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晉-
惠州KEEP UP品牌負責人
廣東省滑板隊教練及領隊
作為街頭文化的鼻祖,滑板的重要性和觀賞性都名列前茅,也讓不少喜愛街頭文化的年輕人們趨之若鶩。
尤其是滑板被列為奧運競技項目後,一大批滑板節目應運而生,滑板品牌的走紅,關注滑板的群體都在不斷增長,滑板的世界在不斷擴張,滑手的數量也在不斷攀升。
對於國內的滑手來說,他們正在嘗試以滑板重塑自己的身份,滑板依舊是他們追逐自我的一種方式,他們認為只要熱愛滑板,就沒有什麼能夠阻擋自己腳步。
很顯然,阿晉就是其中之一。
200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阿晉在廣州烈士陵園看到一個男生在玩著滑板,那個男生當時和他穿著同款的鞋子,一塊簡單的滑板,被那個男生踩在腳下,從最高點向下墜落,又從地上一躍而起,做出各種花式動作,在男生的旁邊還圍繞著攝影師和幾個女生。
那時候,阿晉覺得,穿著這雙鞋子如果不玩滑板這麼帥的運動,似乎有點浪費了,他也想要像那個男生一樣,踩著滑板,在刺激的環境中與地面死磕,來一場充滿高度和深度的較量。
夢想的開端就始於這一次偶然的相遇,一次平平無奇的撞款球鞋,但不凡的是,被這個運動所觸動的那顆夢想的種子。
"那你練習滑板的時候,有什麼經歷是最讓你難忘的?"
"有啊,有一次受了很嚴重的傷."
那一次受傷,是讓阿晉至今回憶起來既難忘又哭笑不得的經歷。
在他訓練的時候,由於不小心的動作失誤,他從滑板上摔了下來,被送到醫院去做檢查。當醫生告知檢查結果不太樂觀的時候,他腦海裡只有急切的一個想法:「剛剛那個動作,我不失誤的話,一定能完成的。」
於是,他向醫生問出了那句話,那一句,讓他至今回想起來都會覺得哭笑不得的話。
「醫生,我什麼時候可以回去繼續玩滑板?」
在許多人的眼裡,滑板似乎與危險並行,但無可否認的是,滑板的精神,一直不斷的影響著每一個包括阿晉在內的滑手。
跌倒了,別害怕,站起來。
"當初為什麼會創辦KEEP UP呢?"
"當初,我是去鼓勵一些年輕人去做這個品牌的,
機緣巧合之下,就被我接手下來了。"
最開始的時候,阿晉並不打算自己去做KEEP UP這個品牌的,他覺得可以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年輕人。
於是,他鼓勵了一些年輕人去做KEEP UP,希望通過KEEP UP 能幫助到更多喜歡滑板的人,也能通過KEEP UP讓那些年輕人擁有一個更廣闊的平臺和跳板。
阿晉幫他們找到了店鋪,也設計了LOGO,確立了KEEP UP的品牌。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合作的年輕人們,他們因為個人原因,選擇了退出KEEP UP這個品牌。
阿晉也不願意讓自己心血就此夭折,於是他選擇獨自接手下來,把KEEP UP這個品牌和品牌理念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能否給夢想投身滑板事業的年輕人一些建議?"
"自由一點,不要害怕失敗,好好滑"
他認為滑板是一個很自由的運動,滑板文化也是很自由的文化,喜歡滑板的年輕人不要為了學會什麼動作才去玩滑板,不要因為一個動作的失敗,而害怕,而退縮,不要想太多,好好滑,想玩什麼就玩什麼。
不管是訓練而受傷,還是KEEP UP的建立,其實在阿晉身上,我們能看到滑板這個文化的精神縮影——自由,堅持,跌倒重來。
我堅信的是,滑板精神影響的不僅僅是阿晉一人,還有更多和他一樣熱愛滑板的滑手們,也恰恰是這些滑手,這些熱愛滑板的人,讓滑板這個運動變得更加的富有魅力。
玩滑板的人,敢跳敢摔敢玩,也不怕失敗!
Q&A:
「你是怎麼看待33#青年公路街區的?」
「我更希望他成為惠州青年文化的創造中心和輸出中心。」
採訪的最後,我們問了阿晉對我們33#青年公路街區有什麼看法,他笑了笑說:「對於普通人,33#可以作為感受惠州青年文化的地方,我更希望33#街區能成為惠州青年文化的創造中心和輸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