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黃一家乘用車企業 如皋引入大眾商用車獨資企業佔誰的坑?

2020-12-23 騰訊網

11月24日晚,大眾集團旗下的商用車Traton和被譽為「公路之王」的斯堪尼亞集團雙雙發布消息稱在江蘇省如皋市經濟開發區建立了一家獨資的卡車生產基地,批量生產計劃於2022年初開始。

如皋經濟開發區?這個名字十分耳熟,《財經看點網》編輯想到幾個月前如皋經濟開發區政府與賽麟汽車前董事長王曉麟的撕逼事件,此事在當時轟動全國,就連當初被招商引資進來的王曉麟都因此出逃美國,難道此次斯堪尼亞收購的工廠就是原賽麟汽車的工廠嗎?

對此,《財經看點網》編輯11月25日下午致電如皋市經濟開發區政府,當地工作人員向編輯表示,斯堪尼亞收購的並非是賽麟的工廠,具體信息將以11月28日斯堪尼亞發布的官方新聞為準。同時《財經看點網》編輯也看到了一封來自斯堪尼亞中國集團11月28日的媒體邀請函,這是一封關於斯堪尼亞如皋製造基地揭牌儀式的邀約。

那麼,這家被斯堪尼亞收購的工廠到底是什麼背景呢?《財經看點網》編輯聯繫到了賽麟汽車一位高層,據他表示斯堪尼亞工廠收購的是一家位於賽麟汽車工廠隔壁的江蘇英田集團旗下的一個生產商用車的汽車工廠,巧合的是,賽麟汽車之前也是通過收購英田廠房而建立的工廠。

為何斯堪尼亞要去收購一家早已破產多年的汽車企業的呢?據知情人士透露,斯堪尼亞看中的是這家企業的商用車牌照以及能夠獨資控股建廠,這與此前進入中國的國外商用車企業要與本地汽車企業合資合作實行利益分配不同,斯堪尼亞的獨資工廠一旦國產商用車,能夠單獨在這個全球最大的商用車市場攫取巨大的經濟效益。

賽麟與斯堪尼亞都選擇了收購相同一家曾經破落的汽車製造廠英田,為何英田這家民營車企會在如皋這個地方走向破敗呢?那個曾經在業界享有「北有福田,南有英田」嘉譽的英田汽車為何就此悄無聲息破產了呢?獨自建廠的斯堪尼亞是否會重蹈覆轍,如賽麟般的在如皋敗走麥城呢?

這一系列疑問,就由《財經看點網》編輯接下來一一為你解答。

大夢一場,悄然離去的英田汽車

江蘇英田集團創始人是來自江蘇如皋的張英田,今年8月,張英田與世長辭,他的英田集團似乎也隨著他的離世徹底消失於大眾的視線中,網上鮮有張英田的生平經歷,90年代曾有一篇關於這位如皋本土工業一代梟雄的生平報導。

90年代的英田可以說是富甲一方造福百姓,集團主導產品為低速載貨汽車、專用汽車、輕卡和中卡汽車以及汽車零部件等,是為滿足廣大城鄉用戶運輸各種物資專門設計的多用途運輸車輛,為進入國家發改委生產目錄公告產品。2008年,集團主營業收入超40億元,連年位居南通市、如皋市排頭兵企業、利稅大戶、出口先進集體行列。

後來的逐漸沒落外界有一個傳聞是很多在英田工作十幾年的老工人和一線幹部都在2009年選擇了離開,因為英田的生產體制和管理體制太差了,不能調動人的積極性,企業最忌諱家屬式管理,英田集團卻體現了這一點。此外,據說英田車的質量也不過關,在英田內部甚至留傳著這樣一句話叫「買不起的福田,修不起的英田」。後來的英田集團被如皋市經濟開發區接管。

有關於英田集團最新官方消息是今年7月份如皋市稅務局公開的《關於註銷江蘇英田集團有限公司等13個單位共15個取水許可證的決定》,一家企業連取水許可證都註銷了,令人不勝唏噓企業之窘境。

如皋經濟開發區與賽麟汽車的「愛恨糾纏」

隨著英田沒落並被政府接管,如皋經濟開發區多年來孜孜以求引進能夠帶來就業與稅收的支柱性產業。2017年6月份,當地政府引進賽麟汽車,當時賽麟汽車降臨如皋可謂是黃袍加身,聲勢浩大。當年總投資178億元的賽麟汽車不僅是南通單體總投資最大的製造業項目,也是當地「千億級產業園」中的重要角色,但王曉麟以及其他外資方以技術入股的方式為後續事態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當時的如皋市新聞網甚至打著賽麟汽車引領「如皋製造」走向世界的標題表現出對於這一重大項目合作的期待。

