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屆記者節,我們的戰「疫」日記

2020-12-26 澎湃新聞

第21屆記者節,我們的戰「疫」日記

2020-11-08 19: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 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人們平靜的生活。我們記者也是一樣,面臨著空前的挑戰。但也抓住了這個歷史機遇,我們向大家展示著屬於主流媒體的力量。接下來,請你抽出一點時間,來觀看屬於我們記者的戰 " 疫 " 日記,謹以此片,送給正在堅守真相的同仁們,以及戰 " 疫 " 過的你。

今天,是第 21 個中國記者節。" 記者 " 這個榮光的名字,飽蘸了太多的夢想與期許,也承受著無法名狀的挑戰與壓力。對於每一名新聞工作者而言,記者節只是 365 天中的普通一天,我們仍在採訪,仍在寫稿,也仍在剪輯和拍攝。有人說,從事新聞行業不易,沒有熱愛,留不下來。任憑一腔熱血,書寫人間百態。對此,我們很驕傲,我們是時代的參與者,見證者和傳播者。

" 在重大的事件裡發出我們的聲音,通過我們真實的報導傳遞出一種信心,告訴大家這場『戰疫』我們是可以勝利的,作為媒體人這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 這是哈爾濱日報社的記者一致回應。

如你所見,近些年來衝擊媒體的大浪一波波打過來。但我們的船沒有翻,還在全速前進著。致敬每一位新聞工作者——記者節快樂。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導演:李毅、孫巖

