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和氏是怎麼由來的,你可知你的姓如何來的嗎?

2020-12-17 騰訊網

中華文明五千年,我們都以自己是炎黃子孫而驕傲,不過中華的歷史其實要更久遠一些,更可以往前追溯,不過往哪裡追溯呢?就要靠姓氏了。

在古代,姓與氏是有區別的,姓這個字從字形上看就知道它是個混義字,「姓」這個字是由一個女字和一個生字兩部分組成的,當然最早的姓是反應哪個母親生的就跟哪個母親的姓。

姓表明的是一種符號,是母系社會的符號,一個母系社會氏族的圖騰,暗示著先明曾經經歷過母權社會,據考古學證明姬周同慶明文當中可以明確指定的姓不到三十個,大多是女字旁,如娃姓,姬姓等等,這些女字旁的姓原意是指同一個部落祖先母親所生的子女,他們就同姓。

隨著社會由母系社會發展成父系社會,姓就從隨母姓變成了隨父姓了,到了父系社會,家族已經發展壯大,隨之而來的就是矛盾開始顯現,部落之間因為支配權的問題發生了大規模的掠奪戰爭,強勢的部落男子通過武力將另一個部落的男子殺死,然後霸佔對方的婦女,孩子以及食物,被徵服的部落也淪為徵服者的奴隸,所以父系氏族逐漸過渡到了奴隸社會。

由於生產勞動力過剩,逐漸產生了階級制度,以家族血緣為主的貴族階級開始誕生,而這一批貴族都是有姓的人,所以最初的姓是族號,以區分同一家族的成員,而氏是姓的一個分支,大多由於貴族的分封產生。

炎黃是中華民族的祖先,那麼姬和姜兩大姓就是族號,從炎黃一族走出去的很多子女又分為若干的氏,這些有氏的人都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可以說最初有氏的不是炎黃的兒子就是隨炎黃一起打天下的大臣,因為中國最早從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奴隸是沒有姓氏的,只有貴族才有,所以百家姓都源於炎黃二帝,當時一個家族的姓氏永恆的,而氏卻隨時可以改變,慢慢地,姓就成了舊有的族號,而氏就成了後起的族號。

根據《通鑑外紀》記載姓者統及族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是為了區分祖籍,而氏是為了區分住所,氏是用來明貴賤的,姓是用來別婚姻的,氏的男女可以通婚,而同姓的男女是不可以通婚的,同姓不通婚,這也是人的歷史上最早的優生優育的祖訓。

我們現在講百家姓,趙錢孫李,周吳鄭王是北宋時期編寫的,宋朝的皇帝姓趙,所以趙姓排位第一,其他的一一排下來,一共收集了單姓四百零八個,複姓30個。

現在華夏的姓氏從起源上講大概有這麼幾種,第一類是古代的姓沿用至今,母系社會以母親為姓,所以女字旁的姓基本上都是古姓,像姜,姚等就是最古老的姓氏了。第二類是諸侯受封的國號變成的姓,像齊,楚,衛等。第三類是以居住的地方來定姓氏的,比如西門,南宮,百裡等,這類姓氏當中一般複姓較多,表示不同環境的居住地點,第四類姓是以先祖的字或者氏,號來作為姓氏的,這類姓很多,大概有二三百個。第五類姓氏是以官職來定的,像司馬,司徒,司空等。第六類是以技藝作為姓氏的,像巫,針,塗等,知道他的姓就知道他的祖上是做什麼職業的。

