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晉是小編本科的同學,畢業後申請了日本東北大學的學部研究生,五月中旬經過與教授面試,月底通過了學內審查,最近向工學部提交了紙質出願材料,等待通知中。感謝阿晉的投稿,也歡迎更多有想法的童鞋們投稿哦 ~ 以下開始正文,以阿晉的第一視角來寫,經丸子本丸整理編輯 ~
Something About Sendai
仙 臺 見 聞 錄
前段時間剛從仙臺打了個來回,與日本東北大學的教授見了面。在這段時間內,我經歷了一段不算短暫的旅程和一段難忘的面試,從市井到大學,接觸到了仙臺這座城市的文化與氣氛。
Step1(準備):這是來到日本東京的第五個月。氣候與國內沿海相仿,入了夏,突然熱了起來,之後東京經歷了幾場「消暑」的雨,但沒撐幾天,天氣又熱了起來。和青島是一樣的緯度,一樣的濱海城市,具備差不多的氣候,因此,對於我來說,這個城市,在環境上還算是很好適應。終於在前幾天決定要去仙臺了。遇到了一個能給進入其研究室機會的教授,從他的郵件裡看出面談一次的想法。於是,約了時間。根據日本的禮節,第一次去見教授,必須得穿的非常正式,於是我接下來趕緊去御徒町買了雙皮鞋,配上國內帶的正裝,並且順路在上野站買了去仙臺的新幹線的車票。
Step2(新幹線):日本的新幹線挺舒適,但是沒有國內的高鐵速度來的快,然而價格卻是國內的5倍左右。從東京上野站去宮城縣仙臺站86分鐘的路程,價格是10990日元(單程約630RMB,乘車券+特急券)。國內從杭州出發去南京,86分鐘的高鐵120RMB(單程)。我搭乘的新幹線叫做はやぶさ17號。途中只停靠大宮一個站,然後北上,經過福島,最後到達仙臺站。關於福島這個城市,我之前確也沒想過會來到,甚至哪怕是經過。說道福島,自然聯想到前些年的核洩漏事故,不過之前據朋友介紹,說福島市區輻射劑影響很小,福島核電站在海邊,只有很小的區域(僅囊括幾個村鎮)是無人危險區,福島市區離得很遠,宮城縣仙臺市更遠,所以,其實也沒有什麼可緊張害怕的。
Step3(仙臺市):說到仙臺這個城市,從我國著名作家魯迅先生求學歷程到近年的旅遊熱潮,乃至建築系學生的霓虹國朝聖所之一,容易聯想到的地點我簡單列舉幾處:1.魯迅先生的母校東北大學;2.仙臺媒體中心;3.大崎八幡宮;4.宮城縣美術館
日本這裡的旅館check in的時間是下午的三點。我12:20左右抵達,就先去東北大學確認下教授研究室的位置,為明天的面試踩踩點,做好準備。出了仙臺站(為什麼車站邊女生都好可愛),馬上進入仙臺的地下鐵。查看仙臺市的地鐵地圖,以仙臺站為城市中心,只有南北、東西兩條地鐵線,比起東京,仙臺確實小了太多。朋友介紹說,仙臺和東京的城市氣質、功能布局非常像,儼然就是一個縮小版的東京。
Step4(東北大學):東北大學有青葉山、片平、星陵、川內四個校區。我要去的研究所位於青葉山校區。地鐵裡學生居多。跟我一起出站的都是東北大的學生和老師吧。青葉山車站就在校園裡面,出站就是學校的平面導向圖,這個校區規模已經很大了,工科、情報、農學、理學等等都在這個校區。研究所非常好找,進入一樓大廳就有各個樓層的平面圖、各個教授的辦公室所在位置的信息。到教授辦公室門口轉了一圈確定位置就走了。
Tohoku University東 北 大 學Main Enterance and Guide Map of Tohoku University
Faculty of Engineering in Tohoku University
在東北大學工學部的教授中有著名學者五十嵐太郎先生,他日本著名新銳建築史學家、建築評論家、策展人,東京大學博士,日本東北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科都市・建築學專攻教授,仙臺School of Design教師。曾擔任2008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日本館總策劃,2013年愛知藝術三年展藝術總監。主要著作有《終結的建築/開始的建築》(2001年)、《關於現代建築的16章》(2006年)(中文版已出)、《現代日本建築師列傳》(2011年)等。由其擔當主編的著作有《建築師的畢業作品訪談》(中文版已出)系列。
Scenes in Tohoku University
Sendai Mediatheque仙 臺 媒 體 中 心Sendai Mediatheque by Toyo Ito
