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間三友」重回故地!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書畫藝術特展來襲

2020-12-16 藝術關注

2020年12月15日,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首個以「雲間三友」為主題的書畫特展正式開展,展覽名為:「雲間三友,逸筆丹青」——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書畫藝術特展,展期將跨年持續至2021年3月15日,展出上海博物館館藏12件真跡。展覽的內容分為「雲間三友」生平交遊、「雲間三友」書畫藝術、「雲間三友」畫學思想、「雲間三友」鴻儒凡夫四個主要部分,以「友」字為線索,向觀眾展示「雲間三友」的書畫成就和志同道合的藝術生涯。

展覽現場

配合此次展覽,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於12月14日舉辦了簡短的開展儀式暨藝委會專家聘任儀式和藏品捐贈儀式。

出席此次活動的領導和嘉賓有松江區政協副主席、松江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金冬雲,人文松江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陸春彪,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六位藝委會專家,原上海博物館書畫部主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館研究員單國霖,上海博物館書畫部主任、研究館員凌利中,上海市文聯副主席、市書協主席丁申陽,上海海事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院長、上海市文史研究館研究員樂震文,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美術史論研究專家徐建融,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著名碑帖鑑定家仲威,《董其昌臨顏真卿裴將軍帖》拓片捐贈者朱震,上海博物館書畫部戴卓斌,松江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方存雙,松江美協副主席兼秘書長黃為,上海雲間中國畫院院長吳立強,松江收藏研究會會長任建新,畫家何嫻倩。儀式由松江區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張國強主持。

陸春彪先生為受聘的藝委會專家頒發聘書

張國強副局長首先向大家介紹了此次展覽的籌備過程,人文松江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陸春彪為六位專家單國霖、凌利中、丁申陽、樂震文、徐建融、仲威頒發聘任證書。

凌利中先生代表藝委會專家講話

凌利中代表藝委會專家對此次展覽表示讚賞,認為董其昌不僅是松江的,還是上海的,也必將是世界的,期望未來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能夠越辦越好。

隨後,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館長彭燁峰向藏品捐贈者朱震先生頒發收藏證書,朱震先生表達了自己對碑帖鑑藏的熱愛,和希望能讓更多的人欣賞這件拓本的熱忱,表示拓本捐贈給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是恰如其分

最後,松江區政協副主席、松江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金冬雲發表講話,他認為松江區為構建「人文松江」做出了不懈努力,強調了區委區政府建設「人文松江」的堅定決心。松江區在五年前就對松江歷史文化做了整體的梳理,整理出陸機、董其昌、程十髮三位不同時期的藝術代表。並基於此建立了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博物館以「文化復興」為己任,以研究董其昌藝術為重點,研究宣傳松江文化,因此本次展覽讓「雲間三友」作品回家,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朱震先生的捐贈,則為博物館的收藏添磚加瓦,十分感動並感謝朱震先生的無私捐贈。隨後提出「十四五」期間將圍繞「書香之域」、「書畫之城」、「文博之府」和「影視之都」的目標,建設「科創、人文、生態」新松江的一系列藍圖。金冬雲局長寄語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一直前進,不斷推出更加深入、專業水平高、雅俗共賞的研究和展示。

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從2019年底開始策劃此次展覽,2020年初立項籌備,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與上海博物館通力合作,充分挖掘松江畫派、雲間書派資源,終於成功開展,這也是自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開館以來雙方的第二次合作。

松江畫派、雲間書派是松江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擁有極高的文化價值。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三人是明代書畫大師,是松江畫派、雲間書派的核心人物,是明末松江文化藝術的代表。他們在書畫理論和書畫實踐上承古創新,代表松江畫派、雲間書派,引領了明末清初以來幾百年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主流。

展品:董其昌《「寒塘沉沉柳葉疏」詩扇》頁(局部)

三位大師一生相契,情誼篤厚,亦師亦友。莫是龍年長董其昌、陳繼儒十幾歲,是他們藝術道路上的領路人,在書法、繪畫、書畫理論上對兩人產生了深遠影響。董其昌與陳繼儒年齡相仿,少而執手、長而隨肩,兩人的友誼從年少開始一直持續至人生結束。

董其昌最負盛名的「南北宗論」,早年莫是龍已經提出,後董其昌繼承莫是龍的思想,按著南宗發展的脈絡,集齊元四家、董源、王維的真跡,利用自己的書畫造詣和影響力,將「南北宗論」推至畫壇正宗。

展品:陳繼儒、董其昌《霧村圖,仙壇記書畫合璧》卷(局部)

