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髓救人 他成為湖北省第428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2020-12-26 湘湘帶你看社會

中國利川網訊 眾所周知,白血病是威脅少年兒童的重大疾病之一,一旦有人患上,將會給其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和巨大打擊。要想根治這種病,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然而,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名和疾病患者的造血幹細胞相匹配的人是一件特別不容易的事。

今年八月初,利川市95後青年周鑫在武漢市中心醫院為一名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兒成功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此舉在挽救一條寶貴生命的同時,還讓一個家庭免於破碎。據了解,在全市95萬人口中,周鑫是第一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周鑫生於1996年,是涼霧鄉鐵爐寨村人。五年前,他考入十堰市漢江師範學院,在大二的時候,他應徵入伍當了兩年兵,目前,仍在該校讀大三。

「男兒不當兵是終身遺憾,在部隊兩年的歷練是一生最寶貴的財富。」談起當兵經歷,周鑫至今仍然難掩激動之情。當兵報國是其從小就在心中埋下的心願。在部隊,這位利川小夥表現突出,每次訓練都名列前茅。由於做事沉穩、嚴謹細緻,領導總是把班裡最重要的事情交給他做。他脾氣好、樂於付出,所以和新兵老兵都處得很好。

在帶領新兵下連時,周鑫會把自己總結、掌握的經驗技能不厭其煩地教給他們。只要一有空,他就和新兵談心,以打消他們心中的陌生感。除了日常軍事訓練外,小周所在的班承擔了幾乎所有的大型隊列儀仗任務,那一刻,他良好的形象和素質已然展露無遺。

2017至2018年,周鑫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義務兵,他所在的班榮立集體三等功。2018年9月退伍後,他又返回學校重新從大一念起。在校園裡,他繼續發揚在部隊時的優良作風,認真刻苦,樂於助人,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此外,小周還熱心公益,積極參加志願服務活動。

周鑫曾多次參加義務獻血活動,得知血液病患者如果得不到符合匹配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很可能會走向死亡。為此,早在2016年初他就加入中華骨髓庫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隊伍,並參加了造血幹細胞血樣的採集活動,留取的血樣也進入了捐獻匹配資料庫。

從部隊退役返校沒多久,周鑫就接到中華骨髓庫湖北分庫的電話,告知他留在資料庫的血樣與一名白血病患兒初配成功。

得知這個消息,他既驚奇又覺得十分幸運,當即便答應捐獻。「因為在網上了解到,匹配的成功率很低。如果能讓這個患者康復,我覺得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談及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初衷時,周鑫有感而發。

為了避免大家擔心,周鑫沒有將此事告訴家人和老師。隨後,他開始進行高分辨採樣配型、體檢。當一切準備就緒後,卻遭遇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捐獻工作不得不暫時中止。

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後,中華骨髓庫通知周鑫重啟移植計劃。只不過,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因為他之前的體檢結果已經超過了時效。為了不耽誤時間,周鑫就近在利川市民族中醫院再次進行了體檢,由於身體各方面素質都很過硬,他很快接到了正式捐獻通知。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7月27日,周鑫獨自一人來到武漢做捐獻造血幹細胞前的準備工作。這期間,他連續注射了5天動員劑,這對其身體也是很大的考驗。8月3日上午,武漢市中心醫院的工作人員開始從他身體裡抽取採集造血幹細胞,整個過程持續了4個小時。最後從他的身體裡成功分離出來204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浮液。當天下午,這些鮮紅、溫熱、無比寶貴的「生命的種子」就被帶到重慶地區,用於挽救一名白血病患兒。由此,周鑫也光榮地成為湖北省第42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周鑫捐髓救人的事很快傳為美談。10月27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020年8月—9月中國好人榜名單,周鑫光榮上榜。

利川小夥周鑫用大愛和熱血拯救了一個瀕危的生命,託起了一個家庭的希望。昔日攜筆從戎保家衛國,今朝捐獻骨髓譜寫大愛。他的經歷,是當代大學生勇擔時代責任的生動體現,是精忠報國、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精神的最好傳承!

