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信——曹操創業初期的鐵桿盟友,也是曹操的救命恩人!

2021-02-13 時雨讀歷史

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功,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自身能力、所處時代背景。還有一個不能忽略的就是別人的幫助,即使像曹操這樣的人也需要貴人相助,也需要盟友。鮑信,就是曹操創業初期的鐵桿盟友,也是曹操的救命恩人!

起兵討董

鮑信,泰山平陽人(今山東新泰),年少時有遠大的志向,寬厚愛人,沉著剛毅有謀略。中平元年(184年),鮑信受大將軍何進所徵辟就任騎都尉,受命回鄉招募兵卒,鮑信招募了一千多士兵,歸途中到達成皋時何進已經死於政變。鮑信趕回洛陽時董卓已經進京。

鮑信知道董卓必然禍亂天下,於是勸袁紹襲殺董卓,對袁紹說:「董卓如今手握重兵,肯定心懷不軌,我們如不趁機動手,日後必然吃虧,趁他剛到京都,士卒疲憊,我們對他發動襲擊,一定可以擒拿董卓。」但袁紹畏懼董卓而沒有行動。鮑信於是帶兵回鄉,徵召了士兵兩萬人,騎兵七百人,運載糧草物資的車輛五千多輛。

公元189年,董卓入京把持朝政,想拉攏曹操,表曹操為驍騎校尉。曹操看出董卓必將敗亡,所以化妝易名逃出洛陽。到陳留郡後,散家財合義兵,第一個打出了討伐董卓的旗號。緊接著袁紹也在渤海起兵,鮑信於是以濟北相身份與其弟鮑韜起兵響應曹操。

英雄相惜

當時袁紹勢力很大,天下豪傑都推崇他,只有鮑信對曹操說曹操日後必然能統領天下群雄以撥亂反正。董卓焚燒洛陽遷都長安,袁紹等人不敢貿然進軍,曹操於是和鮑信、鮑韜以及張邈部將衛茲等人進兵滎陽汴水,被董卓部將徐榮迎擊,雙方激戰一天,曹操、鮑信負傷,鮑韜、衛茲等人戰死。

初平二年(191年),袁紹脅迫韓馥,奪取冀州,鮑信對曹操說:「現在奸臣乘機出來顛覆皇室,英雄豪傑憤然對抗,而天下響應的原因,是因為大義所在,現在袁紹當盟主,利用權力為己謀私,看來另一個董卓就要產生了。如果我們對抗他,恐怕力不從心,如果跟他同流合汙,又不是我們所願?不如現在待在黃河以南,靜觀其變。」曹操深表贊同,正好袁紹表曹操為東郡太守,開始經營黃河以南。

迎接曹操入主兗州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黃巾軍攻打兗州,兗州刺史劉岱打算派兵迎擊,鮑信勸阻說:「目前賊兵有百萬之眾,百姓惶恐震驚,士兵毫無鬥志,不可抵擋,我看賊人兵眷混雜,前後相隨,賊軍中也沒有輜重糧草,只是以掠奪維持生計。如今對策,不如讓部隊養精蓄銳,先採取堅守,賊眾想戰不得,想攻又不能,其勢必然離散而去,然後選拔精銳士卒,就能打敗他們了。」劉岱不採納鮑信的意見,結果兵敗被殺。

曹操部將陳宮聽說劉岱戰死後,向曹操提議自己前往勸說兗州別駕、治中擁立曹操為兗州牧。後陳宮到達州府協商後,鮑信便與州吏萬潛等人到達東郡迎接曹操擔任兗州牧,以抵擋黃巾軍。在此之前,曹操不過是東郡太守,只有一郡之地,正是在陳宮、鮑信等人的謀劃下,曹操才能佔據兗州,有了徵戰天下的根本。

為救曹操戰死

率軍進入兗州後,曹操認為黃巾軍得勝後驕傲輕敵,於是設奇兵在壽張迎擊黃巾軍,曹操與鮑信先到達戰場,而步兵未到。這時候與黃巾軍突然遭遇,於是雙方開戰。鮑信拼死救出曹操,但鮑信自己被黃巾軍殺害,時年四十一歲。後來大軍趕到,勉強打敗了黃巾軍。

