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世界-貓科圖鑑

2022-01-16 原罪與救贖

貓科動物中知名的成員有包括如獅子、老虎、豹和美洲豹等大貓,以及其他如美洲獅、獵豹、猞猁、獰貓和短尾貓等貓亞科動物。

這些動物生活在自然世界中,現今大部分物種的生存受到棲息地被破壞和因為寵物貿易而盜獵的威脅,生存前景堪憂。

雪豹大型貓科動物,珍稀瀕危,在中國也被稱為「艾葉豹」、「荷葉豹」、「草豹」,因終年生活在雪線附近而得名,外形似虎,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貓科動物。

體長100-130釐米;尾長80-100釐米;體重45-55公斤。

雪豹是中亞和南亞山地的特有物種,分布為斑狀分布,常棲於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地區。分布面積廣達123萬平方公裡,跨越中亞的12個國家,歷史上也曾在緬甸有分布。具體而言,其分布於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等前蘇聯的中亞各國、蒙古、阿富汗、印度北部、尼泊爾、巴基斯坦、克什米爾等地,以及中國的西藏、四川、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內蒙等省區的高山地區

這些地方大多為沒有人類居住的地區,僅生長著極少的高山墊狀植被。在平原地區偶爾也有蹤跡。

 是亞洲的特有物種,有「百獸之王」之稱。虎分布的範圍極廣,從外興安嶺針葉林到開闊的草地到熱帶沼澤都有。它們的領地觀念十分強烈,會劃分屬於自己的地域範圍,而且是獨居的。它們通常需要大面積的棲息地,以滿足相當的獵物數量。伴隨這一事實而來的是,其對棲息地的偏好與地球上部份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相重疊,從而導致了與人類利益的嚴重衝突。殘存的虎雖多受到政府保護,但非法捕獵仍屢禁不止。棲息地喪失和遺傳多樣性下降亦是其巨大威脅。

 體呈黃或橙黃色,全身布滿大小不同的黑斑或古錢狀的黑環,所以又名金錢豹或花豹。是少數可適應不同環境的貓科動物,可生存於多種多樣的環境,包括森林、灌叢、熱帶雨林、山地、丘陵、平原、乾旱地、溼地、甚至荒漠等。豹是敏捷的獵手,身材矯健,動作靈活,奔跑速度快。既會遊泳,又會爬樹。

在中國境內,豹主要生活在有森林的山地中,也有的豹生活在丘陵地帶。

獅子 或稱獅,俗稱獅子(古稱狻猊/狻麑),被人稱為「草原之王」。是一種生存在非洲和亞洲的大型貓科動物。

其雄性的鬃毛是其特徵之一,與大部分貓科不同,更類似於大型犬科為群體生活。是以雄性為主的群體,一個獅群主要由互相之間有親緣關係的雌獸組成和少數的雄獅組成。

今天絕大多數獅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撒哈拉沙漠以北的獅於1940年代滅絕。 21世紀時在亞洲的獅幾乎全部消失,只有在印度的一個自然公園還有少數倖存。

美洲豹 食肉動物,也叫美洲虎,為西半球最大型和最強健的貓科動物。

體長為112-185釐米;尾長45-75釐米;體重65-130千克。

美洲豹主要分布在墨西哥至中美洲大部分地區,南至巴拉圭及阿根廷北部。

自20世紀初開始就已在美國消失(地區性絕種)。雖然如此,一些美洲豹的族群仍然很可能存在於美國一些未被觀察的地區,包括南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甚至德克薩斯州。

雲豹 體色金黃色,並覆蓋有大塊的深色雲狀斑紋,因此稱作雲豹。只分布於亞洲的東南部,從最西部的尼泊爾開始,一直向東到臺灣,包括緬甸和中國秦嶺以南;往南則從印度東部、中南半島開始,一直向南到馬來半島。

體長70-106釐米,尾長70-90釐米,肩高60-80釐米。它們的牙齒也與眾不同,犬齒的長度比例在貓科動物中排名第一。

巽他雲豹 是一種分布在婆羅洲和蘇門答臘地區的貓科動物,早前一度被視雲豹的亞種,直到2006年,遺傳學研究才發現兩者的遺傳差異頗大,分析認為巽(xùn)他雲豹和亞洲大陸的雲豹已有百萬年的生殖隔離史,因而將其提升為獨立物種

