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被納入學校體檢!學生隱私被洩露了怎麼辦!正確的方法是?

2020-12-15 後真相的輿論時評

9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要求各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但抑鬱症防治工作不只是一紙文件的下發就能一蹴而就的,更要確保個環節切實可行,切勿搞形式主義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否則空有其命令,沒有真正落實到點上,再完備的舉措也會讓人唏噓。

9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要求各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但抑鬱症防治工作不只是一紙文件的下發就能一蹴而就的,更要確保個環節切實可行,切勿搞形式主義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否則空有其命令,沒有真正落實到點上,再完備的舉措也會讓人唏噓。

要從根源上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加強對抑鬱症的正確認識引導,打破大眾的認知偏見,從而讓患者能夠放下心理戒備,讓病情袒露在「陽光下」。在中國,有八成抑鬱症患者由於沒有「被發現」而錯失了「正規治療」的機會。在這些阻礙抑鬱症「早發現,早治療」的因素中,一方面來自個人對於抑鬱症的模糊認知,另一方面來自於社會對於抑鬱症概念的偏見認知。要讓病患個人能夠對自己的病情作出正確的判斷,從而增強其防治意識。社會大眾通過宣傳引導,對抑鬱症患者擁有更多的同理心和共情態度,給予他們關心和溫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其走出抑鬱的陰霾。

抑鬱症的出現並不是偶然,個人和社會的錯誤認知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抑鬱症的患病過程是一種「積累」,由於社會並未重視抑鬱症相關教育,部分患者難以意識到自己已經處在患病階段,總以為「暴吃一頓,狂購一次」便能調整過來,最終只能被「最後一根稻草」拽入抑鬱的深淵。此外,社會大眾對於抑鬱症的認知仍是一種模糊狀態,當抑鬱症患者向他人或社會求助時,一些面對面的「玩笑話」,評論裡出於調侃的留言會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個人和社會對於抑鬱症的認知不足是重要致病因素。

而學校應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篩查評估,拿捏分寸,讓抑鬱病情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被發現」,防止加重抑鬱人群的病恥感。。抑鬱症摸排及防治方案在校園落地,在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時必須注意信息的錄入及使用範圍。在錄入是注重保護學生個人隱私,對病情這類私密信息要加強保護,防止對學生造成二次傷害。而學生檔案作為學生未來去往社會人才市場的憑證物,官方組織要規定好這類抑鬱症病情信息的錄入,保證其不會對人才的評測產生幹擾,以此消除抑鬱症患者的隱憂。鼓勵他們能夠放下顧慮,積極地配合學校的心理健康篩查,「早發現、早治療」,減少抑鬱症對個人乃至對社會的危害。

此外,學校在「及時發現」的基礎上要調整心理教育模式,重新組織調配專業資源,關注學生誘發抑鬱的因素,聯合社會、家長參與防治療愈。據報導,我國大學生抑鬱症發病率逐年攀升,入學和畢業都是抑鬱症的高發階段,學生均容易陷入抑鬱,因此學校也要加強對學生學業、生活狀態的調查研究和總結,將有效資源重點傾向於學生關注、需要的層面。如入學前加強輔導員心理教育的培訓,讓新生能夠接收到正確且有效的情緒和心理的疏導。在畢業生就業問題上,學校要注重提供就業指導與心理建設的有機組合,減輕其心理壓力,樹立人生信心。

要重視抑鬱症,要攜手前進,共同擊散「抑鬱」烏雲。各地政府應儘快落實好抑鬱症篩選工作,同時要考慮到抑鬱症群體的特殊性,避免因方式過激而引起患者自衛心理,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此外,國家應在聽取各地方政府反饋的基礎上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同時聯合中宣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抑鬱症預防、自診、關愛等相關宣傳工作,使得社會成員對於抑鬱症持有正確認知,進而達到「群防群控」的效果。/抑鬱症發病率的年輕化,政府和學校不得不採取相應的措施防範於未然。完善心理健康課程,建立相應的防治體系,保證每一個學生有良好的學業規劃和健康的心理狀態。此外,我們還應意識到抑鬱症並非不治之症,經過良好的心理輔導,抑鬱症患者也能漸漸回歸正常生活。我們不應該帶著有色眼鏡看待抑鬱症患者,而是給予他們社會的關懷和溫暖。

