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仁龍認為中國書法是由中國哲學中物化出來的藝術

2020-12-26 1314書法繪畫工作室

許仁龍,湖南湘潭人,1954年生,屬馬,1978年畢業於中央美院國畫系。許仁龍少有大志,「欲與古人爭一席」;中年遍遊神州,在重彩山水畫方面異軍突起;即近花甲,沉潛於中國傳統文化,尤其在古典詩詞與書法方面著力最深。其藝術崇尚「崇高壯美」,又能耐得寂寞淡泊,勤學苦修,可謂「龍馬精神」。

許仁龍上大學時主要學人物,得中央美院諸位名師教導,如伍必端、劉勃舒、韋啟美、孫滋溪、杜鍵、蘇高禮、靳尚誼、黃潤華等,畢業後在附中教學,因為工作需要,又研習山水、花鳥及工筆畫以及書法,他還反覆研習過中國山水畫史、花鳥畫史、書法史,又對西方文藝復興後的素描作過多年學習,對美學、佛學也用過功,可以說,許仁龍是中央美術學院培養出來的一位中西兼擅、修養全面的藝術家。

許仁龍認為,中國書法是由中國哲學中物化出來的藝術,大寫意水墨畫是由書法中派生出來的,通過書法強勁的表現力,達到中國畫的直抒胸臆,實現大寫意的美學追求。最終達到個人情感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哲學和美學精神的「內化」。

許仁龍所在中央美院,大師雲集,名家輩出,這既給莘莘學子帶來了廣收博採的便利,也給他們帶來了大樹底下難成才的苦惱。有一段時間,許仁龍在創作中,一畫人物就像盧沉,一畫山水就像李可染,這使他十分苦惱。如何在前輩大師的藝術高峰中覓得個人的風格之樹。

許仁龍對山水畫的崇高美的追求,使他的創作題材首選中國北方山水的博大沉雄,但在筆墨技法上還有一個探索的過程,例如1999年他所創作的《古塬夕照》,如同李可染式的整體山水,宏觀有餘,略輸細節。

由許仁龍的創作歷程,我們可以反思中國畫自1980年代以來的現代進程,即傳統與現代的爭論,今天看來,將中國畫的發展簡單地視為傳統與現代的二元對立,既不了解中國畫傳統的博大精深,也不了解現代中國的複雜多元。

