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螞蟻集團共有32家股東,分別是3家阿里系股東和29家投資股東,其中3家阿里系股東共持有螞蟻集團83%股份,29家投資股東共持有17%的股份,在1.4萬億的估值下,這些投資股東,誰是最大贏家呢?
作者 | 周曉奇
歷經N次「被上市」後,螞蟻集團終於啟動IPO了。
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
作為超級獨角獸的螞蟻集團,估值至少2000億美元,約合1.4萬億元,有望成為今年全球最大融資規模的IPO。
這意味著,如果成功以此市值上市,螞蟻集團將成為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的國內市值第三高的網際網路公司。
Tech星球查詢工商信息了解,目前螞蟻集團共有32家股東,分別是3家阿里系股東和29家投資股東,其中3家阿里系股東,阿里巴巴佔股33%,阿里系、螞蟻系員工的君瀚和君澳共持有螞蟻集團50%股份。
29家投資股東共持有螞蟻集團17%的股份,在1.4萬億的估值下,這些投資股東,誰是最大贏家呢?
據公開資料顯示,從2015年到2018年間,螞蟻集團先後經歷過數輪融資,引入了眾多戰略投資,其中包括中國四大上市保險公司新華保險、人保資本、太平洋保險和中國人壽,以及社保基金、中郵集團等數十位投資股東。
螞蟻集團啟動IPO前夕,也進行了新一輪註冊資本增加,增資約2.5億元後,螞蟻集團的最新註冊資金變更為237.79億元。
隨著螞蟻集團的即將上市,其背後的29家投資股東,也將賺得盆滿缽滿。
螞蟻股東,豪賺兩千億
在螞蟻集團萬億估值下,29家投資股東共持有的17%股份,如今持股估值已經達到2380億元。
據Tech星球統計,29家投資股東中,目前有6家投資股東持股比例超過1%,分別是全國社保基金、上海置付、上海眾付、中國人壽上海麒鴻和上海祺展,持股比例分別為2.97%、1.96%、1.31%、1.06%、1.05%和1.02%。
雖然,看上去持股比例都不高,但這6家投資股東的持股估值已經達到1311.8億元,其中持股比例最高的全國社保基金,達到415.8億元。
在29家投資股東中,還有4家持股比例不足0.1%,分別是德邦星睿、北京盈溢、上海蒔泓和海南建銀建信,持股比例為0.07%、0.06%。0.04%和0.02%,這4家合計持股價值為26.6億元。
螞蟻集團29家投資股東持股比例
從投資收益來看,全國社保基金無疑是最大受益者,如果按照目前螞蟻集團的估值來計算的話,投資收益將達到408.8億元。
除此之外,上海置付是螞蟻集團的第一大機構股東,1.96%的持股比例為其帶來的投資收益達到269.78億元,緊隨其後的上海眾付,持股1.31%,投資收益達到180.3億元。
螞蟻集團29家投資股東投資收益
在螞蟻集團的股東名單中,就算是持股比例最少的海南建銀建信,其持有的0.02%股份,也為其帶來了2.75億元的投資收益。
據Tech星球粗略統計,螞蟻集團的29家投資股東,投資收益總額可達到2339億元,可謂收穫頗豐。
社保基金慧眼如炬,五年收益400億
毫無疑問,螞蟻集團上市後,機構投資者將獲得高額回報,但贏家不僅是純財務投資者。
在螞蟻集團眾多投資者中,全國社保基金可謂是最特殊的存在,因為其與每個人的社保息息相關。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全國社保基金是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負責管理,由國有股轉持劃入資金及股權資產、中央財政撥入資金、經國務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及其投資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會保障基金。
社保基金投資運作的基本原則是,在保證基金資產安全性、流動性的前提下,實現基金資產的增值,是獨立於理事會、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社保基金託管人的資產。
「社保基金是管大家未來社會保障的錢,所以要萬分之小心,億分之努力。在幾萬億資產當中一定要配置未來成長、能發展、能掙錢、能有高回報的。」全國社保基金原副理事長王忠民曾在公開演講中表示。
王忠民也正是主導社保基金投資螞蟻集團的關鍵性人物,當年社保基金投資螞蟻集團,也是其首次直接投資創新型民營企業。
2015年,螞蟻集團估值還在300億美元的時候,全國社保基金就參與了螞蟻集團的A輪融資,投資金額78億元,持有螞蟻集團5%的股權,成為最大的外部股東。