但此時的「南北宗論」並不完善,之後陳繼儒對南北宗風格、技法上的一系列詳細闡述,才使得「南北宗論」真正完成,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第一個以觀念和風格區分、擁有較為完整歷史的流派。三位大師在書畫創作上志同道合,薪火相傳,由他們帶領的松江畫派、雲間書派取代吳門畫派、書派,把持明末清初書畫正統。

展品:陳繼儒《梅花圖》冊(局部)

松江文脈源遠流長,從西晉陸機到元代曹知白而後明代董其昌,松江的大師不計其數,松江文人群體在藝術史上曾數次創造輝煌。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三位大師的藝術,是志趣相投的君子之交,是為構建松江藝術流派做出的共同努力,是變革傳統、創造新形式的雄心壯志,凝聚著明末松江文人的群體智慧,顯示著松江地區從古至今不斷的文脈繼承。

展品:莫是龍《山水圖》冊(局部)

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舉辦此次展覽及聘任儀式和捐贈儀式,目的是彰顯松江特色、 體現松江底蘊,讓松江文化藝術融入城市血脈、根植市民心中,使江南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在未來,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研究將以「雲間三友,逸筆丹青「書畫藝術特展為起點,繼續深化研究展示以董其昌為代表的松江畫派、雲間書派。