不料,這個「翻車打臉」的速度來得太快。今年7月2日,江蘇南通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發布通報稱,發現賽麟汽車董事長王曉麟等人涉嫌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挪用江蘇賽麟巨額資金等,公安機關已開展偵查。對此,王曉麟本人曾在接受相關媒體採訪時表示所有的智慧財產權都是史蒂夫·賽麟先生的,品牌也是以史蒂夫·賽麟的名字命名的,車型技術也是他的,跟王曉麟沒有一點關係。同時他表示在如皋建廠,土地、廠房、設備花掉30個億;四年的運營成本差不多花了十四五億,包括市場營銷、媒體公關費用,辦公場所費用,還包括如皋要求買的兩棟人才公寓以及買的要倒閉的英田農用車生產廠房,平均下來每年的運營成本3個億左右,還剩下來十四個億左右,用來開模具、做零部件配套。他聲稱公司只有十幾億投入到做車,做了三款車出來,不知道哪個地方騙了如皋政府一分錢。

至此,一場地方政府和創業玩家的世紀大戰就此震驚全國。如今的江蘇賽麟已經一地雞毛淪為爛尾公司,汽車工廠關閉,員工大面積離職,分公司資產被查封。

斯堪尼亞接盤英田,勿重蹈賽麟後塵?

在如皋經濟開發區與王曉麟大戰的這一背景下,大眾集團旗下商用車巨頭斯堪尼亞入駐如皋的消息如橫空出世,再次引發世人對這個縣級市的關注。

為何在發生了賽麟汽車事件後,斯堪尼亞依然選擇在如皋投資建廠?據知情人士透露,實際上斯堪尼亞來如皋經濟開發區調研好幾年時間了,去年賽麟汽車的負責人還曾看到過斯堪尼亞人員考察過賽麟旁邊原來的英田汽車工廠情況。

「多次接觸,肯定是當地政府的優惠政策打動了斯堪尼亞,尤其是今年全球疫情肆虐導致歐美商用車市場哀鴻遍野,唯有中國商用車市場高速增長,這或許也是導致斯堪尼亞快速做出抉擇的重要因素,」汽車分析師林示認為。

《財經看點網》編輯也注意到,今年以來,中國商用車銷量自4月一舉從下降轉為大增31.6%之後,到10月已經連續七個月保持高速增長。1-10月,商用車銷售420.4萬輛,同比增長20.9%。同期汽車行業整體銷量同比下降4.7%,商用車累計銷量大幅跑贏汽車行業整體。

與此同時,斯堪尼亞歷年來在中國銷量少的可憐,每年通報銷量只說增幅或降幅百分之多少,從未公布具體的數據。今年10月份,斯堪尼亞中國集團總裁何墨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透露,斯堪尼亞重卡在中國的銷量是否達到1萬輛規模,是一個建廠的重要指標,並確認考慮繼瑞典、南美之外在中國建設第三個生產基地的可能性。

業內人士表示,下半年,在政策和市場的綜合推動下,商用車市場表現仍然樂觀,有望繼續保持目前的增長勢頭。中國汽車市場已然成為全球汽車製造的福地,或許是龐大的市場讓「急功近利」的斯堪尼亞著急了,在此之前斯堪尼亞只有進口車在中國賣,此次能夠在中國通過獨資建廠攻佔中國市場,勢必成本與價格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由此推動其銷量會有大幅度增長。

汽車分析師林示表示:與以往國外汽車企業走合資道路不同,斯堪尼亞高層多次對外表示在華必須走獨資的路線。隨著今年3月份四川現代商用車成為第一家獨資商用車企業,如皋當地政府與斯堪尼亞必然也感受到時間的緊迫性,雙方之間必然有了某種妥協。

「弱勢的如皋經濟開發區為了拿下這個項目估計花了血本,尤其是賽麟汽車事件發生以後對當地招商引資形象極為不利,需要斯堪尼亞獨資項目提振經濟與形象,」林示認為,斯堪尼亞作為世界領先的重型卡車和公共汽車製造商之一具有相當強的市場競爭力,這種招商無疑會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稅收以及解決當地的就業難題。

