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已經到了十月下旬,還有2天就要迎來霜降節氣。雖然霜降節氣還沒到,但是已經能明顯感覺到天氣變得寒冷了起來,尤其是在太陽下山後,寒意更加明顯。雖然距離冬天還有一段時間,但是對於廣大的農民朋友來說,目前最關心的話題便是今年冬天冷不冷,因為冬天的氣溫如何,對農作物的生長有很大的影響。
關注氣象變化的朋友們在今年肯定都常常聽到一個詞語,那就是「拉尼娜現象」。拉尼娜現象指的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和厄爾尼諾現象剛好相反,並且常常和厄爾尼諾現象交替出現。眾所周知,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冬天的氣溫要稍微高一些,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暖冬,因為拉尼娜現象和厄爾尼諾現象相反,所以厄爾尼諾往往是冷冬的代名詞。根據相關專家預測,今年拉尼娜現象的概率高達75%,並且持續時間較長,所以今年冬天是冷冬的概率會很大。
那麼對於農民來說,在冷冬到來之前,農民該如何做才能防止農作物凍傷、凍害,不影響來年的收成呢?
1、種植業做好防護工作。對於我國大部分地區來說,在霜降節氣到來前,人們基本上已經將冬小麥、油菜等農作物播種完畢,雖然這些越冬農作物有很強的耐寒性,但是由於今年的冬天和往年相比要冷一些,所以在入冬前可通過灌溉越冬水。在灌溉越冬時可根據具體的天氣變化來提前灌溉,這樣能使地表保持溫度,從而提高農作物的越冬能力。
2、養殖業做好防護工作。近幾年在農村搞養殖的農民越來越多,由於收入很可觀,所以投入到養殖業的農民變的越來越多。搞養殖的朋友們都知道,不管是家畜還是家禽,在漫長的冬季很容易因為氣溫低而發生凍害或病害,所以在入冬前應提早做好保溫措施,並通過為家畜、家禽增加營養補充提高家畜、家禽的抵抗力,減少病害、凍害的發生。
3、種植業做好防護工作。在北方地區由於冬季氣溫較低,果樹很容易出現凍害,為了使果樹能安全越冬,在果樹落葉後可通過對果樹的修剪減少沒必要的養分浪費,提高樹體的養分積累。還可以通過對果樹樹幹或樹枝刷白等方式避免凍害發生。
根據相關專家預測,今年出現冷冬的概率要高很多,其實不管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尤其是北方的農民,應提早做好入冬防寒的準備工作。大家對「今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專家給出答案,農民早做準備不吃虧!」這個問題是如何看待的,歡迎大家回復討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