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27日發布消息說,該所科研人員最近發現一類廣泛存在於城市汙水處理系統中的新型微生物,並將其分類命名為「中科微菌」科(Casimicrobiaceae)。
科研人員指出,現有研究結果表明,「中科微菌」不僅存於中國汙水處理廠,更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的城市汙水處理廠活性汙泥中,是人們最希望分離培養的活性汙泥核心菌種之一。「中科微菌」發現並命名,將為深入研究活性汙泥中微生物消除氮、磷和各類有機汙染物提供菌種資源,為提升汙水處理技術水平和發展新一代活性汙泥工藝打下基礎。
據中科院微生物所介紹,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城市汙水處理系統的90%以上是釆用活性汙泥工藝,微生物是活性汙泥有效清除各種汙染物的主力軍,每克活性汙泥中有10的12次方個微生物細胞,但活性汙泥微生物組的複雜度遠高於哺乳動物腸道微生物組的複雜度,按最新研究結果統計,活性汙泥中99.9%的微生物物種還沒有被分離培養,因此無法認識和理解這些微生物的重要作用。
2017年「中國微生物組計劃」預研項目啟動,作為項目依託單位,中科院微生物所承擔項目人體、實驗動物、活性汙泥等研究,活性汙泥微生物組是其中重要內容之一。2019年,科技部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也專題部署人工合成活性汙泥微生物菌群的研究內容。
「中科微菌」旨在紀念中科院啟動「中國微生物組計劃」預研項目而命名,該類微生物的首個物種「惠芳中科微菌」是從北京清河汙水處理廠活性汙泥中分離培養而得,其命名源自中國已故著名環境微生物學家楊恵芳先生。
據了解,「中科微菌」發現及研究工作主要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和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聯合培養的博士研究生宋陽完成,相關成果論文已獲專業學術期刊《應用與環境微生物》發表,論文通訊作者為劉雙江研究員和王愛傑研究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