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利川網訊 眾所周知,白血病是威脅少年兒童的重大疾病之一,一旦有人患上,將會給其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和巨大打擊。要想根治這種病,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然而,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名和疾病患者的造血幹細胞相匹配的人是一件特別不容易的事。
今年八月初,利川市95後青年周鑫在武漢市中心醫院為一名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兒成功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此舉在挽救一條寶貴生命的同時,還讓一個家庭免於破碎。據了解,在全市95萬人口中,周鑫是第一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周鑫生於1996年,是涼霧鄉鐵爐寨村人。五年前,他考入十堰市漢江師範學院,在大二的時候,他應徵入伍當了兩年兵,目前,仍在該校讀大三。
「男兒不當兵是終身遺憾,在部隊兩年的歷練是一生最寶貴的財富。」談起當兵經歷,周鑫至今仍然難掩激動之情。當兵報國是其從小就在心中埋下的心願。在部隊,這位利川小夥表現突出,每次訓練都名列前茅。由於做事沉穩、嚴謹細緻,領導總是把班裡最重要的事情交給他做。他脾氣好、樂於付出,所以和新兵老兵都處得很好。
在帶領新兵下連時,周鑫會把自己總結、掌握的經驗技能不厭其煩地教給他們。只要一有空,他就和新兵談心,以打消他們心中的陌生感。除了日常軍事訓練外,小周所在的班承擔了幾乎所有的大型隊列儀仗任務,那一刻,他良好的形象和素質已然展露無遺。
2017至2018年,周鑫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義務兵,他所在的班榮立集體三等功。2018年9月退伍後,他又返回學校重新從大一念起。在校園裡,他繼續發揚在部隊時的優良作風,認真刻苦,樂於助人,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此外,小周還熱心公益,積極參加志願服務活動。
周鑫曾多次參加義務獻血活動,得知血液病患者如果得不到符合匹配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很可能會走向死亡。為此,早在2016年初他就加入中華骨髓庫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隊伍,並參加了造血幹細胞血樣的採集活動,留取的血樣也進入了捐獻匹配資料庫。
從部隊退役返校沒多久,周鑫就接到中華骨髓庫湖北分庫的電話,告知他留在資料庫的血樣與一名白血病患兒初配成功。
得知這個消息,他既驚奇又覺得十分幸運,當即便答應捐獻。「因為在網上了解到,匹配的成功率很低。如果能讓這個患者康復,我覺得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談及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初衷時,周鑫有感而發。
為了避免大家擔心,周鑫沒有將此事告訴家人和老師。隨後,他開始進行高分辨採樣配型、體檢。當一切準備就緒後,卻遭遇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捐獻工作不得不暫時中止。
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後,中華骨髓庫通知周鑫重啟移植計劃。只不過,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因為他之前的體檢結果已經超過了時效。為了不耽誤時間,周鑫就近在利川市民族中醫院再次進行了體檢,由於身體各方面素質都很過硬,他很快接到了正式捐獻通知。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7月27日,周鑫獨自一人來到武漢做捐獻造血幹細胞前的準備工作。這期間,他連續注射了5天動員劑,這對其身體也是很大的考驗。8月3日上午,武漢市中心醫院的工作人員開始從他身體裡抽取採集造血幹細胞,整個過程持續了4個小時。最後從他的身體裡成功分離出來204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浮液。當天下午,這些鮮紅、溫熱、無比寶貴的「生命的種子」就被帶到重慶地區,用於挽救一名白血病患兒。由此,周鑫也光榮地成為湖北省第42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周鑫捐髓救人的事很快傳為美談。10月27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020年8月—9月中國好人榜名單,周鑫光榮上榜。
利川小夥周鑫用大愛和熱血拯救了一個瀕危的生命,託起了一個家庭的希望。昔日攜筆從戎保家衛國,今朝捐獻骨髓譜寫大愛。他的經歷,是當代大學生勇擔時代責任的生動體現,是精忠報國、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精神的最好傳承!
編輯:盧華
【來源:中國利川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