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使一條推特,點燃了波蘭人的反猶情緒

2021-03-05 觀察者網

► 文 觀察者網 李天宇

作為亞伯拉罕宗教的兩個重要分支,猶太教和西方基督教分別在4月19日和4月21日迎來各自的重要宗教節日:逾越節和復活節。

然而,美國駐波蘭大使若爾熱特·莫斯巴赫(Georgette Mosbacher)卻因為這兩個日期相近的節日而遇到了一些麻煩:在發了一條祝賀猶太逾越節的推文之後,她遭到了波蘭右翼網民的「圍攻」

隨後,波蘭一小鎮也在復活節的慶祝中恢復了一項曾因「反猶」被教會禁止的傳統——擊打、吊起並燒毀象徵猶大的人偶。

根據希伯來曆,公元2019年的逾越節將從4月19日傍晚開始,至4月27日晚上結束。而在當地時間4月19日晚間,莫斯巴赫在推特上用波蘭語發布了一則推文,對猶太人的逾越節表示祝賀。

莫斯巴赫寫道:「在逾越節盛宴之際,為了紀念以色列人在今晚擺脫古埃及的奴役,我祝願節日期間平安快樂!」

之後,她又用拉丁化的希伯來語「Chag Pesach Sameach」(意為「逾越節快樂」)向猶太人表示祝賀,並配了一張包括四杯葡萄酒、無酵餅等食物和一本《希伯來聖經》在內的傳統逾越節晚餐圖片。

到目前為止,這條推特已經受到了超過1500條評論,其中大部分都是來自波蘭人的「回擊」

點讚最多的一條評論模仿了莫斯巴赫的句式,先是紀念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復活節正是因他被釘十字架之後又復活的傳說而設立),然後祝賀基督徒們「復活節快樂,哈利路亞」,最後附上了一張復活節彩蛋籃的照片。

排在第二位的評論也在慶祝復活節,這名用戶不僅配了兩張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油畫,還在文本中特別強調復活節「跟逾越節不一樣!」(to nie to samo, co Pesach!)

也有人「提醒」莫斯巴赫:「這裡是波蘭,不是『波林』(Polin)」。後者是希伯來語中對波蘭的稱呼。

這些高贊評論是整個評論區「節奏」的縮影。除了網民的怒火以外,一些波蘭政界人士也對此事發聲。

據《華盛頓郵報》4月21日報導,來自波蘭現執政黨「法律與公正」的議員克裡斯蒂娜·帕夫洛維奇(Krystyna Pawlowicz)將這條推文稱為「挑釁」。

隨後的幾天裡,這名議員又連續發推,祝波蘭人「復活節快樂」。

莫斯巴赫沒有對這些指責做出回應,而是在4月21日復活節當天在推特上又發表了一次復活節祝福,這次她終於得到了來自波蘭網民的「正面回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波蘭在今年復活節中引發的爭議還沒有結束。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4月22日報導,波蘭東南部小鎮普魯赫尼克(Pruchnik)的居民們在今年的復活節慶祝中恢復了一項此前被教會禁止的儀式:他們擊打、吊起並燒毀了一個象徵猶大的人偶,而這個「猶大」身上的帽子和長鼻子恰恰是西方對正統猶太人的典型刻板印象。

這個儀式隨即招致波蘭天主教會和世界猶太人大會的譴責。

波蘭天主教會表示:「天主教會永遠不會容忍對包括猶太人在內的任何國家的成員的蔑視表現。」

世界猶太人大會則稱:「猶太人對中世紀反猶主義的復興深感不安……它曾導致了難以想像的暴力和痛苦。」

有人還公布了一張據稱拍攝於20世紀40年代的照片,表明這個儀式在當地有著「悠久」的傳統。

相同儀式的歷史照片,注意下方被裁去一半的「Pruchnik」字樣。圖自推特

波蘭與基督教的反猶傳統

波蘭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基督教國家。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有87.5%的波蘭人信奉羅馬天主教,而波蘭天主教會更是該國的一支強大的保守主義力量。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波蘭人傾向於保守主義,並促成了比原執政黨「公民綱領」更加保守的右翼民粹主義政黨「法律與公正」在2015年上臺。