曹操懸賞尋找鮑信的遺體,沒有找到。大家於是用木頭刻出鮑信的模樣,曹操灑淚祭之。曹操再次進兵擊破黃巾軍,同年冬天迫降黃巾三十餘萬,平定兗州。鮑信為救曹操戰死,曹操也沒有忘記這份恩情,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追記鮑信功績,上表封鮑信之子鮑邵為新都亭侯,徵召鮑信之子鮑勳擔任丞相掾。

曹操起兵之初,僅有五千兵馬,甚至都沒有自己的地盤。鮑信當時身為濟北相,就和曹操相互結納,英雄相惜;袁紹被推舉為盟主,鮑信卻認為匡正天下的將是曹操;看出袁紹懷有異心後,鮑信建議曹操經營黃河以南,以待時機;後來迎接曹操入主兗州,更是讓曹操有了徵戰天下的資本,為了救曹操自己戰死……

鮑信本身就有英雄之志,而且戰略眼光和能力都非常強,更要命的是他幾乎為曹操付出了所有!我只想說一句,鮑信這樣的盟友哪裡找?有這樣的鐵桿兄弟,難怪曹操能夠取得成功,只可惜鮑信死的太早了,否則三國歷史上絕對有他濃重的一筆!

參考:《三國志》裴松之注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很少出境並且早逝的鮑信,緣何被曹操視為恩人?
    曹操苦勸無果,於是和鮑信、鮑韜、衛茲(陳留太守張邈部將)等人率軍追擊董卓大軍,結果遭到董卓麾下大將徐榮率軍抵擋,雙方大打出手,最後曹操失敗,曹操和鮑信身負重傷,鮑信之弟鮑韜以及衛茲等人則奮戰至死。此後,袁紹舉薦曹操成為東郡太守,於是曹操又舉薦鮑信在其故鄉山東做了濟北相(兗州的地方佐政官員)。
  • 曹丕為何不顧群臣勸阻,決意要殺死曹操的救命恩人之子
    在曹操創立曹魏基業的過程中,曾經遇到無數次生命危險。但是曹操這個人命大,每到危難時刻,總有人挺身而出,救他於水火。在曹操擔任兗州牧的時候,曾被黃巾軍逼入絕境,幸得濟北相鮑信拼死相救才得以逃脫,而鮑信卻被黃巾軍殺害。後來,曹操念及鮑勳的功勳,上表封鮑信長子鮑邵為新都亭侯,徵召另一子鮑勳擔任丞相掾。
  • 鮑信逃亡
    陳志《鮑勳傳》裴注引《魏書》:(鮑信)還到成皋而(何)進已遇害。信至京師,董卓亦始到。鮑信認為董卓必為禍害,於是向袁紹提議將董卓除掉,而袁紹「畏」董卓,不敢動。鮑信見計不成,便返回泰山郡,繼續招兵買馬,隊伍壯大到「徒眾二萬,騎七百,輜重五千餘乘」。
  • 三國:蔣幹連坑曹操兩次,二蔡更傻,一次就坑得曹操回到創業初期
    這一仗,曹操也算是打了沒有什麼準備的仗,周瑜勝利,曹操以失敗收軍回營,聚集文武大臣商議應對之策,同時曹操也責怪水軍都督蔡瑁沒有用心打仗,明擺著曹操人數比周瑜多,還被周瑜打敗了,所以從這裡開始,曹操有那麼一點懷疑蔡瑁是不是沒有竭盡全力。
  • 此三國小人物,曾差點讓曹操崩盤,死後6年卻又成劉備救命恩公
    其實,曹操也曾是位熱血青年,雖出身在宦官家庭,卻義無反顧反出自己的「陣營」,向宦官圈的敵人「名士圈」靠攏。為此曹操不惜去刺殺大宦官張讓——在《三國演義》中,被改編成刺殺董卓。由此曹操開始被名士圈接納。如名士喬玄,就對曹操寄予厚望道:「今天下將亂,安生民者其在君乎?」
  • 曹操的奸雄之路,兄弟的背叛讓他險遭滅頂之災,從此不相信任何人
    曹操 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家喻戶曉,劉備有兩個忠心耿耿的好兄弟,但不為人知的是,年輕時候的曹操也有兩位親如兄弟的好朋友——張邈和鮑信。年輕熱血的曹操不忿,率領自己的五千人馬主動出擊,不過不是像三國演義說的孤軍奮戰,陳留太守張邈派出一萬五千兵力援助他,濟北相鮑信帶著兩萬步兵,七百騎兵與曹操合兵。三個老朋友一起出擊,可惜還是不敵董卓,曹操險些死在徐榮手上,鮑信負傷。三人回到關東聯軍的駐地,匯報了董卓兵力配置,想勸說盟主袁紹出兵,可惜碰了一鼻子灰。很快諸侯聯軍自己互相打了起來,聯盟徹底分崩離析。
