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家社區基金會亮相上海六大商圈,與市民共創社區公益故事
9月8日,作為上海「公益夥伴月」重要活動之一,「愛滿社區-社區基金會開放日」在上海楊浦、虹口、徐匯等區的六大商圈同步舉行。67家社區基金會走進商圈進行籌款實踐,和市民們共創「愛滿分」的社區公益故事。9月8日,「愛滿社區-社區基金會開放日」在上海楊浦、虹口、徐匯等區的六大商圈同步舉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當天的活動現場獲悉,經過幾年運作,上海社區基金會在有效整合社區資源、激發多元主體參與、培育扶持社區社會組織、補充提供社區公共服務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上海精細化社會治理的一枚「繡花針」。
-
第一家在民政部登記的非公募基金會
2004年,國務院頒布《基金會管理條例》,首次提出了鼓勵非公募基金會發展的意見,被視為非公募基金會的破冰性文件。自此,中國基金會行業尤其是民間基金會步入了蓬勃發展時期。
-
全國基金會3572家公募佔四成
原標題:全國基金會3572家公募佔四成 根據基金會中心網的數據統計,截至2014年1月6日,全國共有3572家基金會,其中公募基金會1411家、非公募基金會2161家,非公募佔全國總數的60%,較公募基金會佔比高20%,且兩者之間的數量差距在逐年遞增。
-
地方性公募基金會數量高於全國
報告顯示,在助力青年創業的基金會中,地方性公募基金會的數量遠遠高於全國性公募基金會。 《報告》發現,在助力青年創業的公益力量中,基金會是主要的組織類型。 統計顯示,目前全國共有127家機構助力青年創業,其中的99家為基金會,佔比78%;17家為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相關研究機構,佔比13.4%;二者合計佔比91.4%。此外,還有企業成立的創業型專項基金及其發起的青年創業計劃,佔比為8.6%。
-
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家基金會
點擊播放 GIF 0.0M1981年,我國第一家全國性公募基金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成立,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家國家級公募基金會,隸屬於全國婦聯。在中國基金會序列中,被民政部評定為最高等級——5A級別。2018年11月,機構獲評2017年度 全國4A級基金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是中國第一個以募集資金的形式為兒童少年 教育福利事業 服務的全國性社會團體,是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社會公益組織。
-
上海成立首家社區公益基金會 首批募集200萬元
去年年末,上海發布了2014年市委「一號課題」成果和配套文件,如同一股春風,為基層社區帶來了巨大的動力和活力。今年以來,本市各區縣、各街道紛紛行動起來,力求在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方面,特別是在體制機制上有新的突破,進而真正讓市民百姓受益。本報今起推出「社會治理新招實招」專欄,報導來自基層社區的新舉措、解決難題的好辦法。
-
社區基金會:未來社區的標配
2015年7月,北京市第一家非公募的社區基金會思誠朝陽門社區基金會成立 社區的資源與需求之間需要一個對接的平臺,社區治理需要一個第三方的推動者,社區基金會由此而生。 誰在發起設立社區基金會? 目前北京已經發起設立了4家社區基金會。截至2016年1月底,深圳市則已經設立了26家社區基金會及社區冠名基金,原始註冊資金及募集慈善資金共約6600萬元。
-
我國近5000家基金會透明度總體不及格
由基金會中心網主辦,清華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協辦的「中基透明指數FTI2018」發布會近日在京舉辦。基金會中心網總裁陶澤介紹說,截至2018年1月25日,我國基金會總數已超過6300家,而本次納入指數的基金會為2015年底之前註冊成立的4960家基金會。
-
上海首家文創基金會成立 助力文創產業發展
作為一座國際化城市,上海一直是國內文創產業發展的前沿陣地。4月22日,上海永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金會(簡稱:永法文創產業基金會)正式宣告成立,這是在上海市民政局登記註冊的上海第一家文化創意類基金會。楊永法表示,其實自己很早就有成立「文化基金會」的想法,希望通過個人資金作為基礎來引入更多企業、社會資本加入和支持文化產業。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產業委員會研究部副主任馮學澤認為,在目前上海依舊尚未設立有文創基金會的背景下,楊永法和楊頲通過捐贈的形式成立文創基金會,這是開先河的創舉,或許能引得效仿,吸引更多資金湧入,為上海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大價值。
-
後疫情社區·治理|公共緊急事件中,社區基金會能做什麼
目前,全球有記錄在案的社區基金會有1876家(數據來源:克利夫蘭基金會,社區基金會地圖),而根據我們的爬蟲數據,中國的社區基金會有210多家,其中包括名字裡有社區基金會,或名字裡沒有但實際上在行使社區基金會職能的組織。在中國和西方的不同文化環境下,社區基金會的運作方式是不一樣的。
-
界面新聞2019中國最透明慈善公益基金會排行榜發布,五家基金會滿分...
