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證施治 防控冠心病復發

2021-01-07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北京晨報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發病率不斷攀升,目前西醫診斷與治療技術發展的很快,各種新技術、新方法、新設備層出不窮,尤其是心血管介入治療技術迅速提高,使得危重期的病人得到了及時的救治。然而,隨著機體的衰老,冠心病病人還可能出現冠狀動脈的再次狹窄和堵塞,對此,北京東城中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張印生指出:中醫中藥在冠心病及其併發症的治療和維護上凸顯了極大優勢,正在成為不少病人的新選擇。

痰濁內生是產生冠心病的主因

中醫認為,冠心病屬於中醫的胸痺、厥病或真心痛,該病主要因正氣虧虛,年老體衰,加上七情內傷、飲食不節、寒冷刺激、勞逸失度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臟腑功能損傷,陰陽氣血失調,痰濁內生,氣滯血瘀,胸陽不振,使心脈痺阻而致。其中,痰瘀致臟腑經絡氣血功能失調,人體陰陽平衡破壞是發病的主要內因。

張印生主任表示,根據不同病症,冠心病主要分為六類:

1.痰濁閉阻證,主要症狀為:胸悶重而心痛微,痰多氣短,肢體沉重,形體肥胖,伴有倦怠乏力,納呆便溏,咯吐痰涎。

2.心血瘀阻證,主要症狀為:心胸疼痛,如刺如絞,痛有定處,入夜為甚,甚則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或病引肩背,伴有胸悶,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勞累加重。

3.氣滯心胸證,主要症狀為:心胸滿悶,隱痛陣發,痛有定處,時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時容易誘發或加重,或兼有脹悶,得暖氣或矢氣則舒。

4.寒凝心脈證,主要症狀為:心痛如絞,心痛徹背,喘不得臥,多因氣候驟冷或驟感風寒而發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則手足不溫,冷汗自出,胸悶氣短,心悸,面色蒼白。

5.氣陰兩虛證,主要症狀為:心胸隱痛,時作時休,心悸氣短,動則益甚,伴倦怠乏力,聲息低微,面色蒼白,易汗出。

6.心腎陰虛證,主要症狀為:心痛憋悶,心悸盜汗,虛煩不寐,腰酸膝軟,頭暈耳鳴,口乾便秘。

治療冠心病講究辨證論治 個性治療

在冠心病的中醫治療方面,張印生指出,冠心病有不同的病症類型,病人的年齡,生活環境以及其他相關疾病等因素也各不相同,因此,中醫治療冠心病,必須辨證論治,因病治療。張印生表示,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膏粱厚味,滋膩的東西比較多,生活壓力也比較大,現在的冠心病發病情況也與過去有所不同,過去以隱痛為主的症狀轉變為現在的憋悶為主;以前冠心病多以瘀血為主,現在以痰濁為主兼有瘀血,只有準確把握每一位患者的情況,才能達到好的治療效果。

具體來說,若患者為痰濁閉阻證,證機為濁痰盤踞,胸陽失展,氣機痺阻,則需通陽洩濁,豁痰宣痺;若患者為心血瘀阻證,證機概要為血行瘀滯,胸陽痺阻,心脈不暢,則需活血化瘀,通脈止痛;若患者為氣滯心胸證,證機概要為肝失疏洩,氣機鬱滯,心脈不和。則需疏肝理氣,活血通絡;若患者為寒凝心脈證,證機概要為素體陽虛,陰寒凝滯,氣血痺阻,心陽不振,則需辛溫散寒,宣通心陽;若患者為氣陰兩虛證,證機概要為心氣不足,陰血虧耗,血行瘀滯,則需益氣養陰,活血通脈;若患者為心腎陰虛證,其證機概要為水不濟火,虛熱內灼,心失所養,血脈不暢,則需滋陰清火,養心和絡。

同時,張印生還表示,在冠心病的治療上,患者的情緒也十分重要,患者不應過分悲觀,冠心病其實是一種可以控制的疾病,只要合理治療,積極防護,一樣可以有較高的生活質量。

遠離冠心病應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張印生主任表示,冠心病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有著密切的關係,比如吸菸、多食、少運動等都是能夠誘發冠心病的危險因素,而危險因素越多,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程度就越高。因此,張主任建議,冠心病的防護管理應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飲食清淡。冠心病發病率上升與人們不科學的膳食安排,高熱量、高脂肪食品在人們食譜中比重的增加關係密切,是引發冠心病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要避免攝入過多的蔗糖和果糖、動物脂肪及膽固醇含量高的食品,限制食鹽,飲食清淡,多食富含鉀、鎂及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防止肥胖,忌喝濃茶、咖啡。

