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們跑起來」?校內校外需持續發力

2020-12-23 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 少年強則中國強,中國青少年不僅要「文明其精神」,也要「野蠻其體魄」。2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再一次關切青少年體質健康,提出「讓孩子們跑起來」。

  交匯點記者連日來調研省內中小學和教育、體育部門了解到,打破當前校園體育發展的瓶頸,讓青少年養成熱愛運動的習慣,通過「以體育人」實現全面發展成為當務之急。

  重升學輕運動,青少年依然缺乏體育鍛鍊

  「總書記對青少年體育教育的關注,貫穿了整場座談會。」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作為江蘇教育工作者代表,赴京參加了此次座談會。他表示,對於加強青少年的體育鍛鍊,不能片面認為搞好體育還是為了服務學習,這忽略了其本身價值。享受體育本身的樂趣,是放在第一位的,尤其是中小學體育教育,不需以運動技能「高水準」要求學生,而要注重引導學生發現、享受體育樂趣,並為他們樹立起可伴隨一生的體育習慣。

  「『讓孩子們跑起來』的要求,是生命至上、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應有之義,也是學校體育課程教育的核心所在。」江蘇省阜寧中學校長周為仲說,強壯學生體格,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期盼,但這項工作要想達到國家新課程實施標準要求,還存在一定難度。當前,體育老師普遍存師範專業缺口較大,年齡偏大等現實問題。此外,今年以來,疫情也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校開展大型體育活動,運動習慣又尚未在家庭中廣泛樹立起來,不少學生的「運動熱」在此期間有所「降溫」。

  「談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這是中小學青少年體育鍛鍊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江蘇省淮陰中學校長皇甫立同認為,重升學考試輕體育鍛鍊的心態依然存在,由於體育科目並沒有以分數的形式納入高考評價體系,部分學校和家長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相較於文化課程仍然不夠。此外,有的學校體育設施不足的矛盾還比較突出,師資缺乏、場地狹小、器材短缺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體育工作的高效發展和學生體育鍛鍊的高質量完成。

  「一個30分鐘左右的開學典禮,竟然有十幾個學生無法堅持下去,被教師攙扶著離開會場坐下休息。」南京田家炳高級中學黨委書記舒智龍指出,不少學生缺乏鍛鍊、體質較弱,很多男生引體向上做不了幾個,班裡近視眼同學的比例居高不下,社會對教育的集體焦慮讓「跑起來」有些難。「體育教育任重道遠,一定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充分認識體育對強身健體、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壯美人生,以及培養團結合作,弘揚民族精神的積極作用。 」

  拓展體育教育「寬度」,發掘「運動可能性」

  克服「場地設施少」的短板,放大「平臺」效應,省內不少位於城區的中小學,在有限的運動場地內發掘各種「運動可能性」,做出了形式多樣的探索。

  校園面積有限,運動場甚至遠離教學區,南京市二十九中初中部卻成為一所國家級足球特色學校。南京市二十九中初中部校長胡松表示,學校因地制宜地開展「校園足球」項目,學校巧妙利用山形地勢特點,讓孩子們藉助上下山的臺階進行力量、耐力、柔韌性和速度訓練,充分鍛鍊學生身體素質,同時以3人制足球班級聯賽緩解場地之困,用實踐證明「非標準足球場」的校園裡也可以發展蓬勃熱火的足球運動。此外,還通過運動氛圍的營造補上場地短板,學校將為期一個月的班級聯賽「升級」為校園足球文化節,開展啦啦隊、足球徵文、海報設計等一系列賽事,「球場有限,而潛能無限,在足球競技與奮力奔跑中,孩子拼搏出陽光、健康的姿態!」

  中國特色「三大球」發展路徑,如何從校園抓起?對於打通人才成長通道,南京市第九中學體育教師胡永銀深有感觸,「在剛結束不久的耐克中國高中籃球聯賽男子組比賽中,學校斬獲季軍。一方面,我們注重培養職業籃球人才,讓有天賦、有意願從事職業籃球的孩子,可以從校園中走上職業道路。另一方面,也通過每年10項小型運動競賽,幫助更多孩子找到自己的體育興趣點,並形成終身受益的鍛鍊習慣。」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初中部「校長杯」校園足球班級聯賽

