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丨蘇軾筆下的秋天,寫盡人生百味!

2021-03-01 詩詞天地

   —回復『 早安 』,迎來一天好心情—

 ◆ ◆

一花一人一世界,一樹一葉一知秋。

日子總是在不經意中悄然離去,季節的變換,白晝的交替,都無聲無息的成為過去。

春去秋又來!

秋是成熟的,它不像春天那麼害羞,也不像夏天如此的暴露,也不似冬天如此的內向。

秋——

在王勃的筆下,是「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在徐再思的筆下,是「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在張繼的筆下是「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在李煜的筆下是「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

而蘇東坡筆下的秋,寫盡了人生百味!

東坡就是東坡,即使在蕭瑟的秋日 ,他依然高昂,你看他怎麼說:不用悲愁,我身強體健,能吃能喝。發那悲秋的哀嘆作甚。生命有太多種可能,有時候出發的角度變了一毫一釐,都會讓我們的結局變得不同。但終其一生,我們只能選擇,當下看起來最合適的選項。所以,請不必悲秋,也無需介懷。 擁有從來都是僥倖,無常才是人生常態。在這熱鬧的中秋月明之時,蘇軾渴望著與兄弟一訴衷腸,無奈遠貶黃州的他只能在北望中借明月遙寄相思。現實中太多的痛苦與無奈,他也因此而陷入更為深沉的悲涼之中。每個人都有太多的無奈和身不由己,我們要學會捨棄無謂的執著,懂得自己不能掌握所有世間事,才能安然接受生命中的來來去去。東坡一生多舛,幾遭貶謫。晚年的他褪去了才子的傲然, 回望這一生漂泊,秋風中過往的淡然、堅定、灑脫似一一看穿。於是寫下了 這首悲秋之作。使人成熟的不是歲月,而是經歷。汲汲營營,走過半生,才發現——人生不過只是一陣風,一場雨,一次經歷!年紀越大越發現,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的告別,沒有人能陪我們從起點走到終點。我們不斷開始,又不斷告別;不斷銘記卻又不斷忘卻。

富有而善良的鄰人,感嘆我收穫的微少,我卻瘋了一樣地大笑。 在這笑聲裡,我知道我已成熟。 我已有了一種特別的量具,它不量穀物只量感受。 我的鄰人不知和穀物同時收穫的還有人生。 我已經愛過,恨過,笑過,哭過,體味過,徹悟過……

能自由選擇的人,是幸福的,這種幸福往往與生俱來,也往往最容易失去;能適當放棄的人,是灑脫的,這種灑脫往往是一種心境,也往往最令人糾結;能選擇又能放棄的人,是沉靜的,這種沉靜往往讓人嘆服,也往往最難以把握。但這些是人生的意義—— 一邊失去,一邊擁有,一邊得到,一邊放棄。「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這與蘇軾別的詞中所發出的「人間如夢」、「世事一場大夢」、「未轉頭時皆夢」、「古今如夢,何曾夢覺」等慨嘆異曲同工,表現了蘇軾後半生的生活態度。
在他看來,世間萬事,皆是夢境,轉眼成空;榮辱得失、富貴貧賤,都是過眼雲煙;世事的紛紛擾擾,不必耿耿於懷。很多事先天註定,那是「命」;但你可以可以決定怎麼面對,那是「運」。所有悲傷,總會留下一絲歡樂的線索。所有的遺憾,總會留下一處完美的角落。喜歡花的人是會去摘花,然而愛花的人則會去澆水。這一夜,東坡又在夢中與弟弟蘇澈重逢,並且一同「在江亭醉歌舞」,十分愜意。可是好夢不長,三更時分,雨打梧桐,那淅淅瀝瀝的雨聲驚醒了他的好夢。現實中的他,依然與親人天各一方。懷著無限惆悵想再找夢境,已經「無覓處」了。人生短暫,緣分未必時時可見,人海茫茫,相伴未必可以久長, 要感謝生命中的緣分,要珍惜你身邊的陪伴。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十一月,蘇軾從故鄉四川眉山沿長江返回朝堂,行舟至荊州之前,見長江兩岸深秋季節的景色寫下該詞。心裡放不下別人,是沒有慈悲;心裡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是你的,遲早會散,是你的,永遠都在。