適當鍛鍊。做到起居有常,避免熬夜工作,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量力而行,使全身氣血流通,減輕心臟負擔。鍛鍊項目應根據個人自身的身體條件、興趣愛好選擇,如打太極拳、桌球、健身操等都是常見的預防冠心病的好的健身方式。

怡情養性。七情過用可引起發病,已有心脈瘀滯之冠心病者,由於生氣惱怒,氣機逆亂,憂思氣結,氣機鬱滯。若出現心脈瘀滯不通,則易於發病,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應忌暴怒、驚恐、過度思慮以及過喜。日常工作生活中應保持樂觀的態度,使精神放鬆、情緒穩定,遇事不急躁,並可通過養花、養魚等良好習慣調節情緒、怡情養性。

北京晨報記者 祝鳳嵐

■小貼士:

1.拍打心前區,改善胸腹血液循環

該動作能起到對心臟的按摩作用,對消除胸悶有一定效果。用右手掌或者半握拳,拍打心前區,用力程度以患者感到舒適即可。在拍打的時候,患者最好配合腹式呼吸,改善胸腹腔血液循環。

2.運動鍛鍊應循序漸進

體育運動好處多多,但不可盲目,應科學合理,較長時期中斷體育運動的冠心病患者,重新開始運動前,要先從緩慢、簡單的運動開始,循序漸進。注意要有規律性、不宜作劇烈活動。如果想加大運動量,有條件的最好檢查一次身體,如心電圖,以保證不發生意外。

3.隨身攜帶急救藥

冠心病發病緊急,應隨身備有專門的藥,發作時及時含服,以減輕心臟負荷,降低心肌氧消耗,緩解病情。除用藥外,患者還不能忘記就地休息,如果心絞痛反覆發作或持續時間較長及用藥不緩解,應立即送醫院作進一步診治,切莫延誤病情。需要緊急醫療救助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4.飲食不要過飽

人是一個整體,上下相通,如果脾胃功能受損,飲食不易消化,停留於中,食滯氣滯,發生胸膈之氣。氣機不暢,胸中氣塞,自然胸悶,因此應注意食用易於消化食物。冠心病患者也不宜進食過多、過飽,否則也容易導致胸悶胸痛。

張印生

東城中醫醫院主任醫師,中國中醫科學院特需專家,從事中醫臨床30餘年。師從著名中醫沈紹功主任醫師,為沈嫡傳弟子。擅長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冠心病、腦中風、高血脂症、糖尿病、胃腸疾病、婦科疾病、腫瘤術後調理等疑難雜症。

