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逆天的三件文物:青銅太陽輪、黃金劍、陶鷹鼎

2021-01-19 古今講堂

這裡介紹目前公認的最逆天的三件文物。

第一件:青銅太陽輪,猛地一看,這些文物還以為是誰家的汽車方向盤掉了,很有趣的一件文物。它出土於三星堆遺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其形狀如車輪,現存三星堆博物館,在三星堆青銅太陽輪一直是文物瑰寶的重中之重。也是最神秘的文物之一。長久以來它被解釋為無數人民對太陽的崇拜。

第二件:黃金匕首,這把黃金匕首出土于于圖坦卡蒙墓,也是埃及最出名的一個墓。墓主人圖坦卡蒙是當時第十八王朝的法老。他九歲登基,十九歲神秘暴病身亡,在他的墓葬發現大量的黃金製品,其中這把黃金匕首、匕首鋒利的刀片由黃金劍鞘保護,劍鞘一側刻著百合花。另一側則刻著羽毛和豺的頭。經過研究人員檢測,這把黃金匕首是由一塊隕石上的金屬所製成的,可以說是非地球之物。

最後一件陶鷹鼎,它為新石器時代後期仰韶文化時期的文物,一九五八年出土於陝西省華縣太平莊一座成年女性墓葬。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該頂高三十五點八釐米,口徑二十三點三釐米。陶鷹鼎作為首批禁止出國參展的六十四件國寶之一。最後一次出國是在一九九三年瑞士洛桑。為了幫助中國申辦兩千年奧運會而舉辦了一次展覽。回國之後一直再沒有出過國。目前中國共有國家一級文物五萬餘件,而淘銀鼎可謂是國寶。

