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語稱「龍達」,意為「風馬」。常見的風馬旗(又稱天馬旗),有無畏的意思。圖像中心大都為一匹背馱「噴焰摩尼」的駿馬,四角印有四種(大鵬鳥代表智慧、龍代表力量、獅代表無畏喜、虎代表信心)不同的瑞獸,經咒散置其間。 幡布上繪有「馱運」佛法僧三寶的馬,意思是藉由風的力量如同馬匹載運經文送到各地利益眾生。又稱為嘛呢旗、祈禱幡等。
風馬經幡本身具足諸佛之身、語、意、功德、事業,因旗子本身即是佛身,旗面上的文字即是佛語,文字之甚深意義則是佛意。
具足各特色之旗子能消除過失,達成善好的能力,即為功德。 仰仗風的力量、旗面顏色、陀羅尼文字、佛相等等,則能出現諸種事業。
風馬旗五種顏色代表五佛、代表止息五毒煩惱、代表五蘊及五大元素。 黃色代表寶生佛及地大、綠色代表不空成就佛及水大、紅色代表阿彌陀佛及火大:藍色代表不動佛及風大、白色代表毗盧遮那佛及空大。懸掛時最高處由藍、白、紅、綠、黃為序,則善運產生。
藏區早期的風馬旗是由雕刻好的木塊拓印而出,通常懸掛於高處隨風飄揚。藏人認為風神可接收這些訊息帶給大家好運,因此在藏區很多地方可發現許多由布或紙製成的風馬旗。掛置風馬的意義(或功德)很多,當印滿經文的風馬在飛揚時,1、能淨化環境、更可利益眾生,2、個人方面,供養掛置風馬旗,能令行者積集資糧、長壽健康、消除障礙、長養慈悲心和無畏心。
具信弟子僅憑對大恩上師的信心,及對法的虔誠恭敬,依上師教言或錄音整理,編輯整理中如有曲解上師之意和輸入有誤,悉皆向上師、傳承祖師及道友們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