雲貓 又名紋貓,主要分布在亞洲南部,包括印度北部、尼泊爾、婆羅洲、蘇門答臘、汶萊、中國雲南。

體長45-62釐米,尾長35-55釐米,重量2.4-3.7公斤。身材修長,有著極長的尾巴,腿短和腳掌大。

慄貓 又稱婆羅洲金貓,與亞洲金貓的關係密切。棲息於婆羅洲多石的丘陵地帶,靠近濃密的熱帶叢林。

曾被認為是金貓的亞種;但對1992年標本的血液進行的基因分析表明,它是一個新的物種。

亞洲金貓 也叫金貓,是一種中等體型的貓科動物,體長90釐米,尾長50釐米,體重在12-16公斤之間。體毛多為棕紅或金褐色,也有一些變種為灰色甚至黑色。

分布在亞洲東部和南部的廣大地區,包括中國的華南、西藏以及尼泊爾、印度、東南亞等地。喜歡棲息於山巖之間的森林中,在落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及熱帶雨林裡都能見到金貓的身影。

非洲金貓 又稱原貓,分布在西非和中非的熱帶雨林地區。主食嚙齒類動物、爬行動物、鳥以及小型哺乳動物,有時候也會襲擊家禽家畜。

體長61-100釐米,肩高大約為39-55釐米。

藪貓 是產於非洲的中型貓科動物,主要棲息地是非洲大草原,有時也出現在山地。狩獵大多是在夜間,食物基本上是嚙齒類動物,但它們有時也捕食野兔、蹄兔、鳥類、爬行類、昆蟲、魚和蛙。

體長59-92釐米,尾長20-45釐米,肩高54-66釐米。體型修長,腿長而尾短。

獰貓 分布於非洲大部分地區,阿拉伯和安納託利亞半島,哈薩克斯坦和印度中部。最著名的特徵在於其長且濃厚的黑色耳朵,成簇的毛髮可以精確地確定其獵物的位置。

體長60-92釐米,尾長23-31釐米,毛髮有許多種顏色:有酒紅色、灰色和沙灰色。

虎貓 又名美洲豹貓,生活在在熱帶森林、紅樹林、沼澤和熱帶稀樹草原,在夜晚活動,具有領地性。

體長可達100釐米,尾長45釐米,體重10-15千克。

長尾虎貓 是原住在中美洲及南美洲的貓科動物,喜歡棲息在雨林的深處,獨居及夜間活動。它們主要吃細小的哺乳動物、鳥類、蛋、蜥蜴及樹蛙。它們也可能會吃草及其他植物,來幫助消化。

體長45-80釐米,尾巴長33-51釐米,重量3-9公斤。

草原貓 是一種分布在南美洲中西部草原上的貓科動物。

體長56-67釐米,尾長29-32釐米,體重3-7公斤。體毛顏色多為灰色,黃色和暗褐色,並有暗褐色的條紋。

山原貓 又名南美山貓或安第斯山貓,只生活在秘魯、玻利維亞、智利及阿根廷安地斯山脈的高山上。

體長57-64釐米,尾巴長41-48釐米,體重4-5.5公斤。

小斑貓 分布於南美洲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哥倫比亞,秘魯,巴拉圭,厄瓜多和烏拉圭。

體長38-59釐米,尾長大約32釐米,重量2-3公斤。

林貓 生活在南美洲西南的狹長區域裡,智利中部和南部,以及阿根廷的部分地帶。棲息在雨林、落葉林、灌木及針葉林中,擅長攀爬,是夜行動物。

是美洲最小的貓,體長37-55釐米,重量2-2.5公斤,尾巴短而毛髮濃密。

喬氏貓 分布在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脈、潘帕斯平原。主要棲息於開闊的林地或灌木林,也會出現在沼澤地區,很少爬樹,獨居。

體長60釐米,尾長31釐米,重2-4公斤。

短尾貓 屬於猞猁屬,是分布在北美洲的一種貓科動物,分布在加拿大南部、經過美國,南至墨西哥的瓦哈卡州。短尾貓有特強的適應力。它們喜歡生活在落葉植物、松柏門、或混合的林地,但不像其他猞猁屬的物種般要依賴森林。

全長70-120釐米,肩高36-38釐米,重7-14公斤。

加拿大猞猁 主要生活在北美洲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北部森林中。此外,在美國的蒙大拿、愛達荷以及華盛頓州也有大量分布。捕食對象包括野兔、嚙齒類和鳥類,有時也會襲擊較大的動物,比如鹿。

