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患病後兩次獲捐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都是他!

2020-12-15 湘湘帶你看社會

湖北武漢「80後」女孩胡磊

2014年患上了T母淋巴細胞淋巴瘤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她唯一的希望

她和一名陌生人配對成功並接受了捐獻

然而,兩年後胡磊疑似復發

當初的捐獻者得知後再次挺身而出

幸運女孩成功配型重獲希望

2014年,正處在事業上升期的胡磊,患上了T母淋巴細胞淋巴瘤,查出時已是晚期。醫生說,擺在胡磊面前的只有一條路:造血幹細胞移植。

非血緣造血幹細胞受捐者胡磊:當時就想,這麼大的病怎麼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我爸媽只 有我一個女兒,若輕言放棄,也是不負責任的。

通過中華骨髓庫,找到茫茫人海中與自己成功配型的人,是醫生眼中的最佳治療方案,也是這個血液病患者家庭最大的奢望。

沒想到,不到一周時間,中華骨髓庫就幫胡磊幸運地找到了跟自己配型全相合的供者——黃偉。

配型成功,胡磊看到了一絲生的希望,但她又害怕這絲希望轉瞬即逝。胡磊住院時的一位病友阿姨遇到了悔捐,悔捐者並非陌生人,而是自己的親妹妹。胡磊眼看著病友離世,這件事對她打擊很大。

非血緣造血幹細胞受捐者胡磊:作為患者,我們並不想說一定會有一個人有義務來救我們。可能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去體會那種在萬丈深淵的感覺。但這時候有一個人從頂上牽了一個繩子,能夠給你一絲希望。

「我這一輩子過了兩世」

2014年5月末,在河南工作的接到商丘市紅十字會的通知,告訴他已經與一位患者配型成功。

在國企工作、常年參與河南水上救援志願工作的黃偉,還是河南省紅十字會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服務大隊隊長,同時也是一名優秀的紅十字志願者。

在接到通知的前一年,黃偉還帶著14名水上救援隊隊友加入了中華骨髓庫。當紅十字會詢問黃偉是否願意繼續完成捐獻時,他開始面對來自家人的顧慮。

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黃偉:我女兒告訴我,她說:『爸爸,我姥姥讓我勸勸你,說別捐了』,我覺得孩子說這話也很正常。

醫生告訴黃偉,不會以一個健康人的身體為代價,去挽救一個患者。這句話打消了黃偉的顧慮。

最終,這位素未謀面的陌生人黃偉,還是給了胡磊捐獻了造血幹細胞。2014年9月6日,入移植艙的第17天,黃偉捐獻的造血幹細胞緩緩流進了胡磊的身體。

胡磊說:「 我說我這輩子特別幸運,人家一輩子就一世,我這一輩子過了兩世,這一天我重生了,因為這一刻造血幹細胞流進了我的身體,我從那一刻感受到了力量 。」

當時,胡磊的父親通過中華骨髓庫向黃偉遞交了一封感謝信。

在信中,胡磊父親說,他無數次夢見自己代替女兒得了病,夢醒之後才知道,殘酷的現實不是因父愛母愛所能改變的。

黃偉表示,自己也是一名父親,也有一個女兒。「我覺得捐獻造血幹細胞看著是挽救了一條生命,其實挽救的是一個家庭。

「給我一個月的時間

我鍛鍊,一定要給她捐」

然而,在2016年一次複查中,胡磊的左腿膝蓋下方有一塊陰影,疾病疑似再次復發。黃偉得知這個消息後,抱著救人救到底的想法,再次挺身而出捐獻了淋巴細胞。

但當時黃偉有一些「三高」,不太符合捐獻要求,隨後,他向骨髓庫的工作人員提出,給他一個月的時間,通過鍛鍊達到捐獻要求。在接下來的60多天裡,黃偉暴走700多公裡,遊泳120多公裡,減掉體重9.5公斤,直到體檢複查全部合格。

受助女孩走上公益路

從2014年第一次完成採集、移植至今,經過6年的治療,胡磊已基本康復,回歸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重生的胡磊更加理解了生命的意義。她去背包旅行,去做義工,還登記了遺體捐獻,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的同時,也在盡力給社會帶來價值。在河南,黃偉還活躍在水上救援的公益一線。

這場特殊的見面,時隔六年

出於醫學倫理學要求,作為非親緣造血幹細胞供患雙方,黃偉和胡磊在移植未滿兩年內不能見面。今年,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即將來臨之際,胡磊和黃偉終於見面。現場,胡磊幾度哽咽,向黃偉深深地鞠了一躬。

胡磊說:「感謝黃偉兩次伸出援手,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用大愛挽救了我的生命。多年來,我很想當面對他說一聲感謝,這個願望今天終於實現了!」

胡磊和黃偉是萬例捐獻中的一例。自2001年中華骨髓庫成立以來,入庫志願者達281萬人,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一萬例。

女孩患病後兩次獲捐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都是他!