當然姓氏的來源還有很多,民族融合,古代許多少數民族的姓氏也會帶到漢族中來,他們常常借用漢字中的單字作為姓氏,比如滿族的鈕祜祿氏,現在就改為了鈕氏等。

姓氏即使一個文化符號,一種字號的標誌,一條傳承的血脈,更是我們祖先一路走來的智慧與汗水的結晶。

相關焦點

  • 喬姓由來之一: 橋姓最早得姓橋山
    虞舜(公元前 2277-2178 年)祖父蟜牛又稱 橋牛,蟜牛(公元前 2380 年左右為黃帝第 8 代)得姓橋是以先祖名為姓。亦稱 喬牛,是黃帝之仍孫、意昌之來孫、顓頊高陽氏之玄孫、窮蟬之曾孫、敬康之孫、句望之子。周文王姬昌第九子康叔之後裔得姓橋,為山西太古、瀋陽喬氏得姓始祖。
  • 「姓」和「氏」的區別
    這100姓佔全國總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張、劉、陳5姓就有3億多人口。李8700萬、王8000萬、張800萬、劉6000萬、陳5000萬。全國各城市的大姓情況也不一樣,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張王陳李徐朱周吳劉沈。這個數字跟我們前面說的所謂遠古即有的純正的「姓」相去太遠了。那麼另外那些也被稱作姓的字又是怎麼回事呢?
  • 中國姓、氏、名、字、號的歷史由來及演變
    中國姓、氏、名、字、號的歷史由來及演變平時我們碰到一個陌生人,要想與之溝通,總要問「您貴姓?」「您尊姓大名?」我們國家舉行重大會議,公布人事安排,凡有多人擔任同樣職務,或其他場合如書的編者、作者為多人時,排順序往往是「以姓氏筆劃為序」。那麼什麼是姓氏?姓、氏是一樣的,還是不同的?名又是怎麼回事?
  • 女子冠夫姓的由來
    而「氏」是從「姓」中衍生的分支,最早姓是女人的尊榮,男人既沒有姓也沒有氏。後來男人有氏,但姓貴而氏賤。   到了父系氏族時期,姓氏的地位反了過來。天子有姓而無氏,諸侯、卿大夫有姓有氏,平民、奴隸只有名,而無姓無氏。到了周代,姓和氏才開始混淆。在秦漢時期,姓氏合二為一,平民逐漸也擁有了姓。
  • 免貴姓姓。啥?沒想到吧!姓和氏都是姓氏!
    姓氏的起源我們其實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從我們古代很多姓都是女字旁的我們可以窺見一二。在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分開的,姓是指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種族稱號;氏是指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後來隨著歷史的不斷變化,姓和氏就分不清了,但是你知道麼?
  • 你知道第一個粽子怎麼來的嗎,關於端午節你不知道的一些知識
    2020年端午節到了,你知道第一個粽子怎麼來的嗎,端午節小知識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重要節日,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但是,你知道第一個粽子是怎麼來的嗎?據記載,春秋時期人們用菰葉包黍米,做成牛角狀,稱為「角黍」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粽子。
  • 你知道回族中的買姓是怎麼來的嗎
    回族中買姓的淵源要追溯到元朝時期西域來華人之後。
  • 黃帝,姓姬,氏軒轅,又氏有熊?|解密中國姓與氏的糾葛關係
    所以重恩愛,厚親親,別婚姻也」,了解自己所出何處,明白種族之間的親疏關係,最主要的還是通過「姓」來決定婚姻可行否。氏的誕生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母系社會漸漸被父系社會所代替,人口的不斷增多,同一個姓的人,隨著繁衍和遷徙,分化出不同的部落,為了區分這些不同的部落,「氏」應運而生,如:有熊氏、有莘氏、神農氏、夏后氏。也就是說氏是隨著父系社會的形成而誕生的。
  • 姓氏的由來,來看看你的姓是怎麼來的?
    這是百家姓裡開頭的第一句,中國的宗族種姓文化源遠流長,我們就來看看那些特殊的姓氏。百家姓流傳到現在,大部分的姓氏都是根據封地為姓。有的姓氏就是以官職名,這是因為在那個時代不僅僅爵位是世襲的,就連官職也是世襲的。這個時候姓氏就形成了一種權力的象徵。比如司徒、司空、司馬之類。也有是以方位為名的,像東方、西門、北堂、南宮之類。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特殊的姓氏。
  •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 1999年澳門回歸,一首《七子之歌—澳門》唱出了無數人的心聲。 這首歌很多人會唱,但後面隱藏的秘密和故事很多人都不知道。 澳門,在明朝的時候,叫做「濠鏡澳」。
  • 百家姓——巫姓的由來
