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全國著名作家走進"天賜普洱·世界茶源"文學創作座談會在普洱市行政中心召開。
普洱市委書記衛星出席會議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胡國雲,市政協副主席胡良波向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位作家介紹了普洱市在綠色發展、脫貧攻堅、文明城市創建、邊境抗疫及民族團結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中國文聯名譽副主席、中共雲南省委原副書記丹增,中國作協原黨組副書記、中國散文學會會長王巨才發表講話。普洱市宣傳部、扶貧辦 、文明辦 、衛健委 、綠辦 、民宗委 、文旅局、文聯(作協)等部門的領導參加了會議,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鴻彬主持會議。
普洱市在2014年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給予17條政策支持,市委、市政府以政策為支撐,全面加快綠色發展步伐。2019年全市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價值(TEEB)已經高達9602億元,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高達7230億元,尤其是將GEP和GDP納入幹部政績考核體系後,"雙考核"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齊頭並進,使綠色經濟展現前所未有新氣象、新面貌。
為激發數位技術對綠色經濟發展的"牽引力",普洱市啟動了"城市大腦"項目建設,運行林下三七區塊鏈應用、普洱茶區塊鏈防偽體系,尤其是普洱茶和咖啡類商品上線"一機遊",對經濟發展、脫貧攻堅和企業效益增長揮了重要作用。
2020年11月,國家精神文明辦公布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結果,普洱市成功入選,同時在"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明校園""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評選中有11家單位獲得榮譽稱號,收穫了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大滿貫"。
"全國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程度的最高榮譽,也是最有價值的城市品牌。幾年來,普洱市委、市政府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圍繞八項評選標準,與廣大幹部和人民群眾團結一心,找準痛點,攻克難點,紮實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各方面工作。2020年夏天,全國文明城市測評已經進入全力衝刺的最後時刻,為統一思想、鼓舞士氣,堅決打贏"創文攻堅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嚴格按照有機構、有領導、有專人、有工作方案、有行動、有記錄、有成果開展創建工作,堅決落實並高效完成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各項工作任務。全市城鄉各族人民的精神文明大幅度提高,客觀環境進行一步改善,全市城鄉幹部群眾對未來經濟文化發展增強了信心與幹勁。
普洱以綠色經濟發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引領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繪出的邊疆繁榮美麗畫卷,為作家提供了最具有時代特色的創作素材,激發了他們走訪創作的熱情。
丹增說,文學作品是對人的生存狀態和生活方式的反映,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普洱有26個民族,文化豐富多彩,能夠為作家提供取之不盡的創作素材源泉。本次參與創作活動的作家本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深入群眾,秉持"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的態度,把人民的喜怒哀樂傾注在自己的筆端,謳歌奮鬥人生,刻畫最美人物,大力宣傳推介普洱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綠色發展、民族團結等方面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典型經驗做法,為普洱走向世界、打造綠色發展名片貢獻文藝之力。
王巨才說,普洱生態優越、環境優美、風光秀麗、資源富集,發展勢頭迅猛,各民族和諧共處,形成了燦爛的民族文化特色以及淳樸、優雅、浪漫的氛圍,為文學藝術創作提供了珍貴而豐富的主題和題材。作家們將聚焦普洱市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綠色發展、民族團結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面貌、新氣象、新風尚,展示新時代的國門形象,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文藝作品,講述好普洱的新時代故事,為普洱經濟社會發展凝聚和傳遞強大正能量。
會上,舉行了書畫作品捐贈儀式,作家們與普洱市相關部門進行了互動交流。來自北京、天津、湖南、四川、鄭州及本省的著名作家水運憲、白描、鄭彥英、趙晏彪、範穩、龍一、羅偉章、李培禹、馬淑琴、韓瑞蓮、李明新、華小克、劍鈞、王瑞林、程健、王永剛、高鑫等出席會議。
(文章來源:搜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