相關焦點

  • 老撕機帶你看國寶——陶鷹鼎-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真的只靠萌?
    首批64件禁止出境展覽文物之一,國寶中的國寶,仰韶文化陶鷹鼎,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今天陶鷹鼎陳列在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陳列-遠古時期展廳一進門的左手邊,有一個獨立展櫃,你一進去就會看到,位置顯眼,地位尊貴。
  • 《國家寶藏》第三季首發陣容上熱搜,三星堆三件文物值得一看
    600年的紫禁城,這次將為觀眾呈現哪三件文物,格外令人期待。4日揭曉答案,故宮的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金嵌珍珠天球儀、午門亮相,觀眾又有一種「原來如此」的默契。故宮博物院作為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以及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和古建築群,擁有186萬餘件珍貴的館藏。
  • 盜墓賊落下12斤的「黃金劍」,估價過億元,專家:英國曾搶走一把
    佩戴劍,就好像變成了一個江湖浪子,一個白衣飄飄頭戴鬥笠的俠客,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劍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的青銅劍,在我國的考古工作中,也出土了很多的歷史名劍,比如說著名的「越王勾踐劍」,還有兵馬俑出土的「秦劍」。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出現了很多的鑄劍師,而那時候的青銅鑄劍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所鑄造出來的寶劍更是名揚天下。
  • 我國現存六件「逆天」文物,技術早已失傳,高科技也無法復原
    笙鏞合奏,文物惟新。中國歷經這幾千年的歲月,有許多古人的文化遺產,經過歷史的洗禮,猶存至今。而中國也是一個文物大國,許多外國人不惜跨越大洋,只為了來中國尋找那些價值連城的寶物。而中國現存的很多文物都可謂是價值連城,有六件寶物堪稱是逆天文物,其製作技術早已失傳,用現代的高科技也無法復原這六件逆天的文物。
  • 太空服、火鍋盆……金沙遺址這三件文物自帶網紅特質
    網絡時代,這些數千年前就存在的文物也有成為「網紅」的潛質,前有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太陽輪「撞臉」大巴車方向盤,後有安徽博物院內的雲紋銅五柱器酷似路由器,現在金沙遺址博物館也有三件神器,仿佛古蜀人穿越製造的太空服、鞋拔子、火鍋盆!7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金牌講解員姚凱的帶領下,見到了這三件文物。
  • 安陽殷墟出土的這件商朝文物,古人幹嘛用的?考古專家:青銅假手
    2000年,在河南安陽殷墟54號墓出土了一件形狀特別的青銅器,由於當時很難為這件青銅器定義,便將它暫定為是一件工具。但目前來說,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隻青銅手,這也是這件文物的名字。這件文物的年代與婦好墓出土文物年代相當,屬於商晚期。
  • 國博七大鎮館之寶,全都禁止出境展覽,兩件曾被當成雞食盆和馬槽
    有時候雖然兩件都是國寶級文物,但是它們之間的價值卻不盡相同。能被列入禁止出境展覽名單的國寶級文物,和沒有被列入這個名單的文物相比,其珍貴程度絕對是要超出一大截。比如說國家博物館的七大鎮館之寶,全部都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覽名單,它們的價值顯然比普通國寶要高出很多。
  • 麟趾金、青銅燈……大量珍貴文物首次展出
    麟趾金、青銅燈……大量珍貴文物首次展出 澎湃新聞 2020-09-23 09:56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國家博物館除鎮館之寶與珍貴文物之外還有一份珍貴藏品-契約
    太平天國玉璽太平天國玉璽。四羊方尊商代青銅四羊方尊。高58.3釐米,邊長52.4釐米,重量34.5公斤,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司母戊大方鼎商代青銅司母戊大方鼎。亦稱「后母戊大方鼎」,高133釐米,長112釐米,寬79.2釐米,重832.84公斤,1939年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
  • 三星堆這三件文物上《國家寶藏》!
    12月4日發布的本季27件「國家寶藏」名單顯示,來自四川三星堆博物館的金杖、青銅縱目面具和一號青銅神樹等三件文物將在節目中與觀眾見面。這三件文物長什麼樣?為什麼是它們登上《國家寶藏》?除了三星堆文物,還有哪些文物將在本季《國家寶藏》亮相?
  • 這3件青銅文物證明西周馬車的先進工藝,原來中國古人已造車4千年
    而這僅僅是秦始皇陵陪葬坑的普通文物,秦始皇陵墓內部可能存在更精美和珍貴的車製品。下面,讓我們從3件不起眼的西周文物,來了解中國古代的造車史,看看古人的車輛製造工藝如何。1.西周鑾鈴這件文物是一枚1999年陝西扶風縣出土的,西周時期馬車上的鑾鈴,目前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鑾鈴是西周時期馬車上裝飾品,近似於後來的鈴鐺,到戰國時期的幾百年間都比較流行。
  • 青銅樂器 黃鐘大呂(文物有話說)
    源流二里頭文化時期,青銅樂器僅發現銅鈴。幾件銅鈴均體型較小,器壁較薄,鈴體上窄下寬,橫斷面為合瓦形,一側有扉稜,舞面為平面,上設有橋形鈕。這些銅鈴出土時,鈴體皆被數層織物包裹,鈴舌為玉質,保存完好。鈴、舌金玉相配,可見在當時為極其珍貴的物品。
  • 為何禁止文物出國展覽?史學家:你看被禁的222件文物,有多驚豔
    文物乃歷史瑰寶,保護文物是全體華夏民族的責任和義務,不過文物雖然珍貴,但我們還可以在博物館辦展覽的時候一睹其風採,對現在的和平盛世來說,文物是國家文化的代表,同時也是國家的顏面。
  • 這兩件國家一級文物曾被當成「飼料盆」和「筆筒」?
    國寶陶鷹鼎:我曾經被當作雞食盆科教授想說:簡直「壕無人性」有過類似經歷的還有:被當作筆筒的四羊方尊、被衝進下水道的素紗襌衣……細細數來,簡直就是一場國寶的「歷劫」。在我們印象中,鼎的形象大都威嚴莊重,富有王者之氣。如商代後期的后母戊鼎,西周晚期的毛公鼎等。
  • 第三脈輪太陽輪
    我現在給別人做阿卡西解讀的時候,一旦連結到太陽輪裡儲存了很多的負能量,脈輪這一塊有能量漏洞的時候,我的胃它會自動往裡縮,身體直接會感應到。太陽輪正向的就是行動力,它是關乎到我們的行動力的脈輪。 太陽輪在能量層面,太陽輪是一個能量的系統,也是一個動力系統,它的元素是火。火車為什麼叫火車?是因為剛開始它的動力是靠燒煤。
  • 《國家寶藏》第三季正式開播 殷墟博物館3件文物將重磅亮相
    「每一座博物館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寶庫,每一件文物的生命軌跡都讓人為之嘆服。」12月6日,伴隨001號講解員張國立滿懷深情的「告白」,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正式開播,首期呈現的是故宮博物院的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金嵌珍珠天球儀和午門三件國寶,觀眾再次被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和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深深折服。
  • 為什麼要規定有些文物禁止出國展覽,我國首批被禁文物有多逆天?
    據統計,截止到2017年光是故宮博物院一個博物館就有著186269件文物。 其中不乏被稱為國家寶藏的珍貴文物,他們或是宋元有代表性的孤品瓷器,或是宗教場所的主尊造像、元以前書畫、絲作品、出土的古詩等等,他們不僅被稱為寶藏,並且也被禁止出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