體長76-106釐米,肩高48-56釐米,重量:5-17公斤。

歐亞猞猁 是一種產於歐洲和西伯利亞森林的中型貓科動物,一般直接稱猞猁。棲息於多巖石的森林中,主要在夜間活動。

體長85-105釐米,尾長20-31釐米,重量20-30公斤。

伊比利亞猞猁 又稱西班牙猞猁、南歐猞猁,分布於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上,主要居於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多山森林地區,被生物學家認為是世界上數量最少的貓科動物之一。

體長60-100釐米,尾長8-19釐米,肩高40-50釐米。

獵豹 又稱印度豹,是貓科動物的一種,也是獵豹屬下唯一的物種,現在主要分布在非洲與西亞。同其它貓科動物不同,獵豹依靠速度來捕獵,而非偷襲或群體攻擊。

體長為112-135釐米,尾長60-80釐米,肩高70-90釐米,體重35-72公斤。

細腰貓 分布在墨西哥、中美和南美。棲地於靠近流水源頭的低地灌木地帶,其獵物有魚、小型哺乳動物、爬蟲動物和鳥類。

體長50-77釐米,尾長33-61釐米,重量4.5-9公斤。

美洲獅 又稱美洲金貓、山獅,是棲息於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的食肉目貓科動物。善於遊泳和爬樹,也善於奔跑,每小時能跑53-64公裡,跳躍能力極強,能從12-13米高的樹上或懸崖上跳下。

體長為100-160釐米,肩高66-76釐米,尾長52-82釐米。美洲獅是除獅子以外唯一單色的大型貓科動物。

兔猻 是一種生存在中亞的貓科動物,為貓科兔猻屬的唯一物種。居住在海拔4000米的亞洲草原上。它在夜晚活動,捕捉的獵物有齧齒目、鼠兔和鳥類。

體長46-65釐米,尾長21-31釐米,重量2.5-4.5公斤。

鏽斑貓 又稱鏽斑豹貓,分布在印度南部及斯裡蘭卡。主要棲息在熱帶森林及草原,夜間活動的,半棲於樹上,主要吃齧齒目、鳥類及蜥蜴。

體長35-48釐米,尾巴長15-25釐米,重1.5-2.8公斤。

扁頭貓 又稱扁頭豹貓,分布在泰國南部、馬來西亞、汶萊及印尼的森林。它們因失去棲息地及汙染而瀕危。

體長41-50釐米,尾長13-15釐米,重量1.5-2.5公斤。

漁貓 主要分布於中南半島、印度、孟加拉、斯裡蘭卡、蘇門答臘和爪哇島。居住於河流、溪流、蘆葦溼地及紅樹林溼地等淡水資源豐富區域,極擅長遊泳和潛水。其生性兇猛,敢於攻擊體型比自己大的動物,主要獵物之一是魚類,包括大概10種,同時它也會捕食其他水生生物,包括蛙類、淡水龍蝦、螃蟹、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等。

體長65-85釐米,尾長25-30釐米。

豹貓 分布地包括印尼、菲律賓、婆羅洲、中南半島(緬甸到越南)、中國、朝鮮半島、俄羅斯遠東地區、印度、巴基斯坦等。

主要棲息在森林與雨林地帶,通常為距河道較近的潮溼區域。豹貓擅長爬樹,也能遊泳。它們是夜行性動物,是肉食性動物,捕獵很多小型生物,包括哺乳動物、兩棲動物、蜥蜴、鳥類、昆蟲。北方的豹貓也吃野兔,也會吃草、蛋和水棲動物作為補充食物。

叢林貓 分布於亞洲(中西部)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雲南等地。多見於沿河、環湖邊的蘆葦或灌叢、海岸邊森林、或具有高草的樹林、田野。

體長60-75釐米,尾長25-35釐米,重量7-13.5公斤。

黑足貓 分布在非洲的南非、納米比亞、波札那及辛巴威。棲息在乾旱的半沙漠及大草原,獨居及夜間活動,主要獵食齧齒目及細小的鳥類。

體長36-52釐米,尾巴長13-20釐米。

沙貓 又稱沙漠貓,生活在非洲和亞洲的沙漠中,夜晚出去狩獵,以老鼠,蜥蜴,和昆蟲為食。

體長大約50釐米,尾長30釐米。體毛呈沙黃色,身上有淡暗色的條紋,有時基本上看不見。

荒漠貓 在中國分布於新疆、青海、內蒙古、甘肅、四川、寧夏、陝西。在國外僅分布於蒙古。

棲息於荒漠、山林邊緣、高山灌叢和高山草甸等地帶。晨昏夜間活動,性孤僻,主要以鼠類、鼠兔、旱獺、鳥類等為食。

野貓 或稱斑貓,原生於歐洲地區、亞洲西部,以及非洲。會獵捕小型哺乳類、鳥類,或是其他體型相仿的動物。家貓的野生種親戚是野貓,家貓和野貓是否屬於分別的物種仍然有著許多的爭議,但現今大部分的分類都會將其視為不同的物種。