「需要注意的是賽麟汽車項目至今懸而未決,如皋經濟開發區要妥善處理斯堪尼亞獨資項目,避免重蹈賽麟汽車項目覆轍。」林示如實說。

相關焦點

  • 斯堪尼亞如皋基地揭牌 成首批在華獨資商用車企業
    經濟日報-中國商用汽車網11月30日江蘇如皋訊(記者 馬瀚明)11月28日,斯堪尼亞如皋生產基地揭牌儀式正式舉行。斯堪尼亞如皋生產基地註冊資金20億人民幣,廠區佔地總面積554畝,廠房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註冊資質年產能五萬臺重型卡車,計劃於2022年正式投產。首先實現底盤和駕駛室的生產,隨後分步逐步推進,實現動力系統和所有零部件的生產,各項步驟細化措施將於2021年完成。
  • 商用車市場「巨變」前夜 斯堪尼亞中國獨資建廠 或對自主品牌形成...
    中國商用車市場這個魚池裡,正式迎來了一條重量級的鯰魚。 近日,被譽為「公路之王」的斯堪尼亞(SCANIA)在江蘇如皋舉行生產基地揭牌儀式。
  • 外資卡車巨頭大舉入華 商用車市場將迎巨變?
    2月份,韓國現代汽車收購了四川現代100%股權,讓這家合資企業變成了外資獨資……作為全球第一大商用車市場,中國市場商用車銷量近來連創新高,這成為外資商用車加大在華投資的大背景。從2020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商用車合資股比限制,而四川現代變為獨資、斯堪尼亞的獨資建廠即是以這一政策為前提。過去多年,外資商用車企業一直在尋求中國市場的機會。但現實是,在客車和卡車的絕大多數細分市場,中國本土品牌都掌握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外資品牌的存在感一直很小。而如今外資商用車大規模進入中國後,能否從中國市場分得一杯羹?
  • 2019年度乘用車企業雙積分情況公告解讀
    2019年度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公告》。自主品牌企業依靠新能源汽車取得較好成績 自主品牌汽車企業成績最佳,尤其是比亞迪汽車,穩居前兩名。特斯拉排名也進入前10,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高達313463。 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不達標企業86家,其中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僅35家,不達標企業中外資及進口汽車企業 高達51家,佔比59.3%。
  • 向新而行 商用車企業「內外兼修」布局謀篇
    堅持國內、外雙循環的市場基本特徵場,謀求商用車行業更大的發展:內循環是新發展格局下商用車企業必須重視和適應的新業態;而外資看好中國市場,本土企業強化國際競爭力,這一「內」一「外」相互碰撞與促進,競爭與融合,將促進我國商用車未來的布局謀篇。
  • 快訊:一汽大眾是2020年產量唯一突破200萬輛的乘用車企業
    12月19日,一汽大眾官方發布快訊,一汽大眾提前七天,實現產量突破200萬輛,同時也是中國2020年唯一一家年產量突破200萬輛的乘用車企業。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大眾)於1991年2月6日成立,是由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德國大眾汽車股份公司、奧迪汽車股份公司和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經營的大型乘用汽車生產企業,是我國第一個按經濟規模起步建設的現代化乘用車生產企業。
  • 2020年1月新能源乘用車上險4.36萬輛 比亞迪/上汽大眾/廣汽乘用車...
    電車資源獲悉,2020年1月,國產新能源乘用車上險量為4.36萬輛。其中,純電動乘用車3.01萬輛,佔比69%;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1.35萬輛,佔比31%。企業排行方面,比亞迪、上汽大眾、廣汽乘用車排前三,特斯拉第四。
  • 大眾在國內都要合資,為啥特斯拉可以在上海獨資建廠?原因很簡單
    大眾作為首個進入我國的汽車品牌,與國內眾多消費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到現在為止,很多年長的人都喜歡豎起大拇指來打德國汽車,但是,群眾並不是在國內獨資建廠,而是和上汽一起分別合作,成立了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的合資公司,為了進入我國較晚的汽車品牌特斯拉,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獨資工廠,這兩者之間的待遇
  • 啟用新標思皓X8上市,江淮乘用車品質與大眾接軌
    靴子完全落地,江淮乘用車換用思皓車標。9月26日,兩年一屆的北京車展開幕,江淮汽車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項興初重磅揭曉,全新中型SUV思皓X8煥新上市。江淮汽車集團副總經濟師、乘用車營銷公司總經理張文根在介紹思皓X8時表示,滿足消費者對優異品質和智能網聯的追求,這就是思皓!