編輯:盧華

【來源:中國利川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三峽商報】二度體檢終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 長陽大學生捐髓救治...
    小源是華中科技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2017年,他報名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兩年後,他接到武漢骨髓庫工作人員的通知,與四川一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配型成功。小源克服了重重困難,於今年7月3日在武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給患者帶去了生的希望。
  • 吉林省第10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在長春完成捐獻
    中華骨髓庫吉林分庫負責人劉豔麗來到採集室看望孫天龍,並向他頒發榮譽證書。吉林省紅十字會供圖  中新網吉林新聞10月14日電 (記者 郭佳)14日上午,志願者孫天龍在吉大一院為一位3歲的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吉林省第101例(全國1029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中華骨髓庫吉林分庫負責人劉豔麗來到採集室看望孫天龍,並向他頒發榮譽證書。  90後的孫天龍,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也是一個8歲孩子的父親。
  • 深圳小夥成為廣東省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25歲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患兒25歲的黃慶良是廣東清遠人,5年前來到深圳一家餐廳從事廚師工作,2016年3月,他開始在深圳參加無償獻血。2019年2月,在一次無償獻血時,黃慶良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當即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 海南兩名警察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
    記者 王洪旭 攝今年39歲的李先生是湖北省麻城市人。1999年當兵入伍來到海南,在海南省公安消防總隊服現役至2016年,轉業後成為白沙黎族自治縣公安局的一名警官。在服役期間,李先生熱心公益,經常參加愛心獻血活動,2005年1月2日,他在參加無償獻血時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也叫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光榮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 我市志願者赴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 將成為市直機關首例捐獻者
    6月30日上午,臨沂市紅十字會和市交通運輸局在臨沂市北城新區府佑大廈10樓會議室舉行了我市志願者盧彬赴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歡送儀式。儀式上,領導們為盧彬披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綬帶,並送上鮮花。盧彬在發言中,介紹了自己從參加無償獻血到採血樣入庫成為造血幹細胞待捐志願者,再到與患者配型成功準備捐獻的參與過程。盧彬說,這次捐獻救人家人非常支持,工作單位非常支持,早在2013年5月,就採集了造血幹細胞入庫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 今年全省首例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者,咱南安好姐妹
    4日,她在「造血幹細胞捐獻同意書」上簽字,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之後一直到7日,她每天都注射一劑動員劑。     6日晚上,她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天堂的張望》的電影剪輯,片中主角小女孩患有白血病,與她即將救助的男童相同,她便找來整部電影看完。「電影結局裡,小女孩沒治好去世了,感覺很遺憾,而想到自己次日能救人一命,很激動。」她說。
  • 【醫心醫益】上海市第50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是醫務工作者!也是...
    【醫心醫益】上海市第50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是醫務工作者!也是松江區中心醫院第三例!10月23日,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血液科病房的採集室裡,松江區中心醫院的檢驗醫師楊翌翔完成了造血幹細胞採集。他成為全國第10355位、上海市第508位、松江區第35位,同時也是松江區中心醫院的第3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嶗山第1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奔赴濟南救人
    青島新聞網12月4日訊(記者 朱穎 通訊員 王魯青)今天上午,嶗山區第1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張同軍赴濟南捐獻歡送儀式在嶗山區政府舉行。來自海信(廣東)廚衛系統有限公司廚電研發部90後小夥張同軍將奔赴濟南用他的熱血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捐獻成功後,張同軍將是青島市第101例、嶗山區第1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超級英雄」張正凱成山西第2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屋內,來自太原市某高速收費站的職工張正凱正在通過外周血採集的方式,為血液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他也是我省第200例,太原市第80例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從0到200,捐獻越來越多從2005年9月15日,運城王有軍實現山西省第一例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零」的突破,到2014年5月6日,大原姜維成為第100為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再到今日,張正凱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捐獻,成為我省第200例捐獻者。
  • 原來,廣東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是他!
    廣東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史先東,廣東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吳偉達,深圳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英姬,深圳市血液中心主任朱為剛等到採集現場慰問第1000例捐獻者黃慶良,向他頒發了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感謝捐獻者挽救患者生命的愛心之舉。