體長50-75釐米,尾長21-35釐米,重量3-8公斤。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郵  箱:iltaw_tg@sina.com

感謝大家的支持

讓我們做得更好 走得更遠

相關焦點

  • 「北京生物圖鑑」開始連載,第一期:野生貓科動物·豹貓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北京生物圖鑑」開始連載了!能帶你了解到很多平時不常見的動物。北京市生態環境局首次開展全市域、多類群生物多樣性調查你見過豹貓麼?它是北京市的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主要生活在山區森林地帶和林緣村落附近,是北京現存唯一的野生貓科動物。
  • 動物世界9大罕見貓科動物,認識三種以上算高手
    動物世界9大罕見貓科動物,認識三種以上算高手!
  • 貓科動物:奇妙的動物家族
    貓科動物都是神經質的美人,本片講述了一千多萬年的貓科進化史,各種大小喵全體開掛,既有神級技能
  • 世界上最強大的三種貓科動物,西伯利亞虎體型最龐大
    全世界的動物種類繁多,在陸生動物中,貓科動物堪稱最頂級的捕食者。野生的貓科動物各個都是捕獵能手,出色的爆發力和攻擊力是它們得天獨厚的優勢,少有動物是它們的對手。地球上的野生貓科動物非常多,而人們熟悉的獅子、老虎與豹子則是貓科動物中當之無愧的「三巨頭」。
  • 誰是貓科動物中最驍勇的戰將,誰是貓科動物的終極王者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三種來自不同地域的貓科動物,它們是怎麼守護家園,佔領地盤,爭奪地域的。在非洲、亞洲和美洲大型貓科動物都以善戰聞名。它們不怕交鋒,不怕戰鬥,無論數量、氣勢,還是體型,都佔上風,它們為了食物和繁殖權殊死搏鬥,誰是貓科動物中最驍勇的頂級戰將,它們將在大自然賦予它們的生存環境下進行殊死之戰。
  • 大型貓科動物有哪些?現存7種大型貓科動物體重概況
    按照目前公認的分類標準,大型貓科動物只有7種——虎、獅、美洲豹、豹、美洲獅、獵豹、雪豹。其中5種為豹亞科,2種為貓亞科。2017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貓科專家組將貓科動物修訂為2亞科、8世系、14屬、41種、80亞種。
  • 「山貓」指的是哪種貓科動物?
    我們經常聽到「山貓」,它到底是哪種貓科動物呢?下面我給大家總結一下可以被叫做山貓的貓科動物有哪些。短尾貓:狹義的大山貓短尾貓俗稱「大山貓」,這個名字在科教頻道的《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等節目中很常用。
  • 為什麼貓科動物打不過棕熊?
    在人類世界中,有一個成雨:四兩撥千斤,意思是只要用對技巧和方法,即使是小力也能勝大力。但是在動物世界中遵循著一個基本的原理:質量為王。體型較大的動物,不僅可以獲取更多的能量,而且還能夠抵禦天敵的攻擊。比如:大象,即使是成群的獅子,或者是獵豹都不敢去攻擊食草動物大象。
  • 熊竟然是犬科動物,鬣狗是貓科動物?那為何說貓科體型比犬科大?
    又比如非洲鬣狗,它是屬於貓型亞目,但它並不屬於貓科。這裡稍微跑題一下,介紹一下鬣狗。鬣狗雖然名字上有個狗,但是其實他是屬於貓型亞目,從動物譜系這個學科來看呢,更接近於貓科和靈貓科,但是從形態和習性上,就更接近於犬科。在這裡小編再開個題外話,說一下貓科,犬科和熊科,以及他們的爪子形態。
  • 聞啼鳥薦影 | 多樣的貓科動物——BBC紀錄片《大貓》
    然而貓,這種可愛、高冷還不時賣萌的物種,他們的家族——貓科動物們卻是全世界最高等的哺乳動物,貓科動物遍布南極洲外所有大陸,從熱帶雨林到西伯利亞冰原,從非洲草原到喜馬拉雅山脈,他們是自然界的終極獵食者,2018年BBC的年度紀錄片《大貓》將帶你走進野生貓科動物的世界! BBC紀錄片——《大貓》幾乎所有貓科動物都是獨居的,只有一種例外,那便是獅子。