  • 中國第一個外商獨資卡車品牌,產品布局全面,現代商用車野心不小
    中國的商用車市場,無論是客車還是卡車,其實都已經被中國自主商用車企業牢牢的把控,外資企業很難突破。在商用車放開獨資的大背景下,現代商用車成為2020年中國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後的第一個外商獨資商用汽車品牌,從此開啟了中國商用車領域的新模式。但作為吃螃蟹的第一人,現代商用車實力幾何?
  • 奔馳大眾本田放棄氫燃料乘用車,中國的2萬億擊敗日本的1千億
    但, 這不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家宣布放棄氫燃料乘用車的整車企業了,而上個月,大眾汽車公布了氫燃料和蓄電池式純電動的技術路線圖,並且認為蓄電池才是未來,具體情況下圖所示:而早在2019年10月,來自最積極推動氫燃料電池的國家的車企,本田宣布無限期擱置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
  • 2020年11月乘用車企業銷量排名:吉利長安長城前十(附榜單)
    原標題:2020年11月乘用車企業銷量排名:吉利長安長城前十(附榜單)   中商情報網訊: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中國狹義乘用車(即乘用車,分轎車、SUV、MPV
  • 南京金龍正式進軍乘用車領域,2020年實現10萬新能源MPV+SUV產能
    在2017年初百人會論壇上,南京金龍董事長黃宏生曾在演講中表示,2017年開始,南京金龍要向乘用車領域正式進軍。不到半年的時間,這一目標就有了回聲。5月2日,工信部發布第295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三家企業升級成為乘用車生產企業,這其中就有一家是南京金龍。
  • 李大開:商用車發展五大趨勢十個建議
    我國乘用車產銷自2018年下降以來,今年預計將低於2000萬輛,同比下降9%左右。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品牌份額佔38.9%,德系佔24%,日系佔23%多,美系近10%,還有韓系和法系等。中國品牌雖然佔比最大,但德系、日系、美系、韓系等國外品牌累計佔比超過60%。這個數字近似美國汽車市場狀況。
  • 依維柯歐勝對比新全順,選乘用車品牌還是商用車專業戶
    依維柯歐勝和福特全順都是商用車屆大名鼎鼎的車型,兩款車不管從尺寸還是價位來說都是真真切切的競爭對手,那麼擅長乘用車的福特和商用車專業戶依維柯該如何選擇。1.誰的商用車製造歷史更悠久雖然福特以乘用年著稱,但其商用車也有著悠久的歷史。
  • 吉利或接盤華菱星馬15.24%股份,以收購補商用車短板
    華菱星馬是總部位於安徽馬鞍山的一家重卡以及專用車製造的企業。5月23日,華菱星馬發布消息,控股股東安徽星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星馬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馬鞍山華神建材工業有限公司(下稱「華神建材」)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轉讓所持公司全部股份。
  • 國有企業待遇大比拼:各行業國企福利待遇匯總,你能看上哪家?
    國有企業待遇一般處於行業中上水平,但福利方面已經遠遠超過私營企業。常見的福利、待遇較好的國企都有哪些呢?國有企業,是指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由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
  • 重卡市場「狼來了」,大眾旗下瑞典品牌斯卡尼亞中國獨資建廠
    中國重卡汽車品牌眾多,而國際上同樣有非常多,但較為知名的就是奔馳、沃爾沃以及斯堪尼亞、MAN等,這其中有一個是德國品牌,兩個是瑞典品牌,更有意思的是德國大眾控股了瑞典品牌斯堪尼亞,而吉利汽車同樣是奔馳母公司戴姆勒和沃爾沃的第一大股東,如今斯堪尼亞已經在中國獨資建廠了,過收購南通皋開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斯堪尼亞將在中國建立在歐洲和南美外的全球第三個生產基地
  • 艾媒諮詢:2020年9-10月中國汽車行業運行狀況及企業商情雙月報告
    ;乘用車方面,9月下旬開幕的北京國際車展推動了企業新品的全面投放,疊加各地促進消費政策的延續,都將對汽車市場產生利好影響。10月份榜單前十名中共有6款車型來自大眾品牌,其中一汽-大眾兩款主銷車型速騰和邁騰高居榜單前兩位,一汽-大眾速騰本月投訴量環比再次出現增長,連續三個月位列月度投訴榜榜首。此外,10月份單純質量問題的投訴量較9月份有所下降,但投訴佔比提高了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