在很多基督教保守主義者眼中,由於教義衝突(猶太人認為耶穌是「假先知」)和猶太人在耶穌被處死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整個猶太群體都需要為「迫害和謀殺基督的罪行」負責。而宗教反猶情緒也因此貫穿了整個基督教發展史,至今仍有遺存。

《華盛頓郵報》稱,在莫斯巴赫遭到波蘭右翼網民圍攻的同時,也有人對莫斯巴赫表達了支持。他們提醒網絡右翼們波蘭至今仍有猶太人群體存在,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居住在波蘭的猶太人是全歐洲最多的。

然而二戰期間在波蘭境內發生的猶太大屠殺在該國已經成為了一個敏感話題。

波蘭在1939年被納粹德國和蘇聯分別佔領,前者在佔領波蘭期間屠殺了大約300萬猶太人和190萬非猶太平民。波蘭人在德國佔領期間對猶太人出現了不同的態度:有的人選擇幫助猶太人,而另一些人則參與了納粹的暴行。

即便是在二戰結束,納粹滅亡後的1946年,波蘭中南部的凱爾採(Kielce)還是發生了一場反猶騷亂,並造成42名猶太人遇難。這些遇難的猶太人大部分都是在二戰結束後返回家鄉的原凱爾採居民,因此這場騷亂引發了波蘭猶太人的恐慌,並導致大量剛剛返回家園的猶太人再度離開波蘭。

波蘭現政府將歷史上的反猶舉動歸咎於納粹德國、蘇聯和冷戰期間的統一工人黨政府,並聲稱那些事與現在的波蘭國家沒有關係。

2018年初,波蘭議會通過了一項法案。這項法案禁止將納粹佔領時期的集中營(如著名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稱為「波蘭死亡集中營」,並把在學術和藝術場景以外提出「(波蘭)對納粹德國所犯下的納粹罪行負有責任或同謀責任」的行為定為犯罪,將可處以最高三年的監禁。

該法案引起了以色列和美國的注意。據《時代》網站2018年6月27日報導,以、美兩國都要求波蘭不要通過這項法律,美國更警告稱這項法案「可能會對波蘭的戰略利益和關係,包括與美國的關係」產生影響。

儘管受到來自以色列和美國的強烈反對,波蘭總統安傑伊·杜達還是在2018年2月籤署並實行了這項法令。而波蘭政府在隨後廢除了法案中有關監禁的刑罰,以淡化爭議。

《時代》網站標題

- 完 -

在看的你正在變好看!