針對抑鬱症群體的防治,顯然需要家長、社會和學校共同合力解決才能為他們營造良好的治癒空間,國家能夠針對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是件好事,而落實行動的過程中不要變形走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抑鬱症納入學生體檢的背後:提早篩查有助於提早幹預
    近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今後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隨即「抑鬱症納入高中和大學體檢」引起全社會熱議。此舉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會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哪些影響?
  • 【冀評之聲】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體檢,把關注學生心理健康落到實處
    在進行篩查時,還要注意保護學生的隱私,否則,會給被測評「異常」的學生更大的心理壓力和傷害。 工人日報 在政策和治療層面上,我們期待有關方面和醫療機構共同研究制定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的方案,如學生體檢篩查時的隱私保護、提升幹預方案的精準性等;同時,也可以參考借鑑發達國家應對抑鬱症患病率上升的經驗,比如,一些歐美國家增加抑鬱症諮詢門診、普及相關知識進而減少歧視等做法,減少了患者「把自己藏起來
  • 抑鬱症納入學生體檢背後:有患者每天自問活著的意義
    「抑鬱症納入學生體檢」背後  青少年患者有增多趨勢提早篩查有助於提早幹預家校合力共築「防火牆」  近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
  • 衛健委建議將抑鬱症納入學生體檢,網友炸鍋:批量測試抑鬱太形式
    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近年來,抑鬱症開始呈現低齡化趨勢,青少年抑鬱症患者數量逐年上升,2017年的相關數據顯示,青少年的患病率已經達到了4%~8%。因此,重視青少年心理問題並加以引導,已成為當前的重中之重。
  • 抑鬱症正成僅次於癌症的第二大殺手,納入體檢篩查是否會導致社會...
    「抑鬱症納入體檢篩查,我的隱私誰來保護?」 2020年9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文要求加強抑鬱症防治,並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大中學生、孕產婦和老年人體檢項目之中,體檢中心也應提供情緒狀態評估項目。 這份《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下稱《方案》)的最新文件僅在一社交平臺,相關內容點閱人次已超2億。
  • 國家衛健委:高中及高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體檢
    醫療衛生機構加大抑鬱症防治科普宣教力度,拍攝製作專業權威且通俗易懂的抑鬱防治科普宣傳片,普遍提升公眾對抑鬱症的認識,減少偏見與歧視。充分發揮專家隊伍作用,深入學校、企業、社區、機關等,開展抑鬱症相關公益講座。在公共場所設立或播放抑鬱症公益宣傳廣告,各社區健康教育活動室(衛生服務中心)向居民提供科普宣傳資料。(二)開展篩查評估。
  • 弄潮·快評 | 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體檢,精神健康需要怎樣教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近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 抑鬱症篩查將被納入高中及高校學生體檢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其中,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各類體檢中心在體檢項目中納入情緒狀態評估;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由經過培訓的醫務人員或社工進行孕期和產後抑鬱的篩查追蹤。
  • 國家衛健委: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
    醫療衛生機構加大抑鬱症防治科普宣教力度,拍攝製作專業權威且通俗易懂的抑鬱防治科普宣傳片,普遍提升公眾對抑鬱症的認識,減少偏見與歧視。充分發揮專家隊伍作用,深入學校、企業、社區、機關等,開展抑鬱症相關公益講座。在公共場所設立或播放抑鬱症公益宣傳廣告,各社區健康教育活動室(衛生服務中心)向居民提供科普宣傳資料。(二)開展篩查評估。
  • 國家衛健委:將抑鬱症篩查納入高中及高校學生體檢