今年的榜單中,有五家基金會以滿分的成績並列第一,組團出道,分別是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中華少年兒童慈善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以及南都公益基金會。過去四年中,上海真愛夢想基金會曾三次登頂中國最透明慈善公益基金會排行榜。它在項目的執行信息披露/日常事項披露/頻次上依舊錶現突出。
-
大源公益基金會成立啦!社區治理與公共服務有了「好幫手」和「智囊...
大源公益基金會成立啦!<< 點擊上方,觀看完整視頻 >>據悉,大源公益基金會歷經半年多的籌備期,於今年6月8日正式成立,其建立經過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的登記核准,具有法人資格,其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揭牌儀式。
-
上海宗教界首家公益基金會「玩跨界」,探索宗教慈善運行模式
基金會志願者在阿拉善植樹由上海基督教青年會、女青年會發起的上海華愛公益基金會於2014年9月正式獲批成立,2018年正式獲得4A級社會組織的殊榮。作為上海宗教團體發起成立的第一家公益基金會,成立5年來,基金會規範管理、公開透明,不斷提高公信力,通過「跨界聯合」的公益之路,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優勢,形成慈善合力,打造了不少「精品」項目,為慈善公益事業發展模式做出了有益探索。創新合作模式 深化慈善公益2017年1月的一天,天寒地凍,浦東新區羅山養老院活動室裡洋溢著溫暖喜慶的氛圍。
-
上海社會組織去年受捐55億元,31家慈善基金會總資產過億
截至2018年6月底,上海全市共有社會組織15716家,包括社會團體4048家,民辦非企業單位11220家,基金會448家。在全市2445家已獲評估等級的社會組織中,5A級社會組織達272家。在全市261家慈善組織中,22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目前,全市共有31家基金會總資產過億。
-
貴州註冊登記慈善基金會32家
信息 貴州註冊登記慈善基金會32家 2016-08-26 21:08: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北京市目前已有基金會772家 總資產超過100億元
人民網北京12月20日電(尹星雲)昨天,北京市舉辦基金會管理培訓暨脫貧攻堅再動員會議。北京市社會組織管理中心主任溫育梁通報了基金會管理工作情況。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772家基金會,其中2019年以來登記成立48家。
-
貝殼找房成立公益基金會 持續發力社區公益
近日,貝殼公益基金會在北京市民政局登記成立,註冊資金800萬元,發起方和主要捐贈方為貝殼找房,基金會成立之後,貝殼找房將持續向基金會進行捐贈。貝殼公益基金會將致力於「連接更多公益資源,讓社區每個人成為公益的參與者和受益者」,將嚴格按照《慈善法》的相關規定規範組織行為,開展慈善活動,關注弱勢群體和社區問題的解決,為美好生活助力。貝殼公益基金會執行理事長賈生平表示,社區友好是中國新經紀行業新商業文明的起點和落點。
-
薦讀丨我國基金會行業發展的四大困境與八條建議
數量增長情況。據民政部中國社會組織公共服務平臺顯示,截至2020年10月1日,全國(不含港澳臺)註冊登記的基金會共有8263家。近六年,全國基金會數量翻了一番。絕大多數基金會捐贈收入很低,而捐贈收入排名前十的基金會,其捐贈收入之和佔據全國基金會捐贈收入總額的四分之一,基金會捐贈收入水平呈現兩極分化。 (四)全職員工情況 據已披露的基金會全職員工數量統計[7],截至2018年底,我國基金會平均全職員工數量為3.47人。
-
家族慈善基金會成為我國公益慈善領域的重要力量
2019年預計達300家 中國大陸第一家家族慈善基金會是1986年註冊的福建省泉州賢鑾福利基金會。1980年,愛國華僑何瑤煌捐資興建「賢鑾福利大廈」,大廈租金和所有收益作為長久提供賢鑾福利基金會的資金。
-
深圳市陽光下之家 慈善基金會成立 專注幫扶更生人士重新融入社會
深圳市陽光下之家 慈善基金會成立 專注幫扶更生人士重新融入社會 2017-09-05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高文興 截至2017年9月4日,社會企業家、深圳市陽光下之家創始人王金雲堅持每日不間斷捐一筆或多筆善款已有472天,累計捐贈了2386筆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