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梵谷遺作《奧維爾的綠色麥田》正式在美國華盛頓國家藝術博物館展出。這是梵谷生命盡頭創作的巨作,吸引了眾多藝術愛好者前往參觀。
偉大的藝術家
文森特·凡高(1853-1890年)是有史以來最受歡迎、最公認的藝術家之一。他是一位多產的藝術家,在短短十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創作了約900幅畫作和1100幅素描。
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工作,包括藝術品經銷商的職位之後,梵谷於1880年移居比利時地區,在礦工中擔任傳教士。在那裡,他決定成為一名藝術家。
1886年,梵谷自學成才,並於當年搬到巴黎,在畫家費爾南·柯爾蒙的工作室裡待了三個月。他還結識了許多前衛藝術家,包括保羅·高更。
在經歷了辛勤的創作,但在感情上卻很疲憊的兩年後,梵谷離開巴黎,搬到了法國南部的城市阿爾勒。
在這裡,梵谷深深地受到了陽光燦爛的風景,並在該地區及其居民的如詩如畫的特點的啟發,形成了他的標誌性風格,其特點是茂盛的筆觸、充滿活力的筆觸和鮮豔的色彩。
1889年5月,情緒低落的梵谷自願入住附近的聖雷米的聖保羅·德·毛索爾精神病院,在那裡住了一年。1890年5月,他又搬到了奧弗斯河畔的奧弗斯,在那裡他一直待到兩個月後自殺。
而這幅《奧維爾的綠色麥田》,就是他在奧維爾的最後幾個月裡畫的。
心中的綠色麥田
在巴黎以北的這個村莊裡,梵谷畫了羅馬式教堂、市政廳和一些風景如畫的茅草屋。就像他在阿爾勒和聖雷米周圍的鄉村一樣,他也或多或少地畫了一些 「純粹的 」風景畫。
這幅作品確實是獨一無二的,因為除了草場、道路和天空之外,沒有清晰的圖案,也沒有動物和人物,而是被風吹起的鬱鬱蔥蔥的植物。
這幅作品有三分之二的畫面是以豐富的綠色和藍色為主色調的田野,並以黃色的花朵作為點綴。梵谷寫道他回到法國北部是一種回歸,是一種平靜的回歸,在這種回歸中,南方鮮豔、炎熱的色彩被綠色和藍色的冷色調所取代。
梵谷的筆觸描繪了微風中的草莖的運動,它們的圖案化起伏形成了一個交織在一起的整體形式,在右邊的田野、道路和天空的交匯處,形成了一個整體。在那裡,湍急的震動被勉強地固定住了。
畫面上的雲朵在旋轉的圓圈中呼嘯而過,張開又收攏,梵谷的畫筆以寬大的書法筆觸在畫面上划過。
畫中的顏料以厚重的筆觸塗抹,形成了梵谷最喜愛的畫作的質感表面。梵谷通過其靈動的觸感和鮮豔豐富的色彩,表現出了這幅鄉村的濃鬱清新。
鑑於梵谷的精神狀態和戲劇性的人生經歷,或許有人覺得這是一個瘋子畫家,他的畫應該誇張而扭曲,但實際上,梵谷給我們呈現出來的,卻是這樣充滿活力的筆觸,他的畫作中總有著鮮豔的色彩,能讓人體會到最純粹的藝術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