    巫人在古代被認為是上天的使者,受到王族顯貴和一般百姓的尊崇。巫人還常常管理天文,醫術,算術方面的事情,在朝廷中的地位相當高。發展歷史編輯起源巫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根據歷史記載:《春秋元命苞,循蜚紀》云:人皇氏有巫常氏,《參廬紀》有列氏、麗氏、巫氏,為巫姓的起始。
  • 「姓」「氏」到底有什麼不同?
    今天我們說姓氏是一個詞,而在姓氏制度初創的上古到秦漢時期前的這段時間裡姓和氏是分開的。其中姓表血緣,氏表地位、屬地,所謂「男稱氏,女稱姓」以區別尊卑血緣。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
  • 「魯班姓什麼」走紅網絡,這些名人的姓你知道嗎?看完刷新認知
    最近比較走紅的「魯班姓什麼」,因為在傳統姓氏之中,有著「魯」姓,很多人誤以為魯班就是姓魯,其實並非如此,魯班這個名字,其實是因為他叫做「班」,是魯國的,所以魯班一個叫「班」的人,簡稱魯班,而魯班本姓為「姬」,而除了魯班,還有著一些名人的姓氏與我們常聽的名字不同,看看你都認識嗎?看完足以刷新你的認知。
  • 中國古代姓、氏、名、字、號的區別
    姓、氏是一樣的,還是不同的?名又是怎麼回事?我們在看古書,古典戲劇時往往會碰到同一個人在他的姓名之外,又有字、號的情況,有時還不止一個號,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稱呼。這又是怎麼回事。  這裡就來談一談這方面的知識,主要講一講我們中國古代姓、氏、名、字、號的歷史由來及演變情況。許慎《說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生亦聲。」
  • 羋月姓羋還是姓熊?為什麼現在沒有羋姓了?
    羋姓是楚國的國姓,楚國當時那麼強大,幾乎佔領了半個中國,現在百家姓裡居然沒有羋姓了,這是不是很奇怪?有人說,羋月不該叫羋月,應該叫「熊月」,因為他的父親楚威王叫熊商,她自然也該跟著姓熊。這個說法,嗯,「熊月」?這名字怪煞風景的,也對,也不對。和我們現代人只有姓名不同,先秦時期的人,代表個人的符號主要有四個:姓、氏、名、字。就拿羋月的父親楚威王來說吧:羋姓、熊氏、名商。
  • 司馬氏得姓始祖——程伯休父
    點上面「世界程氏宗親聯誼總會」加入世界呂氏大家庭  無論你在哪裡
  • 【新中國郵品上的憲法和法律】「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新中國郵品上的憲法和法律】「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在新中國的郵品上藏著許多憲法和法律這些郵票具有特殊的意義今天,小司將繼續帶著你一起,品味「新中國郵品上的憲法和法律主題郵展」。
  • 呃,新來的同事居然姓這個,你認識嗎?
    你見過幾個呢?巴氏姓氏起源:巴(Bā)姓源出有二:一、以水為姓。據《姓氏考略》和《路史》載,上古時伏羲氏(姓風)有個後裔叫後照,定居於巴水,即今四川省東部一帶。他的子孫就以巴水為姓,稱巴氏。這正如《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的記述:「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目覃 氏、相氏、鄭氏,皆出於武落鍾離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子之生於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長,俱事鬼神」。從此表明,巴氏之了與四姓之子,雖然住在一山二穴中,一直都只有家長,未有君長,五姓部落的人群,還是各自信奉本氏姓的祖先神,根本沒有族、國的概念。
  • 我國一霸氣複姓,史書上僅記載一次,今成普通單姓,是你的姓嗎?
    曾幾何時,中國人的「姓」和「氏」是分開的,氏,屬于姓的一個分支,並由貴族獨佔,「貴有氏,賤無氏」,那麼,誰生了幾個兒子,兒子可以同姓,但不同氏,甚至與父親不同。如今,我們常用「家」一詞來形容同姓的一大家子,這一概念起源於上古時代,因為一大家子也有分支,按不同的氏分,「別而稱之謂之氏,合之謂之族」。
  • 【薦讀】中國古代姓、氏、名、字、號的區別
    姓、氏是一樣的,還是不同的?名又是怎麼回事?我們在看古書,古典戲劇時往往會碰到同一個人在他的姓名之外,又有字、號的情況,有時還不止一個號,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稱呼。這又是怎麼回事。  這裡就來談一談這方面的知識,主要講一講我們中國古代姓、氏、名、字、號的歷史由來及演變情況。一、姓  許慎《說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生亦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