  結合學校場地特點,積極開發體育校本課程,孩子們在空間有限的校園依然可以「跑」得起來,「跑」得盡興。皇甫立同表示,從2004年起,淮陰中學率先實施體育課選項教學,啦啦操、有氧搏擊、華爾茲、瑜伽、形體等多個項目供學生選擇。此外,學校在開足開齊體育必修課程的基礎上,根據教師特長,廣泛開設舞龍、花樣跳繩、舞蹈、形體廣播操等校本課程,編寫校本教材,豐富和完善體育課程體系,促進學生體育特長的發展。

  校園體育教育,不一定局限在校園。近年來南京市拉薩路小學摸索出讓「每位學生跑起來」的體育大課堂概念。南京市拉薩路小學副校長吳芸介紹,藉助江蘇省校本課程一等獎《曉啦慧運動》教材,學校把體育課堂「搬至」玄武湖、中山陵,打破學校、家庭與社會之間的圍牆,在「體育大課堂」裡,孩子和家長一起,用徒步、跑酷、騎車、輪滑、登山等不同方式「跑起來」,享受運動的樂趣,培養環保的意識,鍛鍊堅強的意志,將體育文化的種子、健康運動的氣息散播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孩子。

  學校和家庭的攜手聯動,也在不斷拓展體育教育的邊界。海安市教師發展中心附屬小著力構建千人少兒花鼓團隊,疫情期間的「超長寒假」中,孩子在家裡,通過觀看體育老師提供的視頻信息,完成花鼓訓練,享受運動樂趣。

  校內校外持續發力,讓青少年「跑得更好」

  把體育鍛鍊的時間充分留給孩子們,青少年才能夠跑得更好、更遠。我省在全國率先提出小學階段每天1節體育課,中學階段沒有體育課的當天安排1節課外體育活動,每天大課間體育活動確保10分鐘中等以上運動強度的練習時間。

  從今年起,我省高三學生要進行體育學業水平測試,合格的學生才有資格參加高考。近年來,省內各地中考也陸續上調體育考試總分。「要改革教育評價體系,減輕學生重複機械的課業負擔,發揮考試指揮棒的導向作用。」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認為,考試不是最終目的,而是要讓學生形成自主鍛鍊的習慣,「全社會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認識到體育好、跑得快、跑得遠,也是一種能力。」

  省教育廳體衛藝處處長張鯉鯉說,我省不斷加大學校體育經費投入,建立健全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與幹預體系,以學生體質健康提升行動納入省委省政府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專項行動為契機,「2017年起,我省在全國率先實施中小學生體質健康報告書制度,推進中小學生體檢和近視等健康數據歸檔納入管理,並提供具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個人運動和健康幹預處方。」

  青少年體育鍛鍊不僅在校內,更在校外。今年6月,省政府辦公廳發布《江蘇省貫徹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實施方案》中,也明確提出要大力開展青少年體育活動,增強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我們將青少年納入全民健身重點人群。」省體育局青少年體育處處長劉斌說,去年共遴選92名教練員進入南京市65所中小學,開展體育課後服務試點工作,「今年將繼續和省教育部門在試點的基礎上面向全省進行推廣。」

  「按照學校體育工作『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設,目前全省已經創建遴選了30所體育特色高校,496所體育特色中小學校和196所體育特色幼兒園。」劉斌表示,下一步出臺更多適合江蘇青少年體育發展特點的具體措施,積極推動青少年開展體育運動、促進體質提升。