相關焦點

  • 從碎玻璃之夜,到納粹反猶「大屠殺」,德國排猶情緒高漲的導火索
    1933年後,在民意支持下上臺的納粹黨接連頒布多項反猶政策。1935年9月,德國國會通過了《德意志公民權法》和《德意志血統及榮譽保護法》,這兩部分法律成為德國反猶的法律基礎,使德國的反猶活動合法化。身處德國的猶太人雖然感受到了整個國家的壓力,但他們卻沒有預先撤離德國,而是坐以待斃。
  • 歐洲為什麼會發生反猶運動?猶太人究竟做了什麼?答案在這裡
    蘇波戰爭之後到二戰初期,部分猶太人表現出明顯的親蘇傾向,這在部分波蘭人看來是叛國行為;    3. 與第一條類似,猶太教與天主教的對立嚴重,進一步引起波蘭人的反感;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些基本常識。波蘭古代對猶太人非常寬容,允許他們耕地和自由貿易。所以波蘭長期以來都是全世界範圍內,猶太人數量最多的國家。
  • 臺灣駐美代表推特改稱自己「大使」
    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上周末(9月20日)突然在私人推特帳號,將個人簡介改為英文「Taiwan Ambassador to the US(臺灣駐美國大使)」,引起各界熱切討論。雖然當晚蕭美琴就在臉書長文解釋,稱她在推特私人帳號自介大使,並不表示臺美互動的單位名稱有所更動,工作單位仍維持「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但她也表示,稱謂改成大使,是指她在美工作內容,與其他國家大使的工作相同,她並於21號上午,在推特再次用英文發帖說明。
  • 黃星原大使推特帳號被封,美國政客標榜的民主言論自由遭打臉
    中國駐斯裡蘭卡大使館推特帳號被暫停使用後,同一天中國駐賽普勒斯大使黃星原的帳號也被推特暫停,直到今天帳號還是暫停狀態。被暫停的原因就是由於「違反推特規則」。違反推特規則違反推特規則肯定是藉口,前一段時間西方政府欲將抗擊新冠疫情不力的「鍋」甩給中國,中國政府一再在各大平臺上發聲澄清,稱中方早已向全世界通報了疫情信息,是西方政府在得到警告後未及時採取行動
  • 美國再度傳來噩耗,又一黑人名字上推特熱搜,民眾怒火被再次點燃
    然而在美國,警察卻顛覆了我們的想像,很多警察會利用自己手裡的權力傷害無辜的民眾,這一事件在美國非常的普遍。此前美國黑人男子被跪殺一事可謂鬧的是路人皆知,然而就在局勢十分緊張的當下,據環球網報導,美國再度傳來噩耗,又又一個黑人的名字上了推特熱搜,民眾的怒火被再次點燃。
  • 蓬佩奧發推文稱美國駐華大使將離任
    參考快訊【蓬佩奧發推文稱美國駐華大使將離任】蓬佩奧發推稱美駐華大使將離任據美聯社北京9月14日消息,根據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今天在推特上的發文,美國駐華大使似乎將離任。但美國國務院沒有立即予以證實。   當地時間14日凌晨,蓬佩奧連發三條推文稱讚美國駐華大使特裡·布蘭斯塔德。
  • 張霄大使發臉書、推特: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正漸行漸遠
    2020年5月11日,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張霄發臉書、推特等。張大使表示,5月8日,白宮在其官方社交帳號發帖妄稱「美國與英國戰勝了納粹」,卻隻字不提為擊敗法西斯獻出2600萬生命的蘇聯,引發輿論一片譁然。
  • 臺灣"駐美代表"推特改名為"駐美大使" 被嘲:自封的?
    (原標題:臺灣"駐美代表"推特改名為"駐美大使" 被嘲:自封的?)臺網友嘲諷,「是自封的大使嗎?」「丟人,世界上沒有叫『臺灣國』的地方」。綜合臺灣「聯合新聞網」等多家臺媒報導,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將推特帳號的簡介變更為「臺灣駐美大使」(Taiwan Ambassador to the US)。臺媒稱,臺灣當局在非「友邦」的駐外機構,通常以「代表處」或「辦事處」等命名,蕭美琴推特的改名,被綠媒炒作為「臺灣『外交』的又一突破」。
  • 亞軍猶太血統遭網絡攻擊,百年法國選美比賽扯出反猶醜聞
    法國內政部長達爾馬寧稱「被反猶攻擊深深震驚,為留言者感到恥辱,並要動員警方啟動調查」。負責公民事務的部長級代表夏帕稱,她已根據《刑法》規定提請檢察官介入。國會左右翼議員一致表示,法國是一個多種族、文化混合的大熔爐,「來自南法、擁有義大利和以色列血統的貝娜莜姆完美地代表了法國。」法國小姐選美官方機構隨後澄清,貝娜莜姆是法國人,有義大利和以色列血統,也是普羅旺斯人。
  • 臺灣「駐美代表」推特改名為「駐美大使」 被嘲:自封的?
    蕭美琴將簡介改為「臺灣駐美大使」民進黨當局又開始搞無下限的小動作了,臺灣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近日被曝將社交媒體上的簡介改為「臺灣駐美大使」,引發輿論風暴。臺網友嘲諷,「是自封的大使嗎?」「丟人,世界上沒有叫『臺灣國』的地方」。
  • 推特再次道歉,對封中國大使帳號的解釋來了
    被凍結兩天後,中國駐賽普勒斯大使黃星原個人推特帳號已於4月15日恢復正常。北京時間4月15日晚,中國駐賽普勒斯大使館微信公眾號「愛神之家」發表聲明稱,4月15日,推特公司書面回復黃星原大使,對凍結帳號事致歉,並稱凍結原因是被系統標記為「垃圾帳號」。聲明稱,目前,黃大使推特已恢復正常,並於當日發了兩條推文。
  • ...美國駐華使領館的推特帳號12日使用中文轉發和翻譯的一條推特稱...