相關焦點

  • 中醫對不孕不育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辨證施治」
    中醫「辨證施治」 解決不孕不育難題不孕不育症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生殖器疾病,雖不是致命性的疾病,但可造成家庭不和及個人心理創傷,是影響男女雙方身心健康的醫學和社會問題。引起女性不孕症的原因也很多,如子宮發育不良、黃體功能低下、卵巢功能發育遲緩、排卵障礙和輸卵管因素。
  • 中醫專家話防疫|江柏華:堅持三因制宜、辨證施治原則
    中醫專家話防疫|江柏華:堅持三因制宜、辨證施治原則 2020-02-21 1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醫臟腑辨證診治法,原來這麼深邃
    臟腑診療位於中醫診斷與治療的首位,其地位舉足輕重。要弄清楚中醫臟腑辨證診療法,首先要知道臟腑的概念。臟腑即五臟、六腑、奇恆之腑。五臟包括心、肝、脾、肺、腎。六腑包括小腸、膽、胃、大腸、膀肌、二焦。奇恆之腑包括腦、髓、骨、脈、膽等。講養生不離臟腑,講病證虛、實、寒、熱不離臟腑,講經絡、針灸也不離臟腑。
  • 中醫辨證施治有奇效,大師經驗,值得珍藏
    古代有「白疕」、「蛇風」、「白翹瘡」、「風癬」的不同稱謂,實際上中醫稱本病為「松皮癬」。現代醫學稱之為「銀屑病」,這也是根據本病的臨床特點而命名的。按西醫講,它屬於「紅斑鱗屑性皮膚病」。為了大眾化,我們就權且稱「牛皮癬」好了,而實際上中醫所稱的「牛皮癬」相當於西醫的「神經性皮炎」。
  • 辨證施治,趁熱治病,濰坊市中醫院「冬病夏治」火熱開啟!
    2020年冬病夏治火熱開始辨證施治,第一道關鍵環節自主研發調配的藥膏,第二道關鍵環節穴位貼敷,最後一道關鍵環節未病先防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總院區貼敷現場精選藥材 辨證施治濰坊市中醫院開展「冬病夏治」三伏貼已有三十餘年,治療人次超過20餘萬,長期以來,經過廣大市民朋友的親身驗證,已成為濰坊百姓間口口相傳的預防疾病、改善體質的中醫療法,深受百姓們追捧。
  • 外用中藥止痛須辨證定位
    但臨床觀察發現,外用中藥止痛時,須辨證定位,方能事半功倍,效如桴鼓。根據筆者體會及先賢經驗,介紹如下。 1. 按照中醫辨證施治原理,辨證選擇止痛中藥 活血止痛可選用丹參、澤蘭、三七、乳香、沒藥、三稜、元胡、紅花、桃仁、靈脂、鬱金; 行氣止痛可選用青皮、佛手、木香、烏藥、柴胡、陳皮; 通絡止痛可選用全蟲、蜈蚣、甲珠
  • 頭痛中醫辨證施治
    囑咐患者關注血壓變化,儘量避免情緒波動,以防復發。按:內傷頭痛包括肝陽頭痛、氣虛頭痛、血虛頭痛、腎虛頭痛、痰濁頭痛及瘀血頭痛等。患者頭部脹痛,心煩易怒,夜寐不寧,乃內傷頭痛之肝陽上亢。方中天麻、鉤藤、石決明平肝潛陽熄風,益母草活血調血,梔子清瀉三焦火邪,瀉火而除煩。
  • 面癱再次復發 中醫調理案例一則
    在交談中告知李燕主任自己面癱再次復發了,6、7年前治好的面癱今年6月底再次復發了,在老家針灸、藥物治療了一個多月效果不明顯,之前在北京上班時的同事推薦李燕主任,特來遠程視頻求醫。 患者案例 患者:蒙某某 男 32歲 江西省新餘市 接診專家:李燕 中醫主任醫師 初診:2020-08-13 遠程視頻看診
  • 中醫如何治療運動神經元
    運動神經元的中醫病因病機:中醫通常將運動神經元病歸結為痿證,患者具體表現為肌肉筋脈遲緩、肢體乏力、無法隨意運動,甚至伴有肌肉萎縮等症狀。痿證的病因包括以下幾點:感受溫毒、溼熱浸淫、飲食毒物損傷、久病以及房勞過度等。其病機即由上述病因造成津血虧虛,從而導致津液、津血不足,無法濡養筋脈肌肉,使肌肉軟弱無力,因此患者出現肢體乏力、無法隨意活動等症狀。
  • 長春市中醫院:抗疫中的中醫智慧與力量
    自疫情發生以來,長春市中醫院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指示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疫情防控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政治局疫情防控會議精神為統領,以國家衛健委實時更新的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為遵循,以省市衛健委、中醫藥管理局工作部署為指導,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
  • 西安濟眾堂中醫門診 中醫藥現代化發展新格局