  • 此人用一成語激勵曹操,還送了一支精銳,最終卻被關羽殲滅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出自《三國志·鮑勳傳》注引《魏書》,故事發生時間為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年底,所牽涉的人物有兩個,一個是曹操,另一個是鮑信。先來看看原文:是歲,太祖始起兵於己吾,信與弟韜以兵應太祖。
  • 患有頭風病的曹操,為何非要除掉神醫華佗?曹操:他戲弄我
    古代社會也是如此,很多目不識丁的百姓想寫書信,都需要找附近的書生;遇到了劫匪盜賊,便會去尋求捕快的幫助。生病時,大夫變成了百姓的"依靠"。尤其是我們在古裝劇中經常看到的神醫,更是被帝王和百姓視為恩同再造。然而歷史上有一位梟雄,卻親手結束了一位神醫的生命,他便是曹操。
  • 三國中曹操的五子良將
    樂進以其膽烈而成為曹操帳下吏,南徵北討。攻獲嘉,斬俘數千。在官渡之戰,斬袁紹部將淳于瓊。又從擊袁譚、袁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又大破黃巾、雍奴、管承。從平荊州,留屯襄陽。劉備入蜀後,樂進擊退關羽、蘇非,降伏南郡蠻夷,又大破劉備的臨沮長、旌陽長。後來,跟從曹操徵討孫權,獲假節。曹操自合肥還,留下樂進與張遼、李典屯於合肥。
  • 宋江偽善的3個細節,說他不仁不義也不為過,曹操面前他不堪一擊
    梁山江州劫法場再有,晁蓋率領眾人來救他,也算是他的救命恩人。本來,晁蓋給他在梁山上安排了工作,也算是對他有知遇之恩。即使,宋江之前對晁蓋有恩,晁蓋能夠為宋江劫法場,就已經還了當初的恩情。宋江請梁山大鬧無為軍宋江的不仁不義宋江的鐵桿是李逵,李逵甚至為他做了很多不能夠放在檯面上的事情。
  • 他是三國大惡棍 專殺救命恩人 逃難時卻有數萬民眾跟隨
    然而,在三國時代,有這麼一個大惡棍,別人幫助他後,他不但不報恩,反而恩將仇報,殺掉救命恩人。他叫笮融,丹陽(今安徽宣城)人。三國亂世,群雄並起。袁紹、曹操、劉備、諸葛亮、孫權等讓人耳熟能詳。笮融是其中一個非常不起眼的人物。他看到社會動蕩不安,也聚集了數百人馬,依附於徐州牧陶謙,成為當地一個豪強。當然,他幹過最有名的事情,就是三次殺害救命恩人。
  • 曹操和袁紹有什麼關係
    然而卻被曹操在官渡一戰中打敗,成就了曹操,令他有了真正實力令諸侯,成為天下的眾矢之的。曹操和袁紹縱看袁紹和曹操的生平,他們走的是從合作到分裂的一種道路。當曹操還是少年的時候,他還是很崇拜袁紹的。建寧二年(公元169年),曹操進入太學,得以同袁紹相識,而且有著親密的聯繫。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曹操和袁紹同任朝廷官職。
  • 曹操因為殺了他,差點丟了兗州!
    兗州,是曹操的發跡之地。在討董卓後袁紹表曹操為東郡太守,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但是一郡之地過於狹小,不足以支撐曹操徵戰天下,初平三年(192年),兗州刺史劉岱被青州黃巾陣斬,陳宮、鮑信等人迎曹操入主兗州,有了一州之地。但在公元194年,曹操因為殺了邊讓,差點丟了兗州!
