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寶寶被醫生說是「桌球頭」,嬰幼兒飲食不能大意

2021-01-11 育兒寶

李先生的妻子在1月份產下了一個大胖小子,李先生特別疼愛這個兒子,在家幾乎是手眼不離的照顧孩子,也很少帶寶寶外出去活動,像寶貝一樣把孩子藏在家裡,可是眼瞅著寶寶慢慢長大,李先生夫妻倆的心情卻越來越沉重了。

原來,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孩子的額頭兩邊就像要長出兩個犄角似得愈發的突出,起初還不太明顯,李先生並沒有在意,只是以為孩子的腦部在發育而已,可是在孩子4月份的時候,腦袋已經不再是圓形了,額頭的隆起讓腦袋看上去更像是方形的,李先生嘗試過用手按壓孩子額頭的犄角,骨頭甚至會陷進去,把手鬆開又會彈起來。夫妻倆人不敢耽擱,立馬把孩子送到了醫院檢查,經過醫生的檢查,確定孩子是患上了方顱症,因為顱骨會隨著按壓下陷又能重新彈起來這一症狀,又稱作「桌球頭」。

醫生告訴李先生這是因為孩子缺少維生素D所引發的,表現為額頭兩邊突出,中間扁平,呈現出方形,當李先生詢問如何治療時,醫生表示,平時要多帶孩子外出曬太陽,讓孩子攝入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孩子到一歲多的時候就能恢復正常,這時候李先生夫妻倆才算是鬆了一口氣。

因為方顱恢復起來很慢,要在寶寶一歲以後才能慢慢恢復,所以對於寶寶方顱這一症狀,家長應該做的還是預防為主,不要等到越來越嚴重了才後知後覺,要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注意寶寶對維生素D和鈣的吸收,喝牛奶,吃豆類食品都能有效補充鈣和維生素,增加孩子的戶外時間,多曬太陽。對於剛出生的寶寶可以在一個月後餵食魚肝油,能有效預防方顱症。