網友們也在評論區紛紛表示:

感謝好心人的愛心

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

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的隊伍中!

(來源:央視新聞)

【來源:中國紅十字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連續報導:愛子去世 安徽這位90後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欲捐剩餘善款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3月2日深夜,晨晨(化名)走了,帶著父母對他的牽掛,永遠地離開了這個愛著他的世界。晨晨今年3歲,他的父親是我省首位90後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倪壽穩。2018年8月,晨晨診斷為再生障礙性貧血,為了給他治病,家裡早已債臺高築(新安晚報、安徽網曾報導:八年前他捐幹細胞救人 如今3歲孩子患病急需救助)。去年12月,省紅十字會等社會各界共向倪壽穩一家捐款約27萬元。晨晨不幸去世,倪壽穩無比悲痛。他說,打算把剩餘的約79000元善款捐給需要的人。
  •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陳志剛:體會另一種的血脈相連
    我市第11例捐獻者53歲的陳志剛是秦皇島華潤燃氣調度中心員工,2001年,他在一則新聞報導的影響下萌生了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骨髓的想法,隨即按照該報導相連結的聯繫方式通過郵件向中華紅十字會骨髓庫報名。2003年11月,陳志剛接到市紅十字會通知,到人民廣場進行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由此成為河北省首批造血幹細胞的愛心捐獻者。
  • 我省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已達200例
    在同事眼中,他為人憨厚、樂觀積極,特別熱心公益事業。2011年起,他開始參加無償獻血,9年時間,累計獻血18次,獻血總量達6400毫升。2019年7月,張正凱在參加無償獻血時登記採樣加入中華骨髓庫。今年9月,他接到省紅十字會的電話通知,得知自己的血樣與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相合,當時就爽快地答應了。在採集室,張正凱收到了來自受捐者親手摺的彩色小星星和一封感謝信。
  • 【醫心醫益】上海市第50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是醫務工作者!也是...
    【醫心醫益】上海市第50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是醫務工作者!也是松江區中心醫院第三例!10月23日,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血液科病房的採集室裡,松江區中心醫院的檢驗醫師楊翌翔完成了造血幹細胞採集。他成為全國第10355位、上海市第508位、松江區第35位,同時也是松江區中心醫院的第3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青島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廣濤捐獻成功順利返青
    2020年9月,青島紅十字會通知馬廣濤與患者初配成功,他初心不改,堅持天天鍛鍊身體、控制飲食,三個月體重減輕十七斤,力爭以最好的狀態幫助患者重獲新生。「整個捐獻的過程非常順利並且成功,對自己以及受贈者來說這是一次用生命去挽救生命的過程,衷心希望受贈者能夠儘快恢復痊癒」,馬廣濤說這是他目前最大的心願。
  • 河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的當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毅然「履約救人」
    中華骨髓庫供圖中華骨髓庫河北省管理中心工作人員確認信息後,運送造血幹細胞啟程赴京。中華骨髓庫供圖【生命故事】在河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的當下,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毅然決定,為北京一名正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移植倉裡等待救命的白血病患者,捐獻了珍貴的造血幹細胞。2021年1月11日上午,這例跨省「速遞」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在第三醫院順利進行。
  • 捐髓救人 他成為湖北省第428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要想根治這種病,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然而,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名和疾病患者的造血幹細胞相匹配的人是一件特別不容易的事。今年八月初,利川市95後青年周鑫在武漢市中心醫院為一名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兒成功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此舉在挽救一條寶貴生命的同時,還讓一個家庭免於破碎。據了解,在全市95萬人口中,周鑫是第一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杭州市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200例!
    《造血幹細胞受捐者家屬通過新聞執拗追尋捐獻者「湯圓哥」,隔空發感謝信》被澎湃新聞、錢江晚報連載報導。為捐獻努力減肥的富陽小夥孫超凡的感人事跡在央視《新聞直播間》連續報導…… 2003年11月20、21日,兩次將100餘毫升的造血幹細胞捐獻給北京的一位身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年輕人。是什麼使他成為浙江省造血幹細胞的首例捐獻者?章焱平靜地說,「緣於當時的一則報導」。報導說,1998年,美國女士琳達從湖南省常德福利院領養了中國女孩凱麗。2002年,5歲的凱麗患上了白血病,唯一的希望是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2003年2月份,琳達為救養女凱麗來中國尋找配型。
  • 「95後」小夥捐造血幹細胞 大學生群體捐獻積極性提升
    蔡建夫 攝中新網紹興9月22日電(項菁 張銀育 陳飛彩)血液緩緩流入血細胞分離器,5小時共採集造血幹細胞混懸液365毫升……記者22日從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獲悉,日前,22歲張江濤在醫院成功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其捐獻的造血幹細胞用於挽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 深圳小夥成為廣東省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25歲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患兒25歲的黃慶良是廣東清遠人,5年前來到深圳一家餐廳從事廚師工作,2016年3月,他開始在深圳參加無償獻血。2019年2月,在一次無償獻血時,黃慶良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當即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 青島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已達百例
