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各種濫用激素、農藥等事件都讓我們「傷不起」!於是,一些人在消費時更多地會停留在有機食品專櫃,寧願多花點錢也要買一份「安全」和「健康」。那麼,面對有機食品和普通食品,消費者應該如何選擇呢?
有機食品一定更安全健康嗎?
有機食品與普通食品的根本區別在於有機食品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有機化學合成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添加劑等物質,不採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而是根據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標準生產加工,並且通過合法的、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
兩者有什麼區別?
農藥使用不同
有機食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藥、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並且不允許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其它食品則允許有限使用這些物質,並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如綠色食品對基因工程技術和輻射技術的使用就未作規定。
土地轉型期不同
有機食品在土地生產轉型方面有嚴格規定。考慮到某些物質在環境中會殘留相當一段時間,土地從生產其他食品到生產有機食品需要兩到三年的轉換期,而生產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則沒有轉換期的要求。
數量限制不同
有機食品在數量上進行嚴格控制,要求定地塊、定產量,生產其他食品沒有如此嚴格的要求。
眾所周知,有機食品通常價格較普通食品偏貴,但是否真的物有所值呢?
首先,就農藥殘留問題而言,雖然有機食品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和化肥,但也無法在特定的空氣、土壤和水分等環境中完全避免農藥殘留。即使是普通食品,其農藥殘留量往往也處於安全範圍之內。
其次,有機食品很難確保所用的有機肥是經過充分發酵的,有時其中沒有被殺死的寄生蟲卵和致病菌對人體造成的危害遠比化肥或者農藥嚴重得多。更關鍵的是,有大量實驗研究表明,有機食品和普通食品在營養價值上無本質區別,我們需謹慎對待一些商家的宣傳。
此外,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承受得起這種昂貴的支出,相反,他們可能會因為價格昂貴而忽視食物多樣化、營養均衡的原則,這樣反而得不償失。
由此可見,有機食品雖然聽起來可能會給人一種更加放心的感覺,但較普通食品在營養價值方面並無明顯差異,且目前暫無確鑿的證據能夠證實有機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安全健康。因此,有機食品並非萬無一失的安全保障。
那麼,對於有機食品和普通食品,消費者應如何選擇呢?
其實不必糾結,依據自身的經濟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好。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由妙手醫生·執業藥師審核
科普內容不能代替診治意見,僅供參考
更多問題可關注妙手醫生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