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古稱下相、宿豫、鍾吾,是是江蘇省最年輕的地級市。宿遷歷史悠久,文化繁榮,每代都出能人,比如現代出名的劉強東,古代時的西楚霸王項羽,他們的家鄉都在這裡地方。加上地理位置優越,北倚駱馬湖,南臨洪澤湖,自古便有北望齊魯、南接江淮,居兩水、扼二京咽喉之稱。同時,宿遷也有中國白酒之都的稱號,國內的洋河、雙溝兩大名酒皆出於此。而且境內旅遊景點眾多,有乾隆行宮遺產點、項王故裡、駱馬湖、洪澤湖溼地等,每年都吸引無數遊客前來觀賞遊玩。當然,宿遷這麼多的旅遊景點,其境內的美食也是數不勝數的,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宿遷最有特色的5種美食,每一種都色香味俱全,看看你吃過幾種?
1.水晶山楂糕
水晶山楂糕,是宿遷境內一種特產美食。其製作工藝非常考究,主要以優質鐵球山楂為原料,做出來的成品豔活潤澤、色澤微黃透明如水晶狀,入口冰滑、生津養顏,一直都深受當地人和廣大遊客的喜愛。
2.黃狗豬頭肉
黃狗豬頭肉,是宿遷境內非常出名的一種特色美食。最讓人熟知的就是乾隆六次南巡的典故了,其中五次在宿遷駐留,為的就是品嘗這道菜。烹飪好的黃狗豬頭肉肥肉香酥、精肉細嫩、色澤紅亮、肥而不膩 ,一直都是當地人的最愛。據傳,乾隆皇帝第三次來江南的時候,他和幾個貼身侍衛喬裝打扮探訪風土人情。當他們來到宿遷的東大街南首時,忽然飄來一陣濃鬱香氣,在宮裡吃慣了山珍海味的乾隆皇帝不相信豬頭肉會這麼香,他品嘗後連聲讚嘆,「美哉!美哉!佳餚也!」隨之,乾隆吩咐侍衛叫來店家,問道「姓什名誰」因黃德乳名「大狗」,鄉裡食客都暱稱他「黃狗」,店家隨口答道:「客官,小人姓黃名三,人稱黃狗。」乾隆一聽大笑,深覺有趣,隨口吟詩一首:黃狗豬頭肉,酥鮮嫩爛香。宮中亦未有,海內應無雙。從此,黃狗豬頭肉便名聲大振,日復一日,代復一代地傳下來了。
3.新袁羊肉
新袁羊肉,是宿遷境內非常受歡迎的一道特色美食。經過加工烹製的山羊肉細膩可口,具有肉酥香嫩、不肥不膩、鮮而無羶味的特點。具體的可以從羊頭吃到尾,羊身上每個部位經過燒、炒、爆、燉、冷食等做法,一直都令人讚不絕口。據傳,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經京杭大運河新袁段三岔河口,地方官吏令名廚烹製一道色味鮮美的當地山羊肉獻上。乾隆帝品嘗後大悅,脫口而出:「此乃人間美食,仁和羊肉甲天下也。」從此,新袁羊肉作為貢品進貢朝廷名揚天下,香飄四海。
4.泗陽膘雞
泗陽膘雞,是宿遷境內泗陽縣的一道著名美食。泗陽膘雞製作工藝非常講究,它主要以瘦豬肉糊、雞蛋黃、饅頭屑、澱粉為原料,然後用鹽、蔥、姜、胡椒粉、味精等為佐料,製作時將原料和佐料攪拌均勻攤在百葉上,再用肥豬肉糊與去皮的山芋糊、雞蛋清、蔥白、澱粉等攪拌均勻後攤在其上,厚約半寸。做好後將其放入蒸籠,蒸熟後,上層潔白如玉,下層紅如瑪瑙。一般先改刀成片,配以菠菜、姜蔥等佐料,青、紅、白三色相映,甚是美觀。製作好的泗陽膘雞,肉香撲鼻,夾而食之,不肥不膩,嬌嫩爽口。
5.五香大頭菜
五香大頭菜,是宿遷境內一道非常傳統的特色美食。具體起源在明朝初期,當時人都叫它正德香菜或乾隆香菜。製作工序也非常考究,主要包括選料、清洗、削淨、鹽漬、晾曬、原滷浸泡。曬乾的大頭菜與炒熟的精鹽、五香粉、醋等摻拌均勻,裝入壇內,封存七天即可食用。製作好的五香大頭菜具有色澤鮮黃、香味純正、脆嫩爽口、口嚼無渣、辛辣味濃,常吃有提神醒腦,解除疲勞,明目利膈、寬腸通便的作用。
喜歡的話請給個小小的關注,每天都會分享更多美食故事給大家!你的關注、轉發和留言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和幫助,有哪裡不對的地方,也歡迎你提出寶貴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