讀蘇軾的詩詞後,很難不愛他。

他的詞裡,有生活的美,更有人生的豁達。

當我們想起蘇軾,嘴角總會露出微笑,你會覺得,生活美好,人生可期。

正如那句:人生緣何少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

今天放不下的煩惱,明天終會放下。說到底,人間萬事,不過如此。

後臺回復以下數字,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1.早讀丨有一種幸福,叫每天都有好心情

2.這篇《退休書》一夜間火了!建議都看看

3.「博士坐下,碩士留下,本科等下,專科讓下!」

4.詩詞丨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間悲歡,催人淚下

5.這是一位即將去養老院的老人寫的,很現實,值得人們深思!

6.詩詞丨她在曹操的心上,曹丕的床上,曹植的筆上,這個比貂嬋還美的女人,活成了三國最大的悲劇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詩詞裡的冬天,有閒適、有悲涼,寫盡人生百味
    詩詞裡的冬天,是閒適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唐·白居易《問劉十九》試想冬夜,戶外萬物蕭索,天寒地凍;屋內爐火微紅,略有暖意。身上公私事兼已終了,心中喜悲情都俱平復。正此時,舊友踏雪尋來,也想和你談些艱難年歲,順暢時月,蒼生大事,家長裡短。無柑無橘,冷茶冷菜。人生快哉,莫過於此!
  • 十句蘇軾詩詞:句句經典,寫盡人生百態
    蘇軾是一位詩人,一位文學家,更是一位哲人。他的許多詩句,包含著人生的哲理,讀來,讓人撫掌嘆息,回味不絕。這十句蘇軾經典詩詞。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蘇軾《西江月》世間萬事都宛如一場虛無縹緲的幻夢,人生到底經歷了幾度這涼意的秋?當我們走到人生的某一個階段,肯定也像蘇軾這樣感慨過,不論是對時光,還是對人生。其實,在感慨之外,好好生活,努力過好這一生才是最重要的。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浣溪沙》人間最有滋味的還是清淡的歡愉呀。
  • 蘇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何意?詩詞會上難倒53位高手
    《中國詩詞大會》近年來吸引了不少人觀看。五季看下來,每一季都有一些這樣的題。可以說是每看一次就有新的體會,感動和收穫。觀看詩詞大會的時候,我們能夠發現我們在品讀古詩詞時犯的不少毛病。當然這種錯不光我們犯,就連嘉賓和主持人也是一樣。百人團裡就有91位選手理解錯了蘇軾的"但願人長久",他們中很多人認為這詞寫的是愛情。
  • 蘇軾送友人寫下「人生如逆旅」,詩詞大會53位選手不知「逆旅」何意
    他就說「豈是聞韶解忘味,爾來三月食無鹽」。 總之,蘇軾就是和變法過不去,氣得宋神宗直接將他扔進了御史臺後院,這地方經常有烏鴉棲息於此,因此也被稱之為「烏臺」。
  • 蘇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何意?詩詞大會上難倒53位高手
    這個題目是這樣的:蘇軾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中的"逆旅"的含義是?然而答案卻是令人意外的C,當時百人團也有53人答錯。從客觀的角度來講"旅館"這個選項是最不可能的,人生如旅館,這比喻怎麼讀怎麼覺得怪。這也恰恰是蘇軾的高明之處,從意境上來看,寫景清麗淡雅,通篇沒有出現一個"愁"字,卻寫出了離別的傷感和對對方的不舍。
  • 蘇軾《豬肉頌》:吃的是豬肉,品的是人生