相關焦點

  • 「雲間三友,逸筆丹青」——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書畫藝術特展在...
    12月15日,「雲間三友,逸筆丹青」——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書畫藝術特展正式開幕。這是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首個以「雲間三友」為主題的書畫特展,將跨年持續至2021年3月15日,展出上海博物館館藏12件真跡。
  • 「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特展」將展,上博助陣「雲間三友」
    澎湃新聞獲悉,12月15日,地處上海松江的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將舉辦首個以「雲間三友」為主題的書畫特展—— 「雲間三友,逸筆丹青——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書畫藝術特展」,展期將跨年並持續至2021年3月15日。
  • 上博借展真跡的「雲間三友」特展,看中國畫「南北宗論」之源
    上海博物館前年的「董其昌大展」至今仍被文化界人士津津樂道,事實上,董其昌的產生並不是偶然的,他與上海松江深厚的人文底蘊及師友圈有著密切的關係。這從12月15日在上海松江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對外展出的「雲間三友,逸筆丹青」——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書畫藝術特展可以見出。
  • 從上博借展真跡的「雲間三友」展,看中國畫「南北宗論」之源
    上海博物館前年的「董其昌大展」至今仍被文化界人士津津樂道,事實上,董其昌的產生並不是偶然的,他與上海松江深厚的人文底蘊及師友圈有著密切的關係。這從12月15日在上海松江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對外展出的「雲間三友,逸筆丹青」——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書畫藝術特展可以見出。
  • 一周觀展指南|「雲間三友」逸筆丹青,「庚子鑼鼓」迎新味濃
    臨近元旦,各地的新展特展紛至沓來:在上海,上海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下周聯合上博,將推出「雲間三友,逸筆丹青: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書畫藝術特展」、上海市群眾藝術館與中國戲曲人物畫研究會聯合推出「庚子鑼鼓——中國戲曲人物畫名家書畫邀請展」。
  • 董其昌與陳繼儒:那些嘯歌泖橋的閃閃發光的日子
    這兩個人,就是鼎鼎有名的書畫大咖董其昌和陳繼儒。 人所共知的是,董其昌的書畫影響後世數百年,而不為人知的是,他畫境中最觸動中國傳統文人柔軟內心的,就是那一抹揮之不去的平淡天真、隱逸寂寥,那是好朋友陳繼儒長期潛移默化給他的。
  • 一周觀展指南|莫奈「日出」接近尾聲,徽宗「鴝鵒」將展金陵
    近期,上海一大波新展推出尤其是區屬文博機構的展覽,如閔行區博物館的「上海建築遺產保護修繕特展」、松江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的「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書畫藝術特展」、嘉定博物館的錢大昕展,均從在地性出發,回溯上海這座城市的文脈。
  • 陳繼儒草書《詩贈董其昌》,兄弟情深,不在言中,盡在字中
    論畫倡導文人畫,持南北宗論,重視畫家修養,贊同書畫同源,有《梅花冊》、《雲山卷》等傳世。其書法對董其昌影響極大。說起陳繼儒,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提起《小窗幽記》便耳熟能詳了,而這本書的作者正是陳繼儒。從書法上來講,陳繼儒對蘇、米墨跡最為喜愛,雖殘碑斷簡,也必搜採,手自摹刻,成《晚香堂帖》及《來儀堂帖》。
  • 一周觀展指南|「黑石號」特展倒計時,清宮遺珍現國博
    兩人在藝術上切磋並進,交情甚篤、堪比金石。二人共同設帳收徒、不分門戶,門下張大千、呂鳳子、姜丹書、胡小石等俊彥輩出。2020年恰逢曾熙逝世九十周年,李瑞清逝世一百周年。展覽呈現了曾熙、李瑞清師生書畫藝術成就。
  • 一周觀展指南|唐代沉船特展倒計時,盛京清宮遺珍現國博
    兩人在藝術上切磋並進,交情甚篤、堪比金石。二人共同設帳收徒、不分門戶,門下張大千、呂鳳子、姜丹書、胡小石等俊彥輩出。 2020年恰逢曾熙逝世九十周年,李瑞清逝世一百周年。展覽呈現了曾熙、李瑞清師生書畫藝術成就。
  • 董其昌研討會論文摘要(下):重新認識董其昌的書畫史意義
    上海博物館的董其昌大展自去年以來一直是文化界的熱點,結合這一大展而籌備極久的「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國際研討會」於1月21日-1月23日在上海博物館舉行。誠如董其昌摯友陳繼儒(1558–1639)所言:「(董書)溫厚中有精靈,瀟灑中有肅括。推之使高,如九萬裡垂天之雲;澄之愈清,如十五夜吞江之月。漸老漸熟,漸熟漸離,漸離漸近於平淡自然,而浮華刊落矣,姿態橫生矣,堂堂大人相獨露矣。」研討會現場董其昌曾在所書《心經》上題道:「般若有三,有觀照般若;有實相般若;有文字般若。文字亦能燻識趣無上菩提,故書此流布世間。
  • 《董其昌書畫全集》硬核來襲!
    他擅書畫、精鑑賞、通禪理,在融會貫通先賢巨匠而集大成的基礎上,提出畫分「南北宗」的藝術理論,深刻影響了中國畫的藝術走向,開啟了文人畫創作的新天地。董其昌傳世作品眾多,但分布於海內外各個博物館和收藏機構,要想一一遍覽幾無可能。有鑑於此,浙江攝影出版社與故宮出版社達成共識,商定共同出版《董其昌書畫全集》。雙方通力合作,從全世界各大博物館中一一搜集圖片,分門別類加以整理。
  • 觀劇|談書畫、談人生……從對白看董其昌的內心
    昨晚,話劇《董其昌》在上海戲劇學院實驗劇院首演,劇情中大量的人物辯論與心理獨白呈現,成為一大亮點。似是探討藝術,探討畫作,從徐渭的不羈寫意談到當時畫壇流行的運筆轉折,從《巖居圖》《秋興八景圖》談到《晝錦堂圖》,實際上談的卻是家事與國事,談的是董其昌三起三落人生中看似明哲保身八面玲瓏背後的「寂寞孤鴻影」。
  • 故宮蘇軾主題書畫特展裡的文人畫歷史
    故宮蘇軾主題書畫特展裡的文人畫歷史 演講人:王連起 演講地點:「光明講壇」網絡公號講座 演講時間:2020年12月
  • 儒醫王肯堂與上層文人的書畫交遊——以韓世能和董其昌為例
    其性情平和、寬誠待人,故與其志趣相投的好友甚多,如王錫爵、焦竑、韓世能、王世貞、董其昌、錢謙益、湯顯祖、袁宏道、陳繼儒等人。書畫交遊是王肯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著作中經常談及韓世能、董其昌和一部分徽州鑑藏家。王肯堂在京為官時不僅可以和這些精英階層密切接觸,還觀賞到了大量的內府珍藏和部分鑑藏家的藏品。這是他社會上書畫品鑑能力提高的重要時段。
  • 最被書法史忽略的傑出大家—莫是龍
    明代書畫史一直忽視了一位傑出的大家,他就是莫是龍。由於莫是龍的生年長期不明,傳世的作品又不太多,故一直不被重視。
  • 史上最全《董其昌書畫全集》新書浙江打造 收錄傳世書畫作品439件...
    董其昌的作品也頻頻出現於各個大展中,尤其是2018年年末上海博物館舉辦的「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將「董其昌熱」推向高潮,也使董其昌的書畫藝術在社會大眾中的認知度大幅度提升。本次首發式邀請到了國內書畫領域的專家學者為我們展開了兩場別開生面的學術對談,主題聚焦圍繞「董其昌的藝術高度與學術影響」以及「董其昌的書畫實踐與文人畫的發展」展開討論。
  • 醉白池碑刻畫廊「翰墨抒懷共度時艱——上海雲間中國畫院2020年...
    為緬懷2020年因抗擊疫情犧牲的英雄們,紀念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團結一心、共同抗疫的歷史時刻,12月18日,由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與上海雲間中國畫院主辦、上海醉白池公園協辦的「翰墨抒懷共度時艱——上海雲間中國畫院2020年創作展」在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和醉白池碑刻畫廊同時拉開帷幕,展覽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