  • 捐獻造血幹細胞救3歲男童的他 真的「很帥氣」
    第一次無償獻血時,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劉翔國就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如果某天有幸與某位患者配型成功,可以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一名醫學生,更應該為健康事業挺身而出,當時我們同去獻血的幾位同學,都加入了造幹捐獻者資料庫」,劉翔國說。
  • 退役消防員呂徵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成為吉林省第90例造血幹細胞...
    您還記得他嗎?兩年前,吉林省消防系統內第一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代宏宇。兩年後的今天,代宏宇的同班戰友,同寢室的室友——呂徵,也成為了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5月15日,我省第9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呂徵,在吉大一院進行造血幹細胞的捐獻,成功採集的造血幹細胞懸混液將在當日送至廣州,並將挽救一名患有白血病的小朋友的生命。中華骨髓庫吉林分庫負責人劉豔麗趕赴醫院看望慰問,並頒發榮譽證書。1994年出生的呂徵,曾經是一名消防戰士,服役期間因為表現優異,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 青島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廣濤完成捐獻
    半島全媒體記者 何毅12月3日下午,青島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廣濤在濟南完成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完成捐獻後他感到很驕傲、自豪,自己的捐獻即將挽救一個素不相識的患者生命,心裡很開心。青島小夥馬廣濤今年25歲,在西海岸新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赴山東省立醫院捐獻,他是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二大隊隊員、二大隊團支部書記。 2015年9月,正在青島理工大學讀書的馬廣濤留取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今年9月份,青島市紅十字會電話通知其與患者初配成功,他毫不猶豫地同意捐獻,並積極配合紅十字會,順利完成了高分辨和捐獻前體檢等流程。
  • ...青島巴士26路線駕駛員崔恩良赴濟捐獻造血幹細胞傳來好消息
    6月18日上午,崔恩良已順利捐獻造血幹細胞,並將於近日返青。至此,他正式成為青島市第92例、市南區第1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崔恩良說,赴濟捐髓的時間雖然只有短短一周,卻已成為他此生最難忘的回憶。近日,這位平民英雄赴濟捐髓傳來好消息,6月18日上午,崔恩良已順利捐獻造血幹細胞,並將於近日返青。至此,他正式成為青島市第92例、市南區第1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崔恩良說,赴濟捐髓的時間雖然只有短短一周,卻已成為他此生最難忘的回憶。
  • 剛滿20歲的他 成為浙江年齡最小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1月15日上午,溫州商學院大二學生茹揚在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茹揚就此成為浙江省第549例、溫州市第6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剛滿20歲的他,也是浙江年齡最小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正在捐獻中的茹揚。1999年12月31日出生的茹揚是紹興人,他在大一入學時就加入中華骨髓庫。時隔1年配對成功,茹揚覺得十分幸運。一結束期末考試,他就立馬辦理住院手續為捐獻做準備。
  • 女孩患病後兩次獲捐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都是他!
    當紅十字會詢問黃偉是否願意繼續完成捐獻時,他開始面對來自家人的顧慮。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黃偉:我女兒告訴我,她說:『爸爸,我姥姥讓我勸勸你,說別捐了』,我覺得孩子說這話也很正常。醫生告訴黃偉,不會以一個健康人的身體為代價,去挽救一個患者。這句話打消了黃偉的顧慮。
  •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陳志剛:體會另一種的血脈相連
    我市第11例捐獻者53歲的陳志剛是秦皇島華潤燃氣調度中心員工,2001年,他在一則新聞報導的影響下萌生了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骨髓的想法,隨即按照該報導相連結的聯繫方式通過郵件向中華紅十字會骨髓庫報名。2003年11月,陳志剛接到市紅十字會通知,到人民廣場進行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由此成為河北省首批造血幹細胞的愛心捐獻者。
  • ...月全國捐獻者數量破萬,但中國等待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有100多萬
    這個月內吉林省的第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19日在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完成採集,單月採集6例捐獻者的造血幹細胞也創造了吉林省新紀錄。至此,該省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達到96例。最新一例捐獻者是一名27歲的退伍軍人,名叫劉旭。2年前,劉旭加入吉林省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服務大隊,一直積極從事公益活動。接到捐獻通知後,為保持好身體狀態,他立即戒掉了平時小酌幾杯的愛好。
  • 我省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已達200例
    (記者 薛琳 通訊員 楊飛)12月11日上午,29歲的太原小夥張正凱在山醫大二院通過外周血的採集方式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捐獻,成為我省第200例、太原市第80例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張正凱是太原市某高速收費站的一名普通職工。
  • 嶗山區第1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順利返青
    青島新聞網12月10日訊(記者 朱穎 通訊員 王魯青)12月4日,嶗山區第11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張同軍從青島出發,奔赴濟南捐獻。12月10日,張同軍成功完成捐獻返回青島,用他的熱血,成功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