螞蟻集團29家投資股東投資價值
當下,螞蟻集團估值較A輪融資時翻了6.5倍左右,而投資螞蟻集團也是社保基金的投資中單筆回報最多的一次。
今年5月,在第七屆全球投資併購峰會上,王忠民也分享了當時投資螞蟻集團的邏輯。
他表示,阿里在積累電商數據過程中,通過數據支付敞口,把資產、貨幣等場景全部展現了出來,在進行數位化背後完成了數字價值到數字金融、金融服務的遷徙,這次遷徙發揮的價值超越了數字電商本身的價值。
王忠民從阿里巴巴,看到了螞蟻集團前端數據延展發揮的作用,而當時螞蟻集團的估值還處於低價位。
其次,王忠民當時認為,雲一定是數位化時代的工具和數位化時代最強的基礎設施,而當時螞蟻金服已經用上了阿里雲,作為支撐其業務發展和市場擴張的底層架構。
如今,雖然螞蟻集團經過多輪融資,社保基金持有股份有所稀釋,但目前持有的2.97%的股份,還是獲得了408.8億元的高額投資收益。
這相當於中國13.5億參保人員,每個人的社保帳戶中平均多出了30元,可以說全國參保人員都間接享受到了螞蟻集團的紅利。
戰略協作,創新產業生態
螞蟻集團股東帶來的不僅是資金支持,還有更多產業方面的合作和協同,例如中郵資本入股後,中國郵政就與阿里、螞蟻展開了在金融、物流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2015年,中國郵政旗下全資資本運營平臺——中郵資本戰略入股螞蟻集團,當時的投資比例僅次於全國社保基金,這也是中國郵政首次以私募股權的形式開展對外股權投資。
其實,入股螞蟻集團之前,中國郵政就與菜鳥網絡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打通數據平臺,聯合向社會開放分享網點,為物流企業提供行業基礎性服務。
「入股螞蟻拉開了雙方全方位、多層次合作的序幕,為日後普惠金融、農村小額貸款等方面的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原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總經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長李國華表示。
此後,郵儲銀行與螞蟻集團展開了諸多合作,尤其在ETC發行等民生服務上,郵儲銀行成為最早和螞蟻集團合作的國有大行。
在農村小額貸款業務上,中國郵政與螞蟻集團也能展開各自的優勢。由於農村地區人群的金融基礎較差,所以線下普及教育極為重要,而郵政在這方面擁有天然優勢。
根據中銀協發布《2014年度中國銀行業服務改進情況報告》顯示,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總數達到21.71萬個,其中郵政銀行以超過4萬個網點以上的數量,數量高居第一,行業佔比接近20%,可以說郵政集團的線下網點深入到了中國幾乎任何一個鄉鎮級別的地區。
通過郵政銀行的覆蓋面,螞蟻集團可以觸達到幾乎國內所有鄉鎮地區,旗下擁有的支付寶、餘額寶、花唄等產品可為消費者或小微企業提供普惠金融服務。
2019年,郵儲銀行還與螞蟻集團籤署了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加強兩者在金融業務和金融科技領域的合作。在金融業務領域,將在電子支付結算、網際網路信貸、繳費業務等方面深化合作;金融科技領域,合作範圍將在網絡安全、網點智慧化轉型等方面。
除了中國郵政,螞蟻集團的股東還有國內四大上市保險公司,分別是新華保險、人保資本、太平洋保險和中國人壽,螞蟻集團也可與保險公司開展保險業務的合作。
螞蟻集團有自己的財險業務,與持股的保險公司合作,一方面,可以開發更多創新型產品,比如運費險等,另一方面,也可以為用戶定製產品,提供更好的保險服務。
根據螞蟻集團披露的數據,螞蟻保險平臺已經與80餘家保險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平臺提供2000餘款保險產品,服務用戶達4億人次。
與此同時,螞蟻集團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布局也走在行業前列,同樣可以為保險公司輸出技術服務。
在2019阿里巴巴投資者大會上,螞蟻董事長井賢棟就表示,利用螞蟻區塊鏈,保險公司可以輕鬆驗證醫療發票的真實性,將理賠處理成本從平均100元降到僅1元,報銷流程從幾天縮短到幾分鐘。
很顯然,隨著螞蟻集團在技術上的深化,與各股東之間的產業生態協同也將更為緊密,今後也將出現更多的創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