    2020-07-13 20:32:09來源:FX168 【外交部回應美使館用PS照片污衊中國】在7月13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美國駐華使領館的推特帳號
  • 反猶太的不止是希特勒--歐洲反猶往事
    復仇情緒一直在法國佬心裡憋著,這不僅是右翼呼聲,也是民族情緒。沒過幾年,布朗熱將軍就想帶兵,雄糾糾,氣昂昂揮師越過萊茵河,去收復失地,而法國國內也出現了右翼組織「愛國者同盟」,想擁立將軍為愛舍麗宮主人。這樣好了,布朗熱直接跑路,不跑沒命,這可是借出兵想謀逆篡位的大罪。
  • 三分鐘了解納粹為何反猶,原來也是一言難盡……
    歐洲的反猶傳統 在英語裡,反猶主義有個專門的單詞,叫Anti-Semitism。而反猶主義甚至有時會被稱為歷史上最悠久的仇恨。近代以來,商業的興盛使猶太人因禍得福獲得了大量財富,但同時也反過來進一步加深了其他歐洲人對他們的憤恨情緒。 德國人在一戰之後的反猶情緒 而德國在一戰中的戰敗更進一步加深了德國社會裡本就比較比較濃厚的排猶情緒。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戰爭,它的勝負從原來單純的軍力比拼轉變成了綜合國力的比拼。
  • 推特簡介「臺灣駐美大使」引關注,蕭美琴改口:仍是「駐美代表」
    @銳看臺灣報導 民進黨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對於個人推特簡介改成「臺灣駐美大使」,引起外界極大關注。20日深夜,蕭美琴出面改口說,「駐美代表」仍是對外的正式職銜,但她代表臺灣,ambassador不但是對她現有工作的形容詞,也是美方對她的稱呼方式。
  • 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聲明:美國駐華大使將於10月初離任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事關中美局勢的突發重磅新聞:美國駐華大使館最新聲明確認,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將於十月初卸下其美國特使職位並離開北京。美國駐華大使館新聞聲明截圖及全文如下:大使於上周與川普總統通話確認了這一決定。布蘭斯塔德大使和家人於2017年6月抵達中國。在美國大使館本周一舉行的一場內部全體大會上,布蘭斯塔德大使感謝了美國駐華使領館員工所做的所有辛勤工作。「我最為自豪的是我們為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以及為我們在美國的社區帶來切實結果所做的工作。我們的目標仍然是為美國家庭帶來有意義、可衡量的結果。我們已經取得了重要的進展,我們將繼續爭取更多。」
  • 美國駐華大使將離任?外交部:沒接到通知
    蓬佩奧發推感謝布蘭斯塔德「作為大使服務三年多」,美媒猜測:美駐華大使將換人。「我感謝特裡·布蘭斯塔德大使在就任美國駐華大使三年多時間裡為美國民眾服務。」當地時間14日凌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連發三推感謝、稱讚美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
  • 英媒:臺灣駐美文化代表蕭美琴推特自稱大使 連髮長推詭辯實際上在...
    中國小康網9月22日訊 老馬 雖然當晚蕭美琴就在臉書長文解釋,稱她在推特私人帳號自介大使,並不表示臺美互動的單位名稱有所更動,工作單位仍維持「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但她也表示,稱謂改成大使,是指她在美工作內容,與其他國家大使的工作相同,她並於今日(21號)上午,在推特再次用英文發帖說明。蕭美琴是蔡英文得力幹將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不過,外界仍分析,蕭美琴在社交網絡改稱謂一事,勢必告知過美方,時機選在美國務院高層訪臺之際,在美中關係持續緊繃的當下,仍有許多政治信息。
  • 「我有猶太血統」法國小姐亞軍一句話引來推特論戰
    她這一舉動立刻引發網絡爭議,推特上不少網民指責法國選美淪為「猶太選美」,稱這名猶太血統的亞軍「不配代表普羅旺斯」。這些言論隨後引發推特「罵戰」。在爭議出現以後,法國政界紛紛譴責推特用戶對貝娜莜姆的攻擊,法國內務部長更是揚言要追究反猶份子的「網絡責任」。
  • 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發臉書、推特:中國人民解放軍有能力讓一切...
    本文轉自【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館】;據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館消息,2020年8月1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之際,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張霄發臉書、推特等。張大使表示,192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誌著人民軍隊的誕生。93年來,英雄的人民軍隊歷經硝煙戰火,一路披荊斬棘,從小到大,由弱變強,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張大使指出,人民軍隊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解放了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