  交匯點記者 王拓 王夢然

相關焦點

  • 江蘇各地專家教師熱議如何「讓孩子們跑起來」
    2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再一次關切青少年體質健康,提出「讓孩子們跑起來」。  記者連日來走訪省內中小學和教育、體育部門了解到,打破當前校園體育發展的瓶頸,讓青少年養成熱愛運動的習慣,通過「以體育人」實現全面發展成為當務之急。
  • 編程教育校外熱、校內冷,如何跨越教學與評價間的「鴻溝」?
    編程教育在校內、校外遍地開花,家長對於學習編程的認知和需求也在進一步提升,「編程課」的風頭甚至不輸語數外的學科輔導。 為促進編程教育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近日,「基於Scratch開展編程教育促進青少年創造力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
  • 個性化供給,讓孩子們愛上運動
    唯有校內外共同發力、密切合作,才可以真正『讓孩子們跑起來』。」灌南縣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灌南中小學統籌用好課內課外、校內校外資源,推進體育教學課程化、運動參與生活化。通過統籌規劃每天每節課時間,延長大課間活動,保證學生每天在校體育鍛鍊時間,讓更多「小胖墩」「小眼鏡」走出教室、走向操場。開發「體育打卡」微信小程序,密切家校配合。
  • 校外有償補課,家長舉報被打,我們的老師怎麼了?
    看到這樣的新聞難免讓我們對老師是素質擔憂,對學校擔憂,更為孩子們未來擔憂。首先,在校內有償補課是被明令禁止的,既然已經知道違反了規定,賺錢學生的錢,那就應該承擔相應的風險及後果。其次,身為人民教師,教唆自己的老公在校園裡毆打學生家長,太有違師德。可能學校的老師已經被金錢侵蝕的體無完膚,所以才表現的淋漓盡致,毫不遮掩。最後,學校的領導是否存在過分縱容。
  • 留美住宿舍還是校外?美國大學校內外住宿大PK
    很多同學都會糾結到底是要住校內還是住校外。那麼到底哪個更省錢呢?美國網站Trulia調研了一些美國大學的校內外住宿費用,計算出了差額。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吧! 堪薩斯大學 校外(Off-campus)月租費用中位數:$694 校內(On-Campus)月租價格:$676 住宿每月差額:$18 26.
  • 中石大人工智慧學院舉行校外兼職教授、校內研究生導師聘任儀式
    中石大人工智慧學院舉行校外兼職教授、校內研究生導師聘任儀式 2020-12-15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魏易|校內還是校外:中國基礎教育階段家庭教育支出現狀研究
    總體上,中小學每生每年的家庭教育支出超過1萬元,佔家庭總支出的16%,其中校外支出佔到三分之一。分別有38%和21%的中小學生在過去一學年參加過校外補習和興趣班。對家庭校內和校外教育支出的邊際消費傾向的分析表明,社會經濟背景更好的家庭對子女的校內和校外投入都更高。
  • 「校內樂哈哈,校外猛雞娃」,教育部發話了,家長們看到希望了
    也就是標題所說,「校內樂哈哈,校外猛雞娃」。我最近也為了娃的小學在糾結,本來我以為我家的學區房挺好,雖然不是本市數一數二的名校,但是整體環境和師資力量都非常好。可是,前同事跟我說,她特別後悔讓孩子上這所小學。我很吃驚,這是為什麼呢?
  • 中小學全面復學後如何吃飯?採用校內供餐和校外訂餐兩種方式,必須...
    記者何曉剛 攝長江網8月28日訊(記者劉嘉)8月28日,在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2020年秋季中小學校全面開學及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服務監督管理處處長王曉東表示,9月1日,武漢市中小學全面復學後,將採用校內供餐和校外訂餐兩種方式保障學生就餐和用餐安全。
  • 長沙城區中小學全面推行校內課後服務力解「三點半難題」
    其中校內難得一見的攀巖拓展訓練就設在學校教學樓外,記者看到,該教學樓的一面牆上,經過「加工」後安裝上了用來攀巖的設備和設施,饒有興趣的孩子們在教練的帶領下,步步為營、小心翼翼地進行攀巖訓練。 「學校新開設了攀巖訓練,滿足孩子們的需求,這也是長沙城區小學校園的首創項目。」
  • 教育部最新回復,中小學校外培訓機構迎來緊箍咒,家長:早該如此
    現在的學生真是苦,在學校上完課,下課後節假日還得去校外培訓機構去上課,校外培訓機構已經成為了學生的第二學校,難怪有人說呢,校內減負,校外增負。對於校外培訓機構,網上說什麼的都有,評價不一。有說好的,說校外培訓機構的老師真是熱心,比校內老師熱心多了,有問必答,回復也很及時,也不給家長臉色看,孩子成績確實有提高了。也有家長吐槽說,培訓機構線上開課,孩子們就是看看視頻就算上課了?線上收取和線下還一模一樣的收費,家長們一個課時花費幾百元,還會對視力有影響,這樣的教學讓人無法接受!
  • 發力跑、加速跑、持續跑,江蘇這座城市「一號戰略」實施得怎麼樣?