相關焦點

  • 記下這些嬰幼兒飲食誤區 對奶粉亂象說NO
    具體的選擇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在Maigoo網輸入「奶粉」即可查看嬰幼兒奶粉、國產奶粉、進口奶粉等十大品牌。NO.3寶寶喝奶注意事項1、餵養時間/餵奶量人工餵養需要根據寶寶月齡的大小來判斷飲奶量標準。出生後前幾天,通過每天測量寶寶的體重來計算。
  • 營養師解讀7~24個月齡的中國嬰幼兒餵養指南,讓寶寶吃好第一口飯
    本指南適用對象:7-24月齡嬰幼兒(出生180天後-24月齡內)該階段寶寶的生理特點:處於1000日機遇窗口期的第三階段,隨著寶寶的逐漸成長,單純的母乳餵養已經不能滿足其對營養及能量的需求了,消化器官和感知行為能力的發展,需要寶寶更多的對外部世界進行接觸和嘗試,是從被動餵養到主動進食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餵養行為
  • 寶寶睡覺愛出汗,是缺鈣嗎?醫生:幼兒出汗原因多,爸媽要分清
    有一位媽媽諮詢說,孩子6個月了,睡覺的時候總是出汗,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家寶寶也是特別愛出汗,尤其是頭部,在吃奶的時候、玩的時候,頭上總是出汗。睡覺的時候,頭部下面的被褥都是溼漉漉的。針對這個問題,我諮詢過兒科醫生,醫生看了看寶寶的狀態,身體狀況都很正常,告訴我這是生理性出汗,是嬰幼兒的常見現象。
  • 寶寶6個月時一天需要加幾次輔食?有關輔食的小秘密,爸媽別大意
    高中閨蜜的寶貝目前已經6個月了,閨蜜給我發了寶寶的小視頻,小傢伙長得虎頭虎腦,煞是可愛。不過閨蜜說,寶寶脾氣有點大,動不動就愛哭鬧。我問閨蜜說,有沒有給寶寶添加輔食啊,小男孩身體壯,吃不飽也可能會經常鬧的。
  • 嬰幼兒溼疹常見的8個誤區,家長必須懂
    為了幫助更多小朋友免受溼疹的困擾,如下咱們就一起來說說嬰幼兒溼疹常見的8個誤區,希望家長們都能遠離這些誤區,寶貝們都能遠離溼疹的又癢又煩。誤區一、溼疹是喝母乳導致每個堅持母乳的媽媽背後,都有一群勸她斷奶的人,理由也是五花八門。
  • 寶寶哭鬧,大腿根有東西鼓出來,嬰幼兒身上長這種「包」要當心!
    ……有了寶寶以後,原本大大咧咧的寶媽都變得十分細心,寶寶的一切都恨不得出個報告再討論一番才行。孩子面前無小事,為了孩子,寶媽們可真是操碎了心。如果寶寶身體有什麼不適,或者皮膚有點小疙瘩之類的更是緊張不已。明敏家寶寶從出生開始就愛鬧騰,婆婆都說他爹小時候也這樣,應該是遺傳吧!
  • 有這些症狀 說明你家寶寶缺乏維生素D了!千萬別忽視……
    維生素 D 缺乏的危害-骨骼標誌 ▲手腕和腳踝腫脹 ▲佝僂病肋串珠(乳頭線的側面,肋骨與肋軟骨交界處形成圓形隆起,形似自上而下的串珠) ▲前額突出(方顱) ▲ 四肢疼痛和骨折 ▲「桌球頭
  • 四個月寶寶拉肚子怎麼辦吃母乳 新生兒喝奶粉一天拉幾次正常粑粑
    衝調奶粉不宜過濃或者是過稀的,否則會影響寶寶奶粉的營養成分也會引起寶寶腸胃不適引起拉肚子。3、全面消毒奶瓶等用具:嬰幼兒配方奶粉蛋白質含量高,容易有蟲害和細菌,誘發腹瀉等疾病。寶寶的免疫力較弱,如果奶瓶沒有完全消毒乾淨,那極容易滋生細菌,導致寶寶拉肚子。
  • 寶寶睡覺不踏實怎麼辦?兒科醫生:做好這幾點,娃能睡個安穩覺
    兒科醫生便憑藉自己的經驗,跟我分析了孩子睡覺不踏實的原因及應對方法。按照兒科醫生的應對方法堅持一段時間後,女兒果然睡覺老實多了。哪些原因會導致寶寶睡覺不踏實?01、脹氣尤其是低月齡的寶寶,若睡覺總是哼哼唧唧、不踏實,多是因為「脹氣」引起的。究其原因,是低月齡寶寶腸道發育不成熟,很容易出現脹氣的現象,尤其是3個月以內的嬰幼兒。①如何判斷寶寶脹氣?
  • 寶寶補鋅什麼牌子好?寶寶補鈣哪個牌子好?嬰幼兒補鈣產品前十名...
    嬰幼兒階段正是寶寶長身體的黃金期,所以,飲食是否合理與未來體重、身高息息相關。而說起孩子吃飯,好像沒有幾個不挑食、偏食的孩子,只吃素不吃肉、不愛喝奶的孩子比比皆是,這類孩子就很容易缺鋅又缺鈣。那麼,寶寶補鋅什麼牌子好?寶寶補鈣哪個牌子好?嬰幼兒補鈣產品前十名如何選呢?我們先來談談什麼情況下容易缺鋅又缺鈣?
  • 醫生支招 教你如何為寶寶選購...
