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精度均值88.3% 雲天勵飛行人重識別算法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2021-01-19 砍柴網

近日,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雲天勵飛在行人重識別算法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四個國際權威的行人重識別數據集Market1501、DukeMTMC-reID、CUHK03、MSMT17上,其關鍵指標mAP(平均精度均值)分別達到88.3%、79.3%、75.1%和60.1%,達到行業領先水平,促進人工智慧從「刷臉」向「識人」邁進。

近年來,人臉識別技術日益成熟,促使機器在辨別人臉的能力上超過人類,在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也得到廣泛應用。不過,在實際應用的場景中,攝像頭並非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拍攝到清晰人臉,光線、環境、角度、人流幹擾等因素都將影響其精準識別功效。

數據來源:github最新研究成果對比

因此,通過全身信息來對人員進行鎖定和查找就變得十分必要,通過將整體行人特徵作為人臉之外的重要補充,實現對行人的跨攝像頭跟蹤。於是,人工智慧領域開始逐漸展開針對「行人重識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行人重識別(Person Re-Identification,簡稱Re-ID)也稱為跨鏡追蹤技術,是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判斷圖像或者視頻序列中是否存在特定行人的技術,指通過穿著、體態、髮型等在不確定的場景中能夠再次識別是同一個人,並以此描繪出個體行進軌跡的AI視覺技術。

Market-1501、DukeMTMC-reID、CUHK03、MSMT17是當前衡量Re-ID技術的最權威主流的數據集,其中,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是全面衡量該項技術水平的核心指標。根據現有公開數據,上述四個數據集的mAP最高值分別88.2%、79.0%、74.8%和58.3%,雲天勵飛此次測驗的結果均高於這四個數值。

