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小喬的美食美客」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中國的酒文化博大精深,同其他飲食文化一樣,已經流傳了上千年了。特別是在北方地區,很多人不僅好酒,而且極其喜歡酒桌上的喝酒氣氛。
正席,講究的是好客之道,主人與客人之間的座次要安排好,一定要讓客人吃好喝好,而一般聚會,講究的則是喝酒時的氣氛。在山東,酒暈子喝酒時的4種狀態,酒桌文化的體現,非常搞笑!
一,酒暈子的第一種狀態,喝酒前
所謂「酒暈子」,是山東人對喜歡喝酒的人的一種戲稱,雖然有一點貶義的意思,更多的是一種玩笑,因為這些人太愛喝酒了,酒桌上的氣氛,往往是這些人帶動起來的。
喝酒前,酒暈子如果來晚了,自然是要把沒喝的酒找回來,第一句話往往是「不好意思我來晚了哈,我自罰三杯」。如果別人說「別客氣了,不要自罰了」,酒暈子會堅持自罰,往往會弄得大家哭笑不得,「那好吧,你自罰吧」。
二,酒暈子的第二種狀態,喝酒中
酒喝到一定程度,別人會感覺喝得差不多了,而對於喜歡喝酒的酒暈子來說,那是遠遠不夠的,總要找著機會多喝一點,那就是「打一圈」。打一圈的意思,是說和酒桌上在座的各位都要喝一個酒。
「來各位,我這裡先打一圈吧」,這個時候如果有人提醒,他剛剛已經打了一圈了,酒暈子的套路就來了,「剛才是順時針,現在逆時針再打一圈」,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三,酒暈子的第三種狀態,快散場的時候
酒喝再長時間,總歸有散場的時候,大家都吃好喝好了,總歸要散場,這個時候,總會有人先提出來,客套話總是要說的,那就是「大家都喝得差不多了,杯中酒吧」,意思是把杯子裡沒喝完的酒喝完,酒場就可以結束了。
這時候酒暈子還沒喝夠呢,怎麼能是杯中酒呢?這個時候,酒暈子就會給大家提建議了,「啥杯中酒啊,瓶中酒吧,把沒起開的都起開吧」,意思就是說把瓶子裡沒喝完的全部喝完,剩下的沒開啟的酒瓶,全部都打開,一聽,還真是講究人。能說出這話的,不用問,酒暈子,是不是很搞笑?
四,酒暈子的第四種狀態,散場後
按說,瓶中酒之後,大家確實都是酒足飯飽了,結完帳之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這總該行了吧?不行,酒暈子的酒癮還沒有過完。
這個時候,酒暈子的套路又來了,他們會找個最恰當的時機把這句話撂出來,「走啊,咱再去老張的店裡擼個串去,別多說了,趕緊走」。這個時候,正是酒暈子展現真正實力的時候了,話說得不輕不重,又難以讓別人拒絕,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幾個人結伴而行,匆匆趕往下一家酒館。
以上就是愛喝酒的酒暈子們,在酒桌上的4種表現。雖說飲酒要點到為止、不可過量,但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的參與,酒桌上才會平添了各種樂趣,這也算是一種比較搞笑的酒桌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