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儒
明代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字仲醇,號眉公、麋公。上海人。
諸生出身,二十九歲開始,隱居在小崑山,後居東佘山,關門著述,工詩善文,書法學習蘇軾和米芾,兼能繪事,屢此皇詔徵用,皆以疾辭。 擅長墨梅、山水,畫梅多冊頁小幅,自然隨意,意態蕭疏。論畫倡導文人畫,持南北宗論,重視畫家修養,贊同書畫同源,有《梅花冊》、《雲山卷》等傳世。其書法對董其昌影響極大。
說起陳繼儒,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提起《小窗幽記》便耳熟能詳了,而這本書的作者正是陳繼儒。從書法上來講,陳繼儒對蘇、米墨跡最為喜愛,雖殘碑斷簡,也必搜採,手自摹刻,成《晚香堂帖》及《來儀堂帖》。
陳繼儒幼年即聰明過人,文名卓著,史稱「穎異」,《明史.隱逸》說他「與董其昌齊名。太倉王錫爵招與子衡讀書支硎山,王世貞亦雅重繼儒,三吳名士爭欲得為師友。」
陳繼儒認為:「繁華繫纍不能奪,則俗心日退,真心日進,退得一分俗心,自能進得一分真心,《孟子》所謂養心莫善於寡慾者是也。心自太虛,則身還太虛,所謂仙、所謂佛,何俟多談!」在參加舉人試中兩戰皆敗,二十九歲的陳繼儒痛下決心與科舉功名永訣。
《詩贈董其昌》又稱《次董思翁過訪山居三字韻》是陳繼儒寫給董其昌的一部長篇詩,是二人友誼的見證。這篇詩作不僅內容情真意切,而且字體蕭散秀雅,賞心悅目。
陳繼儒草書《詩贈董其昌》欣賞
▼
今日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喜歡的書友可以關注一下,每日推送精彩書法內容!
文徵明晚年巔峰之作《陋室銘》,溫文爾雅,難得君子之氣
行書|宋高宗《賜嶽飛批剳卷》氣韻溫和,秀色可人
清代趙世駿臨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墨跡本)學褚體臨摹極佳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