    醫療衛生機構加大抑鬱症防治科普宣教力度,拍攝製作專業權威且通俗易懂的抑鬱防治科普宣傳片,普遍提升公眾對抑鬱症的認識,減少偏見與歧視。充分發揮專家隊伍作用,深入學校、企業、社區、機關等,開展抑鬱症相關公益講座。在公共場所設立或播放抑鬱症公益宣傳廣告,各社區健康教育活動室(衛生服務中心)向居民提供科普宣傳資料。(二)開展篩查評估。
  • 抑鬱症將納入大學高中體檢,專家:電子產品過度使用增加風險
    近日,「抑鬱症將納入高校體檢」上了熱搜,這源於國家衛健委最近發布的一份文件。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各類體檢中心在體檢項目中納入情緒狀態評估,供體檢人員選用。
  • 高中每20個人裡有8個人可能得了抑鬱症!抑鬱症納入學生體檢
    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 高中生、大學生體檢將篩查抑鬱症!5個危險信號提示抑鬱症傾向
    抑鬱症,這個過去「不可多說」的毛病,如今在國家層面有了防治方案。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從篩查、預防到治療,給出了一套綜合的解決方案。最值得關注的是其中提及的抑鬱症篩查。無論納入學生體檢,還是納入常規孕檢,都體現了國家對精神健康的關注,也體現了有關部門貫徹預防為主的醫療方針。
  • 高中生、大學生體檢將篩查抑鬱症!孩子離抑鬱症還有多遠
    高中生、大學生體檢將篩查抑鬱症!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在所有高中和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據中央電視臺報導,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殺手。
  • 預防青少年抑鬱,學校是關鍵一環
    學校是青少年除了家以外待得時間最長的地方,校園環境也是誘發抑鬱情緒的要素之一。在預防和疏導青少年抑鬱情緒方面,學校應該注意什麼?國家衛健委提出的將抑鬱症篩查納入高中及高等院校學生健康體檢,能否真正為青少年患者帶來福音?記者就此展開了採訪。
  • 抑鬱症篩查將納入學生體檢:心理問題低齡化,是因為孩子太矯情嗎
    9月12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體檢的內容。青少年抑鬱症問題再次進入大家的視線中,並引起了不小的爭論。一、家族遺傳有調查指出,如果父母雙方曾為抑鬱症患者,那孩子出現抑鬱症的機率高達60%-80%。也就是說,如果父母有抑鬱症病史,那孩子患病概率會大大增加。
  • 升學e網通推出《高中生抑鬱症防治解決方案》,幫助學校有效開展...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將抑鬱症篩查納入高中學生體檢中,要求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而青少年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排名競爭、長輩壓力、升學氛圍、人際關係等等壓力撲面而來,他們大多數還未掌握正確應對壓力和處理情緒的能力。三、升學e網通上線「高中生抑鬱症防治解決方案」無論是學校老師、學生家長,亦或者學生本人,積極防範青少年抑鬱症,學會正確看待青少年抑鬱症、學會與抑鬱症相處,已成為無法逃避的命題。
  • 高校心理諮詢,能否解救被抑鬱症裝在套子裡的人?
    不久之前,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要求各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四、高校心理篩查的阿喀琉斯之踵有效篩查,沒那麼簡單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本意是將高校對抑鬱症的防治進一步細化,但仍引起不小爭議,而最大的爭議莫過於心理健康篩查與個人隱私保護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
  • 抑鬱症將納入高中生大學生健康普查,你真的理解了嗎?
    > 方案提出: 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 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 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 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 聚焦青年抑鬱症群體:說不出口的病恥感與高校抑鬱篩查的兩難
    今年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並重點關注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這一做法能否讓青少年抑鬱症情況有所緩解?在關愛學生與保護病情隱私之間,高校又該如何權衡?學生又是否能在學校和老師面前,無壓力地說出自己真實的抑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