  • 雄霸天下的梟雄曹操他是如何走向成功的?
    曹操的成功絕非偶然,離不開他的獨特的個人領導能力,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曹操能夠成功的幾個主要因素。第一個因素,曹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知人善任,唯才是用,是他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曹操善於用人才,很有見識,很有魄力,比如在曹營功勞卓著的「五虎良將」有樂進,呂布帳下的張遼,楊奉帳下的徐晃,袁紹帳下的張郃,鮑信帳下的于禁,這些人除了樂進之外,其他的人都是從曹操對手那裡過來的將領,他們過來歸降時,曹操不但沒有懷疑他們,而且還非常重用他們
  • 曹魏五子良將,四位都是降將,只有一人對曹操從一而終!
    漢靈帝在位期間,鮑信與曹操是至交好友,于禁也因此和曹操相識。初平三年(192年),鮑信迎曹操領兗州牧。同年,鮑信為救曹操而死,于禁又隸屬兗州軍將領王朗。王朗很欣賞于禁,便向曹操推薦于禁之才可任大將。曹操召見于禁,拜軍司馬。
  • 為何曹操的兒子曹丕要殺了曾多次救他父親的曹洪?看完大吃一驚
    為何曹操的兒子曹丕要殺了曾多次救他父親的曹洪?看完大吃一驚,像曹洪,曹操的從弟,在曹操起兵造反時就跟著,他一生沒有打過什麼大仗,但是他做了兩件比打仗更重要的事,要是沒有他可能就沒有曹魏,是名副其實的福將。這可不是吹噓,他的確有這個本事。曹洪這兩次救曹操,可以說是立下了大功,是曹操的救命恩人。
  • 臉譜三國|曹操麾下最果敢戰將是誰?實力不亞張遼,曾是無名小卒!
    于禁之風度于禁,先於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投軍於濟北相鮑信鎮壓黃巾軍,後於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鮑信戰死後轉投領兗州牧曹操,先後參與討呂布、圍張超、平黃巾、破張繡、攻眭固、徵袁紹、打劉備、定昌豨叛亂等一系列戰役,官階一步步從都伯、軍司馬、陷陳都尉、平虜校尉、裨將軍、偏將軍、虎威將軍升遷到左將軍,又先後封益壽亭侯、假節鉞、分邑五百戶
  • 織田信長是日本版的曹操?像曹操,但遠不如曹操!
    而東漢末年也是同樣的動亂,十常侍亂政、黃巾之亂以及董卓奪權,相繼之後出現的便是「英雄出亂世,州牧掌實權」。曹操遊戲人物形象兩人雖然創業艱難但也都終成霸業。官渡之戰曹操稱霸中原,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九州得其六。而織田信長滅今川得美濃,天下布武幾乎統一了當時的日本。
  • 向魏武帝曹操學創業之漢室傾頹
    魯迅先生說:「曹操是一個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沒錯,曹操從一介平民到丞相,再到後來的魏王,這一路就是曹操書寫的英雄創業史。
  • 三國時曹操五大生死絕境,兩次靠堂弟,一次靠兒子,兩次靠部下
    曹操是三國時候傑出的軍事家,打了北方大片的基業,奠定了日後曹魏的基礎。話雖如此,在曹操的創業史上,也有多次險象環生,差點殞命的時候。這些絕境,雖然鍛鍊出了曹操堅韌的性格,讓他可以屢敗屢戰,毫不氣餒,最終取得勝利。可是如果運氣不好,說不定就陣亡當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