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大夫的最後一篇戰「疫」日記
長城新媒體記者 劉瀾瀾 閆思宇楊楠是河北支援湖北第一批醫療隊隊員,大年初二,他從石家莊奔赴武漢,在武漢奮戰了五十多天。在這五十多天裡,楊大夫寫了30篇戰「疫」日記,記錄了他在武漢戰疫的難忘經歷。3月19日,是他在武漢的最後一天,收拾完行李,打掃完房間,忙完了最後的工作,楊大夫寫下了他在武漢的最後一篇戰「疫」日記。楊楠戰「疫」日記第30篇 3月19日深夜 武漢 今天,是我在武漢的最後一天,白天剛把行李收拾完,又對酒店房間進行了消毒和清潔,基本恢復了剛來這裡的樣子,現在我準備寫下我在武漢的最後一篇戰疫日記。
-
【河北楊大夫戰「疫」日記】①閨女,爸想你了
1月26日,河北省首批援鄂抗疫醫療隊從石家莊出發奔赴武漢,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呼吸二科主治醫師楊楠,也是隊伍中的一員。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的時候,楊楠還是個學生,今年,他已經成長為一名成熟的大夫,前往抗擊疫情的一線參與救治工作。 在武漢,他記錄下了自己參與這次工作的所見所聞。(以下就是楊楠大夫在武漢的日記)
-
【河北楊大夫戰「疫」日記】㉖休整未完又去查房 這次老董變...
(以下是楊楠大夫的日記) 第41天 2020.3.7 楊大夫在和同伴一起包包子。本人供圖 實在是不想等到10號再上崗,就去了醫院查房,結果又碰上老董在,不過這次她沒有阻止我進病房。 短暫的休整,讓我們這群平時被白大衣包裹的人,展現出了更多彩的一面,詩人、攝影師、歌唱家、段子手等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當然,最多的還是廚師。一群抵擋不住對包子、餃子嚮往的北方大夫,換上嶄新的刷手衣,戴好口罩、帽子,做好手衛生,奔向新的陣地——廚房,為醫療隊隊友們奉上了正宗的手工水餃和大肉包子,雖形態各異,但味道正宗。
-
戰「疫」日記 ▏「我們的醫療護理工作越來越得到認可」
回想今天的工作,有些許不足之處,在今後工作中需要進一步完善,希望病區的患者都能夠順利治癒,儘快出院,那我們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就得到了最好的回報。我相信春暖花開沒有理由遲到。海南醫護人員湖北戰「疫」日記:我們一定能贏!
-
【河北楊大夫戰「疫」日記】㉓老王給我看他寫下的遺書,我倆都哭...
在和患者的交流中,楊大夫感動於患者的故事,這次抗擊疫情的經歷也將成為他永不褪色的記憶。 (以下是楊楠大夫的日記) 第34日 2月29日 在抗擊疫情的大背景下,當更多的關注聚焦於醫護時,作為這一團體的一員,我能做的是更加專注於我的患者。
-
再次上崗5天,楊大夫穿上了白大衣
長城網訊(記者 劉瀾瀾)再次上崗五天,楊大夫終於穿上了帶到武漢的白大衣,他請隊友在大衣上簽名,勝利越來越近。第46天 2020.3.125天,查了2天房,上了1個24小時值班,剛長好的壓傷又破了,雖然疲憊得不行,但也將迎來屬於我自己的階段性重大勝利。
-
第21屆記者節,我們的戰「疫」日記
第21屆記者節,我們的戰「疫」日記 2020-11-08 19: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日記|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住院樓前的「方塊」越來越多了
1月30日 星期四 天氣晴跟隨北京醫療隊採訪的緣故,我們每天都會來到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不經意間發現,在住院樓醫護人員通道附近,碼放著一個個「方塊」,細看原來是一塊塊被切割的牆體。今天到醫院的時候,堆放的「方塊」更多了。
-
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我們挺你
「我是黨員,首戰有我!」很快,快到還沒有來得及「三思」,河北省衛生健康系統請戰的隊伍就排起了長龍。一封封請戰書,一個個紅手印,一顆顆赤子心,大家早已心箭上弦、枕戈待旦。1月26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吹響「集結號」。第一批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150名隊員出徵武漢抗「疫」一線。
-
戰「疫」日記:等疫情結束那天,可以脫下口罩和大家聚餐
在現場我們和來自北京的支援者進行交流,提醒他們在工作的同時也要做好防護。常規清掃和消毒了我們醫療隊的更衣區域後,我們前往江蘇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對口支援的三個病區,進一步具體落實了三區(汙染區,潛在汙染區,清潔區)的需要注意各種的細節問題,病區主任和護士長都對我們的工作表示認可。
-
晏美華:致敬戰「疫」夫妻
2月20至3月23日,支援孝感,夫妻倆在孝感市東南醫院並肩戰「疫」。3月1日,他們在東南醫院迎來首個結婚紀念日。劉沛 餘良豔夫妻劉沛,35歲,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東城新院骨科醫生,1月30日至2月17日,隔離病區;餘良豔,34歲,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城中老院骨科護士,1月21日至2月3日,進隔離病區。