    說起嬰幼兒皮膚的護理問題,市民陳女士很苦惱,「我家孩子的屁股總是紅的。天冷後皮膚乾燥,又出現了紅紅的『蘋果臉』。平時還不敢亂給孩子擦護膚品,每次買寶寶霜都聽從別人的建議,再三研究才敢買。」 陳芳介紹,嬰幼兒出現「紅屁股」,需要很多條件,比如潮熱環境、尿便混合、長時間接觸等。陳芳說,輕度的「紅屁股」只需要及時更換尿不溼,清洗屁股後用毛巾擦乾,再塗上一層保溼霜即可。
  • 這5個錯誤哄睡法,爸媽犯過沒?及早避開及早解決寶寶鬧覺
    小南剛當媽的頭一年,只有2個希望:希望寶寶好好睡覺,希望寶寶好好吃奶。兒科醫生也會犯愁?會啊,有時候娃作起來,一肚子理論知識還是搞不定,只能慢慢琢磨,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避開這些睡覺的坑。所以,這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乾貨篇,也是小南剛當媽頭兩年的心得,吶,全都抖給你們了。
  • 寶寶這個月齡就要開始吃肉,否則容易出現貧血的情況,寶媽別大意
    但是寶寶多大開始吃肉,又是一個難題,很多新手寶媽比較犯難。其實,醫生建議,在寶寶6個月時,寶媽們在寶寶的輔食中可以適當添加肉類,不然可能會造成貧血,寶媽不要大意了。但是這也完全得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定,有些孩子的消化能力有限,需要八九個月才能吃肉,有些寶寶的咀嚼能力過差,要等到一周歲以後才能吃肉,這確實是因人而異的。
  • 嬰幼兒枕頭怎麼選?醫生一般不說,家長心裡必須要有數
    其實醫生是不建議小嬰兒使用枕頭的。醫生一般不會說的,因為剛出生的寶寶脊柱基本是直的,而且頭比較大,和軀幹基本處於同一個平面上,所以不建議使用枕頭。但是,隨著生長發育,寶寶趴著可以抬頭,到3個月頭已經豎立穩當時,頸椎前凸形成頸曲,就可以給孩子使用枕頭了。
  • 3歲寶寶吃櫻桃卡喉,奶奶的兩個果斷救娃一命,醫生:比我高明
    每一位新晉爸媽在第一次正式和寶寶「見面」的時候,都會有一種束手無策的感覺,畢竟剛出生的寶寶胎孱弱了,作為新手爸媽們,我們難免會在養育和照顧上不知所措……養孩子的過程是個技術活,即便是走出了最為艱難的頭一年,在往後的養育日子裡,也不能出現絲毫的疏忽大意。
  • 0-3歲是寶寶發育黃金時刻,媽媽看懂這些,寶寶更健康!
    古人常說:「3歲看老,1歲看大」,這個階段是孩子身體生長發育的高峰期。比如:大腦發育與腦功能完善的重要時期就是在出生後第一年,骨骼、肌肉以及身體各器官也會出現質的飛躍。因此,在這一時期孩子的飲食營養能否跟的上,決定了孩子長大之後的健康狀況。
  • 【15個月寶寶】1歲3個月嬰兒體重_身高_疾病_食譜_睡眠-太平洋親子...
    CEO和HRM,從事多年嬰幼兒早教。寶寶8-10個月時可以完全斷奶(母乳)了,飲食也大部分固定為早、中、晚三餐,並由稀飯過渡到稠粥、軟飯,由肉泥過渡到碎肉,由菜泥過渡到碎菜,到快一歲時,可訓練寶寶自己吃飯,並必須斷奶。
  • 嬰幼兒胎記的由來?孕期最好避開3種舉動,免得影響孩子一生
    嬰幼兒胎記的由來對於「胎記」,父母都都是很迷惑的,認為胎記的形成很多都是運氣,運氣好了,寶寶就沒有胎記,運氣不好,胎記就會出現在寶寶的身上。其實,胎記的形成是由於嬰幼兒皮膚組織在發育時發生了「異變」,導致皮膚表面出現異常的形狀和顏色。
  • 「全國預防接種宣傳日」醫生,為什麼我的寶寶不能打疫苗?
    4月25日是第34個全國預防接種宣傳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及時接種疫苗,共築健康屏障」。接種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特殊健康狀態的嬰幼兒是不能隨便預防接種的。
  • 寶寶一口乳牙變「鯊魚牙」,寶媽向醫生求助,醫生:放縱惹的禍
    文l琳妹育兒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牙齒不僅是人類重要的咀嚼器官,嬰幼兒時期第一副乳牙,不僅讓寶寶擁有咀嚼工具,對寶寶學習發音練習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聽完醫生的解釋,張梅後悔縱容女兒無節制地吃甜食。乳牙鈣化程度低、易齲壞,一旦牙齒亮起「健康紅燈」,那麼就會影響牙齒的咀嚼功能,對孩子腸道消化以及營養吸收都有較大的影響。牙齒不好,關係到孩子的成長健康,家長切不可大意。如何保證孩子的牙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