相關焦點

  • 表達民族美感的工具——中國建築中的書法藝術
    最早的文字本身就是一幅極其精美的圖案,中國特有的書法藝術是高度發達了的線條美,它表現一種淨化了的意味和美的理想,線條自身的流動、轉折,他們所傳達出來的情感、力量、氣勢、時空感,構成了重要的境界。中國的書法藝術與傳統建築在線條上有相通性,在林語堂先生看來,中國建築是沿著一條與西方完全不同的道路在發展。中國建築主要是尋求與自然的和諧,這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得出來。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論中和美
    本文乃作者陸陸貞好看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在中國的文學藝術中,其基本的美學思想往往與古代的哲學聯繫在一起,儘管古代的哲學思想流派不同,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競相爭鳴,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思想活躍的學術空氣,但縱觀我國的書法理論史,受古代哲學思想影響的莫過於儒
  • 儒家思想如何影響中國書法藝術?
    二、儒家思想影響了書家對生命人格的觀照  在儒家思想「禮」的影響下, 書法藝術的品評「以人論書」 且「首論其人」。在儒家看來,書法藝術與政治倫理、哲學等不同,不能作為一種獨立的意識形態存在,要來自於個人的品格、修行、藝術修養,並受閱歷、學識、氣質、性格等影響。
  • 9位書法大師解密:中國書法秘笈!
    本文,通過書法的「用筆之道」、「結構之門」、「章法之道」、「形神統一」、「氣韻之美」五個元素,匯總9位書法大師經典闡述,逐一解密。一、用筆之道書法作為獨特的傳統藝術,其藝術的物化形態就是用筆來書寫線條,結字造型的。
  • 義大利學者研究中國書法與藝術
    原創 Uni-Italia 留意風向標歐洲研究理事會網站和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網站消息,由博洛尼亞大學口譯和翻譯系研究員阿德裡亞娜·伊齊牽頭的一項關於「中國書法與藝術、傳統與轉型
  • 中和 頓悟 自然:儒釋道思想影響下的中國書法、繪畫藝術
    儒釋道作為具有宗教色彩的思想和宗教實體,它們的哲學及審美思想對中國書畫藝術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幾乎伴隨了中國書畫藝術的整個發展歷程,這三教的精神也直接影響了書畫家們的人格和思想,對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書畫家們的藝術追求和藝術風格的影響極為深刻。
  • 陳永正談中國書法
    我們不必糾纏在概念和定義的紛爭上,議論什麼是書法的時代精神,還是先從書法藝術精神的哲學和美學本體去探討一下。漢字書法,本於中國傳統的哲學。先秦的「陰陽」學說,漢人的「天道自然」理論,魏晉的玄學,唐代禪宗的「頓悟」說,宋儒的理氣之論,明人的心學,都對書法的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傳統書法之所以如此豐富,如此深厚,如此多姿多彩,與中國古典哲學中的多樣化與寬容精神是分不開的。
  • 為什麼說「氣」是中國書法的生命
    在中國的古典哲學中,氣是宇宙之本、萬物之源。道家學說中就把天地中萬物的根源歸於「氣」,講述宇宙萬物的動力來源於「元氣」。生命是由「氣」決定的,世界萬物皆由一團元氣構成,人也是得天地之氣而生,這種生命之氣就必然要表現到藝術作品之中去,成為藝術作品的生命。這種看似玄幻的思想,對中國書法的發展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
  • 從《道德經》解讀中國詩,文,書,畫間與的哲學血脈聯繫
    因此本文通過研究《道德經》與中國藝術各領域的哲學淵源,來充分發掘中國傳統藝術哲學基因,便具有了深刻的時代意義。詩歌藝術與《道德經》動靜結合論"動"與"靜"是中國哲學史上一對重要範疇,首見論於老子哲學。其強調:致虛極,守靜篤。老子認為人應儘量使心靈處於虛空狀態,保持極度寧靜。
  • 蔡元培與中國書法
    蔡元培《自寫年譜》中有「六歲習字,先用描紅法……進一步摹寫墨印或先生範本……再進一步臨寫,是選取名人帖子,看熟了,在別紙上仿寫出來」 。  北大書法研究會是最早的現代大學書法研究機構,它以「昌明書法、陶養性情」為宗旨,學校圖書館提供碑帖供學習觀覽;日常臨習的作業「得由教員隨時選訂成績」。由於北大的地位和蔡元培的推行,類似書法社團當時在南京金陵大學、上海藝專、杭州藝專等大學中頗為風行,為書法教育提供了榜樣。
  • 中書協主席孫曉雲拋出來一個書法敵友論,對中國書法是福還是禍?
    今年新當選的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她提出來一個書法敵友論,網絡上褒貶不一,我卻是從中看到了一些希望。隨著電腦手機的普及,大家寫字的機會越來越少了。毛筆書法更是成了奢侈品。那些人在使用毛筆寫字?孫曉雲分出來八個階層。1,中書協的人。2,大學裡書法專業的老師和學生。3,書法培訓班的老師。4,自媒體書法愛好者。5,退休人員書法。6,農村寫對聯的人。7,江湖書法。8,醜書。
  • 【文藝家風採】尤全生書法藝術簡介