    有人喜歡「大江東去」的豪邁,有人喜歡「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有人喜歡「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深情……詩詞君獨獨鍾愛蘇軾一首奇特的詩,格律不通,語言平平,卻藏著他最高級的人生哲學。在蘇軾筆下,豬肉也可以精緻每一次失意,蘇軾總能在最普通的美食中,找到快樂。而最普通的食物,在蘇軾筆下,也變得精緻而美好:寫饊子:縴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
  • 九首經典詩詞,古人筆下的人間百味,哪一句最觸動你?
    有的人只是隨著時間的大流,糊裡糊塗的過完此生;而有些人卻從中領悟到了人生的千百滋味,賦之於詩詞中,最後成就了優美的詩篇。今天,與大家分享九首經典詩詞,一同欣賞詩人筆下的人間百味。今朝有酒今朝醉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 蘇軾的這一首詞,寫盡人生無常的感慨,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你的心理狀態確實就想很多年老古井裡的水沒什麼一點波瀾,你的氣節如同秋天裡的竹子。「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遺憾短暫的相遇後你卻連夜就需要出發了,這讓我的心情很是惆悵難過啊,老朋友久別重複本是喜事,可一會兒功夫就需要離別,讓原本興奮的心情立即跌倒了谷底,確實是很令人承受不住的。「尊前不用翠眉顰」,翠眉:是指古代女子的眉飾。
  • 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
    因此,古代的很多詩人和文學家也總是喜歡用詩詞來寫秋天,從而表達自己心中的愁緒。不過,也有一些詩人和文學家喜歡用詩詞來表現秋天之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欣賞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
  • 蘇軾很美的一首哲理詩,寫盡歲月滄桑,讀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人生漫漫,我們總要學會在喧囂中淡定從容,在浮浮沉沉中雲淡風輕。就像蘇軾所言「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這句詩出自他的《東欄梨花》,,寫盡歲月滄桑,讀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而蘇軾這首詩中的梨花不一樣,雖然也暗含著淡淡的惆悵,但更多的是寄託了他看淡世事豁達,讀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這首詩寫於公元1077年,雖然那時他還未經歷烏臺詩案,但是妻子和父親的相繼離世,已然讓他遭受了很大的打擊。
  • 當你陷入困境時,讀一讀蘇軾這首《定風波》,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上半闕蘇軾用「莫聽」來無畏三月初春之寒,更說出了風雨不足讓他畏懼,彰顯了蘇軾的豁達氣度,面對風雨他笑傲人生,面對困境他不為坎坷,將眼前的風雨化作意境升華到整個人生,更顯蘇軾瀟灑不羈的超拔情懷。人生說短也短只有短短幾十個春秋,說長也長總是會遇見大大小小的坎,漫漫人生之路,我們不要被眼前一時的風雨所打到,要知道只要我們能夠像蘇軾一樣保持一顆淡然豁達的信,無論世事有多滄桑、無論風吹雨打,我們亦能屹立不倒。無論風風雨雨,願我們都能像蘇軾那樣高歌「一蓑煙雨任平生」。
  • 詩詞大會上,蘇軾傷感人生的詩,被康震解說成風趣而哲理的勵志語
    人生當中自有一場詩意,詩意裡面可領悟一段人生。《中國詩詞大會》自從播出以來,它就以其獨特的詩詞魅力贏得了無數熱愛中華文化的廣大朋友的青睞,尤其是在大會裡面各位點評嘉賓對詩詞的獨到見解,也無不引發出人們的許多思考,吸引著眾多的觀眾朋友。
  • 蘇軾《定風波》:詩詞中的四次掙扎與選擇,卻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