    研究顯示,中醫在各種男科疾病治療中能夠獲得顯著的應用效果。而西安濟眾堂網際網路中醫醫院金泰中醫門診部在傳統男科經驗與學術思想的基礎上得到了繼承,因此獲得了較快的發展。西安濟眾堂網際網路中醫醫院金泰中醫門診部是國家衛健委批准的正規醫療機構,以「廣濟仁術,通惠眾生」為診療宗旨,特聘數位享譽全國的資深中醫專家,他們深究名方精研驗方,處方獨特,用藥精準,療效顯著,具有豐富的臨床治療經驗,形成了專科、專病、專治的診療特色。
  • 中醫腫瘤專家孫彩珍:治療腫瘤中醫藥能全程參與
    在中醫抗腫瘤之路「披荊斬棘」堅持「傳統中醫特色療法+科研」杭州種福堂(艾克)中醫醫院院長孫彩珍在致辭中回顧了近30年來在發展中醫治療腫瘤方面的艱辛,從曾經的不被信任到今天能得到業內專家和患者的高度認可,她感到十分欣慰。得了腫瘤,很多人都知道三招——手術、化療和放療。
  • 中醫辨證施治,治癒耳朵頑疾——區中醫醫院耳鼻喉科治療耳疾有妙招
    今年9月底,周爺爺聽說集團中醫醫院新成立了耳鼻喉科,採用中醫治療耳疾有奇效。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周爺爺來到了剛剛搬遷到華金大道二段999號的新院區,接診他的是耳鼻喉科的韓凱丞醫生,韓醫生認真聽取周爺爺訴說病情,根據多年的醫學學習經驗,採用耳道上藥加中藥湯劑口服的方式精心治療,5天後周爺爺耳朵流膿、瘙癢的症狀完全消失。
  • 孫思清:辨證論治乃中醫精髓
    他表示,全書「先基礎,繼內婦傷寒溫病,終於醫案,循餘所集,可窺中醫門徑」。  中醫本質是治病  對於市面上流傳的「中醫不科學」、「取消中醫」種種極端觀點,孫思清很憤慨。他一再向記者強調,「中醫有用」。孫思清表示,中醫在二三千前,已知本證,直至明清,代有發揮,顫證之病因、病機、證候、治療,漸臻完善。而西方直到1817年,始認識此病。  當前,西醫社會上的影響力遠超中醫。孫思清認為,這裡面有許多客觀原因,比如教學,中醫以前多是師承教育,西醫多是院校培養,造成中醫數量少,西醫數量多;又比如,中醫以前沒有醫院,中藥吃起來不方便。
  • ...堅持「辨病+辨證」——專訪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高利說,長期以來,醫學界存在西醫理論灌輸太強的現象,導致很多人包括中醫都不自信。我們應當始終堅持文化自信,堅持自主知識創新,積累豐富的臨床經驗。在介紹從醫生涯中遇到的棘手病例時,高利總結說,用現代醫學方法診斷,同時融入中醫整體辨證施治的理念,體現出個體化診療思路,才會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高利通過使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使一批被國內外認為不可逆轉的病例獲得良好療效。
  • 名醫傳人羅新民:中醫如何治骨病?
    但是治療骨病,西醫主要以激素類藥物為主,患者用藥後雖能暫時緩解疼痛,短期內就會迅速復發,並因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帶來大量的毒副作用,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卻不能把病真正治癒,甚至有的患者失去了治療信心,越拖越嚴重,導致最後喪失生活能力,癱瘓在床…… 中醫是怎麼看待骨病?
  • 口臭的病因病機諸多,須以辨證施治為基本的治療原則
    中醫對於口臭的認識,歷代都有闡述,如《諸病源侯論·口臭候》說:「口臭,五臟六腑不調,氣上胸膈,然臟腑之燥腐不同,蘊積胸膈之間,而生於熱,衝發於口,故令臭也」。金代張子和在《儒門事親·口臭》中說:「肺金本主腥,金為火所煉,火主焦臭,故如是也」。
  • 治療梅傑症候群,從正確的辨證用藥開始
    因此,中醫診斷治療,會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機制宜,甚至同一個病人在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不同情緒、不同時機,中醫都會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法! 對於梅傑症候群,大夫有著獨到的治療經驗,擅長採取辨證施治,用藥精良,結合多年臨床治療經驗以及豐富的中醫經驗,得出經方「神農解痙湯」對於梅傑症候群的治療,因症施宜,隨症加減。
  • 《黃帝內經》病機條文:「諸腹脹大,皆屬於熱」,該如何辨證施治
    而便秘的原因有許多,如熱結便秘、飲食積滯等實證,也可由於氣虛推動無力或是陰血虧虛腸道失養而造成的虛證,那麼在治療時自然就需要具體來辨證論治了。實證用瀉下之法,可謂是藥切病機,但如果是虛證誤用下法,可能大便通了,但同時正氣也被耗傷了,這肯定是得不償失的。所以,別小看便秘這個病證,在調理中還是要辨證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