Step5(仙臺媒體中心):下榻的旅館就在仙臺媒體中心的斜對面。從地鐵站出來走個15分鐘,從羊腸小道拐出,到定禪寺路。定禪寺路是仙臺市的一條主幹道,綠樹成蔭,樹的後面就是仙臺媒體中心。仙臺媒體中心(Sendai Mediatheque)是伊東(1965年伊東從東京大學畢業後進行建築設計實踐)第三十個實踐年頭1995年開始設計的。它歷時6年,終於2001年落成。這座21世紀的建築新類型,是伊東獲得2002年金獅獎的重要作品。在2011年的海嘯侵襲中仙臺媒體中心的非常規主體結構依舊無損,證明自身經受住了時間與事件考驗。伊東更是因此號召建築師們為災民設計「共有家園」,傳遞建築師的社會責任感。仙臺媒體中心是伊東設計生涯全新航程的起點,也是他之後設計生涯的創作寶藏。
Sendai Mediatheque by Toyo Ito
這張草圖同時也包含了伊東對現代性場所的思辨。戰後的仙臺幾乎被夷為平地,而重建過程中大量現代建築「樓房面積大、堅固,其門窗似乎都是用打孔機在大樓正立面打出來的」,而這種建設所形成的城市空間是毫無場所可言的,因此,仙臺媒體中心的使命之一就是要創造場所。「比如,在某一空間樹立了多顆柱子等,正是由於柱子的存在破壞了原有的單調性,產生了不同的場所。每顆柱子周圍都形成以柱為中心的同心圓空間,多顆柱子的同心圓就像波紋一樣相互交錯重疊,描繪出場所內的一組組等壓線。如果空間連續的話,柱子也會產生流動性的『場所』。
在「海草魚缸圖」中伊東註明了「清一色的平臺、浮動的海草式的柱子、銀幕般立裡面」等於結構相關的信息,縱然佐佐木睦朗看到草圖後感到震驚,卻依舊認為「如果不是荒謬,再難的問題也會有答案」 。然而與海草般遊曳的流線姿態不用的是,佐佐木在綜合思考柱子形態以及保持樓板薄度之後,其轉換為竹子的形態——他說,「竹有竹節,樓板(與柱子的交界處)亦是如此」。
Osaki Hachiman Shrine大 崎 八 幡 宮Osaki Hachiman Shrine大崎八幡宮是仙臺第一守護神社,是坐落在蒼綠杉木樹叢中的具有400年歷史的神社。平安時代,坂上田村麻呂為祈求武運長久,將武門守護神「宇佐八幡宮」迎請至現在的巖手縣水澤市,創建了「鎮守府八幡宮」,1607年由伊達政宗遷至現所在地,創建了大崎八幡宮。神社大殿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權現造」,以黑漆塗色為基調,施以豪華的金箔貼面、鉛白色飾金具,作為將桃山建築樣式保存至今的珍貴建築被指定為國寶。另外,建於神社大殿前的木製長地板使用了與大殿形成對照的素樸原木,被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神社院內另外還保存了歷代仙臺藩主奉造的很多建築。毎年1月14日舉行已延續300年的「松焚祭」。松焚祭是收集正月附近鄉村裝飾的「門松」(正月裝飾門前用於迎接年神的松樹枝)、「注連繩」(正月掛在門前用於驅邪的稻草繩)進行焚燒奉神的送走正月的儀式,右手持鍾、左手提燈籠的3000多半裸裝扮男女,為祈求無病息災、生意興隆來此參拜,作為森林之都仙臺的冬季風物詩在全國知名。
Step6(仙臺市的御朱印和御守):御朱印對很多日本人來說都不是特別熟悉,日本國外的人更是對其知之甚少。難得跑出東京來到一個新的城市,熱衷於收集御朱印的我來說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就算是明天有面試這樣重要的事也暫且一放,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御朱印是指授予寺院參拜者的憑證。在日本觀光時,通常在寺廟或者神社購買朱印帳來收集,可以說既是一種宗教性質的憑證,也是一種有紀念意義的收藏品。簡單地圖上看了下有名的神社、寺廟的位置,就動身前去參拜。
御守就是是護身符,平安符的意思,是日本人的護身符,屬於日本文化。宗教中意思是護身符,在日本眾多的修法中,系屬於日本人的巫術文化系統。在日本,御守是願望的象徵。御守最早用來闢邪和解除厄運,逐漸衍生到交通安全、安產、良緣、學業、健康等方面。早期,神社的神官們把所奉神明的名字寫在木板或紙片上,再裝到小布袋裡,出售給前來參拜的信徒們。
