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華,現任蒲縣聯社古縣信用社主任,「四大戰役」以來,她多措並舉,把盤活散小戶、突破重點戶、清收觀望戶、攻克賴債戶、拔掉釘子戶、管好新貸戶作為化解貸款風險的總體思路,以現金形式共收回不良貸款55萬元,為蒲縣聯社清收不良貸款、化解風險做出了突出貢獻。
也許,沒有人能成為一顆璀璨的明珠,但可以做一束陽光,發光發熱溫暖她人;也許沒有人能成為明媚的春天,但可以做一滴春雨,滋潤廣袤的原野大地。而作為古縣信用社負責人,孟建華就是這樣一位願意做一束陽光、做一滴春雨、默默為信用社的發展貢獻著自己光和熱的人。
自從2003年參加信用社工作以來,她先後從事過出納、客戶經理、營業經理、副主任,直至今天的信用社負責人。默默地一路走來,在農信社的改革發展中不斷勵煉成長。17年來,她團結協作,在困難中前進,在壓力中奮起,任勞任怨、踏踏實實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從而贏得了廣大幹部職工的一致好評。
勤奮敬業愛崗位
在工作作風上,孟建華一貫堅持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腳踏實地,盡心盡責,主動、積極地做好每一項工作,認真履行好自己的崗位職責。一年四季,她走遍了鄉鎮的村村戶戶,不厭其煩地仔細詢問記錄每一位客戶的經營情況,了解她們的資金需求。
在七月的炎炎夏日裡,烈日當頭的中午她都捨不得停下來喘口氣、擦把汗,而是一個饅頭一瓶礦泉水邊吃邊幹。憑著這種韌勁,她對自己所包村的客戶信息了如指掌,能高效地開展各項工作。她就是這樣一個人,工作當中遇到的大小事她都能一一認真對待,把「勤奮敬業」四個字貫穿於工作中的點點滴滴。
勤於學習強素質
隨著我省農村信用社體制管理上的不斷變革,營銷模式的逐步轉變,孟建華深知自身的業務素質還需進一步增強,才能適應新形勢新體制下的農村信用社工作要求,才不會在競爭中落後。「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她在工作實踐中深知: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需要不斷學習,得到思想、文化、業務等諸方面鮮活的「源頭之水」。因此,她平時十分注重理論與業務學習。工作之餘,堅持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科學發展觀,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等理論,認真領會、清醒頭腦,保持與時俱進。同時,她還意識到,不僅要學好政治理論,還要學好業務知識,以理論指導實踐,以業務水平解決工作中的具體問題。為此,她一如既往地訂閱各種業務刊物,博覽群書。
服務三農強信念
懷著「堅持親情化服務、用真情感動上帝」的信念,解決了工作難於開展的問題。
為了使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戶能早日擺脫貧困,走向富裕,她遵照「從緊方針」,優化貸款投向,確立以農業為基礎,合理調整信貸結構,對發展農業生產的小額農戶簡化貸款手續,發揚農村信用社「背包精神」的優良傳統,積極上門服務,把握群眾生產生活資金需求,及時發放貸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
「風雨兼程」是她當時催收貸款情景的真實寫照。她能不顧白天黑夜,不畏酷暑嚴寒深入農村對農戶進行調查摸底,把握還貸資金信息,積極宣傳貸款的有關方針政策。
她的默默付出,打動了欠款農戶,加強了農戶積極還貸的緊迫感和責任心,許多農戶雖然一時手頭緊張,但也千方百計如期償還。截至目前,累計收回不良貸款55萬元,利息收回1萬元,且沒有一戶埋怨。
在平時的工作中,她始終堅持認真學習、愛崗敬業,無論工作中還是學習中,無論管理上還是奉獻上,她站出了一個農信人應有的高度,做到了身上有擔子、肩上有責任,她用實際行動闡述當代農信人的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