據悉,目前,雲天勵飛行人重識別技術已應用於視頻結構化,促進超大規模行人以圖搜圖性能的提高,助力公共安全和智慧城市建設。

相關焦點

  • 帶你認識步態識別&行人重識別
    現在的一些核心算法,包括超精度的目標分割,能達到的精度已經跟人眼差不多;還有極速的目標檢測,以及跨視角的識別精度都已經處在世界首位。除此之外,步態識別技術還需要龐大的貼近實際場景的步態資料庫,銀河水滴參與和創建公開、自有的步態資料庫,目前還與公安系統和司法系統共同推進造庫計劃,大規模地將嫌疑人的步態數據採集入庫。
  • 有了K均值聚類,為什麼還需要DBSCAN聚類算法?
    K均值(點之間的距離)、Affinity propagation(圖之間的距離)、均值漂移(點之間的距離)、DBSCAN(最近點之間的距離)、高斯混合(到中心的馬氏距離)、譜聚類(圖之間距離)等。2014年,DBSCAN算法在領先的數據挖掘會議ACM SIGKDD上獲得the testof time獎(授予在理論和實踐中受到廣泛關注的算法)。
  • 騰訊行人重識別算法突破成世界第一
    該研究團隊通過最新算法,在三個行人重識別主流資料庫均取得第一的成績。 近日,騰訊優圖在行人重識別(Person Re-ID)算法上獲得突破性成果。
  • FedReID - 聯邦學習在行人重識別上的首次深入實踐
    作者 | 莊偉銘編輯 | 陳大鑫行人重識別的訓練需要收集大量的人體數據到一個中心伺服器上,這些數據包含了個人敏感信息,因此會造成隱私洩露問題。聯邦學習是一種保護隱私的分布式訓練方法,可以應用到行人重識別上,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在現實場景中,將聯邦學習應用到行人重識別上因為數據異構性,會導致精度下降和收斂的問題。
  • 阿里行人重識別(ReID)算法刷新業內新紀錄
    近日,機器智能技術實驗室在行人重識別(Person Re-identification)算法上獲得突破性成果。該技術團隊通過最新算法,在不使用任何時序信息的情況下,在行人重識別主庫(Market1501,DukeMTMC-reid和CUHK03)上各項指標均取得第一的好成績,刷新了業內的最好成績。其性能的提高主要來源於技術層面的創新:該團隊通過局部信息的挖掘,專注於解決行人在識別過程中表觀姿態變化劇烈,不容易對齊的問題。
  • 關於88式狙擊步槍精度的一些說明
    文章,對於88式的精度提出了質疑,我看了這篇文章,大致認為文章提出了以下幾個觀點:第一,88式精度為4.2MOA,100米甚至無法保證槍槍10環;第二,88式的精度做精確射手步槍也不太夠,已落伍;第三,對比西方的狙擊步槍/精確射手步槍,國內對精度的要求偏低。老王我對以上三點做一一回復哈。
  • 行人重識別(ReID)的應用場景及技術難點分析
    行人重識別(ReID)技術難點分析  相比於人臉識別來說,ReID 在實際應用場景下的數據非常複雜,由於不同攝像設備之間的差異,同時行人兼具剛性和柔性的特性 ,外觀易受穿著、尺度、遮擋、姿態和視角等影響,所以,對跨鏡追蹤(ReID)算法的要求也更高。
  • 全民戴口罩,人臉識別算法抓瞎:多種算法出錯,最高錯誤率達50%
    而且,黑色口罩比藍色口罩更容易出錯,口罩遮住口鼻的範圍越大,算法就越難識別人臉。一些算法錯誤率高達50%NIST 計算機科學家、該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 Mei Ngan 說:「隨著新冠疫情的到來,我們想要了解人臉識別技術是如何處理帶口罩的面孔。我們首先關注的是,在疫情大流行之前開發的算法可能會因識別對象戴口罩而受到影響。
  • 中國人的平均身高和體重:你超重了嗎?高於均值可能需要減肥了哦
    中國人的平均身高和體重:你超重了嗎?高於均值可能需要減肥了哦體重這兩個字說出來就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人一吃就胖喝涼水都胖;有的人怎麼吃都不長肉。今天就讓小編來告訴你,咱們中國人的平均體重是多少,對比一下看看自己有沒有超重吧,高於均值可能需要減肥了哦。說起來,我們生活在全世界美食最多,烹飪方法最為多樣的國度,不論我們走到哪裡都能吃到獨具地方特色的各種美食。如果你也是一個吃貨,並且!不長胖的話,那麼真的是人生一大幸事。
  • 鋼鐵廠來了「新員工」破解廢鋼定級行業難題
    廢鋼利用節能環保,但中國廢鋼利用率遠低於世界水平。記者今天獲悉,山西晉南鋼鐵集團已在業內率先上線廢鋼AI定級系統,該系統由阿里巴巴達摩院合作研發,對廢鋼的定級準確率達95%,扣重準確率達90%,有望破解廢鋼利用的行業難題。
  • 瑞聯新材IPO:業務獨立性欠佳,毛利率低於行業均值
    萬潤股份(002643.SZ)、八億時空(688181.SH)、強力新材(300429.SZ)、濮陽惠成(300481.SZ)作為瑞聯新材在顯示材料領域的競爭對手,2017年、2018年,上述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6.39%、6.71%。同期,瑞聯新材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5%、3.27%,僅為行業均值的一半。
  • 性能提升30%以上,實時實例分割算法SOLOv2實現產業SOTA
    第一類可以被稱為實時的實例分割的模型是 YOLACT 和 YOLACT++,它們基於 RetainNet,將實例分割分為兩個並行的子任務,採用單階段的網絡結構,使網絡計算量儘量小,後者訓練 54 個 epoch 左右,最終在 COCO test-dev 數據集上的 mask AP 達到 34.6%,在 Titan Xp 的 GPU 環境中達到 27.3~33.5FPS
  • 大工校友:深耕指靜脈識別技術,實現世界領先水平!
    在通華科技(大連)有限公司的門口,安裝著一臺小巧的門禁設備,站在它面前,員工們只要伸出一根手指,輕輕觸碰卡機,僅1秒左右,就能輕鬆完成出入認證,這就是指靜脈識別技術。2005年通華科技被評為「2005年度大連市電子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先進集體」,2008年公司研發的「靜脈識別考勤管理系統」在世界第一高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正式投入使用,2015年CCTV新聞聯播對他的團隊做了專訪報導。
  • 3月份泉州快遞業增速領先全國平均水平
    據統計,1—3月,全市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2.38億件,同比增長11.48%。其中, 3月份快遞業務量完成1.14億件,同比增長28.20%,增速比去年同期高3.6個百分點,增速領先全國平均水平。疫情發生以來,快遞行業發展曾一度受到影響。市郵政管理局多措並舉,打通「四關」,為行業恢復正常生產經營按下「快進鍵」。
  • 商湯科技人臉識別解決方案獲年度行業創新獎
    其中,商湯科技3D人臉識別智能門鎖解決方案榮獲2020年度行業創新獎, 引領產品技術創新,取得了跨越性的突破。商湯科技3D人臉識別智能門鎖解決方案為智能門鎖提供了全新的解鎖方式,可以實現在大角度和不同光線環境下通過人臉驗證準確解鎖,並通過活體檢測等功能防範高清照片、屏幕翻拍、人皮面具等惡意攻擊,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入戶體驗。
  • 中國多行業英語熟練度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城市排名北京位列第三
    報告顯示,全球各行業間的英語熟練度差距已經大幅縮小,中國的公共事業行業、健康及醫療行業、採礦能源行業及汽車行業的英語熟練度水平,均高於世界平均水平。資料圖 攝:張玉軍業內人士表示,這與近些年來中國眾多行業的發展趨勢一致。
  • 川大智勝以國內外領先的人工智慧硬核科技新成果智勝未來
    會上發布並展出了川大智勝運用「新三維人臉識別」技術,研製生產的高精度三維全臉建模硬體和軟體、高性能(識別能力和防偽能力)認證和門禁產品、高速高精度通道式現場實時三維註冊和識別產品。新三維人臉識別是新一代人臉識別技術體系。它是在二維人臉識別基於低精度三維測量(深度精度1毫米以上)的識別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是為了解決二者的瓶頸難題和重大缺陷而開發的。
  • 南京地理所平均土壤水分預測與遙感尺度轉換方法研究獲進展
    由於區域土壤水分具有強烈的時空異質性,目前的研究中主要通過大範圍多點位觀測進行尺度上推,但該方法獲得區域平均土壤水分狀況費時、費力,因此需要識別出少量的代表性觀測點來對其進行間接估計。  近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朱青課題組系統評價了三種代表性土壤平均水分預測點位識別技術(時間穩定性、K均值聚類和隨機採樣)的精度。
  • 基於RFID系統的有效SLAM算法解析
    射頻識別(RFID)技術是近年來興起的一門自動識別技術。與傳統的條形碼系統、接觸式卡等不同,射頻識別系統是利用無線射頻方式非接觸供電,並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以達到識別並交換數據的目的。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幹預,可工作於各種惡劣環境。將RFID技術應用於機器人中,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技術特點,使機器人更多地獲取外在信息。
  • 專訪閱面科技童志軍:FDDB、LFW雙奪冠的人臉識別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FDDB所公布的評測集也代表了目前人臉檢測的世界最高水平。LFW全名Labeled Faces in the Wild,是由麻薩諸塞大學於2007年建立,用於評測非約束條件下的人臉識別算法性能,是人臉識別領域使用最廣泛的評測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