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核武器是如今殺傷力最強的武器,它讓人害怕,並不單單只是因為它能產生原子聚變或裂變釋放巨大能力,造成極大破壞,還有一點是因為在爆炸之後,它還會形成「核輻射」進行汙染。
如今人類擁有數量不少的核武器,這也是通過不斷地實驗造出來的,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人類見識過它的威力,同樣也感受過它帶來的噩夢。1986年4月26日,人類史上第一次最慘痛的「車諾比事故」發生,它的影響可謂曠日持久,直到今天事發地還有很大的核汙染。其實對於這個很多人都懷疑,同樣是核汙染,為什麼最開始投放到日本的兩顆原子彈結束到今天,兩座被轟炸的城市卻可以正常生活?
1945年8月6日,美軍投放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造成數十萬人傷亡,大面積建築被毀,而事後受核汙染影響,爆炸區域的白血病病發率是其他地區的20倍左右,患癌人數逐年增加,很多人的後代也受到了影響。但即便這樣,這個地區在數個月之後,還是有人開始進行重建入住,這是因為日本是個沿海島國,原子彈是在城市上空500多米的距離爆炸,本身大部分汙染物就留在上空,加上海風的不斷吹散,並沒嚴重汙染地面,加上日本重建時很多建築物都低矮,受影響較小。
至於車諾比,是因為當時很多輻射物都滲入進了地表、土壤之中,這是很難消除的,所以,才有專家預測,汙染物徹底消除至少還要數十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