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整的事物更有意義,無論任何事物,圓滿、完美都是不好的,保留著殘缺的狀態反而更有情趣。」
——吉田兼好《徒然草》
侘寂,即日語的wabi-sabi,與「幽玄」、「物哀」、「意氣」統稱四大美學基礎,可以說日本大部分美學文化都是以此為基礎建立的。
侘寂風格就和它本身一樣低調,較少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很多人會把它和極簡風相混淆。
但比起極簡風格,侘寂風更傾向於不完整之物。於時間流逝中消耗形體、質色、光澤,物本身形成缺陷,不可逆轉。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缺陷是光陰走過的證據,每道斑痕都凝聚著只可意會的從容與謙遜,令觀者共鳴出發自內心的極致滿足。
侘寂風居室,以有缺憾的手法塑造意境卓絕的空間。以不完整之物、不完整之景,塑造出獨有一份完整的淡泊意趣。
欣賞舊物之美,是侘寂風的特點之一,正是這外表斑駁、褪色的歲月痕跡,給家居增添了一份年代感的厚重底蘊,更加凸顯了安靜質樸之美。
「侘寂風」看似窮酸實則是洗盡鉛華人們面對最本質的需求,看似悲涼實則是謙卑的與自然和諧相處。不管是多新的事物,多新的記憶,終將變成二手市場中堆砌的「年代感」,但依然美好。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