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潘志賢 實習生 嶽甜甜)太極拳12月17日晚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記者從12月18日召開的河南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太極拳申遺成功後,河南將著力在發展中高標準打造太極拳文化全新IP,通過發展「太極拳+」模式,傾力發展太極拳產業。
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在河南省溫縣陳家溝村由陳王廷創編以來,世代傳承,在陳氏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出以其他姓氏或姓名命名的多個流派,現有80多套拳術、器械套路和20多種推手方法,其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得到不斷豐富。
太極拳融合了健身、養生、悟道等功能,蘊含著「天人合一、剛柔並濟、內外兼修」的內涵,被譽為中華武術的精粹、東方文化的瑰寶,是黃河文化具有重要代表性的符號,是中國連接世界的名片。
發布會上,河南省政府副秘書長賀振華表示,太極拳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河南又一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旅遊品牌,對於推動河南「中原功夫文化」等文化品牌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焦作市市長徐衣顯表示,下一步將大力發展「太極拳+」,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感受歷史、寄情山水、接受教育、科學鍛鍊、享受生活中感悟太極拳精髓神韻,有效彰顯其文化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
「太極拳+文化」創新突破。把文化作為太極拳發展的靈魂,創作了太極傳奇、中華太極拳等多部文藝作品,推進太極拳祖祠祖林、陳王廷等名人名師故居項目建設,建成太極拳主題博物館。
「太極拳+旅遊」蓬勃興起。推動「雲臺山、嵩山」聯動、「太極拳、少林拳」聯手,啟動實施「兩山兩拳」區域生態文化旅遊融合,太極拳研學、體驗、演藝等文旅產品不斷推陳出新,陳家溝太極產業新城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打造旅遊新亮點。
「太極拳+體育」 加快發展。堅持以賽為媒、以拳會友,成功舉辦全國武術之鄉武術套路、太極拳精英大獎賽等一系列重大體育賽事,定期舉辦陳家溝太極拳全國邀請賽等活動,帶動太極服飾、器械、道具等體育關聯產業發展。
「太極拳+教育」紮實推進。以教興拳、以拳促教,建設河南太極拳學院等院校,建設規模館校30多家、成立協會40多家,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太極拳武校集群。
「太極拳+康養」提質增效。注重發揮太極拳獨特的健身、養生作用,推出以太極拳為主題的保健、醫藥、醫養、休閒等一系列特色養生產品,建成投用太極拳文化國際旅遊養生基地等一批康養項目,逐步構建了綜合康養服務體系。
「下一步,我們傳承人將集中精力做好培養新人和太極拳普及。」太極拳傳承人朱天才表示,將矢志不渝地把太極拳推廣到世界各地,讓「共享太極、共享健康」成為新時尚。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