    2020年9月,青島市紅十字會電話通知其與患者初配成功,他毫不猶豫地同意捐獻,並積極配合紅十字會,順利完成了高分辨和捐獻前體檢等流程。馬廣濤將在西海岸新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赴山東省立醫院捐獻,他將成為青島市第100例、西海岸新區第18例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胡勇:這是我獲過最好的「榮譽證書」
    湘陰縣廣播電視臺職工胡勇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嶽陽市第237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胡勇收到他所救助患兒父母送來的感謝信和寫著「謝謝您的勇氣和善良」的小卡片。紅網時刻嶽陽6月19日訊(通訊員 郭雨滴 蘇揚)「這張卡片和信是我獲過最好的『榮譽證書』。」 6月15日12時許,剛結束4小時造血幹細胞採集手術的湘陰縣廣播電視臺職工胡勇,抱著他所救助患兒父母送來的感謝信和寫著「謝謝您的勇氣和善良」的小卡片,一臉滿足。胡勇,今年34歲。
  • 青島大學醫學部畢業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成為2021年山東首例捐獻者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近日,記者從青島大學獲悉,青大醫學部2020屆碩士畢業生王一休從青島趕赴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了1名白血病兒童的生命,給這個寒冷的冬天帶來了一絲溫暖。王一休作為青島市第102例捐獻者,是山東省2021年度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同時也是青島市首例在讀博士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準醫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湖南日報12月9日訊(記者 李傳新 通訊員 吳靖)「想到我的幹細胞可以挽救一條生命,心裡很高興,覺得很有意義。」12月8日一大早,24歲的女孩付美晶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血液科,準備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採集的造血幹細胞將捐獻給一位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
  • 造血幹細胞捐獻:深思熟慮入庫,義無反顧捐獻
    隨著幹細胞治療技術的逐漸成熟,幹細胞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不少媒體都在報導著幹細胞無私捐獻的善舉,那麼你或者你周圍的人有加入幹細胞捐獻嗎?如我們熟知的「中華骨髓庫」,(捐骨髓是民間說法,正確的說法是捐獻造血幹細胞)。
  • 我市志願者赴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 將成為市直機關首例捐獻者
    6月30日上午,臨沂市紅十字會和市交通運輸局在臨沂市北城新區府佑大廈10樓會議室舉行了我市志願者盧彬赴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歡送儀式。儀式上,領導們為盧彬披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綬帶,並送上鮮花。盧彬在發言中,介紹了自己從參加無償獻血到採血樣入庫成為造血幹細胞待捐志願者,再到與患者配型成功準備捐獻的參與過程。盧彬說,這次捐獻救人家人非常支持,工作單位非常支持,早在2013年5月,就採集了造血幹細胞入庫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 武漢重啟後迎來首批造血幹細胞捐獻
    本報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田雅婷從中華骨髓庫獲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初,全國大部分造血幹細胞捐獻和移植案例暫緩,影響最為嚴重的就是武漢。疫情期間,武漢所有造血幹細胞移植計劃被迫叫停,亟須移植造血幹細胞的重症血液病患者們在病情和疫情的雙重生死線上苦苦掙扎。4月22日中午12時,在吉林長春一家醫院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內,一場具有特殊意義的造血幹細胞採集正式開啟,中華骨髓庫第9548、955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雪峰、宇寧,為武漢患者捐獻了造血幹細胞。一位武漢移植醫院的協調員激動地說「感謝骨髓庫!
  • 青島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廣濤完成捐獻
    半島全媒體記者 何毅12月3日下午,青島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廣濤在濟南完成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完成捐獻後他感到很驕傲、自豪,自己的捐獻即將挽救一個素不相識的患者生命,心裡很開心。青島小夥馬廣濤今年25歲,在西海岸新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赴山東省立醫院捐獻,他是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二大隊隊員、二大隊團支部書記。 2015年9月,正在青島理工大學讀書的馬廣濤留取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今年9月份,青島市紅十字會電話通知其與患者初配成功,他毫不猶豫地同意捐獻,並積極配合紅十字會,順利完成了高分辨和捐獻前體檢等流程。
  • 小夥為捐造血幹細胞推遲婚禮,獲評阿里正能量獎
    現代快報訊近日,揚州儀徵小夥張晨雨在泰州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的捐獻,為了捐獻幹細胞,他兩個月瘦了20多斤,並與未婚妻商量,推遲了婚禮的時間。11月25日,現代快報對此進行了報導(詳情)。
  • 山西一村醫獻血多年又捐造血幹細胞:作為醫生只盼救人
    作者 李庭耀 張月  「作為醫生,我更懂病人的痛苦,獻血、捐造血幹細胞,都沒有想太多,只盼救人。」16日,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王史村衛生室,鄉村醫生王國斌正在給村民看病。去省城太原捐獻造血幹細胞後的第二天,王國斌就回到村裡繼續工作,已經過去近一個月,他說自己沒有感到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