-
戰「疫」一線日記|房英:口腔護理、清理糞便……我們把患者當家人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8日訊 按照規定,每位醫護人員進入重症病區工作4個小時就要換班休息,但從出發到回程,一般卻要歷時6、7個小時。護士房英記錄了自己值班的歷程,為患者做口腔護理、清理糞便,工作雖然辛苦但當收到病床上的患者的感謝時,她還是會因感動而流淚。以下是房英的戰「疫」日記。
-
體彩「紅色日記」徵文大賽 戰「疫」日記優秀作品出爐
5月16日下午,第二屆體育彩票「紅色日記」(戰「疫」日記)徵文大賽頒獎典禮在廣東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行。 本次徵文活動共評選出突出貢獻獎等5個獎項。此外,還有1萬名日記作者獲得特別紀念獎。 據了解,本次大賽組委會及時聚焦戰「疫」主題,在原有大賽徵稿主題中增設「戰『疫』日記」主題,向全社會徵集戰「疫」相關的真實人物故事和日記(筆記),充分彰顯了本次活動的正能量與價值觀。
-
戰「疫」日記|後方支援雪中送炭 前方戰「疫」緊張有序
前線日記,是他們在忙碌間隙寫下的,記錄著他們的所見和所思。文字樸實誠懇,讓人看得淚流滿面 ......雖然防護物品的緊張時不時敲打著我們繃緊的神經,但昨天上午快遞員的電話還是給我們帶來了福音。帶著我們後方醫院(鄭州大學五附院)2500多名職工的關愛來了。平時1天的路程它卻走了3天,在這3天裡,醫院王新軍書記、鄭鵬遠院長、徐翠英副書記、韓曉霞主任不斷聯繫我們,問詢物資收到了沒有?這份關心,讓所有隊員感動。
-
傳承紅色基因與戰「疫」精神 體育彩票紅色日記徵文頒獎
3萬多篇來稿 鍾南山作序 2019年第一屆體育彩票·紅色日記徵文大賽在廣州舉行後,大賽組委會再接再厲,馬上進入第二屆紅色日記徵文大賽的籌備當中。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臨後,大賽組委會及時做了調整,增設了紅色戰「疫」主題,面向全社會徵集戰「疫」相關的真實人物故事日記。
-
王永利:總臺《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直擊一線抗疫情真實「武漢...
一、以日記的形式,彰顯臨危受命迎難而上的高尚人格和大愛精神。面對未知病毒,害怕是本能,但是害怕卻不退縮,迎難而上,這才是勇敢。不論是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還是及時報導一線狀況的媒體人,此時此刻,勇敢都是一種非常可貴的品質。第一集女護士戰「疫」日記,就先聲奪人,深深吸引了觀眾。
-
7小時隔離病區「騰空而出」 江門市中心醫院康復科同心戰「疫...
「根據疫情防治需要,康復病房迅速騰空,在此建立新的隔離病區!」為了抗「疫」,在接到江門市中心醫院的指令後,該院康復科52人團隊在相關職能部門協助支持下,前後只用了7小時,迅速清空該科的日常診療場所,騰出空間,馬上組建了抗擊疫情的發熱門診、隔離病區,構築起了硬核抗「疫」第一防線!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醫護人員與患者心連心,他們並肩作戰多日,毫無怨言。
-
《戰「疫」日記》:普通人用誠摯文字記錄真情大愛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桂傑)由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圖西安公司)策劃出版的《戰「疫」日記》,近日起以電子書和音頻版等多種形式陸續向社會公眾免費推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已近兩月,伴隨疫情發展,每個人都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證者。為記錄歷史,銘記歷史,也為弘揚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舉一國之力戰「疫」的偉大精神,致敬所有在戰「疫」中作出貢獻和努力的中國人民,世圖西安公司於春節後第一時間通過微信公眾號向全社會公開徵稿,輯錄出版《戰「疫」日記》一書,以實際行動踐行出版人的使命和擔當。
-
萬州抗「疫」英雄黃霞:和死神搶人累到暈倒!戰「疫」日記曝光,讓人...
2月27日下午,提到重症肺炎病區患者減至個位數時,她一直堅定的眼神裡瞬間填滿喜悅。她說:再努力一把,早點讓重症肺炎病區(患者)清零才是我們的答卷。暈倒後休息3天又回「戰場」2月27日下午,黃霞出現在重症肺炎應急區的安全區,忙著為「戰友」春花細心穿戴白衣「戰袍」,時不時地問一句:「會不會太緊?」
-
堅守本職 患難與共——重慶海宇物業戰"疫」日記
戰"疫」日記一——物資採購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的嚴峻形勢,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海宇物業於大年三十(1月24日)啟動了應急預案,成立了專項應急小組,緊急部署戰"疫」日記二——關愛員工海宇物業始終秉承「員工的健康就是生產力,沒有健康的員工隊伍,就沒有提供優質服務的能力」的經營理念,當疫情來襲時,海宇物業董事長聞訊而動,立即下令為員工贈發預防藥品、清潔用品、防疫津貼,配置最新型「防護衣」、防霧「護目鏡」等防疫用品,讓物業員工安心的站在小區防疫的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