召效力海外的球員,在中國國家隊只剩武磊一個留洋獨苗的情況下,日本此舉無疑是赤裸裸的"炫富"。其實這個措施也是無奈之舉,受疫情影響,日本國內聯賽防疫形勢非常嚴峻,若是出國比賽光是隔離就要消耗大半個月的時間,再加上這兩個月並沒有正式比賽,因此並不需要召集最強陣容。再加上日本近些年留洋球員遍地開花,遍布世界各地,組建23人大名單是輕而易舉的事,我們不妨來預測一下哪些球員會被招入此次集訓名單。
  • 日本為什麼有這麼多留洋球員?其實與日本足球的「內卷」不無關係
    ,遠遠超過韓國、澳大利亞、伊朗等國家,是亞洲留洋球員最多的國家。組建全留洋陣容不可怕,可怕的是可以組好幾套留洋陣容。今天我們來聊聊,日本為什麼有這麼多留洋球員。早在上世紀70年代日本留洋先驅奧寺康彥便成功留洋,在德甲縱橫10年出場超過250次,被譽為"東洋魔術師"。
  • 酸了 日本大名單公布 均為留洋球員
    酸了 日本大名單公布 均為留洋球員10月的國際比賽日即將到來,日本國家隊將在荷蘭與喀麥隆和象牙海岸展開兩場熱身賽,由此,日本公布了新一期的國家隊大名單。更加有趣的是,落選的球員,也有不少有名的。比如,西甲埃瓦爾的武藤嘉紀以及乾貴士,德甲柏林聯合的遠藤溪太,這些都是極其有競爭力的球員,所以,不得不羨慕如今日本的足球人才,留洋的球員實在是數量很多,甚至這位在荷甲阿爾克馬爾效力的
  • 降薪刺激中國球員留洋?足協的如意算盤,這次又要落空
    國外經驗難以借鑑 毫無疑問,「留洋」是中國足球能夠實現騰飛的一條捷徑。但是,中國足球究竟能不能走這條捷徑,很多時候並不只是一個競技問題,而是一個社會文化問題。在當前的輿論環境下,但凡談起「留洋」,我們就會聯想到巴西和日本的例子,這兩個國家都有大批球員散落海外。但中國足球是否可以借鑑他們的經驗?未必。
  • 日本球員「組團」前往比利時「練級」,中國足球卻難學習曲線留洋
    ,曾經引領亞洲球員留洋熱潮的日本人,似乎又找到了新的落腳點。幾年前,德甲德乙中充斥著日本球員,香川真司、岡崎慎司、長谷部誠等一線國腳頗受青睞,連帶著甚至連山田大記、田坂祐介這樣名氣不大的球員也獲得垂青。隨著德國的「日本旋風」漸熄,直到本賽季,德甲中只有3名日本球員的身影,這樣的情況在日本本土球迷中也引發了一些討論。
  • 日韓球員留洋為什麼會成功?
    然而,日本足球界很快發現贊助形式很難讓傲慢的歐洲足球界真正認識到日本球員的實力,從1998年法國世界盃開始,在最大舞臺得到世界認可的日本球員,開始走免費加盟的路線。基於三浦知良的教訓,先融入當地青訓體系,再尋求小球隊站穩腳跟就成了主流。自尤文圖斯訓練營啟蒙,在佩魯賈出道的中田英壽,成為日後日本球員大批留洋的成功模板。當然,伴隨目前日韓足球留洋成功的,是必然的高淘汰率。
  • 日本男足新一期名單均為留洋球員
    中新網客戶端10月1日電 北京時間1日,日本男足國家隊公布新一期名單。受疫情和國際通行政策影響,日本隊本次集訓的25名球員,全部為在歐洲聯賽效力的留洋球員。日本足協公告截圖翻開這份名單,可謂星味十足,有效力法甲馬賽隊的長友佑都和酒井宏樹、意甲桑普多利亞的吉田麻也、英超
  • 足協推動年輕球員留洋本是好事,但是就怕是為了留洋而留洋
    最近有關韋世豪、朱辰傑等中國年輕球員留洋的話題傳得神乎其乎的。由於足協推出限薪、工資帽等政策,以及足協秘書長劉奕表示,部分中國優秀年輕球員由於拿著國內巨額薪水才導致了他們不願意出國奮鬥的藉口。
  • 滬媒:日本留洋球員可撐滿國家隊,中國足球竟然只有武磊獨自戰鬥
    滬媒:日本留洋球員可撐滿國家隊,中國足球竟然只有武磊獨自戰鬥 近日,日本男足國家隊公布新一期名單
  • 全新留洋嘗試,上海幸運星三位小球員前往日本初中足校踢球
    據上海幸運星足球俱樂部官方報導,三位小球員陳睿、鍾斌旗、陳天樂已經踏上了飛往日本的航班,即將開啟留洋之旅。目前,陳睿、鍾斌旗、陳天樂三人已經抵達日本,隔離結束之後就可以加入當地的學校,正式開啟留洋學習之旅。
  • 觀留洋球員數量,知中日足球差距
    近日,日本男足國家隊公布新一期名單。受疫情和國際通行政策影響,日本隊本次集訓的二十五名球員,全部為在歐洲聯賽效力的留洋球員。如今中國球員在五大聯賽中(包含次級聯賽)能踢上比賽的僅有武磊這一位「光杆司令」,反觀日本隊,國家隊都能排出首發十一人均為旅歐球員,中日兩國足球水平的差距可想而知。
  • 足球報:降薪促留洋言過其實,中國球員留洋是足協一廂情願
    而且,當時甲A聯賽的繁榮已給這些國內頂級球員較高收入,只是因匯率問題與他們在海外的收入差距不大。收入上的對比,與當年中國球員的留洋意願並無直接關聯。最典型案例就是在四川全興早已功成名就的馬明宇,加盟佩魯賈只是為留洋而留洋,與薪資壓力毫無關係。
  • 足球報:降薪促留洋言過其實,中國球員留洋是足協一廂情願
    而且,當時甲A聯賽的繁榮已給這些國內頂級球員較高收入,只是因匯率問題與他們在海外的收入差距不大。收入上的對比,與當年中國球員的留洋意願並無直接關聯。最典型案例就是在四川全興早已功成名就的馬明宇,加盟佩魯賈只是為留洋而留洋,與薪資壓力毫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