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中高年級
(初中適用)
現代文閱讀理解
答題技巧
目錄
第一講:概括文章內容(2-4分)
第二講:把握文章的主旨(2-4分)
第三講:根據上下文解釋詞語意思(2-4分題)
第四講: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義(2-3分題)
第五講:文章中重要句子或段落的作用(2-3分題)
第六講:如何給文章加標題(2-3分題)
第七講:修辭及作用(2-3分題)
第八講:環境描寫的作用(2-3分題)
第九講:概括人物形象(2-3分題)
第十講:說明文閱讀(8-10分)
第一講:概括文章內容
概括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今後的工作中會用到,這需要我們在平時的閱讀課上進行大量的訓練。讀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大概內容,只有了解文章寫了什麼才能更好地去做題。試卷中也經常有考察學生概括能力的題型,有的是對文章局部內容的概括,有的是對整篇文章內容的概括。
【概括存在的問題】
1. 以複述代替概述。
在概括的過程中,學生不會用凝練、抽象的語言,尤其在概括敘事性的文章時,通常以複述代替概述,加入過多的描寫或細節內容。
複述越詳細越好,概述越簡單越好。
2. 讀文章不動筆墨
不能及時劃出每段文字關鍵語言,或記錄讀文章時的感悟,做題時再回頭找信息,文中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導致花費的時間很長。
讀文章時劃出每一段中心句、總結句等重要內容,如果沒有以上內容要會圈劃關鍵詞,學會提煉概括。
3. 沒有全局觀,遺漏重要信息
在概括完之後,我們應該回過頭來想一想:我概括的內容是不是包含了文章的所有內容,如果沒有,哪些信息被我遺漏了?及時進行增補。
【解題方法】
一、四要素法:
寫人記事文章主要概括方法: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即: 什麼人做了什麼事),這是我們概括記敘類文章(包括小說)最常使用的方法,這類方法也被稱為「萬能公式」。
例:《盼》一文圍繞一個「盼」字,描述我有了雨衣,盼變天;下起了雨,盼外出;沒法出門,盼雨停;盼來雨天,快樂出門的事件。
二、抓段落中的關鍵詞句法
有些文章作者會把本段的主要內容用一句較為凝練的語言放在段落的開頭或結尾,讀者能快速地把握本段的主要內容,節省了時間。甚至文章的主旨也會在文末進行揭示。這些中心句、主旨句是我們把握文章內容的重要抓手。
統編六年級上冊《宇宙 生命之謎》告訴我們幾種概括文章內容的方法,我們在平時要加以靈活運用。
1.抓住段落中的中心句、過渡句、總結句。
2.畫出段落中的關鍵詞。
3.通過提取關鍵信息理解。
把這些總起句、過渡句、總結句、中心句連貫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閱讀時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內容。
例:《宇宙的生命之謎》
地球絕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體
天體存在生命的四個條件
火星和地球有不少相似之處
人們用探測器對火星進行近距離的觀測
火星上生命難以存在
三、合併段落,概括層意法
文章的順序:時間順序、事情發展順序、空間轉換的順序等。 一篇文章由幾個段落組成,我們可以用合併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具體操作:把意思相同的段落進行歸類,用一兩句話概括層次的意思。概括層次時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併時,要對各段的大意做適當的修改,添加一些過渡語讓句子更通順。
如《狼牙山五壯士》層次
第一部分(1)接受任務
第二部分(2)痛擊敵人
第三部分(3)引上絕路
第四部分(4、5)峰頂殲敵
第五部分(6-9)跳下懸崖
四、題目入手法
從題目入手(以主要事件為題目),根據文章內容把題目擴展成一句完整、通順的話,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例:《山中訪友》題目擴充時提出問題:「我」到山裡去訪問了什麼朋友?然後從文中找到答案,也就是作者訪問過的朋友,主要內容就出來了。
文章主要內容就是: 「我」到山中去訪問山裡的古橋、樹林、山泉、溪流等許多朋友,帶回了好心情。
【例文講解】:
白老師,你是我的硃砂
畢淑敏
1我一年級的班主任是白玉琴老師。一天上語文課,白老師講「小貓釣魚」。她把課文念完之後,提問大家誰能複述一遍。這對剛剛上學的我們來說,有難度,課堂裡一時靜若幽谷。我那時梳著齊眉娃娃頭,一縷溼發遮住了眼帘。汗水淋淋的我順手捋了捋頭髮,白老師立刻大聲說,好啊,畢淑敏願意來回答這個問題,請起立。我魂飛膽顫,當下想以後哪怕是頭髮把眼珠刺瞎了,也不再捋頭髮。我恍若慢鏡頭一樣起身,企圖拖延時間以想他法。也許因為我動作太慢,白老師在這個當兒另起了主意。她說,畢淑敏站到講臺上來,面向大家複述課文。
2天啊!
3沒有任何法子對抗,我只好拖著雙腿,像老爺爺一樣挪向講臺。咬牙切齒痛下決心,以後剃成個禿瓢,永不留髮。從課桌到講臺的那幾步,是我7年人生中最漫長的荊棘之旅。然而無論怎樣蹣跚,總有到了盡頭的那一刻,我只好戰戰兢兢地開始了回答。
4如何下的課,全然忘卻。以上是我開蒙之後記憶最深的一件事。
【問題】文章1-4自然段,作者記敘了一年級時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分析過程】
寫人記事可以用四要素法進行概括
了解每一段文字的主要內容,第一段,語文課上,我捋了捋頭髮,白老師誤認為我舉手發言,讓我複述課文,我不情願地向講臺走去。第三段,我對自己的舉動很懊悔,艱難地走向講臺,戰戰兢兢地進行複述。
概括的語言首先要保證簡潔,對概括出來的文字進行合併,保留主要的,刪除次要(描寫性的語言、細節性的語言)的。其次要連貫通順,意思清楚明了(不用帶有修辭手法的句子作為答案)。
【答案呈現】語文課上,白老師讓我複述課文,我戰戰兢兢地複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