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80後」女孩胡磊
2014年患上了T母淋巴細胞淋巴瘤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她唯一的希望
她和一名陌生人配對成功並接受了捐獻
然而,兩年後胡磊疑似復發
當初的捐獻者得知後再次挺身而出
幸運女孩成功配型重獲希望
2014年,正處在事業上升期的胡磊,患上了T母淋巴細胞淋巴瘤,查出時已是晚期。醫生說,擺在胡磊面前的只有一條路:造血幹細胞移植。
非血緣造血幹細胞受捐者胡磊:當時就想,這麼大的病怎麼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我爸媽只 有我一個女兒,若輕言放棄,也是不負責任的。
通過中華骨髓庫,找到茫茫人海中與自己成功配型的人,是醫生眼中的最佳治療方案,也是這個血液病患者家庭最大的奢望。
沒想到,不到一周時間,中華骨髓庫就幫胡磊幸運地找到了跟自己配型全相合的供者——黃偉。
配型成功,胡磊看到了一絲生的希望,但她又害怕這絲希望轉瞬即逝。胡磊住院時的一位病友阿姨遇到了悔捐,悔捐者並非陌生人,而是自己的親妹妹。胡磊眼看著病友離世,這件事對她打擊很大。
非血緣造血幹細胞受捐者胡磊:作為患者,我們並不想說一定會有一個人有義務來救我們。可能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去體會那種在萬丈深淵的感覺。但這時候有一個人從頂上牽了一個繩子,能夠給你一絲希望。
「我這一輩子過了兩世」
2014年5月末,在河南工作的接到商丘市紅十字會的通知,告訴他已經與一位患者配型成功。
在國企工作、常年參與河南水上救援志願工作的黃偉,還是河南省紅十字會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服務大隊隊長,同時也是一名優秀的紅十字志願者。
在接到通知的前一年,黃偉還帶著14名水上救援隊隊友加入了中華骨髓庫。當紅十字會詢問黃偉是否願意繼續完成捐獻時,他開始面對來自家人的顧慮。
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黃偉:我女兒告訴我,她說:『爸爸,我姥姥讓我勸勸你,說別捐了』,我覺得孩子說這話也很正常。
醫生告訴黃偉,不會以一個健康人的身體為代價,去挽救一個患者。這句話打消了黃偉的顧慮。
最終,這位素未謀面的陌生人黃偉,還是給了胡磊捐獻了造血幹細胞。2014年9月6日,入移植艙的第17天,黃偉捐獻的造血幹細胞緩緩流進了胡磊的身體。
胡磊說:「 我說我這輩子特別幸運,人家一輩子就一世,我這一輩子過了兩世,這一天我重生了,因為這一刻造血幹細胞流進了我的身體,我從那一刻感受到了力量 。」
當時,胡磊的父親通過中華骨髓庫向黃偉遞交了一封感謝信。
在信中,胡磊父親說,他無數次夢見自己代替女兒得了病,夢醒之後才知道,殘酷的現實不是因父愛母愛所能改變的。
黃偉表示,自己也是一名父親,也有一個女兒。「我覺得捐獻造血幹細胞看著是挽救了一條生命,其實挽救的是一個家庭。
「給我一個月的時間
我鍛鍊,一定要給她捐」
然而,在2016年一次複查中,胡磊的左腿膝蓋下方有一塊陰影,疾病疑似再次復發。黃偉得知這個消息後,抱著救人救到底的想法,再次挺身而出捐獻了淋巴細胞。
但當時黃偉有一些「三高」,不太符合捐獻要求,隨後,他向骨髓庫的工作人員提出,給他一個月的時間,通過鍛鍊達到捐獻要求。在接下來的60多天裡,黃偉暴走700多公裡,遊泳120多公裡,減掉體重9.5公斤,直到體檢複查全部合格。
受助女孩走上公益路
從2014年第一次完成採集、移植至今,經過6年的治療,胡磊已基本康復,回歸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重生的胡磊更加理解了生命的意義。她去背包旅行,去做義工,還登記了遺體捐獻,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的同時,也在盡力給社會帶來價值。在河南,黃偉還活躍在水上救援的公益一線。
這場特殊的見面,時隔六年
出於醫學倫理學要求,作為非親緣造血幹細胞供患雙方,黃偉和胡磊在移植未滿兩年內不能見面。今年,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即將來臨之際,胡磊和黃偉終於見面。現場,胡磊幾度哽咽,向黃偉深深地鞠了一躬。
胡磊說:「感謝黃偉兩次伸出援手,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用大愛挽救了我的生命。多年來,我很想當面對他說一聲感謝,這個願望今天終於實現了!」
胡磊和黃偉是萬例捐獻中的一例。自2001年中華骨髓庫成立以來,入庫志願者達281萬人,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一萬例。
女孩患病後兩次獲捐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都是他!
網友們也在評論區紛紛表示:
感謝好心人的愛心
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
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的隊伍中!
(來源:央視新聞)
【來源:中國紅十字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