  • 黑豹--大型貓科動物的黑化個體
    其分布於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等地,屬熱帶溼潤森林動物。黑豹耳短,尾長70~95cm,體重50~55kg。黑豹,其實就是廣義上被統稱為「豹」的大型貓科動物的黑化個體——而不是亞種,更不是單獨的物種。據估計,全世界目前大約有50萬隻豹子,種類大約為22種,其中一些已瀕臨滅絕,因此能見到豹的機會不多,黑豹更是難得一見。黑色變異個體與正常的豹形態無異。
  • 世界上「最致命」的貓科動物:綽號「蟻虎」,捕獵成功率不輸獅子
    黑足貓是生活在非洲南部的一種小型貓科動物,儘管在現實中我們很難見到它,但通過網絡,這種小身板、大眼睛、圓耳朵的「小花貓」還是俘虜了一大批粉絲。關於黑足貓,你都知道多少呢?它們到底有多小?它們的腳真的是黑色的嗎?它們真的是世界上最致命的貓科動物嗎?一起來了解下吧!
  • 為什麼只有大型的貓科動物,而少有大型犬科動物?
    提及貓科動物,我們能馬上想到常見的家貓、老虎、獅子等,貓科動物甚至還有貓亞科和豹亞科兩個亞科,可以說貓科動物的數量眾多。並且它們之間除了體型上的差距,就連習性也比較接近,大多都是雜食性,喜歡獨居。而再提及犬科動物,或許我們第一時間只會想到狗和狼,當然它們也有類似貓科動物一樣顯著的特點:擅長奔跑,喜愛群居,且嗅覺靈敏。
  • 在貓科動物中,最敏捷的一類,它們也是世界上最靈巧的動物之一!
    在眾多的貓科動物中,獅、虎、豹是著名的三大「獸中之王」。不同於僅有一個物種的獅(唯一身上沒有斑紋的貓科動物)和虎(身上有黑色斑紋),世界上以豹為名的動物有金錢豹、雪豹、美洲豹、雲豹和獵豹等5種(身上有均黑色的斑點)。
  • 貓科動物種類大全:八大家族,40種野貓
    貓科動物既優雅又迷人,現在人們雲吸貓的對象已經不僅局限於家貓了,野生貓科動物也紛紛變身「網紅」。然而世界上的野生貓科動物有40種左右之多,即使資深貓科愛好者也很難叫出所有貓科的名字。今天動物志按演化的順序,給大家全面介紹下現代貓科的8大家族。
  • 老虎是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那麼狼群在遇見老虎會害怕嗎
    老虎是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那麼狼群在遇見老虎會害怕嗎 2020-09-08 14
  • 你知道全世界有多少種貓科動物嗎?
    要知道,貓科中的大部分動物都行蹤飄忽、易受驚嚇,出了名的難拍攝,以世界上最小的貓科動物——鏽斑豹貓為例,它生活在斯裡蘭卡的熱帶雨林中,僅有成年人手掌的大小,想要捕捉到它的身影是相當不容易。《大貓Big Cats》中的精彩鏡頭,既動靜結合又遠近相宜,不知花費了攝影師多少心血。
  • 它是犬科動物裡面的王者,是唯一一種能叫板貓科動物的犬科猛獸
    導讀:它是犬科動物裡面的王者,是唯一一種能叫板貓科動物的犬科很多人都喜歡大型的貓科動物,而且對大貓們也是如數家珍一樣熟悉,比如老虎的亞種有多少,老虎獅子誰厲害等等。其實小編也一樣,非常喜歡貓科動物,貓科的家族十分龐大,而且實力強悍,顏值還很高。
  • 世界上最大的狼,也是唯一一種可以與大型貓科動物硬扛的狼
    雖然犬科動物和貓科動物在知名度上不相伯仲,但是兩大家族的頂級戰力相比,犬科動物卻完全處於下風。
  • 世界上10種最兇猛的貓科動物排行,4種豹子上榜,獅子只能排第三
    這種說法並不客觀,根據科學家們多年的觀察和研究,他們發現大多數的大型貓科動物並不會主動去吃人。吃人的貓科動物都是不正常的,要麼是養成了吃人習慣,要麼是無力捕殺野豬和鹿只能選擇攻擊人類。主動攻擊人類的貓科動物不到1%。即使是這樣,大型貓科動物也是非常兇猛而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