    年輕的時候喜歡華麗的詞藻,隨著年紀的越來越大,慢慢的就會很喜歡詩詞。尤其是特別喜歡蘇軾,在蘇軾的詩詞中,讀懂了人生,讀懂了情懷,也讀懂了在困難面前豁達樂觀的處事態度,我想這就是詩詞的力量,蘇軾的魅力!有一次,蘇軾和朋友外出,忽然下起了暴雨,兩人被淋得甚是狼狽,朋友一肚子的怨氣,而蘇軾卻非常的樂觀,看著這大雨,突然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定風波》,這首《定風波》也一直被人所熟知,這首詩詞體現的曠達精神一直為人所稱道。
  • 季秋,最後的秋天,最美的秋日詩詞
    《季秋觀海詩》隋代:楊廣孟軻敘遊聖,枚乘說愈疾。《季秋江村》唐代:杜甫喬木村墟古,疏籬野蔓懸。物理盛時能有幾,人生樂處亦無多。不知當日樽前曲,卻傍誰邊斂翠娥。深秋,邂逅最美秋日詩詞。 更多文章北宋著名詞人晏幾道筆下的秋天,美到心醉!
  • 蘇軾「接地氣」的一首詞,或許藏著高級的人生哲學,人間有味是清歡
    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蘇軾有一首非常"接地氣"的一首詩,讀了他,感覺一陣香氣撲來,即美味,也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我們都知道蘇軾又名蘇東坡,你知道蘇東坡的名字是從何而來的嗎?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康震老師這樣總結蘇軾這首詞中給我們人生哲理:"蘇軾所謂之美食家,並不僅僅在於說他能吃到精美並昂貴的食物,而是他用非常精緻的態度來對待他倒黴的時候那些普通的食物,非常精緻的態度來對待每一個普通的一餐,他也用這樣精緻的態度來對待自己
  • 蘇軾晚年所創作的一首詞,寫盡人生感悟,所讀之人皆收穫良多
    蘇軾是,一位非常傑出的詩詞大家。他的很多作品,在經過幾千年流轉之後,依然深受人們的喜愛。我們在蘇軾的作品之中,不只是可以得到正能量的積極鞭策,還能從他對人生的感悟之中,學習到一些處世道理。蘇軾這個人,性格豪爽、灑脫不羈,尤其愛結交五湖四海的人為好友。也正是因為他這份真性情,大家也都對他喜愛非常。曾有一段時間,文人墨客們都以與東坡居士為友,為人生幸事。
  • 蘇軾臨終前寫下一首詩,暗含人生的三重境界,很難有人到達第三重
    蘇軾是真的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樣看透世情的他,將對人生的種種思考都寫進了他的詩詞作品中。蘇軾臨終前給兒子留下了一首詩——《廬山煙雨》: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 李清照筆下的秋天,美到極致!
    一如那秋天的楓葉,紅得如血,美到極致,可片片飄落時,更顯愁苦。李清照的詞,內容精巧,語言雅致,可謂美到極致。在美的背後,卻是李清照的愁思,寂寞空閨,無人傾訴,愁到極致。美到極致,也愁到極致,就是李清照的秋詞。李清照筆下的秋天,是相思的。
  • 蘇軾寫下一首送別詞,短短幾句,寫盡人生,後兩句盡顯豁達灑脫
    蘇軾因為不停的便貶,所以在他的一生之中不斷地更換著地方,不停地經歷著人生的離別。每一次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安頓了下來後結識了一些新的朋友,在與這些朋友的相處過程中享受著交往所帶來的快樂。但是這份快樂可能沒有多久,蘇軾便又接到了新的朝廷命令,重新換一個地方開始新的生活。
  • 送別朋友時,蘇軾寫了一首離別詞,寫盡人生聚散無常,令人感傷
    上闋寫盡重逢美樂,不見之前的再見有如和風細雨後的虹絳,美的不可方物。元祐初年,蘇軾朝為起居舍人,錢穆父為中書舍人,二人的官位相當,志趣向和,怎一次「知音」寥寥概括,其感情的深蘊在經波折和蜿蜒後鮮濃斐然。左一個三年,又一個三年,人生何嘗不在日消時散中望向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