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的李戰哲是一位跑步愛好者,也是國內第六位完成世界馬拉松六大滿貫的六星跑者。他曾多次接受本報記者的採訪,他的事跡也屢見報端。
最近一段時間,因為受到疫情影響,李戰哲無法外出跑步,他乾脆將跑道「搬到」了家裡。雖然地點換了,但他給自己定下的任務沒有變——每天堅持在家跑步10公裡左右!
「突遇新冠疫情,不能在室外長跑。為了保持體能,我每天堅持在家折返跑10公裡!」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李戰哲剛剛結束跑步運動,這也是他連續第28天在家進行折返跑。「我每天都是穿著運動衫和短褲,從廚房到客廳來回跑,算下來大概要跑1000個來回,跑下來衣服全溼透了。相比於室外跑,在家跑確實很枯燥,但為了抵禦疫情我們必須要增強抵抗力!」
家住西城區的李戰哲告訴記者,他昨天穿著超輕跑鞋,在廚房和客廳之間折返跑了10.24公裡,用時58分54秒,每公裡平均配速5分44秒。之後他做了5分鐘的肌肉拉伸,還做了3組6公斤啞鈴平拉,每組70次,最後洗個熱水澡放鬆。李戰哲介紹說,在家小跑首先要注意不要影響樓下的鄰居,因此需要換上一雙輕便的跑鞋。「在這個特殊時期,大家都要休息好,不能起太早運動,以免影響鄰居休息。」此外,李戰哲家裡的「跑道」是從廚房到客廳,一個來回也只有10米左右,跑10公裡得需要跑1000個來回。「如果家裡不夠大,在家來迴轉圈很容易受傷,因此我們在跑步前要先舒展身體,活動一下筋骨,將熱身運動做足。」
除了跑步,李戰哲還會在家進行力量訓練,通常會做選擇快速半蹲和啞鈴。「快速半蹲既能練速度又能練耐力,膝蓋也不容易受傷,還可以恢復自己的腳傷。」李戰哲介紹說,「如今全國都在抗擊疫情,廣大醫務工作者和有關工作人員捨生忘死,奮戰在一線。而在後方,我們有責任保護好自己,不給前線添麻煩。」
作為一名專業跑者,李戰哲建議,沒有長跑經歷的市民可以在家從輕度的運動開始,比如在客廳裡往返走上2至3公裡,然後慢慢向中等強度運動(如高抬腿原地走、持凳下蹲)轉換。「我們也可以在家做力量訓練,比如伏地挺身、平板支撐、快速半蹲、啞鈴訓練等。家中有跑步機的,也可以在跑步機上跑上半個小時!總而言之,就是儘可能使全身得到鍛鍊,始終保持運動狀態。」
從1982年參加第二屆北京國際馬拉松開始到現在的38年間,李戰哲從未停下過奔跑的腳步,同時他也因為跑步有了不同的人生體驗——當全運會、亞運會和奧運會的火炬手、他的運動健身經歷上了《新聞聯播》、成為中國第六位完成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六星跑者,還遭遇過令人震驚的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
如今,已是66歲的李戰哲依舊保持每天10公裡跑的鍛鍊強度,他也時常參加半程馬拉松,同時還擔任多個跑團的總顧問。他還在社交媒體上開通了自己的跑步日記,詳細記錄每天的跑步細節和跑步食譜。「我現在很願意與年輕人分享交流我幾十年來的跑步經驗,讓他們可以借鑑。」李戰哲表示,他希望通過分享和傳播引領年輕的跑者,讓他們更好地參與到馬拉松運動中來。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劉大偉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