現在,日本人尤其是每年都會購買更換御守。比如升學或比賽前夕會購買合格、或勝利御守り,懷孕期間會購買安產御守,孩子出生後會購買子供(子女)御守,老人過生日會購買長壽御守り,談戀愛會購買(結緣)或良緣御守り等等,大家都用他來饋贈親朋以表達自己的祝願,或是寄託希望、緩解考試或比賽前的壓力等等。御守り可以佩戴在衣服上,掛在車裡,也有的綁在包包上或是放在包包內,各種形式因人而異。御守已經成為日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物品.。
Step7(仙臺市閒逛):來仙臺必吃牛舌。有點小貴。青葉通一番町附近晚上拉客的xx太多了。害怕。補充上一些遊覽的雜圖。
Step8(與教授的面試):面試是我此行的重點,放在最後來壓軸。事先約好的11點面試,10點我就在研究所對面的公共自習室裡做準備。面試主要的難點還是研究計劃書的內容,爭取在最後的時間裡列一列提綱,應對面試的關鍵點。10點55分,我在研究室的門口,碰巧遇到研究室的助手,她帶我進研究室見教授。教授在研究室內自己的辦公室裡,看到我來了,從座位上抓起自己的小西服套上走了出來,幾句寒暄,我送上自己帶的土特產(龍井茶+小點心),得到教授允許坐了下來。這是我第一次與教授面談,從自我介紹開始,之後表達了我想成為教授的研究生(學部研究生)的願望。教授先是遞上了他的名片(期間助手遞上茶),然後跟我說要進入他的研究室有兩種途徑:1.學部研究生2.ビジティング‐フェロー(Visiting Fellow,派遣研究員,可以隨時入學,教授希望我申請這個)。於是我一再強調我要成為研究生的願望,教授說OK的。
然後我馬上把申請資料的截止日期的事情跟他說了,教授眉頭一皺,馬上就給工科教務科打電話確認時間,是6月10號。只要在六月十號之前把材料(出願資料)寄到就行。況且我已經有在留資格,不需要申請了。還有一個重要的資料審查叫做學內審查(教授會,現在幾乎每個學校都有了,最著名的就是京都大學的AAO制度)。面試當天是周二,周三就是教授會,然後出結果。
資料提交之後,教授讓我重新填寫出願書等一些資料的電子版交給教務處。填寫過程中教授問了我一些問題,大抵上是三方面問題:為什麼要選擇來日本學習不去美國學習;你是怎麼知道我的;覺得日本生活如何。
由於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城市規劃、地域防災方面,我之前自己已經讀了一些日本城市防災學的資料,我也把這些資料帶著給教授過目,以表我的決心。之後我簡單問了一下修士考試、研究生旁聽制度的問題,教授說我研究室是偏構造方面的研究(非建築設計方向),具體的考試資料官網上有,可以去旁聽本科的課程。
教授後來跟我聊了聊2008年四川大地震的情況,還從研究室翻出一本中文版的防災學的書。還跟我說現在學校裡有很多中國學生,國際化程度很高。他的研究室裡還有哈佛大學的學生,法國大學的學生,讓我做好準備,可以多多交流學習。最後,關於研究室學生的軟體要求方面,除了100%的Mac系統和建築常用軟體之外,GIS是必須要掌握的。長達一個半小時的面試很快過去了,我感覺自己還是很幸運的,全程對話基本無障礙,臨走時我提出希望和教授合影的願望,他也欣然同意。走出研究室,就此面試環節over。
Oath of Tohoku University
School Timetables of Tohoku University
Step9(回到東京):乘上はやぶさ24號回到東京上野站。繼續等待教授以及教務處的通知。最後,祭出回到東京時候有幸參加的安藤忠雄和伊東豐雄的座談會現場。
以上,よろしくお願いいたします。
———— MarukoStudio ————
往期文章:
凝視下的幻境與真實 - 今敏 Satoshi Kon
請回答1988 - 「鄰裡」的緣起與遺失
第四革命紀元 - Achim Menges & ICD的實踐
Maruko港島漫遊 · 夏の伊始
Classic Revival to Rationalism - 古典復興到理性思潮
Design Anthology Unit 10
歸於原初 - Aldo Rossi
納粹時代的烏託邦之舟 - 朱塞佩·特拉尼
跨越七海的「梵歌」 - 多西&柯裡亞
「前線報告」 - Archigram 建築電訊派
靈與器 - 《攻殼機動隊2 - 無罪》中的思想源頭與哲學思辨
斯坦因別墅 Villa Stein 的內向秩序
庸碌中異化 - 解讀文藝作品中的反烏託邦意向
"與神對話" - 神聖空間研究
希式遊戲 - 《後窗》& 建築拼貼
「紙上建築」 - 建築師的烏有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