策劃:張大巍 王坤

視頻製作:王博宇、楊子怡

照片拍攝:劉洋

採訪/文:曾慶鈴

編輯:馬雲鵬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第21屆記者節,我們的戰「疫」日記》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戰「疫」日記 ▏「我們的醫療護理工作越來越得到認可」
    海南醫護人員湖北戰「疫」日記 ▏元宵節快樂,讓我們在春天相見,沒有口罩遮擋著笑臉海南醫護人員湖北戰「疫」日記 ▏在疫情面前,祖國何其強大!海南醫護人員湖北戰「疫」日記 ▏「只要我們努力一切都會好的,最終會勝利的!」戰「疫」日記 ▏「我覺得,我是黑夜中最亮的星。」
  • 楊大夫的最後一篇戰「疫」日記
    長城新媒體記者 劉瀾瀾 閆思宇楊楠是河北支援湖北第一批醫療隊隊員,大年初二,他從石家莊奔赴武漢,在武漢奮戰了五十多天。在這五十多天裡,楊大夫寫了30篇戰「疫」日記,記錄了他在武漢戰疫的難忘經歷。3月19日,是他在武漢的最後一天,收拾完行李,打掃完房間,忙完了最後的工作,楊大夫寫下了他在武漢的最後一篇戰「疫」日記。楊楠戰「疫」日記第30篇 3月19日深夜 武漢 今天,是我在武漢的最後一天,白天剛把行李收拾完,又對酒店房間進行了消毒和清潔,基本恢復了剛來這裡的樣子,現在我準備寫下我在武漢的最後一篇戰疫日記。
  • 體彩「紅色日記」徵文大賽 戰「疫」日記優秀作品出爐
    5月16日下午,第二屆體育彩票「紅色日記」(戰「疫」日記)徵文大賽頒獎典禮在廣東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行。  本次徵文活動共評選出突出貢獻獎等5個獎項。此外,還有1萬名日記作者獲得特別紀念獎。  據了解,本次大賽組委會及時聚焦戰「疫」主題,在原有大賽徵稿主題中增設「戰『疫』日記」主題,向全社會徵集戰「疫」相關的真實人物故事和日記(筆記),充分彰顯了本次活動的正能量與價值觀。
  • 傳承紅色基因與戰「疫」精神 體育彩票紅色日記徵文頒獎
    傳承紅色基因與戰「疫」精神 體育彩票紅色日記徵文頒獎 發布時間:2020-10-29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黃心豪 陳施敏
  • 《戰「疫」日記》:普通人用誠摯文字記錄真情大愛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桂傑)由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圖西安公司)策劃出版的《戰「疫」日記》,近日起以電子書和音頻版等多種形式陸續向社會公眾免費推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已近兩月,伴隨疫情發展,每個人都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證者。為記錄歷史,銘記歷史,也為弘揚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舉一國之力戰「疫」的偉大精神,致敬所有在戰「疫」中作出貢獻和努力的中國人民,世圖西安公司於春節後第一時間通過微信公眾號向全社會公開徵稿,輯錄出版《戰「疫」日記》一書,以實際行動踐行出版人的使命和擔當。
  • 紀錄片《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持續熱播
    每集5分鐘,共計9集,從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等不同側面的武漢疫情親歷者,採用「視頻日記」的主觀視角,講述武漢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溫暖故事。這就是由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推出的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該系列第一季首播於2月3日,第一季播出9集後就創造了視頻觀看量1.57億的成績。2月22日,第二季再次開播。
  • 「白衣戰士」湖北戰「疫」日記:「我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
    交匯點訊 目前,揚中市已有三批醫療隊赴鄂支援,他們有的已經在戰「疫」一線緊張有序地開展救治工作,有的正在接受上崗前的培訓考核,隨時準備投入戰鬥。2月12日晚上,他們從湖北武漢最前線發回了戰「疫」日記,有的輕鬆描摹卻真摯鮮活、有的落筆莊重且飽含深情……  桑寧的戰「疫」日記:「我做了一個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  今天(12日),我做了一個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 溫州戰「疫」日記㊹超市員工林文元:超市物資代表著「安全感...
    溫州戰「
  • 正月裡 他們剪掉了頭髮「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12」
    共同戰疫《武漢:我的戰「疫」日記》2020年春節前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從武漢逐步向全國蔓延。CCTV-9紀錄頻道2月22日起,每晚19:54連續播出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微9時段全天滾動播出。為觀眾呈現危難中的守護相望,真實的「武漢時刻」。
  • 【河北楊大夫戰「疫」日記】㉙空蕩蕩的病區是對我們最好的褒獎
    長城網訊(記者 劉瀾瀾)抵達武漢的第50天,楊楠大夫再次回到武漢七院,看著空蕩蕩的病區,他說這是對他們奮戰48個日夜最好的褒獎。  (以下是楊楠大夫的日記)  第50天  2020.3.16  完成最後的工作。
  • 堅守本職 患難與共——重慶海宇物業戰"疫」日記
    戰"疫」日記一——物資採購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的嚴峻形勢,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海宇物業於大年三十(1月24日)啟動了應急預案,成立了專項應急小組,緊急部署戰"疫」日記二——關愛員工海宇物業始終秉承「員工的健康就是生產力,沒有健康的員工隊伍,就沒有提供優質服務的能力」的經營理念,當疫情來襲時,海宇物業董事長聞訊而動,立即下令為員工贈發預防藥品、清潔用品、防疫津貼,配置最新型「防護衣」、防霧「護目鏡」等防疫用品,讓物業員工安心的站在小區防疫的第一線。
  • 第21個記者節,致敬新聞背後的他們!
    11.8記者節【編者按】11月8日,第21個記者節,如期而至。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新聞工作者,並提出殷切囑託。當前,「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即將啟程,讓我們一起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第21個記者節他們,心中有夢,眼裡有光!他們,以腳步丈量,同時間賽跑!他們,用一篇篇報導、一張張照片、一組組鏡頭記錄前進腳步,定格歷史瞬間,激勵無限鬥志!
  • 第21個中國記者節,我們這樣踐行「四力」
    第21個中國記者節,我們這樣踐行「四力」 2020-11-07 2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是青島市市立醫院戰「疫」日記
    他們在戰「疫」一線披星戴月,夜以繼日只為早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在隔離病房屏住呼吸,只為忍住眼淚;他們走出ICU,脫下防護服後,泣不成聲。他們不是戰士,卻在城市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他們是抗擊疫情的英雄,是陰雲密布的「疫」空下最閃亮的星星……疫情總會過去,戰「疫」英雄們的付出卻值得永遠銘記。鳳凰網青島特別策劃「青島市市立醫院戰『疫』日記」原創專題,致敬那些生而平凡,但又因肩上的那份責任而變成了不平凡的英雄。
  • 溫州戰「疫」日記⑮文成縣疾控中心卓莉:二寶,媽媽相信,春天很快...
    溫州戰「
  • ...第21個中國記者節大會暨紅葉柿巖登山活動 講好故事拼筆力 登高...
    11月5日上午,參加慶祝第21個中國記者節大會暨紅葉柿巖登山活動的新聞工作者代表漫步在景區內。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11月5日訊(記者 韓凱 曲心健) 11月5日上午,在位於博山區紅葉柿巖理想村的中國國家地理·營地,淄博市舉辦了慶祝第21個中國記者節大會暨紅葉柿巖登山活動。中共淄博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畢榮青出席活動並講話,來自市屬新聞單位、省級媒體駐淄單位和市級媒體的100多名新聞工作者參加了活動。
  • 【萬眾一心 抗擊疫情】肅南:黨員黃阿歐的戰「疫」日記
    【萬眾一心 抗擊疫情】肅南:黨員黃阿歐的戰「疫」日記 2020-02-15 18:4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凱哥日記》講述一個加拿大人眼中的中國戰「疫」故事
    現在,他推出了一本《凱哥日記》,這本書還有個副標題:「一個加拿大人的重慶戰『疫』」。《凱哥日記》作者喬拉·凱·伍德(Jorah Kai Wood,中文名:王凱)自2014年8月起,與妻子王曉琳在重慶生活,就職於重慶外語學校,是重慶國際傳播中心iChongqing的兼職審稿編輯,被大家暱稱為「凱哥」。
  • 王永利:總臺《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直擊一線抗疫情真實「武漢...
    一、以日記的形式,彰顯臨危受命迎難而上的高尚人格和大愛精神。面對未知病毒,害怕是本能,但是害怕卻不退縮,迎難而上,這才是勇敢。不論是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還是及時報導一線狀況的媒體人,此時此刻,勇敢都是一種非常可貴的品質。第一集女護士戰「疫」日記,就先聲奪人,深深吸引了觀眾。
  • 戰「疫」日記:回家過年不忘守護家園
    這是南新莊村人張俊傑在抗疫一線常說的一句話。27歲的他離開家鄉到煙臺市工作,只有過年期間才有機會回來。今年回家過年正趕上抗擊新冠肺炎一起阻擊戰。面對疫情,他自願放棄休假加入到抗疫一線工作中。今天的戰「疫」日記為您講述張俊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