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紀,西班牙組建了「無敵艦隊」,使西班牙成為歐洲第一海上強國。在亞洲,葡萄牙在印度建立了殖民據點,佔領了馬六甲,並徵服了菲律賓群島。
這時的西班牙殖民者打算利用菲律賓為基地來徵服中國。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爾上書國王說:「如果陛下樂意調度,只要不到60名優良的西班牙士兵,就能夠徵服和鎮壓中國人。」西班牙人哪來的勇氣呢?這就要從「日不落帝國」說起了。
西班牙最輝煌的時期是16世紀到17世紀初期,在15世紀末西班牙光復全島,再度統一後,就開始對外擴張。
西班牙是大航海運動和地理大發現的開拓者,西班牙支持的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藉助先發優勢,西班牙人用很小的力量就控制了新大陸的大片領土。
從新大陸運回的大量金銀和經濟作物使得西班牙有實力東徵西討,建立起龐大的海軍和陸軍當時的西班牙不單在海上稱雄,而且在陸地上也無往不勝。
日後西班牙與世襲神聖羅馬皇帝帝位的哈布斯堡家族聯姻,兩者結合,成為了當時首屈一指的超級強國。
而這時的英國和法國,要聯合在一起才能與西班牙帝國對抗,西班牙不但在歐陸稱霸,甚至將觸角伸向了全世界,不但強佔了新大陸,還到了東南亞建立殖民地。所以,西班牙此時已經被稱作了「日不落帝國」。
而說出只要60人就能徵服中國的底氣,還來自一個事件,那就是西班牙憑藉100來人就打敗了印加帝國。
而這個印加帝國,其實是一個連文字都沒有的王國,西班牙殖民者抓到印加帝王后,印加帝國就投降了。
所以西班牙人明顯把印加帝國與中國劃上了等號,以為中國是一個人傻錢多的地方。不過這時的明朝實力是不容小覷的。
要說徵服印加帝國,這明朝軍隊派100多人帶上火器估計也能做到。而且擒賊先擒王這招,對於明朝也不是那麼好用。
明朝皇帝明英宗曾親自出徵蒙古戰敗被俘,結果明朝大臣另立新君繼續打,因此西班牙想過擒賊先擒王的方式以少勝多,用在明朝身上行不通。
當時明朝火器及科技水平與西方基本持平,西班牙在武器裝備上並沒有絕對優勢。而軍隊人數上西班牙跟明朝更是沒法比,畢竟人口一直是中國的優勢。
其實跟西班牙同一時期發展起來的葡萄牙,是和明朝交過手的,結果戰敗而歸,還讓明朝學到了不少西方先進科技。
而且這時的明朝可不是清朝,清朝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還居然連一艘日本軍艦都沒打下來。
但是明朝就完全不一樣了,明朝萬曆年間,日本想借道朝鮮入侵中國,結果被中朝聯軍打得死傷十幾萬,直接造成日本國內最大的政權勢力垮臺。
話說回來,西班牙這項計劃後來怎麼樣了?其實還沒有等到執行這項計劃,西班牙在於英國的海戰中一敗塗地,不久後便一蹶不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