    現為中國金融書法家協會理事、漢中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漢中書法院院長、漢中市書畫院副院長、漢臺區書協副主席、蜀漢畫院副院長、寧夏風情書畫院副院長等。集古鑑今,追求書法線條美之韻律,講究書法創作中的哲理應用,在由技近乎道的藝術道路上,潛心書道,厚積薄發,自居一派。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隸書、楷書和行草書風格。作品多次在國內外獲獎,在我國金融、保險行業曾連續五次獲全國職工書法大賽特等獎和一等獎,曾獲二十世紀全國硬筆書法大賽三等獎和全國第八屆、第九屆硬筆書法優秀獎。大量作品被國內外單位及個人收藏、被國內外畫集刊用,入選中國書畫名人錄和多種書畫名人網。
  • 肖雲儒——中國書法的文化意義
    漢字的點、劃、撇、捺、鉤、方框(圓)和三角的多形態筆法,以及毛筆筆劃的多方向性寫法,這些在別的文字中罕有的特色,為各類線條和幾何圖形大量進入書法鋪就了通道,使得現代逐步發展起來的徒手線藝術、點畫造型藝術、符號化藝術、空間造型藝術的許多觀念,很早就進入了漢字書寫,同步提升了中國書法具象和抽象的雙向表達能力。這也為書法提升為書藝、提升為墨象藝術,或又再度高層次回歸繪畫本體,奠定了基石。
  • 書法傳奇|少年遊 · 中國書法藝術精品展——王之洞
    書法藝術與詩詞之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能夠展示高品位的人格精神與性情志趣。二者歷來關係密切,相互影響、相互激發、相得益彰。通曉書法者,易於領會詩詞之要義,精於詩詞者,亦易會通書之法理。為充分展示當代書法藝術創作風貌,不斷活躍網絡書法藝術氛圍,持續推出書法精品和藝術人才,引導廣大書法家和書法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承續中華文脈,努力攀登藝術高峰,更好地堅守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的創作理念,中原書法藝術中心特別聯合知石藝術館、少年遊網絡科技共同策劃組織了「書法傳奇 ·少年遊」——中國書法藝術精品展,以期為廣大書家和眾多書藝、詩詞愛好者提供一個絕佳的展示機會和良好的交流平臺
  • 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豐收中國·最美農民」書畫邀請展隆重開幕
    2020年10月15日至10月20日,由中國農牧產業聯盟、聖羊農科院主辦,聖陽文化傳媒、聖羊書畫院承辦的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豐收中國·最美農民」書畫邀請展在北京炎黃藝術館隆重舉行。,中國縣城經濟報社副社長梁曦,燕京出版社原社長任德山,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高級專業侯啟泉;參加書畫展活動的有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著名國畫家、中國農牧產業聯盟藝委會主任許仁龍,中國美協理事、河北美協名譽主席趙貴德,中國壁畫學會會長、中央美院教授李林琢,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主席王闊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協副主席孫成剛,中國藝術研究院山水畫創作工作室主任,中國農牧產業聯盟藝委會副主任唐新江
  • 蕭雲儒:中國書法的文化意義
    漢字書寫由具象的圖畫在漫長的歲月中逐級簡化、變異、提升為書法藝術抽象的符號,卻又草蛇灰線,留下了各種象形的印痕。中國書法在發生學領域的這一過程,其實全息著、也發酵著中國文化特有的思維。形與神,在書法中既銜接、又變異,既隔離、又呼應。
  • 朱天曙:不要把中國書法等同於剪紙、舞獅子等類似雜耍的技藝
    問:那麼當代的書法到底缺失了什麼呢?答:我認為,中國書法具備四重品格:技術品格、審美品格、人文品格和哲學品格。現在的書法創作多為技術書寫。很多人技術上是沒問題的,用筆的方法,作品的布局,都已經很好了,但書寫仍然停留在技術層面,缺少文化品格。
  • 李圯書法藝術的寫意性
    書法的「寫法」、「寫意」是互為表裡、互相滲透的,創作主體與時代審美思潮影響著它的發展始終,字體由篆、隸、草、正而行;風格由尚樸、尚韻、尚法、尚意、尚態;法度由積澱、確立、突破到新創;載體由甲骨、青銅鑄件、竹簡、紙帛甚至巖壁……在變動不居之中,一個「意」字,始終引領書法發展至今。可以說中國書法就是寫意書法。
  • 恕我直言,「擬物化」設計才是中國真正的國潮!
    事實上,有宋以來中國的主流審美還是偏向極簡,即使古代商業、文化高度發達的宋朝,帝王的服飾,看上去也極其簡單。圖:宋徽宗中國的哲學是講究中庸,意思是不張揚,內斂含蓄卻又博大精深,因此,把對材質的追求推向極致,一點細微的差異,價值卻是天壤之別。
  • 書法傳奇|少年遊 · 中國書法藝術精品展——張浩
    為充分展示當代書法藝術創作風貌,不斷活躍網絡書法藝術氛圍,持續推出書法精品和藝術人才,引導廣大書法家和書法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承續中華文脈,努力攀登藝術高峰,更好地堅守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的創作理念,中原書法藝術中心特別聯合知石藝術館、少年遊網絡科技共同策劃組織了「書法傳奇 ·少年遊」——中國書法藝術精品展,以期為廣大書家和眾多書藝、詩詞愛好者提供一個絕佳的展示機會和良好的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