    檢閱今年項目建設新進展,就在上周六,也就是11月28日,鎮江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重大產業項目現場觀摩推進會,市委書記馬明龍發布動員令:  堅定不移實施產業強市「一號戰略」,牢牢扭住實體經濟這個著力點,推動產業項目發力跑、加速跑、持續跑,以項目大突破帶動發展大提升,為全省「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貢獻。
  • 廣州天河發布復學指南:每天晨午檢,不得在校外託管機構午休
    4月11日,天河區發布了《天河區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學習生活一日常規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就開學後學生、教職工、學校、家長如何做好防疫作了具體指引。包括需提供返校前14天的健康卡或符合複課條件的穗康碼等證明材料,錯峰入校、每天兩次體溫檢測、不得在校外託管機構午休等。
  • 厚街這所學校新建足球場,同學:再也不用跑校外踢球了!
    「雖然這個新建的足球場並不大,但填補學校內無足球場的空白。」厚街中心小學教導處副主任陳景說。 「這個新建的足球場並不大,但填補學校內無足球場的空白,對於營造校園足球氛圍非常重要。」陳景表示,厚街中心小學的學生們大都比較喜歡足球這項運動,但受限於學校場地的因素,學校的足球氛圍並不是特別濃厚。
  • 天風證券:一起教育科技(YQ.US)校內+校外另闢蹊徑,開啟差異化競爭...
    公司於2011年成立擁有「校內+課外」集成模式,其中校內課堂解決方案為7萬多所K12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提供數據驅動的教學、學習和評估產品。在課外提供在線K12大班課後輔導服務。在2020年上半年智能校內課堂產品的平均MAUs超過排名第二到五公司總和,覆蓋了中國大約56%小學、60%初中和7%高中,為該市場領導者。
  • 體育也要進培訓班 校內校外相輔相成
    隨著體育在教育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尤其是中考體育分值的增加,體育的校外培訓也水漲船高,受到家長的熱捧。談及此現象,北方工業大學附屬學校中學部體育老師侯峰說道:「這首先說明家長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不一樣了,體育不再是可以被『犧牲』掉的科目,而變成和語數外一樣的重要學習內容。
  • 政策推動少兒編程校內校外齊紅火
    事實上,這兩年隨著政策的推動及人工智慧、5G、大數據等概念的普及,國內少兒編程課持續火爆。傳統印象中的敲代碼、編程序,四五歲的孩子真的能學會嗎?少兒編程如何在校園普及?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政策推動少兒編程校內校外齊紅火  昨日,記者來到位於渝中區大坪的時代天街,據不完全統計,僅僅這一家商場就入駐了至少8家少兒編程的學習中心。而在南坪商圈、觀音橋商圈,同樣也聚集了編程貓、小碼王、童程童美等一批全國連鎖的少兒編程機構。  今年9月開學時,南岸區的劉莉莉給孩子報了少兒編程的培訓班。
  • 「你笑起來真好看!」 廣州越秀區中小學生校內可不戴口罩
    【「你笑起來真好看!」 廣州越秀區中小學生校內可不戴口罩】昨晚起,廣州多所中小學家長收到通知,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關於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的要求,中小學校人員:需隨身備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校園內,學生和授課老師無需戴口罩。
  • 江蘇省教育廳:校外培訓機構教學需全程錄像
    今年9月到明年2月,省教育廳持續開展中小學師德師風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聚焦「校外培訓機構兼職取酬」「頂風違紀有償補課」「違規向學生推銷教輔材料」3個方面重點內容,將師德師風專項治理與校外培訓機構監管服務結合起來,與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結合起來,斬斷教師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的利益鏈條。
  •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暫停學生返校,禁止校外臨保車輛進校
    1、禁止校外臨保車輛進校。校外臨保車輛不能進入校園停放,開放時間另行通知。因公車輛和校內教職工探訪車輛可由校內相關人員先申請,獲得進校許可後方能入校,住戶來訪車輛請到西門憑身份證登記車輛信息後方能入校。2、所有湖北省車牌的車輛謝絕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