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 關注我們
◆ 2021年4月,《瞭望》將迎來創刊40周年。眾多老讀者、老作者發來信函,表達祝賀之情,講述他們與《瞭望》以文結緣、筆談交心的感人故事。我們選取一些文章刊發於「瞭望見證」欄目,共同回首《瞭望》與您一起走過的40載崢嶸歲月。
◆ 本期文章來自軍事科學院特聘首席專家、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將何雷
登高瞭望察大勢
文丨何雷
作者為軍事科學院特聘首席專家,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將
很早以前,我就知道《瞭望》。但是真正與這本新華社旗下的國內著名新聞周刊結緣,還是近幾年的事情。
創刊40年來,《瞭望》立足國內、面向世界,不僅對國內外重要動向作出迅速準確報導,而且對國內外形勢作出權威可信分析,為廣大幹部群眾了解黨中央路線方針政策、國家現代化建設成就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渠道,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在黨中央和廣大幹部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思想與信息的橋梁。
2015年10月,第六屆香山論壇召開期間,我作為論壇秘書長,接受了《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的專訪,就外界關注的熱點話題進行了闡釋。
當時我指出,香山論壇是由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和中國國際戰略學會共同搭建起來的,是亞太地區國家防務部門官員、軍隊高官和防務專家學者交流互動的重要平臺,是目前我國層次最高、規模最大的多邊安全與防務論壇,在亞太地區具有較大影響力。作為軍事外交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香山論壇的宗旨是開放、包容、互鑑、合作,目的是通過廣泛深入研討交流,增進互信、積累共識,促進地區安全合作,推動各方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繁榮發展。與此同時,我還就亞太地區安全形勢、亞太地區國家安全合作、所謂「南海軍事化」、國際反恐怖以及對香山論壇展望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專訪稿件刊登在2015年第44期《瞭望》,引起國內外輿論的一定反響。從此,我開始關注《瞭望》。
我了解到,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瞭望》由新華社於1981年4月創辦,1984年1月由月刊調整為周刊,是新中國創辦最早的集政治性、時事性、知識性於一身的新聞周刊。
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前進步伐,《瞭望》走過了不平凡的40年光輝歷程,成為我國新聞事業改革進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縱觀近年來的報導,我欣喜看到,《瞭望》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黨的宣傳思想和新聞輿論工作的方針政策,遵循新聞周刊運行規律,充分發揮新華社駐國內外記者新聞採集的優勢,注重挖掘重大獨家新聞和組織重大主題報導,注重對中國和世界重大事件的權威性深度報導,注重對國內外政治經濟社會現象的準確性與前瞻性剖析,成為廣大讀者心目中「新聞性、權威性、思想性和可讀性高度統一」的優秀品牌刊物。
同時,《瞭望》發行量長期以來位居新聞期刊前列,所刊文章被海內外媒體廣泛轉載,成為國內在世界上具有很大影響力和很高權威性的新聞周刊,也是世界各國了解中國高層決策的一個重要窗口。不少外國通訊社和境外媒體都認準《瞭望》是中國的權威刊物。
在重點報導國內外重大時事政經的同時,《瞭望》也非常關注國防安全和軍隊建設情況,對國內國際安全領域的重大動態和活動,及時深入採訪。特別是在介紹我國國防政策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成就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席捲全球,既對人類生命安全和全球經濟增長造成重大挑戰,也給國際戰略格局和安全形勢帶來深刻影響。
中國軍隊在全力投入國內抗疫鬥爭的同時,與世界多國防務部門和軍隊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贏得了有關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
2020年八一建軍節前夕,《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就中國軍隊積極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彰顯大國軍隊責任擔當等話題對我進行了專訪。
我在專訪中指出,有效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遂行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等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已成為中國軍隊和平時期新的重要使命任務。近年來,中國軍隊積極參加國際災難救援和人道主義援助,派遣專業救援力量赴受災國救援減災,提供救援物資和醫療救助,加強救援減災國際交流等,彰顯了大國軍隊的責任擔當,有力服務了國家政治外交大局,得到國內外高度讚揚。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軍隊及時向緬甸、寮國、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十幾個國家派遣抗疫專家組、提供防疫物資等援助,並向玻利維亞、古巴、秘魯、黎巴嫩等國家軍隊提供防疫物資等等,以實際行動有力回擊了部分西方國家反華勢力的惡意攻擊、誣衊和抹黑。同時我還指出,今後,中國軍隊將繼續在聯合國框架內,認真履行應有的責任擔當和使命任務,積極參加國際災難救援和人道主義援助,為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為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應有的貢獻。專訪稿件刊登在2020年第31期《瞭望》,幾天內僅在新華社客戶端的瀏覽量就達150多萬。
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圍繞建議中「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的重要課題,應《瞭望》邀請,我推薦軍事科學院一位長期從事作戰理論問題研究的首席專家,為雜誌撰寫了《向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軍的科學指南》一文,刊發後引起很好反響。
2021年,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年。《瞭望》也迎來了創刊四十周年,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
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面臨的安全威脅挑戰更加多元複雜。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戰略格局深刻調整,大國間戰略競爭呈上升之勢,全球安全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性更加突出。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及時了解和深刻認識國內國際形勢、重大事件等需求與日俱增。
新時代、新形勢、新使命,對黨的宣傳思想和新聞輿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給工作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我作為一個關注、學習《瞭望》的熱心讀者和參與者,衷心希望《瞭望》新聞周刊:承擔起新聞輿論工作「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職責,在黨帶領人民奮力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前進道路上、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立時代潮頭,發揮自身優勢,運用多種手段和形式,及時有效地向國內外傳播黨中央的聲音,進一步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鬥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中國軍隊捍衛國家利益、維護世界和平、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故事,不斷提高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聞周刊,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讓世界更好地認識和了解中國,為黨的宣傳思想和新聞輿論工作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LW
刊於《瞭望》2021年第3期
瞭望新媒體,給你權威的新聞洞察力
總監製 | 史湘洲
監 制 | 潘燕
編 輯 | 唐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